
【八一】董学良捕鼠(微小说)
悠悠东去的鲁兰河南岸坐落着古老的埠后村,村子里住着一个叫做董学梁的猎户。在那个兵荒马乱饥饉遍野的年代,董学梁的祖上几代都以渔猎为行业。到了董学梁这一辈,依旧没有一亩耕地,青年时期的董学梁主要以捕捉野兔、野鸡、黄鼠狼为生计。
腊月里的一天傍晚,一群生长黑白嘴巴的黄鼠狼列队在一条自然沟边行走,对于董学梁的迎面到来,依旧秩序井然。董学梁对天鸣发一枪,列队而行的黄鼠狼迅速逃离董学梁的视野,唯有一只瘸腿的黄鼠狼在他十几步远的地方仓皇逃窜,董学梁紧追慢赶,始终保持拉开一段距离。转过自然沟嘴,瘸腿黄鼠狼也不见了。
跟踪追击,董学梁在距离自然沟不远处的坟丘上找到了黄鼠狼所藏身的洞穴,灌木丛生的坟丘旁生长着一棵高大如伞的黑皮槐,这里地处埠后村邻庄军屯村地面,董学梁心里铭记着这座坟丘所处的地理位置。
巢穴的洞口朝向西北,根据传说,在这样的巢穴中,必定居住着一些道行非同小可的精灵魔怪。董学梁不信这个邪,偏要将捕捉黄鼠狼的闷筒下在那个巢穴的洞门上。黎明时他去收闷筒,却发现闷筒不见了,他在心里接下来猜测:闷筒也许被这块地的家主抱走了?
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这块地的主人,说了一大堆好听话,明确要求家主归还他的闷筒。家主是一个年岁与自己相仿的小个儿老头子,让座之后,他拍着自己那只瘸了的腿,告诫来人说,“几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在那块地里进行春耕,有一只白耳朵的黄鼠狼从洞里爬出来,旁若无人地来到地边的小沟里喝水,我随手拾起身边一块火石头朝它扔去,一下子砸断了它的一条后腿。那只黄鼠狼连滚带爬钻进了它的巢穴。我想爬起来去洞门前观望一下,糟糕!两条腿全抽了筋,寸步难行。家里人将我抬回家,经过半年医治,求仙奶奶允愿,还是伤了一条腿……老弟,我劝你还是别干这一行……”
年少气盛的董学梁听到这里,更加不耐烦的说:“快点将闷筒还给我吧!你不要扯闲篇。”
“我没有拿来你那命根子!”老头儿见来者不懂礼貌,挥手下达逐客令,“你走吧!”
老头儿确实没有说谎,董学梁回去之后,在那条自然沟的一处拐角里发现了他的闷筒。
董学梁不相信黄鼠狼会生出什么高超的伎俩能够将人的命运左右。
他更是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即使冒险,对于某些事物也要进行试探。
夜幕降临,他将一张铁制的大夹剪子下在那个巢穴的洞门上,一夜过来,夹剪子竟然被扔在相距洞门十几米之外的地方,剪弓落下,什么东西也没有捕捉到。究竟是什么人跟他作对呢?他大惑不解。为了解开谜团,他趁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又将一张大的铜夹剪子下在那个洞门上,他没有回家,将身上沉重的长袍脱下,把一只手提火炉以及一些可燃物包裹起来,背在后背上,然后,腾腾腾爬上那棵黑皮槐树冠的三叉里,这才放开长袍穿上,升起了火炉,提在手里,一边为自己取暖,一边监视着近处的坟丘。
夜深人静,一轮寒月攀上中天。四外静悄悄,听不见鸡啼,闻不见狗叫。董学梁刚要打盹,忽然看见一位身着白袍子的小老头出现在坟丘旁,那个白老头端起铜夹剪,大呼一声,轰然将夹剪子扔向远方。
尔后,白老头围绕坟丘转悠一圈,站定下来,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说:“到底是哪里来的讨债鬼,三番五次来妨碍我家的孩子出门?”盘踞在树岔里的董学梁没有吭声,凝神观察。
白老头仰身抬起头来,这才发现藏匿在树冠里的董学梁。
“好好好,冤有头债有主。”白老头冲着树上说,“姓董的,我认识你的,你下来!”
“你有什么好听话,说给我听!”
“你勇敢地下来,我还想与你交个小朋友呢。”
“我才不上你的当!是妖是魔你爬上来。”
“你不敢从树上滑下来,与我坐在一起面谈,你是一个胆小鬼!”白老头两眼闪烁着寒星般的光芒,果断地转过身去,威胁说,“我这就回家去,拿手锯把槐树锯倒了,看小子你还朝哪里跑!奶奶的!”
不等董学梁从槐树上溜下来,白老头已经手持一把白晃晃的刀具,丝啦丝啦地开刀锯树。
此时的董学梁又惊又怕,他张开嘴巴,怎么也呼唤不出声音,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他想让白老头停下锯,可是来不及了,眼看大槐树已经歪斜,即将倒下,他身不由己地松下手中的火炉。顿时,火炉中的火星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他也魂牵梦绕地跟随飘扬的火星跌下树去。
还好,他感到自己没有受伤,腿脚能够活动,神智还算清醒,一翻身爬了起来,屁滚尿流慌不择路地向家里飞奔而去。
第二天青空白日,董学梁重返到那座坟丘地上,洞门不见了,却见那棵大槐树安然无恙,它的枝枝干干上满洒霜露。一根一尺多长的白渗渗的死人肋巴骨头被丢弃在树根旁边。
祝福老师来年大吉,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