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感动】用泰戈尔的流萤点亮我的校园人生(随笔)
谨以此篇,献给我曾经的校园人生。
想不到,泰戈尔的流萤诗居然为我的教育人生做了注脚。我不能让流萤诗一直藏在泰戈尔蓬勃的胡须里,要让它飞进我世界,点亮我的岁月,我还想在我曾经走过的路上用记忆取暖。
一
真想不到啊,回首过往的路程,我发现自己居然被诗的光环笼罩着。我得感谢少年时读过的两本诗集。
大约五十年了,我上高中的时候,获得了两本诗集的启蒙。
惠特曼的《草叶集》,至今还记得那句诗:疾驶吧,小舟!我的诗歌亦如你高扬的白帆,去横绝狂暴的波涛。我的读诗有感是:一叶小舟,随风随风,我的白帆不能撕碎,我的桅杆不能折摧。
我曾经在扉页写上我的“草叶诗”:草叶上的露珠,在不长的晨光里是一粒粒珍珠。这是很自诩的暗示。后来我用橡皮擦擦掉了我的“诗痕”,归还了图书馆。
大胡子泰戈尔,薄薄的单行本《流萤集》,始终是我夜空的方向标,尽管流萤是莽撞的,不知飞向何方。其中一句诗“在墨黑的夜空点燃自己”,成了我不能自弃的叮嘱。我曾经给这个诗集写上了我一句“序言”:流萤/在夏夜的漆黑里/是一道可以用手捕获的流星……
哲学的语录可以检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否理性,我习惯用诗来考量我走过的路,把诗意给曾经的岁月,用流萤的光再照耀一遍曾经。诗让我回到感性的生活,诗,让我波澜不惊的生活起了涟漪。有人说,半世过来,希望归来还是少年。我重温泰戈尔的诗,获得了如此的少年体验。我的少年并不疯狂,但在那些诗句里获得了“自我”。
泰戈尔的亲切,在于我可以用我的经历为他的诗歌做生动的注解。所以,一本《流萤集》始终没有飞到草窠里,就在我的书橱。
二
我在诗集里找到了诠释我的梦诞生的过程:劳动的节奏催生了我的梦。我不顾劳累,用梦筑着风雨飘摇中的巢。
《流萤集》第3首:梦在筑巢/用白昼商队掉下来的断片碎块……
不能期待和奢望,我梦的大厦的建材是商家批发供货来的。高中毕业到我参加高考,其间四年的时光,晨曦里推着地滚车攀爬着山路,挣着让我自豪的工分;夜晚挑灯夜战三夏,在丰收里挥洒着青春,用忙碌解除燥热。夜晚,才是农作之后的碎片时间,商队总是缓缓地行进在山路,掉下来的是铃声,催着马队赶路,也警示着如我听得懂铃声的路边人,切莫踯躅,跟随一路铃声。一盏油灯下,灰暗的梦就像蝙蝠掠过黄昏,集成电路的原理,合成作用的秘密,ABCDEFG的随意拼接成一个词一句话,我没有放弃这些杂乱的知识。恢复高考,我用零碎的时间编织的巢要收口了,这个梦没有残破,草草地擎在了一棵树的半高处,伸手就摸到了温暖。重返校园的梦,太不容易去缝补破碎的洞。梦没有胎死腹中,是我相信梦总有温床。我准备上学用的笔记本扉页都写着一样的话:用梦筑巢。
没有那些劳作的日夜,我的梦也不可能被催熟,庄生蝶梦,那是玄学,是文学,我的梦就像是百家衣,用断片的时光缝补起来,用碎块的生活对垒着我的就像草稿一样的梦境。
三
我在诗集里找到了那个与之相似的吻,点燃了我的启明星。一吻暖一生,妈妈是我的启明星。
《流萤集》第20首:逝去的黑夜/亲在早晨紧闭的眼睛上的/一个吻啊/在启明星里灼灼欲燃……
当我告诉妈妈我要考学,告别一段生活。妈妈的眼睛瞬间点亮了房间,我知道,从此以后她又要忍受家中没有劳力一贫如洗的日子,可她不轻易流露出艰苦卓绝的坚毅,因为她是女人,需要的是温饱和富裕,这些没有了,她挖空心思,还有点滴的温柔给我。她说,你爹那身西服二十年没穿了,为防虫蛀,每年费了多少樟脑丸。她垫着小小的裹脚,移动着金莲,揭开箱子,抖抖衣褶披在我身上,嘴里喊着“合适,合适”,考学前程未卜,妈妈却送我一吻,吻便我的全身,是知冷知热的吻。她诅咒这个黑夜,却用黑夜的温度亲在我的额头。妈妈说,将来是先生了,总得有“先生模样”,她理解的尊重教育的样子就是这样外在,可比我对教育的本质的认知更深刻,尊重教育的对象,我在这身并不合身的西装上读到了“教育学”。我始终忘不了这非常的一吻,点亮了我人生光辉的启明星。一身西服,与那时的家贫,真的无法相称,却与我的心是那么吻合。吻着我的唇,妈妈的温度,胜过星星的炽热。我留下了穿西服的照片,看着,眼前就升起了一颗定位的启明星。
四
我是泰戈尔笔下的那只船,是纸船,在水做的秋千荡起的涟漪上起舞。
《流萤集》第87首:我的这些纸船/只想在时辰的涟漪上舞蹈/不要达到什么目的地……
一晃近40年的校园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校园,风平浪静,我选择教书,一开始并非因为校园的静谧环境,而是一种好奇,一个人站在讲台,被五十几双眼睛瞩目,那感觉怎是生旦净末丑可比的。是啊,我自己有时安慰自己,自小身体孱弱,就是一只纸船,最适合一池萍荷间穿行。从家到学校的办公室,从办公室游弋到教室,时辰,规定了我船行波上的次数与频率,无需预设和预案,总是风平浪静。真的,上班时候总以为枯燥,没有诗意,却早被泰戈尔说透,那是在涟漪上起舞,如一只荷叶,还擎着晶莹的露珠,就像那年一个学生自恋地告诉我,他就是老师荷叶上的那滴珍珠。我怕船身摇晃,将那粒珍珠打翻落水。我没有目的地,如果说有,那就是一纸“光荣退休”的证书,我不想要目的地,所以,校长时不时找我再入校园,荡起船儿,说没有这个校园,你就没有了舞蹈之地。他就像泰戈尔,也看透了我的心思。
五
我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留下了笔墨,红彤彤的,鲜亮欲滴,代表了我的漆了色的心情。
《流萤集》第104首:我没在空中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作了飞翔/心里是高兴的……
历史本来就属于沧桑,不要感叹巨变了。每个人都是一只鸟,飞过,难以留下痕迹。值得骄傲的是,我曾经飞过,痕迹永远不会划在天空,相对而言,至多算了一道流星,如果充满了诗心,“飞过”两个字的描述已经足够了。
我在心爱的学校工作了37年,最后的日子是搬迁新址。原来那个校园属于我的记忆了。老的校园,那栋大楼的东墙壁上刻着我创作的校歌,据说,旧同事老宋一个字一个字地弄下了那些歌词,我没有留下飞过的痕迹了。那座益智亭,只在我的记忆里留下飞檐斗拱,三个字也被老宋盛在纸箱,告诉我,老年如果痴呆了,或许看到这几个字就可以唤醒过去。这些,有形的痕迹,我已经不怎么在意了,我在意的是那片纯净的天空,伴随着我三十几年。从展翅飞翔,到收住翅膀落在一处端详,痕迹很乱,却是处处都划过印记,不必校志的史册上留名,我时时瞭望,我脸上泛出微笑。新校的巨石上镌刻了我创作的大赋,这篇《校赋》是我留下的最后痕迹了。镂深的笔画,鲜红的漆色,蝇楷飞舞,诗句爬壁。可惜我读遍泰戈尔《流萤集》,没有发现他为文字写下的诗句,心中的诗,不可祈求于诗人,刻下诗句,留下诗行,或许就是人生的最美飞翔,我飞过,不计较痕迹,计较的是心底是不是泛起诗意,这些诗意是否可以再激起学子追梦的脚步……
六
我曾经自诩过是蝴蝶,因为我有蝶梦,舞姿翩盈;可我还是一只蜜蜂,不断储藏辛劳往返衔来的蜂蜜。
《流萤集》第162首:蝴蝶自有闲暇爱莲/蜜蜂可不行/它忙碌地储藏着蜂蜜……
如果把当前的风景视为我的消遣,请不要混进教育队伍。我忘不了一位老教师在一次年终总结时读他的总结稿的话。读到泰翁的这组诗,我觉得他说的就是蝴蝶的样子。学生是风景,在青年学生中徜徉,以爱的名义,却没有爱的心思,流连,是蝴蝶的爱;蜻蜓点水,是蝴蝶的洗浴;轻描淡写,是蝴蝶的作风。在教育行业,我们曾经有过做一只蜜蜂还是当一盏蜡烛的争论。我不喜欢后者,太残酷了,危言耸听,我倒现在还没有燃尽成灰烬,但蜜蜂不同,采蜜也养了自己,所谓“涵养”,根本在于蓄纳,一个老师,首先应该用勤奋的人格来影响学生。我嘤嘤于一株牡丹上,惊吟“馨香惟解掩兰荪”;我轻飘于玫瑰瓣儿间,闲看“锦段落东风”;我随性于山野起舞,笑看“野花黄蝶领春风”。我是蜜蜂,看我酿得几桶甜,莫听蜂声嗡嗡嗡。蜜蜂在诗意的花卉里奔波,如醉痴赏诗的曼妙,哪有燃尽的苦恼。那日,我将我劲握钢珠笔镌刻的钢板字装订的语文教学讲义翻出来,34本,34年的教学笔记,岂是几桶蜂蜜可以互换的。战争里留下的价值是油滚子下飞出的《挺进报》,追梦的时代,我也是用油滚子放飞一页页的讲义,我的蜜蜂就追逐着油墨的芳香飞舞……
教学相长,就是我储藏蜂蜜的方式。校园人生,其丰盈,可以看讲义的厚度;其浪漫,可以看他在花儿从中起舞;其多情,可见他怎样轻着花蕊,掰开花瓣,绽放美丽的动作。
爱莲,不在乎坐于莲瓣中,莲心仁心,也是良心,酿得千桶蜡蜜,为孩子们的人生注入甜蜜。回头看,如此的教育人生,才是诗的人生。我甚至觉得泰戈尔的《流萤集》就是为教育写生。
校园的诗,不会浮华于空中,对一个老师而言就是手持一根诗意的井绳,绳子上缀着诗句,让孩子们握住向上爬着。我想起了龙应台在《为谁》的散文里的一段话:“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我所理解的“诗和远方”,不仅仅是美好的期待,更有人生理想的拯救。一个老师的“诗和远方”,不是远望的目光,而是俯视的忧郁,要从井底接住并打捞起每一个举起的手臂。
七
人生就像一首诗,这是很多人期望的人生境界,其中,要剔除那些曾经的不快,抹掉遇到的坎坷,填满遭受挫折的沟壑,选择那些风清月明的景色。其实,人生不在于是否有不顺,在乎眼光是否充满诗意。回首去看,身后留下一串串诗,拼接的不是那些诗句,是人生的大路,不因沟渠碍脚步。
世界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就是在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以后还依然热爱着生活。也有一种胸怀,在用诗抹平曾经的糟糕,用诗来弹起生活的音符,这才叫热爱人生。就像衣服上的破洞,在悲惨的过去,那是贫穷的诉苦,今天则是浪漫的宣言。
流萤,给了诗翁灵感。我相信,萤火虫巡飞的一瞬,不在于时长,而对于诗人,它给与的人生思考和划过夜空的哲学启迪,可能是无与伦比的。不然,泰翁为何为一虫创作诗的专辑?萤火虫可以是黑夜里渴求光明的寄托,勇敢,无悔,很多雄壮的词语,都可以给那划过的微弱光亮。星月不必辉映夜空,萤火虫依然要飞翔,这就是生命的追求。
据研究,萤火虫是有记忆的,它会记得夜间在什么时刻要发光。我想,我的萤火虫也会记得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微弱的光,照着曾经的来路,用发光的荧光素酶发酵每一个温暖的故事,哪怕就是一个瞬间的情节。
一个普通人,一生闪动的是微弱的光,转瞬即逝,在历史长河里,微不足道,但流萤给与我们人生的启迪和灵感,不会孱弱。灵感的特征是闪现的,流萤,是灵感的化身,所以流萤谱写的诗充满了灵动。
一生,也是一瞬,我们可以失去所有,但对于生命的感悟,决定着人生的厚度,千万别失去。
我的校园人生,被泰戈尔的“流萤诗”做了详解。
我曾经自问,诗可以帮助我做什么?我找到了答案,可以让我回首诗意的人生。
2020年4月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翅剪云断千山过,空蓝海阔任飞翔。何在启明光和亮,雪质情怀苍松装。
!那个年代,造就出来的星星最明,高考!我在父亲病床不知。温馨文笔,对我又甘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