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烟雨马镇(小说)

精品 【菊韵】烟雨马镇(小说)


作者:瘦马 秀才,1353.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8发表时间:2020-05-04 18:26:24


   “妈,不是的,我一直忙于科研,真的没心思考虑个人的事。”常海言不由衷地辩解道。
   “你没心思考虑个人的事,就有心思看她的照片,你是不是打算陪着照片过一辈子。”
   “你看我不是过得很好吗,一个人一个活法,你看看,我这些年取得好多成果哩。”
   常海打开抽屉,捧出一大堆获奖证书。
   “这证书是能当饭吃,还是能陪你睡,你想过没有,我们走后,你一人咋过啊?不管娶啥人,我啥也不管了,赶紧的,找个人结婚。”
   “妈,你放心,等你回去,我一定找,你儿子是教授,找个对象不难。”
   明知儿子是在哄自己,刘英也没办法,若是当年自己不横加干涉,兴许他和兰花也过得很好,看着儿子把日子过成这样,她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
   父母常年窝在小店,去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老家的大山。父母第一次进京,以后来不来还两说,得好好让父母四处转转,尝尝北京的特色小吃,看看北京的风景名胜。常海上班那么多年,第一次跟单位领导要辆车。儿子满头白发,还一个人单着,刘英夫妇哪有玩的心思,转了半天,便说啥也不玩了。趁这难得机会,好好劝劝儿子。可刘英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常海回的还那几句话。刘英了解儿子,虽然看了温顺得很,可骨子里倔得很,他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刘英真的绝望了。过了三天,夫妻俩心灰意冷地回马镇了。
   回到马镇后,刘英麻将也不打了,常四小店也懒得打理。打了几十年麻将,陡然不打了,红红火火的小店,也不上心,这夫妻是咋了?马镇的人满是疑狐。
   刘英的心里装不住事,没几天她把常海在北京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麻友。麻友又说给好友,一传十,十传百,小镇都知道常海为了兰花至今还没成家。
  
   七
   因为儿女的婚事,刘英和腊梅两家已多年不来往了。为了避免彼此相遇的尴尬,即使随礼亲戚家的红白事,两家人都刻意地回避着。尤其得知常海为了兰花,至今还单着,腊梅两口子也觉得不是个滋味。常海是个好男人,读书做学问,浑身都长着心眼,这人不笨,也不傻,谈个恋爱咋死也弯不过拐呢?唉!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还放不下,真是个书呆子!知道的,说常海一根筋,怨不得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七里八乡几十年才出的状元郎,让自家的兰花给毁了。想起常海,腊梅两口子,又是惋惜,又是气恼。
   兰花虽然早早结婚了,可心里一直惦记着常海。她真心希望常海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能有个和他一样聪明的小孩,无论常海娶谁,她都不会有半点的嫉妒。当年,她拒绝常海,并不是不爱他,而是觉得自己是个中专生,配不上他这个清华大才子,跟他结婚,怕耽误了他的前程。
   和常海分手那会,只要父母看好的,不管是阿猫,还是阿狗,她都愿意,反正爱已没有,跟谁还不一样过日子。只要早早和常海划清界限就好。
   婚后,她按部就班地和丈夫过起了油盐酱醋的寻常生活,一切都顺理成章,一切都平平常常,她把所有的牵挂和激情都早早地留在了常海的身上。这么多年来,她虽然没有和常海说过一句话,没通过一封信,却一直暗暗地关注着常海,默默地为他祈福。
   跟丈夫在一起时,她觉得思念常海是一种罪过。但丈夫不在的夜晚,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常海,这也是她为什么三天两头往娘家跑的原因。马镇有个习俗,在丈母家,女婿是不能和女儿同床的,若女儿女婿在丈母家同房,那是犯了马镇人的大忌,一旦丈母家出点啥事,都会归咎到这事上。
   在马镇的每个夜晚里,她一次次回忆着和常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她真的后悔啊,当年若和常海一起对抗家庭,只要结婚,有了小孩,舅妈她能不回心转意吗?不和常海结婚才是毁了常海的前程啊!自己当了半辈子的会计,她做的帐一分一厘都没有出过差错,为什么事到自己头上,怎么就这么糊涂呢。兰花啊,兰花,你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啊,是你误了常海的一生啊。每每想起常海一人在外形单影只的样子,她心如钝刀割肉般的疼痛。这些年,虽然和常海南北相隔,她的心始终未曾离开。
  
   八
   从北京回来的日子里,常四夫妻俩整天愁眉不展,都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儿子婚事八字还没一撇,这常家就要在自己手里断了香火,这日子还有什么奔头啊。当空烈日,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高悬在天空的明晃晃的冰块。那一年,夫妻俩苍老很多。
   风也好,雨也罢,这日子总得往下过啊。老这样唉声叹气的,啥也改变不了。去过北京了,儿子的谎言已被戳穿,或许他能回心转意,体恤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儿子不到五十,又是个大教授,标准放低点,找个年纪小点,保不准还能常家留下个后。想到这,常四老两口心宽了一些。刘英偶尔也打打麻将,人老了,性子也缓了许多,对常四也不再吆三喝四了。自己有病有灾的,服侍在周围的还不是自家老头吗?儿子心情古怪,一肚子苦水也只能往常四那里倒。年轻时,咋看也不顺眼的常四竟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撑。打完麻将,她也会帮着收拾,偶尔,也会让常四扛上几牌。
   叽叽啾啾的燕子又绕着溪边的乌桕树斜飞,马镇的春天到了,各种花香充斥着古色古香的马镇。忙有忙人,闲有闲人,虽是春播时节,马镇喝茶吃早点的人依旧很多,好似这秧早播晚播没什么大不的。说来也是,这地里一年忙到头,也卖不了几个钱,哪家若是把地里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这家的日子指定不好过。地里收点粮食吃了放心,现在谁还指望着那一亩三分过日子。
   刘英的小店里麻将依旧噼里啪啦地打着,年纪大了,刘英的精气神大不如以前了,掏牌出牌也没有了以前的利索劲,但每每胡了大牌,她那双被皱纹包围的老眼也会冒出精光。
   一日,刘英贪凉吃坏了肚子,麻将没打几牌,肚子又闹开了。
   “常四,来替我扛一会,我去解个手。”
   常四的牌技比刘英差很多,眼神也不太好。
   “你磨磨蹭蹭个啥?快出牌,急死人了,这出一张牌,人家都能赶一趟集了。”王姨不耐烦地摧着常四出牌。
   “不急,不急,让我好好瞅瞅,好像胡了。”这牌有点复杂,常四眯着眼,吃力摆弄着麻将。
   “你还看个啥,清一色,一条龙,双财神归位,天大的牌啊!”一旁看热闹的顾客忍不住喊出声来。
   顾客喊声还没落地,只听房里传来“扑通”一声。常四喊声不好,连忙跑进房里,只见刘英口吐白沫,一动不动地蜷曲在地上。麻友帮着常四把刘英送到医院,这检查,那检查还没完,刘英便断气了。医生护士又忙碌一阵子,得出结论:病人因情绪激动,诱发严重脑溢血。玩了一辈子的麻将,终了还死在麻将上。
   这刘英家新鲜事就是多,儿子考上清华轰动了马镇;常海四十多岁,愣是不结婚,至今还成茶馆人的话题;现在自己打麻将,又闹出人命。唉,常家啥时能过上太平日子啊,刘英的离奇死法,又引发了马镇人的感慨。
   人死为大,刘英去世了,两家以前的恩恩怨怨在逝者面前都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人一去世,奔丧的人马上就来,迎丧,受礼,还礼,死人在小镇是件非常繁琐事,得有人管事。常四平时里处事就磨磨叽叽,这样的场面他哪能应付得了,老伴突然去世,他自己都得有人照应。说到底,是同一镇子的亲戚,没等常四请,腊梅两口子便来了,腊梅两口子成了刘英丧事的主事。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常海带着司机星夜兼程,第二天中午便到家了。看到母亲穿着寿衣,直挺挺躺在冷铺上,常海“扑通”一声跪下,禁不住号啕大哭。快五十了,他说话总是轻声慢语的,再大的不满,声音经过自己的喉咙,便滤去了所有的怒气。读书总想读到最好,做事力求完美,对人也真心相待,苍天啊,为什么最关心的人总要离我而去。母亲虽然在自己的婚恋上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母亲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自己好,自己过好,她除了脸上有光,还能有个啥啊?这些年,自己光埋怨母亲坏了自己婚事,自己为父母做过啥?母亲眼巴多大想抱孙子,可自己仅这般倔强,想想愧对母亲,禁不住,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父母俱在,这马镇对自己来说才有烟火味。兰花嫁人,马镇在他心里凉了一大半,现在母亲又去世了,哪里还是自己的依靠。多年压在心里的纠结,如决堤的洪水喷薄而出。
   舅妈去世了,按礼节,兰花当去拜祭。婚后,她也想看看常海,可两人之间有过那章书,相见是极为不妥的。姑母去世,不知他憔悴成啥样了?兰花心急如焚,她没有告诉丈夫,穿着一身素衣,独自来到了马镇。
   二十多年,她第一次跨进了她曾经无比熟悉的这爿小店。见兰花来了,常海忙迎上去,整整28年了,他们才如此近距离站在一起,四目相对,泪眼婆娑。只有今天,他们才有机会为对方流泪。兰花看着常海孝帽下露出的花白鬓发,这白发就像一根根戳在她的心头的针。
   马镇人去世的礼数很多,不管你做多大的官,有多大学问,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得按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办,不然的话,乡邻的唾沫星会把人淹死。得知母亲死讯,他一天一夜都没有合眼,人还没有从悲伤和疲惫中缓过来,道士又来“解铃”了,解铃时孝子必须跪在母亲前,道士闭着眼,摇着铃铛,嘴里念念有词,这一念竟念了个把小时……名目繁多的礼数,把常海折腾惨了。好几次,常海都想发作,可想着这些对父母的亏欠,性子又缓下了,这也算是对自己不孝的一种惩罚吧。
   熬到“头七”,孝子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常海终于从母亲的后事中解脱了。按马镇的礼数,头七应该是女儿打理的,刘英没有女儿,几个侄女很同情姑母膝下的凄凉,各家筹点钱,把刘英的头七办得风风光光的。
   堂姐堂妹们的举动,让常海很是感动,自己母亲去世,哪能让她们破费。这些人情世故他又不会,他跟主事的姑母腊梅请教。腊梅点拨他,给钱是万万不妥的,这样会伤了亲戚的情分,你平时里也不走动,买点东西到各家走走,这样既拉近了关系,也还了人情。按着姑母的主意,常海谢过了堂姐妹的厚意。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父亲一人在马镇,常海很不放心,常海想带父亲一起去北京。常四说自己普通话都不会说,到北京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一天到晚关在房子里,这样的日子,他连一天也没法过。固执的常四高低不肯跟儿子去北京。常海拗不过父亲,只好把小店关了,给了附近的饭店一笔钱,请他们关照父亲的饮食。
  
   九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常海又回到北京那套孤单冷清的房子。兰花依旧常回马镇,刘英去世了,兰花去小店的忌惮也随之消失了。想着孤单的常四,兰花心里很不落忍。每次回马镇,她都会去看看这位远房的舅舅,帮他料理家务,偶尔也会陪他聊聊天,两代人虽然聊着与常海无关的话题,心里却时不时地想着常海。
   马镇的新区已经建完,新区离老街不到二百米。筹建新区时,原计划是把老街拆除,在旧址上重建,可县文物局和旅游局联名否决了城建规划。马镇是典型的徵派建筑群,尤其巷内明清建筑完好地保留下了。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全县是绝无仅有的。马镇的老街,政府也投资进行翻修,修旧如旧,原先有些破落的马镇透着迷人的古韵,吸引莫名而来的游客。前年,马镇报批国家三级风景旅游点申请也通过了。
   新区建好后,酒楼、商铺都搬到了新区,老街只留下两家茶楼。人们走进老街,仿佛回到了久远的年代。
   溪边的那棵乌桕树,也老了,合抱粗的躯干已空了心,树顶端不少碗口粗的树枝也枯了。不知何时,枯树枝上有了个斗篷大小的喜鹊窝,没早没晚,喜鹊在乌桕树跳着叫着,和着一溪潺潺的流水传唱着老镇的小街的久远和宁静。
   这些年,乌桕树的中部又长出许多的嫩枝,树的底端围起了一个铁栅栏,树干上钉着一块名树标记牌。这棵少说也有百年的乌桕树,静静地伫立在小溪边上,和小镇一起,度过了江南水乡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每每走到乌桕树下,兰花看着这棵伴她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古树,会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和常海在树下玩耍的情景,想起眼圈红红地目送常海去北京读大学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刘英去世后的第五年,兰花开厂的丈夫,酒后开车,出车祸去世了。一对儿女大学毕业后,也都留在外地。一个人住在城里孤清得很,她索性搬回到了马镇。有时她会莫名地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婚后很长一段记忆已经清零。每到夏秋交替时季,她就会臆想,她亲爱的常海快放假回来看她了,只要自己一伸手,仿佛就能牵着常海手,和常海一起到田畈看星星,捉萤火虫。
   缓过神来,那片田畈上,已矗立着满满的高楼大厦。物是人非,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想着想着,她会莫名地流下泪水。
   一天傍晚,如烟如雾的细雨笼罩着老街,沿街的茶馆也上起了门板,早早打烊了。兰花打着雨伞,独自徘徊在空荡荡的街上,屋檐下偶尔的水滴声,清脆地在青石街回荡,兰花每走一步都是轻轻的,生怕自己的脚步盖过滴水声,她喜欢这滴水声,这声音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屋檐下的每一滴水声,仿佛都能拉回一段已逝的时光。
   雨中,这条小街好似就属于她一个人的,什么都可以找回,什么又都可抛弃。她又不由自主地朝街头乌桕树走去。树下,竟然站着一个人,这雨天,是谁在那愣神呢?
   “兰花,是我,常海。”兰花像被电击了似的,手中的雨伞也掉了。常海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兰花面前,拾起了兰花的伞。
   “我写了那么多的信,你为什么连一封也不回。”
   “你叫我怎么回,我们还能回得了头吗?”
   “你是不是顾忌你的孩子,怕他们反对?”
   兰花低着头,“算了吧,就这样过吧,老都老了,就别再烦这个神了,若有来生,我们重头来过,谁反对,我都不会理会。”
   “有今生,为什么还要等来世,我都等你大半辈子,难道还要我空等一生一世吗?我已经去过你孩子那里,他们不反对我们在一起。”
   兰花明白,常海一直等着她,怕给自己带来不便,一直没有惊扰自己。丈夫去世后,也有人醒过她:你人漂亮,看不出岁数,儿女都长大,以后路还长,要不就和常海在一起过吧。兰花不是没想过,只是怕儿女不同意,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让儿女过得不安神,人这一辈子不长,忍忍,啥都过去了。没想到常海处处都为她考虑得那么细,我究竟好在哪里?让他这般上心,兰花止不住抽泣起来。常海抛掉手中的雨伞,一把搂过兰花颤抖的肩膀。
  
   十
   兰花开着车,车里循环播放着她百听不厌的《梁祝》。怕老人心烦,兰花把声音调得低低的。路边乌桕花散发出淡淡清香,让后座上的常四很是兴奋。每到拐弯处,常四就会主动报出地名,常海偶尔“噢”上一声,算是对父亲的应和。
   “翻过这座山,便能看到我们的祖屋了。”常四声调忽然变高了。常海扭头看父亲,只见年迈父亲的眼里噙满着泪花。
   从大山搬到马镇,离开家乡整整55年了,这是常四第一次带着儿子儿媳给祖先上坟。

共 1585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烟雨小镇,充满了多少人生情怨?两家远亲,表姐表弟在一起长大,常海腼腼腆腆,默默无言地学习成为马镇上第一个考上清华的状元,给他乐于麻将的母亲长了面子。父亲木讷,母亲的无谓,只有兰花成了他心中的唯一安慰,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走到一块。可势力的刘英棒打鸳鸯,硬生生拆开了一对恋人,从此天涯两分,兰英嫁人,痴情的常海一直未婚。后来刘英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耽误了儿子。事过无用,当刘英因病逝去,兰英才再次出现。半世光阴两个人最后走到一起,所有的一切都如此坎坎坷坷,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给了一个苦涩的无奈。风雨人生小镇演绎着太多恩恩怨怨。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1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05-04 19:08:00
  常海与兰花的人生竟然让人有着如此多的相似,本应该是一对佳偶,却错过半生,其间的对错已经无法再深究,惟愿后半生能相携而行。感谢赐稿菊韵,问好夏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瘦马        2020-05-05 07:01:46
  谢谢精心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5-04 21:37:09
  古今中外,爱情这条人生主线,总以各种形势释着,而且越是两两相惜越是坎坷难成,婚姻这个枷锁,一旦被鎖住,很难挣脱,只有阴差阳错的过着日子,家务清官难断,不尽意十有八九,平庶人却相守一生,而发达者几离几结,到头来也禾尽意。推荐阅读,推荐精品,老师作品总在平淡的故事里讲述人间正道,净化读者心灵。致礼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瘦马        2020-05-05 07:03:28
  谢谢精彩点评,一杯清茶,遥祝夏祺。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5-05 02:18:22
  小镇故事多,可是好事多磨的事情也多。一如既往的稳健,是老师的特点,支持!
回复3 楼        文友:瘦马        2020-05-05 07:06:24
  谢谢关注,山高水长,茫茫人海能结识饱学的你,人生幸事,问好,祝安。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5-05 07:54:08
  花好月圆,总是人间情景!赞美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4 楼        文友:瘦马        2020-05-05 15:07:53
  谢谢黄老先生关注,夏至好。
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5-14 15:26:22
  先来点个赞,然后躺床上仔细欣赏,因为闪了腰,不能久坐。欣赏过老师的作品,很喜欢的。老师的文字特别的美,小说的故事情节也紧凑,喜欢。
   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5 楼        文友:瘦马        2020-05-14 20:16:02
  :谢谢老师惠顾雅评。腰不适,很是难受,多休息。祝老师早日痊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