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巧遇高人(小说)
杨三福满六十岁了,从一家企业退休回家。杨三福为人老实,他在单位干的是看守仓库的,虽说整整干了三十五年,可每日都是与那些不会说话的物事打交道,一点也涨不了智慧。直到退休时还是直来直去的一个人。直说吧,杨三福就是一个平凡的退休职工。
杨三福家里负担重,上有高龄老父母,下有两个读书的孙子。因为儿子伤残后,媳妇抛下孩子跟人跑了。这样家里的一切经济负担都全靠杨三福那点微薄的退休费承担。如今退休了,又少了奖金福利等,杨三福感到压力更大,他几经考虑,决定来学习做小生意,赚点钱来补贴家用。他的想法得到老伴的同意。
做生意的门道深似海。杨三福开始根本摸不到门道。第一年他摆个蔬菜地摊,专卖老伴在地里生产的季节蔬菜。他排开胶布,摆上新鲜的瓜菜,坐在摊子前边守着等待人来买。他的的蔬菜明明挺好挺水灵,价格也与其他人多的一样,可就没人来买。人家路过他的地摊,望一眼就到别的地方去了。杨三福心里挺是纳闷。
那边来了一个胖妇人,走到杨三福摊子前蹲下,伸手连连翻看着那些辣椒和茄子,分明是很中意。就问:“辣椒多少钱一斤?”
“一元二角钱一斤。”“您要几斤,挑选就是。保证称足。”杨三福笑着回答,态度很是恭谦,生怕这个难得的顾客离开。
“太贵,你少点价,我称五斤。”胖妇人抓起辣椒开始砍价。
“不能少,我这辣椒好,都是一样的市场价。”杨三福摇头。
“不少价,我就不买。”胖妇人丢下手里的辣椒,准备离开。
杨三福一见到手的生意又要失去,就连忙微笑着问:“您给多少钱一斤?”
胖妇人板起脸,说:“就一元钱一斤。”
“那不行,你给加点,一元一角钱一斤,行不?”
“不行,我只给一元一斤。”
“那您加点,一元零五分钱一斤……”
就这样为五斤辣椒,一元钱的事,杨三福与胖妇人磨来磨去,费去半个多小时时间,结果还是胖妇人得胜,一元钱一斤买走五斤辣椒。
杨三福感到自己做生意没有入门。就到那些生意好的超市去学习。看人家如何散发广告单,如何用叫喊,吆喝招揽顾客。他还去找一些老做生意的人讨教,如何利用差价来赚得利润。这样的学来学去,他自己觉得开窍不少,就决定使用这些办法来多卖蔬菜。
“来来,来,新鲜的大白菜,五元钱三斤!”
“自己生产的西红柿,十元五斤,要买的快来!”杨三福使劲的叫喊,推销自己的产品。
可是就很奇怪,任他如何使劲吆喝,喊破嗓子,这些经验就是对他没效,从早喊道傍晚,也没几个顾客来买他的蔬菜。
杨三福灰心了。他决定收起地摊,打算到外地去做几天短期旅游,游玩几天,吐吐心中的郁闷之气。
杨三福随着镇上的一个旅游团来到峨眉山。上午一行来到报国寺。寺前一样也有各种地摊,有卖茶水的,有卖特产的,也有卖小吃的,有的大声吆喝,有的主动迎客、还有的主动赠送礼品……这些杨三福都一一看在眼里。但他都没有去搭理这些……
一个卖竹杖和草鞋的地摊映入杨三福眼帘。守着地摊的是一个老汉,六十来岁,与杨三福差不多。老汉面目白净,和善,没有言语,始终慈祥地微笑着看着游山的旅客。
杨三福觉得这个老汉很有点特别味道,看看这人挺有趣,就不由自主地走到他的地摊前。
“客人游山来了?辛苦。”杨三福刚一走近,那老汉就起身笑着迎接。
杨三福听得老汉给他道辛苦,心里感到很甜蜜,于是也微笑着说:“您老也辛苦!”
那老汉微笑得更加慈善,又问:“客人是来拜佛呢?还是游山看景呢?”
杨三福答道:“峨眉山险峻,林密、路狭,但是寺庙多,佛也多,猴子也多,我这回来都想看看。算是看景吧。”
杨三福活没说完,那老者却收起笑容,露出一种忧心的神情。待杨三福话说完,那老汉说出一件事来:
峨眉山有一猴子,很是雄壮厉害。为争夺王位失去一支眼,称为“独眼猴”。独眼猴成王后最爱做恶事,窥女色,抢游客的钱包个食物,还与小孩子打架,很是有点麻烦……
老汉说着,唏嘘不已。
杨三福听了,顿时心里感到寒栗。不由问道:“那就任他作恶做坏么?”
老汉恢复笑颜:“不怕,已经通告抓捕它了。那家伙已经三四个月没有露面,想必是逃走了。它还不怕人抓捕吗!”
杨三福吐了一口气,仍不放心,就问:“独眼猴没了,那其他猴子来纠缠游客咋办?”
老汉非常慈善的一笑,说:“你把双手摊开,拍几下手,它见你没有它可要多东西,就自然走了。”
“那它万一不走,死缠你怎么办?”杨三福带着忧郁的问道。
那老汉更加慈善,笑着,去地摊取出一根竹杖,往地上几戳,发出“咚咚”的声响。接着说:“你随便捡一根棍儿,在地上“笃”几下。猴儿见你不高兴,就自会让路的。”
杨三福感到轻松,但怕一时找不到棍儿,就问明价钱,花去50元向老汉买一竹杖,并向老汉致谢!
老汉慈祥的笑着,说:“不谢!你笃开猴儿后,你得用轻快地脚步离开,记得要轻、要快,不然它又还来缠你的。”
杨三福再次道谢,告别老汉准备回走,才发觉脚下沉重,原来自己的穿的大皮鞋,此刻显得特别笨重。哪里“轻快”得起来,还不是会被猴儿缠上。于是杨三福又转身,向那个老汉问明价钱,花去50元再买一双登山草鞋,然后才告别老汉,回到自己的旅游团队。
杨三福将他的巧遇讲给同去旅游的人,第二天一早,十几个人都去那个慈善老汉那地摊上买了竹杖和草鞋。
旅游团的领队得知此事,叹息道:“峨眉山的商人,对你不说买卖二字,就让你买去他的所有货物,真是高人也!此高人用智而不伤德,陪尽慈颜笑目解说,除去人心忧郁,这类天下高人有几!”
杨三福听得领队的言语,突然悟出经商的诀窍。旅游一结束,杨三福继续在街头摆起地摊卖菜,据说他的生意竟然一天天的红火起来……(首发菊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