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桃园沟印象(纪实散文)

精品 【看点】桃园沟印象(纪实散文)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8发表时间:2020-07-06 11:15:19
摘要:目前,村组公路沿线的近3000株桃树已经挂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桃园沟村必将成为名符其实的桃园胜境。

【看点】桃园沟印象(纪实散文)
  
   五、桃园沟的感恩
   桃园沟村人是最懂得感恩的,他们不仅感恩于党的扶贫政策把他们从贫困线上拽了起来,也感恩于包联干部对他们帮助和指导。每到秋冬收获季节,他们总会将刚刚收获的土特产装上一些,送给热心帮助过他们的包联干部。
   每到这个时候,那一幕幕推推让让的场景,再现着当年送别解放大军的感人场面。包联干部刘洪成和包联职工老余,是包联对象公认的最热心的包联人。他们每年都会在时令月节给自己的包联户送上慰问物资,送米面粮油是常态,就连过冬的暖鞋和老人用的拐杖,他们都会热心地奉上,也难怪包联户们总是把他们当作亲人一般对待。
   去年春节前,老余分别给他的五个包联户送去一袋关防冷水米、一壶食用油、一幅挂历,还给每户送上两双过冬的暖鞋。中风偏瘫近十年的黄财勋大叔激动地说:“虽然说我的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但却没有老余想的这么周到,这暖鞋不仅鞋了我的脚,也暖了我的心啊!”
   7月3日,老余和另一名包联干部将重新核实过的收入明白卡送到火地沟安置点,临行时,胡美稳的父亲胡立富和桂芳奇、黎桂琴等人,硬是将刚刚收获的土豆装了几袋塞进小车后备箱。胡美稳的母亲张贵兰扒在车窗上问老余什么时间再来,一定要到他家吃顿饭,那一幕场景把老余感动得热泪盈眶。
   老余经常愧疚地对他的包联户说,由于他只是林业部门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手中既没掌握项目也没掌握扶贫资金,对自己所包联的贫困户并没有起到实际性的帮扶作用,只能在每年帮贫困户制定脱贫项目和脱贫规划时提一些参考意见,平时也就是送过一些值不了多少钱的粮油物资,而包联户却将他当作亲人一样对待,每次去火地沟安置点,桂美军、桂芳奇、胡美稳等包联户都要留他吃顿饭喝顿酒。土豆、黄豆、甘蔗酒等土特产可没少给。老余呢,多数时间都以“不能违犯扶贫纪律”而婉拒了包联户的好意,迫不得已时,老余只好用其它方法变通处理一下,只是为了不至于冷落包联对象的热心,适当地变通接收一些土特产。
   前不久,笔者曾受县委宣传部的委托,代表郧西县扶贫办采写过一篇反映全县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曾经采访过六七个乡镇十余个村,发现其他乡镇村都有一个像样的扶贫车间,而桃园沟村却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专业合作社,桃园沟村的贫困户们都是充分发挥各自的养殖种植业特长,通过各自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脱贫目标,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
   现任村支部书记代广东是个思路明晰的中年人,他深有感触地说,从前看到桃园沟那个穷样,连他都萌生过退意,多次想要辞去村书记职务去外面打工挣钱。通过这一轮扶贫攻坚,让他和其他村组干部看到了桃园沟村的希望,大家不仅坚定了带了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也为村支部吸纳了新鲜血液,六年来,村支部培养和纳新了3名新党员,还吸纳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如此,村两委也做出了恢复桃园美景的规划。
   目前,村组公路沿线的近3000株桃树已经挂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桃园沟村必将成为名符其实的桃园胜境。

共 633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报告文学用纪实的笔法热情洋溢地记录了原群联大队,现在的桃园沟村令人欣喜的的变化。桃园沟人过去穷,有人竟然穷得饿死在要饭的路上;桃园沟偏僻,竟然到了2016 年才有了手机信号,来这里扶贫的工作队员们只好在与家人、单位的失联状态下生活!读来触目惊心!是以吴在斌为代表的驻村工作队来到之后,这里才有了变化。开通了联络外界的道路,接通了通讯信号——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来毫无动力的人们动起来了,桃园沟“没有专业合作社,桃园沟村的贫困户们都是充分发挥各自的养殖种植业特长,通过各自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脱贫目标”这实在是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作品热情歌颂了党的扶贫政策,用详实的事例说明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巨大的成功。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荥阳家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1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7-06 11:17:15
  一篇鼓舞人心的好文!问好武总!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6 11:21:28
  感谢荥阳家族老师拔冗编辑拙文。总算是了了一桩心愿!(微笑)
2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0-07-06 14:26:17
  扶贫政策真是好,贫困山村变富了。武哥毕竟党干部,数字精准无差误。拜读佳作心感佩,拇指高翘赞一回。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6 14:30:28
  感谢天生我才老师的关注和高赞。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6 21:59:02
  这篇报告文学原定为《扶贫前后》的,但是觉得不好表现主题,临了只好改为《桃园沟印象》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4 楼        文友:陶桃        2020-07-06 22:03:00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欣赏武总佳作,向武总这样的下乡干部致敬!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7 06:20:52
  感谢陶桃副社长的关注和留评。
5 楼        文友:芦棚学子        2020-07-07 09:57:55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很容易枯燥死板,形同工作总结。老师这篇报告文学不仅有事例,有数据,而且文采盎然,让人能一口气读完,掩卷静思,尤能回味无穷,实为佳作,向老师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7 14:22:15
  感谢芦棚学子老师的赏读和留评鼓励!
6 楼        文友:花保        2020-07-08 10:23:30
  非常耐人品味的文章,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既真实反映了挑园沟民风民俗等现状,也赞美了扶贫工作落实的坚巨和成功。学习受益了。夏祺!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8 15:10:57
  感谢花保老师的关注和雅评。因为我就在桃园沟扶贫,对桃园沟扶贫前后的变化有目共睹,所以写起来比较顺手。
7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0-07-09 11:47:52
  内容翔实,真实,写了桃园沟的前世今生,紧贴扶贫热点,点赞!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09 15:13:40
  因为我就在桃园沟村扶贫,包联了该村最远的4户,村房对面1户。这次又采访了两天,这才能够写出来。感谢阳光社长的关注和雅评!
8 楼        文友:柴桂玲的博文        2020-08-06 22:50:43
  品读老师的精品,从贫困的桃园沟回忆,走上焕然一新,繁花似锦的新天地,新气象,反映了勤劳人民的智慧。赞赏老师的精品!更是让我钦佩老师的持之以恒创作精神!
   在这里,我向老师表示问候,身心安康!
柴桂玲的博文
回复8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8-06 22:59:27
  感谢柴桂玲老师的关注和留评支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