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情】三姑(散文)
一
那年我十四岁,一个穿着白衫长裙的漂亮女人来到我家,她是我三姑。
她一进屋,房间里就飘来一股股淡淡香气,哥哥使劲用鼻子闻着说:“好闻,真香!”
父亲和奶奶互相看着没有说话。母亲走上前接过三姑手里的皮箱,说:“她三姑来了,正好吃饭。”
父亲默不作声地拿了一个凳子放在桌前,母亲急忙给三姑盛了米饭。三姑刚一坐下,还没拿起筷子,奶奶就站起身吼道:“你在东北还嫌不丢人,居然跑承德现眼来了!吃完这顿饭你就赶紧走!我们不收留你。”
三姑低下头“嘤嘤”地哭了,父亲拦着奶奶说:“妈,你这是干嘛呀?三妹既然都来了,你先让她吃口饭再说不行吗?”
母亲也接过话说:“妈,三妹大老远来了,你就少说两句吧。”
“三姑是狐狸精,勾引人家有妇之夫。被剧团开除了!”这个信是几天前爷爷给奶奶打电话,我在旁边偷听到的。
当时奶奶听了,把电话摔在地上,她自己也几乎摔倒。她趔趄了几下,一下扶住了椅子,才稳住了身子。她随后给父亲打电话,让他晚上务必早点回来,商量三姑的大事。
晚上父亲刚到家,奶奶就一把将他拽进里屋,“咣当”一声关上了房门。我和哥紧紧趴在门上,侧着耳朵,听着房间里的动静。
奶奶带着哭腔说:“家里出大事了,天大的事呀!翠红她勾引剧团团长,人家媳妇不干了,翠红还打了人家,被剧团开除了。”
父亲没有说话,房间里一片死寂。过了一会儿,妈妈说:“翠红绝对不是那样人,不能听一面之词。”
父亲也说:“这事不是一般的事,要了解清楚再下结论。”
奶奶不容父亲把话说完,大喊一句:“你爷爷能骗我吗?哪有自家人给自家人头上浇屎盆子的。这事肯定是真的!”停顿了一会,奶奶叹了口气说:“唉!你爷爷也说了,东北翠红是待不下去了,当天就没见回家,如果她真跑承德来了,你们看咋整?”
父亲不假思索地说:“那能咋整?她是我妹妹,是我的家人。不管犯啥错,我也是她哥!”
二
以前在东北的时候,我喜欢大人们说我长得像我三姑。三姑漂亮,细皮嫩肉白净大眼睛。因为模样出众,十六岁就被选中去了市文工团,每天团里封闭管理,巡回演出的,好几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
三姑比我大十岁,在我从小的印象里,她艳丽不俗,就如我母亲一样给人以淳朴向上的感觉。我曾想象自己以后也要像三姑一样,做个走南闯北,给人以快乐的歌手。可随着三姑被别人说成是狐狸精,来承德投奔我们开始,我对她不再仰慕。
三姑住了下来,母亲和父亲抬了一个长箱子做了一个简单的床,母亲又找出一床新里新面的花被子放在床上,一个暂新的窝就搭成了。那个小屋是我平时写作业,学习的地方,现在被三姑无情地剥夺了,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别扭。
三姑说她要洗澡,长途跋涉,一路风尘,需要清洗一下。奶奶训斥道:“哪那么多臭讲究,名声都臭了,洗不洗都一样。”
三姑听奶奶这么说,看了奶奶一眼,不再说话,就直接端着洗脸盆去了水井边,接了井水洗了脸冲了脚回到小屋。
我的房间紧挨着三姑的房间,她回到房间很晚了也没睡,放着挺响的音乐,似乎还夹杂着哭声……
第二天一早,三姑就起床了,她问母亲有空吗?她想去街上转转,看看行情,她想租一个门市做个买卖。
母亲痛快地答应了,本来该去白灰窑上班的也不去了。
母亲说:“先吃饭,吃过饭我陪你去。”
吃过饭,三姑和母亲出门了,我和哥偷偷溜进三姑住的房间。房间里一股淡淡香水味,哥说那是桂花香水的味道。他们班的小丽就经常买,还拿到学校显摆。
被子还是昨天母亲放的原样,仿佛三姑一宿没睡。我的学习桌上多了许多瓶瓶罐罐的化妆品,还有一个小型录音机,桌子上零散放着几盒录音带。三姑的几双皮鞋就摆放在书桌下面,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双红彤彤的皮鞋,我走过去拿过来用脚比试着,爱不释手。正准备穿脚上试试,哥对我吼了一嗓子,吓了我一哆嗦,紧忙放下皮鞋。我假装不在乎地说:“谁稀罕她的东西,我只是看看。”
奶奶走了进来,不高兴地说道:“你俩别动她的破东西,脏了自己的手。走了,关上门出去了!”
中午的时候,母亲和三姑都没有回来。奶奶给我和哥做了手擀面,做了蘑菇卤。蘑菇是三姑从东北家里拿来的是榛蘑,奶奶说这个蘑菇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是味道好。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又说了一句:“不像你三姑,模样长得好,就是不学好。”
晚饭前,母亲和三姑回来了,说是租好了一个门市,大致也收拾好了,一些开店应该办的手续也基本办好,另外还找人写好了牌匾。三姑匆忙吃了口饭,连夜去了石家庄说是去进货。第三天下午,三姑回来了,她大包小包拎回不少衣物和化妆品,身后还跟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说是和村里几个女孩来承德打工走散了,兜里的钱还被小偷偷光了,她人生地不熟的没地方去,三姑看她可怜就给领回来了。
“不清不楚的女人你随便往家领,你了解人家吗?”奶奶不满地说。
三姑说:“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我只是想帮帮她。有什么了解不了解的。”
让女孩一个人住在店里,三姑不放心。她只好把女孩领到家里,和她住进一个房间。不得已,父亲和母亲又给女孩支起一个临时床。
三姑的服装店开业了,她进的衣服款式、色彩都是独特的,集市上的商铺都没有。第一天生意就很好,衣服卖出了好价钱。第一天开业,三姑还清唱了好几首歌。那天她的服装店最热闹。母亲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和奶奶和我们学着,比划着。父亲对三姑放心不下,特意请了假去帮三姑的忙。
三姑是个讲究人,每天去门市前,都会把被子,褥子放到院子去晾晒。晚上回到家,要去水井把墩布冲洗干净,撒上消毒液,擦自己住的房间。然后开窗通风,洗漱干净再钻被窝。
每次她去店铺,我只要看她走远了,就偷偷溜到她的房间,将她那些能让脸白起来的霜液抹在脸上,偷偷撒一点香水在身上。有时候,我还会将她的红皮鞋穿上,在房间里走一圈。皮鞋的红,我很喜欢,即使皮鞋穿在脚上大出许多,我也会穿着它“拖拉,拖拉”地在大衣柜前走,有一天我不小心,竟然把一只鞋的跟给崴掉了,我吓得急忙把皮鞋摆成原来的样子,关上门跑了出去。
三姑第二天要穿那双皮鞋去石家庄进货,发现皮鞋跟子掉了。她手里拿着鞋子,左看右看,最后笑了,没有说话。从石家庄回来,她把我叫到她房间,从兜子里给我拿出一双崭新红皮鞋递到我手里说:“这个红皮鞋我给你买的,是你的鞋号,看看穿合适不?”
我兴奋地接过鞋子,穿在脚上,大小合适。我惊叫着问:“三姑,你咋知道我穿多大号码的鞋子呀?”
三姑说:“我当然知道了,我偷偷量过了。”
这双鞋我拿到我的房间,藏了起来没敢让奶奶看到。我怕奶奶看到了会说:“脏!”
三
三姑在街上门市干了两年,她的服装店远近有名,人们都喜欢去她店里买衣服。三姑卖服装时,偶尔还会送化妆品。有赠有卖,生意做得像模像样。奶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三姑,有时奶奶还会去她店里坐坐,帮她看店。
那个被三姑领回的女孩,自从来了就在店里帮忙,三姑会按月给她开支,在家白住,白吃。
三姑说:“女孩子一个人出门在外不容易,我会好好善待她,她哪天想回家了,我送她回家。”
女孩也说:“姐姐对我这么好,让我有家的温暖,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会遇到这么好的人。我就在这干了。等我攒够钱了,再回家看我的父母。”直到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寻了来,说女孩父亲病重让她回去,她只好辞了工作。三姑给女孩买了不少路上吃的水果,还给她多开了半年的工钱,送她上了火车。
女孩走后的一天,街上杜婆婆给奶奶带来一个不好消息,说三姑和一个街市上的鱼贩子“王疯子”好上了,杜婆婆甚至还说,看见三姑和王疯子在三姑铺子里抱着亲嘴。
奶奶听后立马急了,嘴里骂道:“真是老毛病不改,王疯子是啥人呀,就是个脏兮兮没人要的疯子!”她随手揣上擀面杖,拉着我和哥就去了三姑铺子。
王疯子是前几年来承德集上做海鲜生意买卖的,刚来的时候,办了营业执照。盘了一个很大铺面,专门搞海鲜批发。据小道消息瞎传,说他老家是海南的,大学毕业后和几个人合伙做买卖,亏了本,借了许多外债,家里帮着还了债,把他撵了出来。为此,和一个老乡搭伙来承德,人变得有些不正常,平时穿得油乎乎大蓝褂子,胡子拉碴,脏兮兮的,还有些神经叨叨。没人叫他大名,都叫他王疯子。街上小媳妇大姑娘看见他,都怕他,躲着他走。
刚走近三姑店铺,远远就见到王疯子正在帮三姑往店里运货。奇怪的是以前邋遢的王疯子今天却穿戴一新,居然还剃光了嘴边长胡子。奶奶闯进三姑铺子,坐在沙发上,大口喘着粗气,眼睛死死盯着王疯子喊道:“你不好好看你的鱼市,上这献什么殷勤?”
王疯子放下一个麻袋,陪着笑脸紧忙说:“阿姨,我来帮红红卸卸货,她一个女孩抬不动。”
“什么?红红?你管我闺女叫啥?快闭嘴吧!红红是你随便叫的吗?”
三姑这时走了过来说:“妈,你来了。正好我要告诉你,我和王强处朋友呢。”
奶奶一听这话,气得一下举起擀面杖就去打三姑,王疯子冲上前来挡在三姑面前,擀面杖一下打在他身上。他“哎呀”一声,蹲在地上。
母亲那时候正在店里帮忙,抢过奶奶手里的擀面杖劝着:“妈,妈消消气。别让外人看笑话,有话咱回家说。”
奶奶被母亲连拉带拽拉回家。奶奶气呀!她不停用拐杖点着地。
三姑拉着王疯子来到家里,和奶奶说起了实情。三姑在滦河开店两年,刚开店的时候,有几个小混混垂涎三姑的美貌,有几次故意喝醉酒来店里调戏三姑,都是王强帮着赶走他们的。有时三姑晚了会和女孩住在店里,小混混们总会趴在墙根敲窗户,骚扰三姑。为了防止坏人捣乱,王强就每天蹲守在店铺外,小混混看三姑有人护着,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王强门路广,时不时还帮三姑联系批发,有时进海鲜时会捎带给三姑进一些衣物,王强眼光很好,他帮三姑进的服装价钱低还销路快。每次三姑进货回来,王强无论再忙也会跑过来帮三姑卸货抬货。一来二去三姑就喜欢上王强,而王强也暗中喜欢了三姑……
王强对奶奶说:“阿姨,您就让红红和我好吧。红红说娶她必须要明媒正娶。如果您同意了,我就回家一趟,让我父母专门过来提亲。”
奶奶看王强和三姑确实是真心相爱,而王强这小伙子把胡子一刮,穿戴一新,确实精神,奶奶只能默认了。
一个礼拜后,王强父母开着车来到承德正式提亲,王强家境很好,父亲在海南政府机关任职,母亲在文工团上班。王强之所以喜欢三姑,就是因为三姑开门那天又唱又跳招揽顾客,他一下震惊被吸引了,他的母亲回家没事就喜欢又唱又跳。他从心里深深喜欢三姑,开始处处关心三姑,保护三姑。
王强的母亲对奶奶说:“红红跟了我家王强呀,就等着享福吧。我家强子当初离开家就是想自己独立,他父亲本来在他大学毕业后,就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工作,可他就想自己创一番事业。他听说海鲜批发不错,就自己跑到承德,他自己贷款做了这个。我们当时还很不理解他。为此,他爸还和他吵了一架。没想到这小子还真行,生意越做越大。这几年家里几次给拿钱他都不要,他说要靠自己本事挣钱呢。”
四
三姑要和王强去海南结婚的头天晚上,奶奶把王强叫到家里,犹豫了半天才说:"强呀,我必须和你坦白一件事,省得以后你们为这个打架。我闺女她为啥来承德,你知道吗?她,她以前其实就是我们东北哈市文工团的。她,她是因为和那个团长扯上关系才……
她还要说下去,王强乐了说:“哎呀,阿姨。我以为你要和我坦白啥事呢。红红早就和我说过了,那些传闻都是假的。人家团长可是个正派人,就是出了名的怕媳妇。他和剧团媳妇结婚时,没敢说家里还有一个老妈在农村。有一天他老妈从农村来城里寻他,他呢,又不敢把老妈领回家,背地里就求红红帮他母亲租了房子。红红也好心眼,团长没空时,她会去租住房帮他照看他母亲,帮她买一些吃的,洗衣服,干一些家务。有一天团长去出租房看他母亲,被他媳妇觉察了,跟踪到出租房,赶巧红红正好也在那。她不分青红皂白上前就去打红红,红红不想惹麻烦就跑回剧院,结果女人不依不饶追到剧院骂了红红,还上前去撕扯她,红红年轻气盛,哪受得了这个就不得还了手。剧团那时内部正在搞编制,红红正好也不想干了就辞了工作,跑到承德。她不想和你们过多解释,是因为没和你们商量就辞了工作,你们会埋怨她,这几年走南闯北的她觉得也累了。十六岁就离开母亲,她也想母亲呀!正好这几年她也挣了些钱,就决定在你们跟前做买卖。这样还能每天看到自己老妈。”
三姑也对奶奶说:“妈呀,你闺女啥人你不知道吗?我来承德后,团长媳妇了解了事情经过就去家里赔不是了,我爸早就电话告诉我了。他之所以没敢告诉你,他怕告诉了你,你那脾气再一上来跑回东北找人家不依不饶理论去。”
三姑接着又对奶奶说:“结完婚,我还会回来,我会和强子一直在这里做买卖,和您永远在一起。”
三姑去海南了,我穿上了三姑给我买的红皮鞋,跑进三姑住的房里,在大衣柜的镜子前来回走着,照着。奶奶不知啥时候走了进来,连声说:“好看!喜庆。她还说:“小妮子穿上红皮鞋和我三闺女真像。”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偷偷钻进三姑睡过的被窝里,一股桂花香水味,三姑身上自带的香气。
欣赏何老师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