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白菜、疙瘩和黄花(散文)
一
白菜是我们平常百姓最为主要的蔬菜之一。俗话说,百菜当中属白菜,一是说明白菜最与生活息息相关;二是白菜在蔬菜类中营养也最丰富,吃起来最可口;三是白菜有多种吃法,可与多种蔬菜搭配烹调。
在我的家乡,泰山脚下,白菜也最为出名。如果到过泰安,爬过泰山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泰山有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就是泰山三美,冠其名曰:白菜、豆腐、水。泰山白菜,又叫“城白菜”,因为颜色光洁,白中透出淡黄,酷似象牙颜色,又称“象牙白”。体大,心实,清脆。泰山豆腐,其特点是无苦味,无涩味,细嫩如玉似脂。泰山水,清甜爽口,无杂质,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用泰山三美做成的汤菜,清淡、鲜美,甘甜,有通肠、利胃,除烦解酒之功效。
可以说,我是从小吃白菜长大的,白菜是赋予我成长的生命之菜,我始终对白菜有着深深的感情。在农村长大的我,从记事起最先知道的就是白菜,因为那时乡下农民一年四季种白菜,有春白菜、夏白菜和越冬白菜。越冬白菜种的最多。冬天到来,可以没肉吃,可以吃饭断顿,但唯独家家储备的白菜断不了。冬天的白菜可以一直吃到春白菜下来。
其实,小时侯吃的白菜很少见到油水,大都是清水煮白菜,只是偶尔家里来了客人或是过节时,才能难得在煮白菜里见到几块肉片,那也是很感到有口福的美事了。在我们老家,播种的春白菜和夏白菜都是小白菜,只有越冬的白菜,才能长成大白菜。
一颗大白菜都是“宝”,没有不可利用的“食”用价值。农村家家都饲养猪狗鸡鸭鹅等,大白菜的外层老帮叶子专供这些家畜家禽,吃了不会白吃,会给家里创造另类财富。白菜里层的帮叶当然是家人食用,那白菜的根部,在我们老家叫疙瘩,统称白菜疙瘩。这疙瘩吃法很有讲究,遇到勤快节俭的人家,往往会把疙瘩积攒起来,等攒到一定数量后,专门用来做疙瘩小豆腐,这小豆腐是比煮白菜更具独特风味。
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这疙瘩小豆腐。可以说,从小到大,一直到今天,我始终喜欢吃白菜,更爱吃这疙瘩小豆腐。
二
值得回忆的,还是少年时代那段与白菜有缘的岁月。大集体时,爷爷负责在生产队菜园里种菜,爷爷的种菜技术,在四邻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印象中,爷爷管理的菜园子很大,季节菜样样齐全,一年四季,菜园子里总是被浓浓的蔬菜的绿包围着,在苍翠欲滴的绿的海洋里,星星点点,红得耀眼的番茄更是招人喜爱。红的番茄,熟透的西瓜,清脆的黄瓜,蜜一般的甜瓜,跟着爷爷在菜园子里没少不劳而获而蹭吃。
我知道,爷爷最忙碌的时候,是每年阳历的七八月份,在菜园里播撒冬白菜的种子,精心培育长出的幼苗。等长到十多公分时,开始组织生产队社员把菜苗移栽到修整好的几亩大地里。冬白菜,开始在这里生长。经过几个月的定期浇水施肥等悉心管理,冬白菜进入成熟期。
每年在农历二十四节气小雪到来的时候,那正是收获大白菜的日子。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冬白菜是生产队里种的最多的蔬菜,一般都有几亩大地的白菜。生产队组织社员们集体到地里用镰刀铲白菜,然后,按照每户社员人口多少,把白菜统一分到社员家中。记得,那时我们家人口最多,分到的白菜也最多,常常是我们兄妹们帮父母一趟趟地肩挑人抬,把白菜运到家,这些白菜到夏季小白菜下来,有时都吃不完。
冬白菜铲除后,在地里面留下的就是白菜疙瘩了。这时,生产队放了“坡”,意思是地里的疙瘩可任人挖刨。我们生产队的孩子们开始带着筐子镢头到地里刨白菜疙瘩。在那并不富裕的贫瘠年代,一草一木都很稀罕,别说地里的能解决温饱的疙瘩了。只见地里的几十多个孩子们,你挣我抢,刨地里的疙瘩,如果居高临下地望去,就像地里刮起的一股黑旋风,满地里打着转刨挖疙瘩。
这疙瘩弄回家,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做小豆腐。虽然那时没有太多的油水,用少量的花生油或豆油,再加上炝锅的葱花炒制的疙瘩小豆腐,用高梁或玉米瓜干煎饼卷食,可以说,在当时是胜过任何佳肴的美味。
那时的老白菜帮可以舍得给家禽吃,而白菜疙瘩却始终舍不得。想起那时的疙瘩小豆腐,嘴里依然有垂涎生津之感。
其实,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白菜疙瘩就是白菜的根,正是这疙瘩,托起了一颗白菜的生命成长。疙瘩是白菜生命的源,疙瘩里始终萌动着一股生命的力量,疙瘩里蕴含着白菜生命的轮回。
怎样可见证疙瘩的生命奇迹呢?
三
虽然生活好了,浪费总觉可耻,喜欢节俭的我,从吃大白菜上可见一斑。我和妻喜欢早上吃白菜丝炝锅鸡蛋面。妻从集市上买来大白菜等蔬菜,做饭便是我的本分。每次做面都要从大白菜上剥几片帮叶炝锅,没几天,白菜就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剥落,最后只剩下疙瘩,连同疙瘩上面的“芯”。“芯”就是剥白菜剩下的再也不能剥的“核”,这芯像是刚出土的笋芽,黄橙橙的,十分好看。一般说来,人们大都会把这疙瘩扔到垃圾筐里,而我,却把疙瘩“芯”菜保留下来。
留下的疙瘩“芯”,通常的处理法,就是把“芯”摘除,将“芯”用刀切成细条,用于调拌酸辣水萝卜咸菜丝,做到物尽其用。而剩下的疙瘩则精心保存,等攒够一定数量后,开始用来做美味的疙瘩小豆腐。这种传统的白菜吃法,一直延续了很多年,直到近几年,我却对疙瘩“芯”有了一种敬畏之心,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我开始把疙瘩“芯”作为一种特殊的盆景“供养”起来。凡是吃剩下的疙瘩“芯”,经过一番疙瘩底部的打磨处理,使之平整,将其蹲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磁盘里,往盘子里浇上适量的水,然后“平起平坐”的与窗台上真正的花盆放置在一块。
起初,妻并不理解,一个“烂”白菜疙瘩,怎么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有什么用?我对妻说,这也是开花的盆景,妻不信。我知道,妻从小在城里长大,对白菜的生长规律不很了解,更不会理解白菜疙瘩里会孕育出美丽的新生命。我对妻说,千年的石头都会开花,何况这疙瘩“芯”。
疙瘩,有一种生命的张力,遇水就膨胀,疙瘩“芯”见阳光就灿烂。疙瘩“芯”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不几天的工夫就芯“花”怒放了,当然,这“花”不是别的,就是金黄稚嫩的白菜的叶芽,开始慢慢地从“芯’部舒展开来。由原先的“火炬”状,渐渐变得像撑开的倒“伞”。田田舒展的叶子,像是刚来到尘世的不久的婴儿,懵懂无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叶子的生长出奇得快,磁盘里万不可断水,要勤浇水于盘中,这样才能保持勃勃生机。疙瘩上的小白菜,开始有了“母体”大白菜的雏形,但永远不会长到母体的个头。有栽种白菜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经过春化的白菜,都会开花的,就像油菜花,一簇簇金黄色的花瓣。孕育生命的疙瘩当然也是经过春化的,也是开花的。
几年来,凡是经过我的手,在小磁盘里精心呵护的疙瘩“芯”,都会成长为精美的袖珍式的小白菜,叶瓣由小到大,由蛋黄色,随着生长渐渐变为油绿,显然就是一颗成熟的白菜。我不是为了食用,而是给疙瘩“芯”一个生命延续的空间,也能让我更能欣赏磁盘小白菜的娇娆之姿。
给我无限惊喜的是,小白菜花开的时刻。当小白菜的叶子数量差不多长到4-5片时,叶子的后面便抽生出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上形成花蕾。
花开,往往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早晨起来,不经意间漫步窗台,会惊奇地发现,小白菜开花了。朵朵细碎的黄花,小巧玲珑,微风飘来,摇曳生姿,煞是可爱。
我虽不善养花,但小瓷盆养育的疙瘩“芯”花,始终作为我生命的陪伴,与我一同生长。
四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上帝,但我从不相信鬼神。冥冥之中,我总有一种感觉,万物皆有灵性。无论动物之王的人类,还是任何有生命体征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我认为都应该有自己固有的生活之道和思维方式。人类能认知自然,自然之生灵也会感知人类。人类知道感恩报德,我想任何有生命的物种,也会有类似表达。
我想到了我喜爱的大白菜,大白菜给我带来了口福,疙瘩小豆腐给我带来了美味,大白菜对我是有奉献的,我以何种方式对其献出一份爱?爱是相互的,如果真的有生命的轮回,我想用延续生命的轮回,给大白菜一次重生。
所以,大白菜疙瘩,不再是我的口中美味。千年的铁树能开花,万年的石头能说话,我要让这似乎没有生命体征的疙瘩,重新焕发生命的激情,让其再吐叶泛出嫩绿,让其再绽放花的金黄。
我做到了,在窗台那阳光照射的小磁盘上,用我的爱心,滋润着曾经奉献于我的大白菜留下的“骨血”,那生命萌动的疙瘩和疙瘩上那一抹芽黄。
生命的奇迹出现了,我看到了,疙瘩复活了,疙瘩上的芽黄惺忪地张开了“翅膀”,由黄变绿,由小变大。而且在不经意的一天,叶的花枝窜出来了,一朵朵散发着馨香的黄花终于绽放了。
生命是平等的,爱是相互的。
大白菜,疙瘩,黄花,在轮回里,是否蕴含着禅意人生呢?
原创2020年8月31日,2020年9月11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