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舞】最美的初见,在茉莉花开的日子(散文)
听说三坊七巷有一家茉莉花茶文化馆,于是,她寻得一日的闲暇,手执一把娟花伞,施施然地走进了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离她的居住地,仅一步之遥,她却忙得难得去看看。也许是离得太近了吧!总觉得来日方长,不想时光的钟摆了一摆,便是几年的时间。那里一景一物在她的记忆中,都已生了苍苍的绿苔。
一条悠长的青石板路,一路摇曳的红灯笼,古朴的木雕花窗,白墙黛瓦,飞檐画栋、纵横交错着,形成了深深浅浅的巷子,悠悠地向她心底延伸着。她似一条从时间的夹缝里出游的鱼,穿梭在街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寻找着茉莉花茶文化馆。
福州的茉莉花茶传承下来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北宋时,中医局便对香气和茶保健的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引发了香茶热,那时福州茉莉花茶应运而生。茉莉花茶成于宋盛于清,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便逐渐成为贡茶,成了飘泊在海外的福州人最为家乡的味道。而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因此茉莉花茶文化馆座落在三坊七巷内,是历史的渊源,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她边走边沉思着。晚风顺着街巷,闲逸地吹拂着,送来浅秋的微凉,也吹来了一阵阵淡雅清新的花香。那香于她而言,恍若从时光深处飘来,丝丝缕缕带着前生今世的恍然将她温柔的缠绕。她那颗枯燥沉寂的心,在那温柔的缠绕中也一点一点的鲜活了起来。那香飘入她的眸中,幻化成一朵朵小小的、洁白的、淡雅的小花。
“茉莉!”她低低地叫着花的名字,仿佛在叫唤一个经年的老朋友!
她沉醉着,停住脚步,目光顺着飘香的方向望去。只见街巷前方的不远处,一座烟熏色的墙体的宅前,红灯影下,支架着一个大笸箩。一个手摇生绡白团扇的年轻女子,穿着月白色的衣服、黑色的长裙,两条辫子搭在胸前,仿若一位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女生,清新脱俗地坐在大笸箩前,正低眉凝望着笸箩里堆成小山丘似的白色的花朵儿。
渐行渐近的她,眸光也飘落在那堆的花影上。白中泛黄的花色,似斑驳的光影的印记,好似记载着一朵花从啜琼浆饮玉露的日子,由枝头,坠入尘世,不知历经了多少颠沛流离,如今流落在了这个大笸箩中。成千上万朵小小的花儿堆在了一起,似花冢。它们都在祭奠着曾经风花雪月的日子吗?
“天生此花必有用!”她想起很久以前,一个人说的话。可这些花儿终究没有遇上茶,没有窨制成馨香的花茶,而是落在这街头的笸箩里,沾染着纷纷扬扬的尘。
她一步一步地走近那些小小的有些发黄的茉莉花,心疼着。这世间总是有太多的错过,那些茉莉花儿,是不是也错过了成为花茶的良辰美景呢?她记得他说过:茉莉鲜花,一旦错过了采摘的时间,将永远错过了与茶邂逅的时光。
她痴痴望着那些错失良缘的茉莉花,就好似当年的她,一个犹豫,便错过一生!它们是否也在自怨自怜中遗憾终生呢?她望着那些花,但它们似乎并没有放弃过什么,依然散发着生命中最后的芬芳,陶醉着来往的游客!
氤氲在淡淡的花香中,此时,她的心中荡起了一首诗,一首在封印记忆深处的诗,如今却被这茉莉花香吹开了封印的结节:
曾经,有过这样的梦
梦见你,挣脱了你心中的执念
游过时间的缝隙,与我相见
记忆里,一张张,素白的花笺
染着茉莉的清香,记载着
你山间的岁月。你在月下
执一柄长笛,将指尖的岁月
吹奏成诗与远方。你修长的身影
似蝶,翩跹在洁白的茉莉花间
如果那时,我也游过时光的河,逆流而上
只为了迎你,迎你月下
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好一朵的茉莉花,美丽似你!”
但,我还是放开了时间的绳索,将自己放逐
任凭岁月的风,将所有的一切吹散。
她伫立在笸箩前,泪水无声地顺着记忆的碎片一起滑落,滑落到茉莉花冢上,融入了花香,那花香里有着他曾经的深情。
“每一滴泪水,都向你流淌,去倒流回最初的相遇。”
“最初的相遇,在朵朵的茉莉花间!”她呢喃着,笸箩前那位女子却抬起了头,指着身边的一个月白色的广告牌,眸光里透着惊喜:“你的爱情故事吗?太巧了,看,我们的主题是:最美是初见,在茉莉花开的日子里!这里是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她泛着泪光的眼望向了那广告牌,那泪光里的字迹,仿佛也含了淡淡的茉莉香,一字一句地飘进了她的眼中:福州女孩林微因在闽江边泛船浦赏茉莉花时与英国建筑设计师乔治邂逅、两人文化相异却对茉莉芬芳有共同向往、他们相约在泛船浦苿莉园散步,在安泰河划船歌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经典旋律成为他们记忆里最清新隽永的乐章。”读到这里时,她的思维已飘出了字外。没想到林徽因与乔治还有过这样的邂逅,在茉莉花开的日子,结下不解之缘,从此,两人之间纯洁的友谊便长存在茉莉花的芬芳中。这让她有些恍惚,仿佛是在读着自己的故事。那年她遇见他也是在茉莉花开的日子。
“今日、这些旋律伴随闽都人文风尚、经久传唱、最美是初见、在茉莉花开的日子里、福茶香里、你我的故事里找一段闽都回忆香。”
回忆香,是呀,她的回忆里也飘着茉莉的清香!
那时,她的家乡,家家户户以种茉莉花为生,一株株的茉莉一畦一畦地种植在空旷的田地里,纵是纵横是横,排列整齐,这样采花的人,就可以行如流水般穿梭在花田中,悠悠地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
在七八月放暑假的时候,伏天里,下午二点以后,她与她的母亲就会出现在自家的花田里。那时她还是一个娉娉嫋嫋,豆蔻梢头的女孩,头上包着纱巾,随着母亲顶着37度以上的高温,在知了不厌其烦的鸣叫声中,站在暑气蒸腾的花田里采摘茉莉花。采摘茉莉花做花茶的时间是有讲究的,如果是下雨天,茉莉花是不能采的,须等天气连续放晴一两天了,而且必须在下午二点以后采摘,那个时间的茉莉花,含苞待放,是花蕾最大,花苞最饱满的时候。朵朵似珠圆玉润的珍珠,缀在枝头,闪着洁白纯净的光。早一些,晚一些都不行。只有那时候采摘的花朵,才能做出上好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那珍珠似的白,在绿叶的衬托下,清新脱俗而绝尘,恰似那时的她,含苞待放,春风十里总不如的华年;又好似爱情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于是,茉莉花从花枝上走了下来,吐着芬芳与茶叶邂逅在花好月圆的夜。
看着那些茉莉花,闻着淡雅的花香,那时她的心会一点一点地安静下来,仿佛炎炎烈日只是摆设,她与茉莉花都行走在时光之外。她一直是秀外惠中的女孩,比较其他的女儿家,显得更羞涩内向些。茉莉花在她手如柔荑的指尖,落入她腕上竹编的花蓝中,她心疼着这些花:“对不起了!”每摘一朵,她便道歉着,小小年纪的她,心地善良纯洁如同那洁白无瑕的茉莉花。
一年的暑期,刚开始采摘茉莉花的时候,与她年纪相仿的他出现在她花田的埂上。高瘦的他,脸上满是青春的痘迹,他见她采一朵花便说一声的“对不起!”便笑她:“摘了便摘了,还道什么歉,这是茉莉花最有价值的时候,况且天生此花必有用,你不摘,让它老死在枝头,一无是处呀!”说得她一愣一愣地,她斜睨了他一眼,装做不理他,可心中却落下的他的话,每一字每一句,并生了根发了芽。
后来,她才知道他是跟着他父亲来收购茉莉花的,他父亲在乡下山中有一个很大的茉莉花茶厂。
自从他遇见她的那一天起,所有摘花的时间,他都会出现在她的花田上,与她聊天。当然基本上都是他在自言自语:
“你知道吗?茉莉花有着在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他站在花田的埂上,像个说书的人,故意将声调拉得长长的,逗她笑,“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从唐朝开始就被喻为“天香”,与菩提均作为佛家圣物,并留下了“茉莉无上味,人间第一香”的美句。”
她一边采着含苞的茉莉花蕾,一边静静地听着,并把他的话,复印在了心扉上。
“你知道吗?茉莉花茶形成需要经过伺花、筛花、茶胚处理、窨花、起花、转窨、提花、匀堆、装箱等百道以上的工序。但要用心才能窨制出上好的花茶的!”
好诗意呀!单听那一道道的制作花茶的工序,就已经是美好得不可思议,难怪茉莉花茶会那么的沁人心脾!还没喝,便已醉在了那花茶的香中!她出神地听着,有时甚至忘了摘花。于是他便咋咋呼呼地叫到:“摘花呀,别误了时间,误了花与茶的缘分!”有时她指尖的花骨朵,会从她手中溜走,于是他又开始教导到:”小心些呀,要温柔对待这些茉莉花,不能挤压,还要注意通风,不要堆在密不透风的桶里,否则便会成为“火烧花”,这样的花是没机会窨制成花茶的,就白白浪费了!”
她知道其实他是在教她,传授她一些茉莉花茶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你知道吗?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礼品送给外国来宾,在慈禧掌权的期间,茉莉花一度被认为是“国花”。”
“你知道茉莉花为什么都是二点以后采摘吗?”有时候,他也会买关子,话说了一半,便停下来了,仿佛等着她回答。
“为什么呢?”她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也想考考他。她转过头看着他,看他黠慧而又调皮地冲着眨着眼,似笑非笑的样子,便迅速地又转开了头,脸上热辣辣的。
“那是因为此时的茉莉花,美丽似你!”他答非所问地说完,便飞奔出了田埂,大概说完这些话,他也挺不好意思的。但太喜欢了,又忍不住说了。
就这样,她与他一年一度地相缝在茉莉花田中,若即若离的、渐渐地长大了。谁也没有开口表白过,但彼此心中都明白,有一种朦胧的情感在两人心底滋生着。后来她考上了大学进了城,而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茉莉花茶厂,继续守在乡下山中的工厂中。他说,那里的气候条件很适合做茉莉花茶,窨制出来的花茶鲜灵醇厚,纯香绕舌,香气直沁人心!山中的居民没有离开家乡,是因为有他的这个纯手工制作的工厂与他们在一起,一起守侯着家园。他说,他要把他的生命与茉莉花茶融在一起,为家乡造福!
于是人各有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在城市中没有去山中找他,而他也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下山寻她。
也许是彼此的爱成全了彼此的心愿;又也许是彼此爱得不够深吧!所以她与他之间的爱没有窨制出茉莉花茶的纯厚的香!始终只停留在茉莉花开时淡淡的清香。但,那已是她最美的初见了!
“你不进去茉莉花文化馆看一看吗?”穿着民国学生装的女子见她的精神有些恍惚,便热情招呼着,打断了她飘忽的思绪!
她朝着那位染了一身茉莉香的女子盈盈一笑,
十分有礼貌地道了声:“谢谢!”便迈进了古香古色的“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
文化馆内主要是围绕着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家族从制作茉莉花茶到茶贸易的发展过程化为一帧帧的图片和文字,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
她还没来得及留意馆中墙上的那些图片与文字,目光便被一系列纯手工制茶的工具吸引住了:伺花的大箩筐、晒青的大簸箕,竹子编织的圆柱形的摇青的工具,木制的揉茶机等等,一道道的制作工具,蕴染着茉莉花一身的诗意,古意盎然地泛着旧时光的韵味,散发着悠悠的岁月香,静置在馆内。
在这样的茉莉花制作坊中,谁能不心动呢?难怪,当年的他会那样的执着与沉迷!
她站在一层层高垒着的大簸箕前,仿佛看见他,在他山中的制作花茶的作坊中,正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茉莉花,他抬了抬眼,朝着她笑了笑!又仿佛听见他在说:“看,我的茉莉花,为家乡带来的馥郁的芬芳.”
走出文化馆时,墙上的一帧图片中的一段文字跳入了她的眸中:“上好的莉花茶是要用心来窨制的。”曾经在花田上他也说过一样的话,只是当时没明白。那一瞬间,她突然明白了他此生只为茉莉花而来!他把那一颗心都给了茉莉花茶了!她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他眼中曾经的“好一朵的茉莉花,美丽似你!”她的心突然释然了!
终于,她放下心中纠结多年的遗憾,将那份最美的初见,化为最真诚的祝福,与茉莉花茶一起飘香在她岁月的长河之中!
20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