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问(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问(小说)


作者:云淡风轻江山 布衣,27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0发表时间:2020-10-12 07:48:49

【看点】问(小说)
   人们常说,人生本来很苦,不然为什么会在哭泣中来到世上而又在亲人伤心痛哭中离去呢?这只代表了对世界的惧怕吗?
   平素我们都在挥霍着生命,但当我们真正面临死亡时,才会懂得珍惜与留恋。为什么说假如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会从头开始,因为生毕竟是一件好事,只有活着你才会享受上帝给你的优惠,才会拥有人生所应有的幸福,在追求中得到快乐。
   雨,勾起了对死者的怀念,但也让我们懂得了生的意义,把握每一刻生存的权力,实现生中应有的希望。
   谭寻平静地接受着病痛带来的不适,望着窗外那一树娇艳的桃花出神。
  
   四
   八月的青稞也在汗淋淋的手中拢起,家中那几棵杏树上的杏已经熟透了,但谭寻的胃是不允许他吃的,只有看着弟弟妹妹们吃,他流着口水。姑娘也中考完毕,并被顺利地录取到她所向往的学校,为实现人民教师的梦迈进一大步。谭寻刻意没有见她,尽管他心里无止境地想念她,在一种心理作祟下,他没有去,也没有写信,直到秋季开学半学期后收到姑娘异地的来信,谭寻才回了信。
   我的爱:
   近好?新生活愉快?
   在爷爷不停地唠叨中,时间应该让沉默从心头破碎,迸溅出语言的火花,诉说我今夜的情怀。
   说实话,回一次家并非无所收获,每次回家前,心情如汛期的水,猛涨着,而回家的现实如堤坝将我浮水的渴望阻止着,并慢慢归于平静,在沉稳中思索与迷茫。
   在现实与梦想中融入爱情,其实是一件对自己残忍的事,本来我不想思考这没有结果的话题,但种种原因让我不得不重新将在家人已支持而自己还无法得到你在新起点认同的时刻,把压紧的沉默沸腾。
   梦想一个心爱的人,一起夫唱妇随,分担彼此的快乐、忧愁,孝敬二老,一起去游览古迹名胜,扶持仅有的一生。而我时常夹杂着病痛带来的感受,令你无法懂得我的那种浮在脑里的病痛片段和对你如痴似狂的爱恋。这种倾诉成了抱怨,对自己,也对他人,常常怨你不懂。怄气不告诉你,就像这半学期,因为病的缘故,心情低调。也因为内心自卑又强装倔强。我的爱,究竟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彼此,如何放置这份爱?
   初中严师慈父的劝阻我们都顾忌,只在信笺与眼神里明白着情意。我很少得到你的回信,但没有断了天隔一方思念的折磨。你说我没有见你,我承认,但这是我心灵中的死角,直至现在也无法逃脱,不大往别处跑,是因为我一见朋友健康快乐、四处洒脱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那种难受的病态我一辈子无法忘却,希望你理解我苦难的诉说。
   你说过“我希望早点挣钱为你看病”,我激动得流泪,我只希望宿命将你划为我的注定,一辈子不收回。
   但是我知道你现在有了新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寻找你心中更好的依偎,我不想成为你良心的拖累,希望你明白,我的爱,不要在乎我的无奈。是去是留你自己定,我等候你的回音。
   想你的寻
   9月2日
   姑娘的回信令谭寻惊喜万分,“我们说过要一起的,这也是朋友们的祝愿。我不想荣华富贵,不喜欢城里人的市侩气,只想两个人孝敬彼此的父母,真心相对,白头偕老一辈子,永不后悔。”“别忘了有人还要给我们的孩子当保姆呢!”“你不能这么快就变心,这么让我伤心,我们一定的,一定会成的。”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甜言蜜语,但时不时的矛盾也常因写信的心情不被对方理解而起。最终他们还是平和地继续着平淡的恋情,就像谭寻所追寻的生命过程中的感慨,单纯而实在,时常感觉着心与心的依偎。
   9月28日,晴
   选择了一条路,注定要痛苦,时常以自己所思索与探求的生存意义去感知别人,用感性和单纯去做一种精神知己的方式去面对生活,活在浪漫而极乐的累圈中呻吟。
   现实让一切变得简单——目的,没有目的的生活乏味,一块混合色的布料会有多人的青睐。而人选择颜色是有喜好和目的的。人与人之间,人有高级思维的多变,立场、观点和环境的不同,就如织布颜色不同,蕴藏在它背面的价值不同一样多变。
   几年来,努力做一个感性而完美的人,却如同一块纯色的布。终究因为碰壁而唱了一出凄绝的悲剧。太在乎外界因素,依赖一种潜意识,意识中的道德、是非、完美的框架,祖传的框架,加之一种环境惯性中形成的思维与所接受知识的反应,在高于现实的想像中做一个现实的人,捉襟见肘,无所适从。
   像一只受缚的狼,膨胀地冲撞一片空白的向往。
   那个冬天,天气特别的冷。城市的空气是污浊的,每早起来鼻孔都是吸入的黑色颗粒,路边无人涉足的黄土上,那一层深灰色的尘埃很明显,不愿落的枯叶上也沾满了。谭寻因为病情由胃炎转为溃疡,而把父亲粜了一年青稞收入下的1000元,在电台那充满磁性热线的吸引下,到所谓肠胃病专家处买成了药。吃完不但未见效果,而且有恶化的趋势。用三百元生活费到省城二院做了胃镜,并把情况告诉坐诊专家,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温和地批评道:“孩子,你的病不要紧,好好吃药会好的,没什么大碍。以后千万不要相信那种广告,有病还是往正规医院走。”
   由于内疚和不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常压在心头。父亲那粗糙的手,早出晚归的劳动,想起就揪心地痛,精神上的恍惚常导致谭寻夜里做各种稀奇古怪的梦。
   11月22日,阴转晴
   心情在昨夜的噩梦中清晰,大脑已经拥有了空白,但眼睛还在睡眠中自己失明,那一刹那看不见的余悸不断,碰在叔家的桌上生硬地疼,看不清进屋来的人,眨眼再眨眼,摇头再摇头,无济于事,思维是苍白无力的。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幻影闪逝了一下而已,但心情却无法平静如昔。
   饱受了沉默,独自怜惜,从来没有对什么如此惧怕过,想想那一个黑暗的世界,就冷汗直流。
   曾想白衣妙回春,昨宵绿梦入眠枕。挥笔画生活,广告路漫漫。
   付出着,追求着,忍受着现实,撕残梦幻,应清醒的思维。为了人生,为了一个你,为了我的亲情。克服,我要克服现状,恢复健康,追寻我深远的梦,梦一个完整的自我,不做那噩梦中的可怜虫。
  
   五
   尽管想让自己坚强,但那年春节,谭寻还是承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和拜年的朋友拿起了酒,心情无比沉重。
   2月15日,晴
   心情是一杯浓烈的酒,不敢有丝毫的遗漏,在仰脖间入肚,慢慢地开始酿造,造就一份半醉半醒、半飘仙半实际的境界。
   欲哭无泪,慢慢学会了独处,懂得有一份心情唯有自己体会,只有自己明白,经不起风霜,承担不起压力,付不起金钱的代价。
   血肉上、精神上的折磨承受着,物质上却要父辈们承担,能奈何?已经接受了太多的现实,将仅有虚无飘渺的梦击碎,留下的只有生命旅程中漫无止境的长夜。
   山雨欲来风满楼,犹如风中的楼,早已被风搜索得无一遗漏。死并不陌生,在梦中长长的山沟里,已走了好久好久。亲人、朋友,还有那家中的牛,每一次都无法找到出口,即使在别人的追逼下也不能实现。
   不知道那出口是死亡的神灵还是梦想下青碧的蓝天,可是一次次梦的残局里没有这结果,犹如一个倒下的勇士,眼中是一片殷红,再也无法知晓生命结束的景况,梦断于此,追求断于此,生也断于此?
   压向双肩的现实一切都在膨胀着,在神经内繁殖着,没有出口,支撑的柱已经倾斜,无法排除一种莫名的恐惧,必须借以一种转移才能解脱。
   那天因为酒,谭寻哭了,哭得淋漓尽致。当着朋友和心爱的姑娘,义无反顾地哭了,麻醉了的神经得到了暂时的解脱。然而酒醒之后又该如何?
   2月16日,晴
   经过一夜的放纵后,不得不重回原先特有的生活,去承受生命危房中那盏将熄的油灯,因为我怕黑夜,怕进入梦里再也出不来。
   我对自己负责,谁对我负责?严守最后的防线,不消沉,努力不让自己溃散,直面死亡的威胁。而超现实的想法隐隐作痛,面对生活的琐碎无法推卸。因为你活一秒就必须对自己、对生活负责。
   胃痉挛地疼,满头大汗,而满桌的残菜剩汤还在等你清醒。你心情不好,它们不懂,你能不收拾吗?只有将一切藏起来,去洗碗、锅、盆了。这就是现实,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你想的怎样华美,但你所做的才是真实的,乖乖地收拾残局。
   乐极生悲,虽没大乐过,却每每感受过散席后的悲凉,曲终人散了,冷清与寂寞相伴,杯盘狼藉是最终的结局。
   能收拾了生活的残局,但心灵、精神上的残局谁来收拾,生命、躯体的残局给谁处理?自己制造了一个残局,经历醉后的痛苦,还得承受更大的原痛苦,忘了血肉之躯经不起消耗,但另有选择吗?以一种痛苦相克另一种痛苦,承受更大的痛苦。
   今夜我该醉吗?
   经过那次醉酒后,父亲慈爱地责备着,母亲流眼泪,谭寻无言以对,只是默默地思索,渐渐地他有所悟,心情如春潮一样澎湃。
  
   六
   4月2日,晴
   一种对生命未有的意识,像抓痒后不自觉留在指甲缝中的尘垢,既简单又平常地涌现出一种祈求已久的生命存在——宿命。
   此刻,没有什么遏制在意识上对宿命认识的激动,相信幸福的存在,稻草人的情绪有了着落,烦忧的困惑有了出头。拖着随风而飘的脚步,把生来孱弱的躯体不当一种负担。生平也好像与嘈杂无缘,但面对各种热闹却有莫大的伤感,由于体弱,各方面都与他人格格不入,虽然无法去适应一种人为营造的假象,但追求一种纯朴、自然,才能使心灵释然,这就是生命的本源。
   追求精神食粮,得以解脱痛苦,寻一份慰藉。每每在梦中才赤足趟过清冽冽的溪水,狂奔在碧绿的草原,最终摆脱不了醒来一身大汗。逐渐明白,那是生命在沉寂与受缚中对自由与不羁的追寻,而那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追求与希冀。
   一切都是一种宿命,因为你生来就脆弱,喧嚣与杂乱中自然的生命本源是宁静的、深沉的、平和的,保持特有的生命芬芳。
   像自己所信任的大山一样傲骨凛然;在风刀霜剑雨枪中把娇柔洗涤、冶炼。让岁月的流河冲刷出一块块五色的卵石,在岁月中闪烁光亮。
   天空已逐渐明朗,从流水的碧空中读懂了人生的轮回,像镜中玫瑰,水中满月,已没必要力图挽回,用旁观的冷酷接受,接受现实,再次让长啸满空,把生命与母体自然融合,接受宿命安排。
   已不需理解,不需谁安慰,让生命在茫茫尘海中自己明了,接受弱的宿命,守住自己应有的信念,弹一曲自己的广陵散。
   写完了日记,谭寻心里明朗了许多,也给姑娘写了一封思念的信。在学习的空档和精心治疗见好的病情中,渐渐地心情归于平静,也梳理了一下杂乱的心绪。
  
   七
   谭寻拿了父亲向四邻亲朋借凑的最后一笔钱去了学校。面临毕业,人人对就业门路感到彷徨与无助。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着:“同学们,从你们这一级开始,再没有铁饭碗,不发派遣证,只发择业通知书,自主选择,这是面对形势的需要。”谭寻虽不明白说的是什么,但在日后生活中明白了那指代着什么,郁闷的心里起了一阵脚步声。
   4月27日,雨转晴
   一个人在雨中将窗户打开,听滴答的雨水声敲打沉闷的世界。嗅着飘来丝丝泥土的香气,有一股朦胧的感情生发着,溅起的雨花飞翔的韵律创造出了意境。满文军的《望乡》和着柔和的雨在耳边回响着。
   想着故乡在雨过天晴的夕阳中炊烟升腾,一条乳白的哈达围在山腰,似初浴婴儿般的绿草,一起融入山乡那特有的牧归图中畅游。
   我依窗而坐。黄昏后的夜,一弯上弦月静挂西边的天空,如一个初怀春的少女,面对令她娇羞的少年在掩遮那红晕的面庞,却又无法移开脉脉含情的眼睛。
   心情在雨的滋润中舒畅,也开始兴奋。舍友电话卡通报着话务员熟悉的声音:“对不起,你的通话时间只剩一分钟了。”就像这雨将溶碎一样,它激起了心中的涟漪。回想这三年的学子生涯,莫名地惭愧,用录像中俏皮台词消遣,拿扑克牌争天夺地地泡着时间,交流着青春的答卷。
   即将面临毕业,就业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向每个人,这仅剩的时间我们将如何把握?没有人提醒你只剩一分钟了,而时间也像屋檐前掉下的水珠,雨过天晴尚有一丝湿润作印记,我们在生命中用什么见证青春的印记?一张张磨旧的扑克牌?
   不在象牙塔,没有高文凭,但不缺风花雪月,不抱希望,只在不学上进中为生命打着一个个惊叹号。
   每个生命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而我们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只有在面对高文凭的招聘中静静地走开,为一份心酸伤感,去等待大浪淘沙。
   花费了金钱、精力、青春,最终只有无助与无奈的扑克牌。
   将要离开,一份份忧伤挂在脸庞,看一双双稚气的脸信心涣散,多么渴望一场像这两日的大雨,它能淋漓地去浇灌一棵幼芽,让它在上弦月中成长。
   走向人生既定的轨道,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只剩一分钟”去激励自己、他人上进,生命经不起一丝一毫地懈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拥有的权力。

共 1344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习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更有益于自己的知识,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人生?这个问题恐怕当局者迷。很多去大学深造的莘莘学子虽然白天拼命读书,晚上却在胡思乱想。小说中的谭寻就是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个典型。从当初父亲送他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他的思绪就没有停止过。写日记,想村中那个读小学读初中的姑娘……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却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狼狈败北。小说从心理的角度刻画了一个迷茫的学子,他的前途将如何定位?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力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0-12 08:12:42
  小说以心理刻画为主塑造了一个精神迷惘的当代大学生形象,值得一读。问候云淡风轻老师。
   有必要普及一下“地得的”的正确用法:
   地: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天渐渐地冷了。
   得:①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如: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这句非词典原文);
   ②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拿得动;
   ③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如:跑得喘不过气来;
   ④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动作、状态的持续(多见于早期白话),如:出得门来。
   的:①用在定语的后面,如:幸福的生活;
   ②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如: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真是词典原文);
   ③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者时间、地点方式等,如:他是昨天进的城;
   ④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个妹妹我认识的(这句不是词典里的);
   ⑤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云淡风轻江山        2020-10-12 16:41:43
  感谢老师百忙中的编按,以及对我语言知识的普及,我会努力汲取养分,力争在今后的文字写作过程中用好用对这三个字,祝身体健康,秋祺。
2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0-10-12 11:31:27
  被地位左右的爱情,读书的迷蒙和现实的残酷使小说主人公痛苦不堪,不知所从。这是当代青年学子普遍存在的精神迷失和生活压力,值得读者思考。感谢分享,欣赏学习了。握手,问好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云淡风轻江山        2020-10-12 16:44:21
  感谢老师赏阅,请多指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