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忆】嫂子,你是一阵风(小说)
一
我的老家十分偏僻,那里只有十几处房子稀稀疏疏地散落在半山腰的林子里。
村人们一出门就要翻山越岭,他们吃的大多是山上采的,地里种的。村里的姑娘尚未成熟就像秋天的小燕子一般往山外飞去。山外没有哪位姑娘愿意嫁到村里来,于是那些亟待成家的小伙子们便整天过着“做梦娶媳妇”的日子。长辈们则整日忧心忡忡,他们生怕到了自己下一代就断了香火。我们这些年纪小的则苦苦读书,希冀有一天考取“功名”,在山外找到一处安身之所。
我大哥已经二十八岁了,长得虎背熊腰的,一身蛮力。全家人成天为他娶媳妇的事发愁。
那年我十六岁,我参加中考后回到家里。一进门,便意外地发现院子里有一位陌生的姑娘在水缸边洗衣服。
妈妈喜滋滋地对我说:“她是四川那边过来的。以后,她就是你嫂子了。”
有了嫂子,我自然喜不自禁。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水缸旁边叫了声“嫂子”。
嫂子有点害羞,她轻轻地应了声“哎”,然后向我投来一个甜甜的笑靥。
在我的脑海眼里,凡四川那边过来的姑娘,长得都是圆圆胖胖个子矮矮的,而眼前这位嫂子却既小巧又清秀。瓜子脸,高鼻梁,特别是那对双眼皮眼睛,笑起来像一弯新月。
妈妈继续向我介绍:“她叫李华英,今年十九岁,是山底村的昌明介绍过来的。”我为大哥有如此的“艳遇”感到庆幸。
不久,大哥和嫂子就举行了婚礼。
家里除了我,都没读过书,所以他们跟嫂子交流很费劲。他们每跟嫂子说一件事,除了嘴里发出“呃呃“的声音之外,还要像巫师一样手舞足蹈指指点点。比如说“吃饭”,要用手指在嘴里点一下;“睡觉”,就合起巴掌举到肩上把脑袋歪一下;“喂猪”,则要学着猪“吁吁”叫几声。看到这情景,我感到吃力又忍俊不禁,于是我就不得不充当起翻译的角色来。
我大哥本来就是闷葫芦,又听不懂四川话。在我的眼里,他和嫂子好像陌生人似的。
当时正是农忙季节,家里人包括我母亲都要上山锄地、耘田、糊豆。往年,我也要去山上砍柴、放牛。自从来了嫂子以后,家里人就不要我上山了,让我呆在家里给嫂子作伴。
嫂子也是一个勤快的人,家里人上山的时候,她就在家里洗衣服、烧饭、喂猪。我紧紧地跟着嫂子,做她的助手。这样,每天除了夜里,我几乎和嫂子形影不离的。
有一天上午,天气异常的闷热,我跟嫂子一起去小溪边洗衣服。
我站在一棵柳树底下,只见清清的河水倒映着柳丝和嫂子的影子。此时,太阳火辣辣的,我全身直冒热汗。我忍不住脱了衣服,只穿着一条裤衩“扑通”一声跳到水潭里。潭水刚刚没过我的脖子,我感到全身凉丝丝的。我尽情地在水里玩耍着,嫂子在溪边贪婪地看着。我便叫:“嫂子,你也下来吧!可凉快哩。”
嫂子看看水潭,又看看四周。就在嫂子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来到她的身旁一下子把她拉到水里。嫂子似乎生气了,喊着:“阿弟,你这个坏东西。”然后就用手掌撑起水向我泼了过来,我也撑起水向嫂子泼了过去。嫂子自然泼不过我,她不断地向我求饶:“阿弟,别泼了。”忽然嫂子一个趔趄,身子先前扑了过去。我赶忙上前,嫂子就扑到我的肩上,手臂筘住我的脖。嫂子的头发湿湿的飘到我的胸脯上,我感到痒酥酥的。
嫂子站定以后,推开我,低下头把头发蘸到水里。那黑黑的长发便随着水波荡漾起来,柔柔的像天女在跳舞。
二
在我看来,嫂子在我的家里过得还是很快活的。可是有一天早上,我却发现嫂子偷偷地在房间里哭。
我想,嫂子一定是想家了吧。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一个星期只回家一次。每到周末一放学,我就连饭也不吃急急地往家里赶。嫂子离家那么远,年龄也不过比我大三岁,想家也是自然的。
由于想家,嫂子便经常给家里人写信。当时村里没有邮递员,我就陪嫂子去乡里寄信。每次出去,妈妈就感到心里不安,她叫我把嫂子看紧点,不要让她跑了。我确实听到有不少外地来的女孩跟山里人结婚以后跑掉的,有的还拿走家里值钱的东西。但我坚信嫂子是不会跑的。
每次去乡里,我们便会顺便带些油盐之类的东西回家。嫂子很节俭,她从来不会额外花钱。只是有一次她给自己买了一个红色的发夹扣在头上。找到零钱的时候,我们偶尔也会买两颗糖各自放在嘴里。
有一天中午,太阳特别猛烈。爸爸忙不过来,叫我上山把牛赶回家。我从山上回来之后,感到头晕脑胀的,肚子一阵阵发疼。家里人都说我“发痧”了,大哥就帮我拧了“痧”。
第二天早上,家里人都上山了,我仍然软绵绵地躺在床上。嫂子进入我的房间,她端来一碗稀饭。她见我无力,就坐到床边,扶起我,伸开手臂让我靠在她的肩上,然后把稀粥一勺子一勺子地喂到我的嘴里。我静静地靠在嫂子的身上,听着嫂子的心跳,闻着嫂子的气息,顿时一股浓郁的亲情流遍我的全身,让我感动,让我陶醉。
暑假的时间是短暂的,由于我考上了师范学校要去外地读书了。去学校那天,嫂子把我送到乡里。当我坐上拖拉机回头看她的时候,我看到嫂子的眼圈红红的。
到了师范学校以后,由于交通不方便,我一个学期只能回家一次。于是我就经常给家里写信表达对家人的思念。起初家里都会及时给我回信,我知道那是嫂子写的。但后来,我却迟迟收不到家里的回信,一种不祥之兆便降临到我的脑海里。
终于,放寒假的时间到了,我急急地回到家里。此时家里已经没有嫂子的影子了。妈妈流着泪跟我说起嫂子离家的经过。
自从我去了学校以后,嫂子整天无精打采的,还经常偷偷地哭。后来派出所的人来了,说嫂子是被人骗卖到这里的。由于嫂子没到结婚的年龄,大哥和嫂子没有领结婚证,她们的婚姻是无效的。派出所的人问嫂子是愿意回家还是留在我们家里。家里和村里人都出来挽留嫂子,最后嫂子还是决定走了。嫂子没带走家里一点东西,她把我们家给她买的结婚时穿的衣服和金戒指都留下来了。她是穿着原来进门时候的衣服走的。临走时嫂子给家里的长辈一一磕头,周围给她送别的人都纷纷留下眼泪。
我赶忙去大哥的房间里,寻找嫂子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嫂子一点东西也没有留下,连家里寄来的信件也带走了。我懊悔当时跟嫂子一起寄信的时候没有把地址抄下来,我只知道嫂子的家在四川广元什么地方。
我想,嫂子是不希望我们打扰她的新生活才这样做的。但我不甘心嫂子就这样像一阵风一样在我的眼前消失了。我想跟嫂子联系,并不是为了恢复她和大哥的婚姻,我只是割舍不下那段曾经拥有的友谊和亲情。我觉得,天底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用心去珍惜的。
于是我想去山底找明叔,嫂子是他介绍过来的,或许会有她家的地址。妈妈说:“明叔由于拐卖人口坐牢了,当时给他的五千元介绍费也只追回了两千。”
我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眼前一片茫然。
三
三年以后,明叔从牢里出来了,我赶忙去找他。明叔说嫂子是从平阳的大坤那里接手过来的。于是我又想去找大坤。明叔说:“不要去找了,大坤也被判了刑,从牢里出来以后不久就死了。”
我彻底绝望了。
时过境迁,后来大哥娶了个“二婚”,我也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时光流逝,我的心底总是抹不去跟嫂子在一起的那段经历,那份感情。
二00八年五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广元也是重灾区之一。于是我的心又提了起来,我嫂子一家是否平安?于是我极力关注灾区的新闻,希冀在电视画面里看到嫂子的影子。
一切都杳无音讯。我对嫂子便愈加魂牵梦绕。
二0一0年的暑假,我跟同事们乘一辆大巴车去金华参加半个月时间的培训。车子经过温州的时候,有一只轮胎漏了气,车子便下了高速,驶入双屿汽车修理厂。车子修好以后驶出修理厂,缓缓地经过一条街道。透过车窗,我的眼前忽然闪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一家拉面店门口,安然地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微笑地招徕顾客。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弯月似的眼睛,我不由得惊呼起来:“嫂子!”我来不及证实,车子过去了,拉面店便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决定,从金华培训回来之后,特地去那家拉面店看看。我心潮澎湃,眼前不停地闪现出见到嫂子后快乐温馨的场景。
培训结束以后,我来到了双屿,凭着记忆,找到了那家拉面店的位置。跨进店门,我不由得傻了眼,拉面店消失了,里面成了一家小超市。我急向店主求证,店主说这里原来确实是一家拉面店,他是一星期前刚刚转过来的。我问拉面店是哪里人开的,店主说是四川人开的。我再问别的事情,店主摇摇头说“不知道”。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我又进了隔壁的一家香烟店里。店主是个爽朗的人,当时又恰好不忙,我便向他询问隔壁拉面店的事。店主说拉面店已开了两年,那女的我们都叫她“阿英”。
我急切地问:“那她们现在去哪了?”店主人说:“我也不大清楚,我估计她们是回四川老家了。因为以前我常常听她们提起回家的事。”
从香烟店里出来,我百感交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终究见到了嫂子的身影,虽然像一阵风一样,一晃就消失了,我至少知道嫂子还平安地活着。我又感到无尽的悲哀,嫂子总是来无影,去无踪,自己飘走了,把思念重重地抛给了我。
我悻悻地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我极力地安慰自己:“不要悲伤,就像维那斯雕像,有缺失的东西,往往是最美好的。”
文笔甚佳,一层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
欣赏拜读。
拜读佳作,点赞精彩!
问候老师!祝福写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