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两个食杂店(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两个食杂店(小说)


作者:修成国 童生,988.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9发表时间:2020-11-19 17:41:13


   所葆元因为烦恶仇洪冰,不仅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还对他们约法三章:一不出钱给他们办理婚宴。二不付给他们今后生活的任何费用,完全由他们自己谋划。三不许女儿领仇洪冰到家里来。可约法三章归约法三章,所葆元不在家时,两个人照样回家,曲雅芝照样给他们包饺子吃,他们生活有了困难,尤其是有了外孙女仇艳香之后,曲雅芝总是背着所葆元偷偷地给女儿和外孙女钱,不让她们因缺钱而苦恼。
   所焕丽和仇洪冰结婚后,在县城边上租了个房子,主要是方便所焕丽上班,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女儿也已快小学毕业了。没有个正当职业靠打点零工赚点小钱的仇洪冰,看到人们忙忙乎乎地都在赚大钱,便琢磨自己也不能老这样,也得找点营生干干,每天弄点嘎码儿的。想来想去,还得在岳父所葆元这个地盘上打主意,他是兰花甸村书记,大小官都有一定的权力,有权力就能赚到钱。尽管岳父不怎么得意他,可事在人为,我一定要把他哄好,借他的权力,自己也尽快赚点钱。对了,前两天和朋友喝酒时,还听他们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呢,岳父的年龄也不小了,说不定他哪天下台了,想借光也借不上了呢。仇洪冰没事就往兰花甸溜达,那天,他溜达到邢长生的肉食杂货店,当他看到邢长生一家又杀猪又卖肉又卖各种日用百货,每天门庭若市,花花绿绿的钞票,一沓子一沓子地往兜里出揣的时候,两只眼睛瞪得像电灯泡似的,馋得眼珠子都快冒了出来。心想这个活可真不错,成天待在屋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还能挣大钱,就想,自己何不也在兰花甸开一个这样的店呢。
  
   二、起妒心揭房瓦水淹商店 顶雨逃车撞树溺死壕沟
   仇洪冰想来想去,决心要在长生肉食杂货店旁边再开个杂货店,他邢长生能赚着钱我就能赚着,我也不差啥。可他明白,自己不是兰花甸人,平白无故地跑到兰花甸的地皮上去开商店,恐怕不行。想来想去,这事还是得找自己的老丈人所葆元,没有他批准,自己就用不了地皮,没有他的资金支持,自己就盖不起来开店用的几间砖房来,反正,没有他的人脉关系,只靠自己肯定什么也干不成,这个光自己是一定要借的。
   打定主意后,仇洪冰把自己的想法跟妻子所焕丽说了,所焕丽自然乐意,她早就不愿意他一个男子汉一天这么游手好闲东游西逛的了,就是家里日子过得去,也让人家笑话啊。所焕丽给仇洪冰出主意,让仇洪冰买上些烟酒糖果主动去找她爹,并鼓励他说:“官不打送礼的人,何况你还是他姑爷呢。再说了,他看不上你,不就是因为你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吗?现在你要干正事了,浪子回头了,他还能看不上你呀,说不定他还会大力支持你呢。”
   仇洪冰虽然曾经威胁过所葆元,可那是他心中空虚黔驴技穷的心里表现,其实上真章他还是挺怕所葆元的,所葆元不让他登门,他这些年还真的没怎么敢登门,偶尔被所焕丽拉着去所葆元家一趟,也是偷偷摸摸地赶在所葆元外出开会不在家的时候。此刻,他听妻子所焕丽这么一说,自信心增强了不少,可他还是心中没底,他央求所焕丽说:“你还是回家先回家一趟,跟你妈先说说,最好先征得她妈的同意和支持,让你妈先给你爹透透口风,下下毛毛雨。”
   “你怎么还是‘你爹’‘你妈’的,说你多少回了?怎么一点记性也不长呢?你要是再这样,没人管你的事!”仇洪冰因为所葆元看不上她,对所葆元一肚子的怨气和不满,从来不把所葆元叫爹或爸,跟所焕丽说话时,总是“你爹”“你妈”的,为此,所焕丽经常呲打他,他总是不改。
   “好哇,这回改了还不行吗。仇洪冰无可奈何地哀叹说:有事求人家,不得不低头啊!”
   “瞅瞅你那个熊样,还低不低头的。好像你还挺有志气!”所焕丽讽刺他说:“怨人家看不起你吗?你要是争点气,人家还能看不起你。你要是真有能耐,别去求人家呀!”
   仇洪冰被呲打的满脸滚热发烧一般,再不吱声了。
   那个星期天,所焕丽带着一些烟酒糖果等好吃好喝的四样礼,回家看望爹妈来了,正好那天所葆元也在家,就关心地问她:“工作怎么样?家里的日子怎么样?”
   “爹,都挺好的。”所焕丽满脸乐模滋地说。
   所葆元又一脸鄙夷地问:“那个臭小子最近表现怎么样?”
   “他也挺好的。”所焕丽知道是他爹是问仇洪冰,还是乐模滋地回答说。接着,所焕丽指指那四样东西:“那都是你姑爷洪冰给买的,说是孝敬你们俩的。”
   “他买的?”所葆元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低沉而尖锐地说:“一天游手好闲的,兜里比脸还干净,上哪儿挣钱买这些东西。再说了,谁要他买的东西!我们不要,扔出去!这个败类的玩意儿。”说着就要去拿东西往外扔。
   曲雅芝马上过来,拦住他,哂搭着说:“瞅你那个臭脾气!常言道,官还不打送礼的呢,花那么多钱买的东西,说扔就扔出去了。再说了,你才多大的一个官呀,不就是一个大队书记吗?连九品都算不上,官不大,脾气倒不小。”
   所葆元所以对自己的姑爷这么大的气,就是因为仇洪冰曾经威胁过他。须知,在所有伤害人的行为中,威胁人是最让人伤心最让人不可容忍的一种行为。人们挨骂挨打可能伤害的是面子是皮肉,而威胁却常常伤害的是人的尊严,是人的灵魂。挨骂挨打过去了也就了了,而威胁这种无形的伤害却会长时间地潜伏在人的意识中,给人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和无形的精神压力,甚至导致人的精神崩溃。
   这时,所焕丽扯着所葆元胳膊,摇了几下,央求着说:“爹,你先别发火,听我把话说完。”
   所葆元这才压了压火,坐在了炕上,嘟噜着那张驴脸听着。
   所焕丽哄着父亲说:“洪冰现在知道他再东游西逛地也不行了,他要干点事情。这不嘛,他想回家来见见你,跟你谈谈,怕你不同意,叫我回来先给你说说。”
   “他想干什么?他能干个什么?”所葆元一脸不屑地反问说。
   “管他想干什么,管他能干什么,他想干点事就是好事。”曲雅芝在一旁冲着所葆元说:“你应该支持他,只要不违法就行。要不的,这个家就靠焕丽一个人挣那几个钱能行吗?再说了,她们的孩子也渐渐大了,将来念书找工作结婚买房,什么不得要钱啊,他不干点事挣点钱咋整呢?”
   听老伴这么一说,所葆元觉得可也是,就不吱声了。
   “过去是过去,现在姑爷有了转变,我们就不能绷着老皇历不放。”曲雅芝又接着说:“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他仇洪冰,还得看在咱们闺女的面上吧,还得看在外孙女面的上吧?”
   所葆元想了想,才勉强地说:“那你叫他来家一趟吧,我听听他究竟有个什么想法。”
   第二天下午,所葆元下班回来,仇洪冰早已在家等着他了。仇洪冰当然也不能空手来,他给所葆元提留来四瓶河南生产的全国有名的杜康酒。
   这时,曲雅芝已经把饭菜准备好,炒了四个菜,烧了一个汤,烙的白面油饼。曲雅芝所以烙饼,也有她的意思,就是期望让这个不争气的女婿好翻翻身,也省得女儿跟着受罪,她也少跟他们操点心。
   晚饭开始了,所葆元的心情虽然理顺了一些,可还是沉沉着个脸,既不热情也不兴奋地对仇洪冰说:“就喝你拿来的杜康吧,《三国演义》里边的那个曹操不是有诗说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知道你今天是拿着“杜康”找我解忧来了。”所葆元活这么大岁数,读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三国演义》,而且还没有读完,只读了四分之三。所以说话时常常能够联系到书中的一些内容,他也常常因此而感到得意。
   “谢谢爹!谢谢爹!”仇洪冰也一改原来的态度,连说谢谢爹。这是他与所焕丽结婚十多年来头一回与岳父所葆元这么单独平等地坐在一起喝酒,头一回这么面对面亲切地叫声爹。开始时他也想叫爹,可所葆元不给他机会,不让他叫,也可以说他没混出这个资格来。后来,他对所葆元一肚子气,干脆也不想叫。此刻,他边叫爹边给所葆元倒酒,主动给所葆元敬上三杯,并连连说:“爹,女婿不成仁不成才,这些年对不住爹和我妈的一片苦心了,也对不起焕丽,我向你们赔礼道歉请罪了。”说着,他立马从炕上下到屋地上,双膝跪倒,咣咣咣,连磕三个响头。跪地磕响头是兰花甸这个地方小辈人参拜老辈人,或者向人赔礼道歉赔情谢罪最传统最虔诚的方式,人一旦行此大礼了,对方一般就没有不谅解的理由了。
   “这是干什么?快坐下来吃饭吧。”所葆元和曲雅芝异口同声地说。
   仇洪冰重新上炕坐下后,所葆元气已经全消了,和善地问他:“听说你不是要做点事吗?想干点什么事?说来我听听。”
   仇洪冰把自己想在兰花甸一社公路边上长生肉食杂货店旁再开一个店的打算讲了,然后充满嫉妒地说:“那么好的地方怎么批给他了呢,姓邢的那个小子都挣暴了,听说早就成了万元户了。”
   “万元户?”所葆元瞅瞅仇洪冰,心想,你知道个屁,我都是百万元户了。但他没有什么表示,只是平静地说:“你要开也可以呀,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平等竞争,就看谁经营得好了。但是,你也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那么轻松,别看人家经营得挺好,你就不一定能行。”
   见所葆元同意了,仇洪冰又举杯敬了岳父一杯,然后既是恭维又是表态地说:“只要你同意我,那就好办了,我也就敢干了。可是……”仇洪冰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所葆元明白了,因为老伴已经向他转达了闺女的意思,想让他在资金上支持一把。便多少有些赞扬地说:“你开店是正事,我支持你两万元,但说好了,是借不是给。你要好好经营,挣了钱就还我,利息可以不要。两万元不够的话,你自己再去筹集。你借了钱,背着债务,有了压力,这样你才会知道经商不易,创业艰辛。”
   仇洪冰借助所葆元的两万元资金,又借助所葆元的影响和关系,这儿弄几根檩木,那儿贱价买几车红砖,再加上一些人主动帮忙,半个月就把三间砖房盖起来了,又过了半个月,起名为“鸿运杂货店”的小店就挂牌营业了。
   公路边上,长生肉食杂货店边上忽然又冒出了一家鸿运杂货店,这让兰花甸村及附近的村民们感到很意外,也很新鲜,这么近的距离开了两家店,又都是杂货店,这是什么意思呢?人们有些百思不解,不解就不解吧,人们也没那么多心思去解这些与他们无关的事情,反正店多比店少好,大家各取所需,谁家有货就去谁家买,谁家的货便宜就去谁家买。
   由于仇洪冰的“鸿运杂货店”是新开张的,所以凡来买东西的人,都要先进他的店,可先进他的店不等于就在他店里买东西,很多人是想去看看这店是谁开的?店里规格和装饰是什么样?都卖些啥东西?当人们进去撒目一圈,看见东西没有长生肉食杂货店丰富,人也很陌生之后,便悄没声地走了,转身就进了长生杂货店,在边与熟悉的店主人邢长生东西南北家长里短的唠着嗑的同时,边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买了,之后,在“谢谢!”“你好!”“欢迎再来!”的友好和谐气氛中告别了。
   农村小店不同与大城市,大城市里的商店,顾客和店主、店员,顾客与顾客基本不认识,买完货便走人。兰花甸就屁股那么大的一块地场,就那么多人,大家相互都比较熟悉,既有乡情又有友情甚至还有亲情,买货时,差个几分几角钱的,有时就拉倒了不要了。钱没带够或忘了带钱,就赊个账,以后再还上。人间重情分,情谊无限长。
   仇洪冰不大懂得经商的伦理道德,只是一心想着走鸿运,一心想着尽快发财,心想小店一开张,就可以日进斗金了。他甚至想到,就凭着他岳父所葆元书记在兰花甸的地位和影响,人们也会来他店里买东西的,也会来捧他这个场的。开业头几天,当他看到来买东西的人都先进他的小店时,他满面堆笑乐不可支,满面笑容地招呼着:“看看吧,想买点什么?便宜呀,比那边的长生店东西多,质量也好。”可当他看到人们光看不买转身就要走时,便立刻把脸拉拉下来了,马上改口警告人家说:“可别不识货啊!可别不知好歹啊!”他的这种做法,人们很是反感。尔后,人们再来买东西时,就直奔长生肉食杂货店而不进他的小店了。见到这种情形,仇洪冰干脆搬个凳子坐在店外边,见有人来,就往自己这边喊:“来来来呀!进屋看看,进屋瞧瞧。走过路过别错过,店里净是便宜货,要是光看不想买,那你就是不识货。”不管仇洪冰怎样炫玉自售,还是不顶用,实在不行,有时他就扯着人家胳膊往店里拽,常言道:捆绑不能成夫妻,强拉硬扯当然也做成不买卖。他越是那么整,人们越是讨厌,有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老远看见了他就躲着走。渐渐地长生肉食杂货店那边门庭若市,而鸿运杂货店便门可罗雀了。
   尽管如此,头几个月,仇洪冰的小店也还是挣了几千元钱。他的小店距离县城他的家有16公里,为了早晚回家方便,他用挣到的钱先买了台摩托车骑着上下班,溜直的乡村柏油路几脚油就到了。后来盈利渐渐减少,到了夏天,由于那些饮料、面包、罐头等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不能及时销售出去,遇到连续多天30多度的高温天气,就变了质,一旦出现变质,就只好扔掉,不仅赚不到钱,还连本上仓倒赔钱,这种状况让仇洪冰十分上火,嘴唇上都烧起了泡。他想来想去,自己所以挣不到钱,都是邢长生的杂货店惹的祸,人们都去他的店,才把自己的店给晒起来了。如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仇洪冰想,如其我到处拉人还拉不来,不如把邢长生的店整黄了,那样,人们就自然到我的店来了,那样,我不是就可以轻松地赚到钱了吗。

共 1392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修老师的小说记述了一个农村二流子仇洪冰因做坏事受到报应的故事。作品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情节引人,语言朴实接地气;方言的运用使小说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像更为丰满。仇洪冰靠着岳父的支持开了一个肉店,原想日进斗金,却因不会经营生意惨淡。但他不想法改变经营方法却打歪主意破坏同行的生意,以至于弄巧成拙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把自己的命也弄丢了。用一句禅语,这就是“因果报应罪有应得。”小说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做人必须光明磊落,经商必须诚实守信,否则便会咎由自取声败名裂。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场景描述形像逼真。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针砭有力,社会意义明显。是一篇难得的现实主义小说。倾情荐读!【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11-19 17:43:58
  一篇现实主义佳作,揭示了做人的底线,很有教育意义。感谢赐稿,期待更多力作推出!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1-19 18:13:03
  学习现实生活佳作,意义深刻!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11-20 08:03:57
  谢谢刘老师辛苦编辑和热心推荐!谢谢黄老师鼓励!文学永远生动不过现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