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入职一年(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入职一年(小说)


作者:或左或右 秀才,1113.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17发表时间:2020-12-10 23:11:49


   “我们欢迎书记和经理说两句。”徐主任在动筷子之前,适时地提议。“好,我说两句。”经理慢吞吞地说:“今晚的聚餐,我们是特地欢迎三位大学生的,为他们加入我们的团队而备的简单的,也可以说是类似家宴来热烈欢迎他们。”所有的人都鼓掌,“端杯,端杯。”叮里铃铛的,小酒杯放在餐桌上碰撞的声响,纷纷举筷,好不欢乐。
   欢迎会上,张华对项目部上人员的组成有了个大致的了解。项目班子成员有5人,各科室主任一人,个个都能侃,人人都是江湖。打心眼里,张华惊呼他们的知识面真广真啊!对世界了解多么的全面,努力工作,争取像那些领导们一样。张华有那么一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
   躺在床上,李瑞觉得张华佩服领导们的能力实在是幼稚的。“张华,等你混到一把年纪的时候,你就像他们一样的,白道黑道,黄的红的都略知一二,我爸爸年纪轻轻的就在铁路上,早就练就成铁打的嘴皮子,还特会吃,只要他们修一条铁路,铁路绵延到哪里,他们的舌尖就扩展到哪里,稀奇古怪的吃的,看的,都比地方人要见的多。我爸爸说了铁路的男人会谈恋爱,别看铁路上的女的少,铁路上的男人一有机会能和姑娘谈情说爱,姑娘在恋爱期间会对铁路男人佩服得五服投地,因为什么呢?因为铁路上的男人会说,嘚吧嘚吧的,啥都知道!张华,你没有女朋友,以后有机会同学聚会,什么幼儿园的,小学的,初中的,大学的,甚至同学的同学,看对了眼,你就逮住,包你成功,原因只有一个,你是铁路人。”“哈哈哈哈……”李瑞和张华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以至于床板都在晃动。
   李瑞的爸爸认识项目上包括项目领导在内的一些人。李瑞似乎对一些人很是熟识,通过他有意无意中的八卦,张华对铁路系统脉络构成和人物框架有了个朦朦胧胧的认识。在哪里都是社会,是社会就得有无穷的学问和无尽的大坑。大坑和学问不知道哪一个抢先一步来到。
  
   五、第一次去工地
   早晨8点,大家都聚在会议室里,徐主任点完名后,安质部长把工地上的安全问题再次重申了一遍。“道路千万条,安全只有一条。”张华已经吃过了早饭,散会后,有人不急不忙地走向食堂,他们先点过名,然后再去吃早饭。
   “小张,今天我们去工地,安全帽领了吧?”“领了。”“走,带上图纸,你穿的这双鞋子可以,运动鞋适合走更多更远的路,走吧,走吧,我已经和徐主任说过了,车子在门口等着。”卫部长手里拿着一顶黄色的安全帽说。
   这是7月的天气,一大早太阳就热辣辣的。面包车里已坐有俩个人,一个是安质部长,一个是李总工。面包车的后排有黄色的安全帽和马甲,这是到工地的必备品。车里很凉快。“小张,你是第一次到工地吧?”“不是,上学的时候到工地上来过。”“哦,那就好,有个初步的印象。”卫部长和车上的人开始海聊:从公司本部到各个项目部;从公司老总到项目经理;事事人人,他们尽可能地聊着,甚至到班组的人和事,无一遗漏,头头是道。张华默默地听着,偶尔不失礼貌地笑笑。
   半个小时后,他们到了要去的工地,这是城市隧道,正在挖掘打通地下隧道。地面上的道路被耀眼的蓝色隔板隔开,标识上的敬写着“大会局”在此施工,为您的出行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有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来来回回地从地面到地下,工人们都有着一张黝黑黝黑的皮肤,地面上有大型挖掘机四台,搅拌机三台,停在隧道出口处的一个临时停车场上,轰鸣声从隧道里有规律有节奏地传出来,实力证明这里正在施工。
   卫部长一行人鱼贯进入隧道。一进入隧道,张华便觉得憋闷,喘不过气来,空气混浊闷湿,甚至有漂浮的灰尘在时不时地往鼻孔里钻。下车时,卫部长拿了一个防尘口罩给张华,要他在进入隧道时戴上。“我们的工人,不光是工人,就是我们自己人,都不是经常戴防尘口罩和戴安全帽的,人们总是侥幸,不出事便罢,一出事就是大事,上面就会问责下来,一连串的责罚,那可真叫吃不完兜着走,三番五次,老生常谈,安全第一,就是做不到,头疼啊!”安质部长自说自话。现在,张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戴口罩帽子的原因,在闷热的隧道里,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人便觉得头晕目眩,汗珠子从额头只往下掉。张华恨不得立即摘掉那个有五层防护的口罩和厚重的安全帽,好让自己稍微舒服些。
   卫部长他们时不时地要丈量丈量,测测隧道的周边和顶部。一些术语,张华是知道的,采光线路,防爆防漏的结构。隧道里有一部分人是不戴防尘口罩的,但都戴着帽子,穿着荧光的黄色安全马甲。“看看,不戴口罩,施工隧道里的灰尘会吸进肺里,怎么说都不听!老张!怎么不戴口罩?”卫部长冲着一个站在人字梯子上仰头粉刷的师傅喊道。“哦,卫部长啊,刚刚我还戴着呢!实在是太憋闷了,刚刚摘下来没有一会儿,就被你视察发现了。”“老张,这样不好,戴着防护的工具,是为你们好,万一把灰尘粉末吸进肺里,难受倒霉的是自己。”“我明白,我清楚,到时候我保证不找领导的麻烦,但要为我的孩子解决一份工作就行了。”老张停下手中的活,站在梯子上,俯下身子和卫部长嘻哈。“老张,先管好你自己,一天到晚就惦记着给你儿子解决工作。”有几缕花白的湿漉漉的头发,从老张的安全帽的边沿溜了出来,他的整张脸唯有一双眼睛是活动的,脸上被一层细灰黏住,嘴巴干巴打皱得快要出血了。
   张华偷偷地把口罩往下巴下面拽了拽,好让自己在浑浊的隧道里好受些。他的头发似乎已经汗湿了,T恤紧贴着后背,今天是他第一次来工地,他绝不能是狗熊,必须强打起精神劲儿,顺顺利利地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几次,张华甚至觉得脚底在打颤。“以后自己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吗?算了吧,还是回家重新找份工作,也比在这里强,工地的状态是多么的糟糕啊!就是不干活,在这样密不透风的隧道里走上两个小时也会把人闷死的,卫部长他们难道是钢铁之身吗?他们没有觉得难受吗?看他们在里面说话自如,步履轻盈,像在负离子充足的森林里旅游一般,难道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还是他们有一副铮铮铁骨啊?”张华暗暗地想着。
   第一次的工地实践,张华决定让自己尽快逃离,顶多干两个月,然后打道回府,爸爸责怪也没有办法,这样的实地工作环境,实在是糟糕,不想呆下去。
  
   六、师带徒仪式
   李瑞在财务部,他不用去工地上。晚上,在宿舍张华和他聊起在工地上的见闻和自己的感受。“不用担心,老弟,慢慢你就会习惯这样的环境,习惯于噪音,习惯于饿肚子。”“还会饿肚子?”“怎么不会!可能修地铁不会饿肚子,因为修地铁是在城市,城市边边角角都有卖吃的,但干别的项目就不一样了,有很大的可能会饿肚子。例如修高铁要打通山脉的隧道,前后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说白了是个人烟荒漠的地带,离项目部有的有上百里的路,等到项目上送饭过来,早就过了饭点,人早已饿过了劲,饭菜都凉透了,冬天甚至都会结冰。”“真的会结冰吗?”张华吃惊地问。“当然会啊!”“我们这个项目部是修地铁,修地铁的好处是不会饿肚子,我爸爸说的因为在城市,饿了,爬上来哪里都有卖吃的,所以我和我的女朋友苏丹丹就到了这个项目部。到这个项目部,不是想来就能来的,要不你是人才,需要你在这里修炼,然后成长为公司的栋梁;要不就有后台帮你撑腰。公司是讨饭有讨饭的道,大腕有大腕的法宝,各有门派各有道,头头脑脑,扯扯挂挂的都有关系,都有大树可以靠。所以正真干苦活累活的就得请外来人,我们有很多的包工头,包工头手下有大批的农民工兄弟替我们干活,我们是管理者,累不着的,老兄。”
   张华对李瑞的话半信半疑,心想要是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呢?李瑞的话不可全部当真。
   一个星期的时间到了。张华和卫部长签订了师带徒的协议。新入职和资深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的纽带。李瑞签订的是他的财务部长;苏丹丹签订的老师是徐主任。师带徒的仪式感很正规,在项目部的大会议室里举行,经理、书记,项目部在家的领导班子都来参加。拍照,宣读指定老师和学生。张华和卫部长的手握到一起,一张粉红色的纸张上有师带徒协议的条条框框,那一刻张华的内心波涛汹涌澎湃,真想倒地叩拜,三呼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今后有了方向,有了老师的指点,不怕迷失方向。张华充满信心,卫部长既是他的领导又是他的老师,双重关系,将要共享人世间起落繁华。
  
   七、在队里实习
   一个月后,张华和李瑞要到队里去实习。苏丹丹是女孩子,出于安全考虑,女孩子是不用到队里去的,苏丹丹安心地呆在项目部。
   张华所在队叫做测量队。到测量队干活是一切技术活的开始和基石,听说所有的技术员都干过测量的活,要精确到毫厘不爽,架着三脚架调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窥察……
   队里的房子是移动板房,六个人住一个房间,不光是测量队的人,附近还有一个架子队的人。李瑞在搅拌队。这两个队的人住在一个基地,用砖瓦砌个围墙,有个简易的篮球的场地,生活上倒也便利,热水淋浴都有,伙食不错。这些要是和项目部相比,还是有差别的。见不到年轻女性,食堂有一个阿姨在帮厨,阿姨是搅拌队王队长的老婆。李瑞和张华的床铺面对面,他们要在队里实习两个月的时间,这是这一年工作时间的安排,一年以后他们要是不出什么差错,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定职。现在他们得按照实习的程序来工作。“哼,我能不能干两个月的时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太苦了,就直接走人!”张华在心里设定着。
   八月份的天气,板房里是闷热的。只要有人,空调是开着的。搅拌队要上夜班。混凝水泥,有的时间段是要在夜里完成的。李瑞跟着队里的师傅学习搅拌混凝。三天之后的中午,李瑞从夜班的休息时间中醒来,正好张华也回来吃中午饭。李瑞明显地憔悴了,悻悻地说:“上夜班真苦啊!晚上瞌睡来得要命,但要时刻保持清醒,机器轰隆隆的声音震得耳朵疼,我师傅说了等十天半个月之后,就会习惯了上夜班的生活,也会听惯了机器轰隆隆的声响。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喜欢上夜班的。夜里上班,白天睡觉,我都没有时间和女朋友丹丹联系。”“我们在队里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回项目部。”张华安慰他说。“你到测量队还好些,不用熬瞌睡。”“好什么啊!你看,仅仅是三天的时间,我成了一个小黑人!看,我胳膊晒得脱皮了!”“哈哈,真的,你成了非洲黑人了,真的脱皮了!这里有无线网,要不会无聊透顶。我爸爸那一代的老铁路人,下班了,几个人凑到一起,到附近的小酒馆,搞个三五瓶老白干,一碟花生米,三五围坐喝酒。喝完酒,就赌博打发时间。我们现在无论是队里还是项目部都有电视和无线网,不觉得太无聊……”
   同一宿舍住着的,回来了几乎不说什么话。大家回来洗洗之后,便倒头躺在各自的床上,开始无限时地刷手机。有看娱乐的,搞笑的声音和家人视频聊天的声音;有默默刷无聊新闻的和八卦的。有比较讲究一点用个布帘子在自己的床铺那里一挂,隔开了自己的一方小隐私天地。因为天热,鞋子散出种种难闻的味道在这个大房间里弥漫。开着空调,窗户紧闭,这混合的味道时时地在房间里盘旋。第一天,张华闻到这种味道只想作呕,巴不得立即离开这个房间。可没有了退路,硬着头皮在这里睡了一夜,第二天竟然神奇地发现自己感觉不到这种味道了,好像自己的已经没有了嗅觉。
   晚饭过后,篮球场上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打篮球,背心、短裤。看不出他们的落寞与无聊。和城市里专业的篮球场上奔跑,跨栏、断后、三分投篮的架势没有什么两样的。哪里都有懒洋洋的人,哪里都有意气风发的人。张华在学校是校篮球队里的队员,他随身行囊运动鞋和运动衣是必备的。自然而然地张华被吸引去打篮球。他的跳跃、立定投篮、三分篮很快赢来大家的赞赏,也赢得了一小众朋友。很快,张华篮球打得好的名声不胫而走,甚至传到公司工会领导的耳朵里。
   每天晚上,张华都要在篮球场地上奔跑,纠正有的队友错误混乱的步伐,和队友说说打篮球的要领。一顿篮球操作猛如虎,换来夜里的呼呼酣睡。张华突然觉得日子不再难挨了,时间过得飞快。
  
   八、台风来了
   天气逐渐转凉了,宿舍里的空调可以开开关关了。打开窗户透气,张华不觉得宿舍里有异味,在工地上一身泥土是正常的事情,再过两个星期他在队里实习将结束。秋天的气候令人厌烦,连续几天阴雨不断,大家都知道后天有一场来势凶猛的台风要打这片上空经过。基地的房子是扛不住大风大浪的。队里的书记找到队长商量,要确保员工生命的安全,台风来的那天必须停工,人员安排到城里的宾馆住,花多大的价钱都不要在乎,人员幸免于难是钞票兑换不回来的。在这人命大于一切的时候,所有人的意见都是统一的。队上把这一情况汇报给项目部的经理,经理沉吟了一小会儿说:“人员撤走!”

共 25233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小说讲述了一位大学生进入职场的一年经历。张华大学毕业后,爸爸托关系找了和他的专业对口的一家公司上班,打算让他在基层磨练三年后,再调到北京的上级单位。张华怀揣着梦想来到这家单位报到,办公室的一位女孩热情地接待了他,女孩还大概给他介绍了公司的状况,徐主任带着他来到宿舍308室,带着他在公司的办公楼上熟悉各位领导,给他领了生活用品,张华安顿下来后,和妈妈视频,让妈妈看了自己的居住的308室。他躺着床上想着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安排,心里很快乐。吃饭的时候,徐主任和他介绍了餐厅、住宿和洗浴的情况,张华洗了澡,舒舒服服躺在床铺上,再次和妈妈视频,让妈妈放心。一对大学上情侣来到项目部,卫部长说来到这个项目的都是靠着关系来的,张华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是正儿八经的毕业生,和卫部长争辩着。新人李瑞带着自己的女友李燕来到工程部,徐主任和卫部长在和年轻人讲述着工程处男人找对象难的话题,卫部长却在给张华叙述工程处的艰苦生活;在餐厅的欢迎会上,徐主任欢迎大学生来加入他们的团队。张华和卫部长徐主任坐车第一次来到工地,糟糕的工作环境让张华有了逃离的打算。同事李瑞在鼓励着他坚持下来,张华和卫部长签订了师带徒的协议,张华有了师父,充满了信心。张华分到了测量队,工作条件很艰苦,可张华也慢慢适应了测量队的工作,工作之余在篮球场和同事打打篮球,时间过得飞快。他和同事们一起战胜了台风的侵袭,赢得了篮球赛的胜利,回到家里,妈妈很欣慰儿子得到了锻炼。验收接待苏丹丹唱主角,张华陪同上级检查团喝酒,喝的醉醺醺,头脑发懵,妈妈在关切地嘱咐他不要多喝。年底到了,张华在工作中滋生了爱情的种子,虽然他喜欢上了苏丹丹,可他还是明白她是李瑞的女朋友,理智地打消了追求她的念头。一年过后,张华将会定职,会成为正式员工。丹丹和李瑞将会举办婚礼,李瑞和她都邀请他当他们的伴郎。张华答应了。小说讲述了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火热的工作中,经历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工作中艰辛和磨难,最后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的成长经历,文笔细腻,脉络清晰,循序渐进,情节描述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活血肉,众人描述各具个性,故事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10 23:14:06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10 23:14:50
  很有生活底蕴的小说,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10 23:15:2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或左或右        2020-12-11 12:21:31
  非常感谢老师的辛苦编辑及点评!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2-11 22:56:46
  欣赏作者精彩小说。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12 10:16:3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