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追】泰山的雾(散文)

精品 【东篱•追】泰山的雾(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643.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09发表时间:2021-02-01 06:09:48
摘要:登临泰山,不得晴日,未必遗憾。我去登泰山,遇到浓雾,直到中午,虽未睹泰山真面目,但也看到了泰山的别样意趣。雾里泰山,有着亦真亦幻的美妙。

【东篱•追】泰山的雾(散文)

共 555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初看到怀才抱器老师的新作《泰山的雾》,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好奇,惊喜的是老师竟然是写的我家乡的这座名山,泰山,好奇的是作者怎么对泰山的雾如此感兴趣?心想,这不是缘分么?我倒从内心真的喜欢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雾的。俗话说,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年我几乎每年都要爬几次泰山,除了亲朋有的在山顶做事的,就是给外地朋友做向导。总要爬上几次。对山熟了,也就熟视无睹起来。说真的,泰山到了一定的季节,几乎三天两头都是雾天,对于在山上常年做买卖的来说,真的对雾没有多少好感。只有像作者这样的文人墨客才会对云雾情有独钟。怀才老师,千里不远来美,雾里看花也是美,这追啊,太有情调了。好了,不感慨了,看看作者心目中,泰山雾的真面目吧。作者是第二次来泰山,可以说是泰山常客了。这次是携夫人准备看日出的,提前一天从千里之外的胶东海边追云奔月的赶到泰山脚下小城,遍览城区“方特”等多个景点后,便心情愉快地下榻山下宾馆。也许是对天气的不太重视,结果,第二天一早,从房间推窗瞭望,十米八米处不见了风物的影子,伸手向窗外,却是浓雾缭绕。“我轻轻握住,却雾海是趁机就溜走了。赏雾的调皮,忘记了大雾妨碍大山的麻烦,泰山的馈赠,也应该包括这场浓浓的雾吧,正如千百年来人们对泰山浓浓的爱。”赏雾的心情似乎把登山看日出的初衷忘了个净。也许从这时起,雾的曼妙已经深深抓住了作者赏玩的心。“我干脆离开窗子的最大开度,我想用舌尖舔舐雾的滋味,有味啊,淡淡的青草清香,我用心呡着,想品出雾带给我的享受”。家人的劝说,雾天不要登山了,正沉迷于雾的美好的作者,怎会不登山呢?岱宗坊是爬山的起点,作者从这里就开始感受雾的曼妙了。“雾,抱着团儿从岱宗坊的门洞里贯穿而上涌着,似乎是在招领着我爬山,用不着看稳脚下的石砌的路径,跟着团雾走就是,有踏云的感觉,轻飘飘”,雾气凝重,走在石路上不知被雾洗却了多少遍,没有了一丝的尘埃沾染,脚板踏上,印一双足痕,如此反复,石径被研磨是光滑如鉴了。蹬山路上无论男女,都是雾中之花,飘逸的衣幅,挥舞着调皮的雾。雾弥漫着,瀑布的声响从远处轰鸣着滚滚而来,驻足看飞瀑乱飞,水花四射的景观,雾隐了水花,水花腾挪跌宕。一路上作者在雾的环绕中,人被石刻的文字包裹着,并不感到心烦,“雾顺着石刻缓缓地自上而下褪去的时候,那石刻的朱红仿佛重新涂上了新的油漆,没有日光映射,也照样清新鲜红。此时,真像一位可人的书童,给读书法的人撩开那绸缎的装帧,雾拼着人的影子”。作者雾中一路石级而上,来到景点必到之处“云步桥”,站在桥上观景:站在桥上观景;树木上也挂了团雾,不见了摇曳生姿,但见隐现,若处仙境,疑心是月中桂树,却天际时而透出一丝的日光。雾中登上中天门,作为作者来说的确值得点赞。这里的雾中景色有多美吧,作者想起了经石峪路旁的石刻“虫二”,作者的解读如此精准,这其实就是“风月无边”的缩写。作者感慨“雾属于夜的精灵,这“月”字就不能留着边框,“风”是雾的凶手,去掉它的边框,失却了风的威势,雾,原来用心何其微妙啊。”远望泰山极顶,十八盘隐匿于一缕自上而下的瀑布里,那就是雾的瀑布,雾巡游着泰山,抚摸着巉岩怪石,探海一般跌入谷涧,又依偎于岩石身旁。峰顶被雾环绕着麻雀不能完全包裹住,巅峰处雾努力攀爬着。雾都里,从林中传来一阵鸟鸣,听不出是什么鸟,却打破了空山无音乐的寂静,给这曼妙的雾之舞,配上伴乐。作者感受到了泰山深处“灵异”的意境,雾来若潮涨,推波助澜,遇到山峰,就像浪头激越,恣意地攀爬摔打,真是雾里的泰山,不失绰约,更具风采。作者下山了,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品到了云雾滋养,具有深山峡谷里氤氲的精灵之气的泰山女儿茶了。作者真是不虚此泰山之行,把泰山之雾的精华都留在了文字里。这篇气势恢宏的散文总是被美轮美奂的雾气包围着,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其卓越不凡,妙笔生花的文字,极其细致入微的,把泰山之雾的神韵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泰山之雄伟之姿,凡尽收视野的盘路,草木,林鸟,瀑布,云步桥等景物及泰山土著民,都在作者笔下,在雾的滋润下出神入化,尽显灵气。作者亲临泰山披挂上阵,真有追雾南天之气魄。从胶东半岛千里追雾到中天,给一个大大的点赞!倾情推荐,泰山雾都仙境,共赏精彩。【东篱采菊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20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2-01 06:26:21
  追求生活的浪漫和情调,也许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乐趣。作者怀才抱器老师,从胶东半岛,不远千里来泰山赏雾,说是雾里看花也是美,这追啊,真是太有情调了。老师是怎样雾里看花的呢?敬请欣赏佳作《泰山的雾》。感谢投稿浪花,问候作者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6:31:47
  千里之外的泰山大美是我梦中所念,远隔千里也来追,追泰山之美,雾里看花是为美,看泰山,更美,缥缈里露真容一瞬,弥漫中披纱宽带,美不胜收啊。谢谢泰山人习之先生精辟见解,恣肆唯美的编按,更显示了对小文的厚爱。习之先生曾就文中一处风景与我商讨,显示了他一贯认真的态度,我深表谢意。问候习之先生好,辛苦了,遥握。
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2-01 06:28:26
  那个“虫二”的石碑是真出名啊,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泰山的岁月沧桑啊!老师的游记非常的完美,从出行到全过程,始终被云雾所包围着,雾生景,雾衬景,雾托景,有云雾相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啊!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老师的精神与魅力,是青春常在的,与风景同在,心中的美好就永远都不会消散,那份青春的容颜就会常伴身边。美文让心灵愉悦,为老师点赞!为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6:37:30
  趁着还走得动,去爬泰山,就是只到中天门,也是与泰山为伍了。一次登泰山在30几岁,步履矫健,泰山于我之脚下。第二次则是半途,雾里泰山我来了,人不见我,我不见泰山真容,但我与泰山窃窃私语了,雾里有我,有我的心。谢谢孤独老师晨起赏读留墨鼓励。“虫二”两个字,来得好神奇,神奇的东西会在我们的心底扎根的,想到创作——不能让我们走笔归大海,应该是缘溪行,在曲折与潺潺里求得文趣。遥握,谨祝孤独老师文丰笔健!
3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2-01 07:50:56
  读罢此文,酣畅淋漓。赠怀才老师诗一首:
   踏磴何妨雨满山,人行飘渺雾云间。
   登临极顶无穷趣,笑向青峰索句还。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8:11:42
  非常感谢小筑老师精彩赠诗。绝句概括了我此行的所有,我珍藏着。早知小筑老师好诗情,果然,得遇,心生美妙。遥握,愿你在东篱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2-01 07:55:14
  当时看到这题,我就想:一个雾,无色无味,不清不楚,飘来又飘去,啥也看不见,啥也摸不着,写啥呢?可怀才老师就有办法“摸”着这雾,“抱”着这雾,“品”着这雾,把我们带入“雾里看花”的美妙意境里!百读不厌,真好!真想抱一团老师笔中雾回家!遥握问好老师,谨祝生活愉快,一切安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8:14:48
  谢谢湘莉老师美评。其实,那天在泰山脚下,也有点败兴,主要是延长了在泰安的时日,一想,也没有什么事,那就是天公留人了,于是我就散漫地登山,与雾相会。其实,泰山的美是在各种气象里,只是我们常常喜欢晴日而已。至今,身边还绕着雾呢,挺美妙的,遥握,谢谢留墨。问候冬暖。
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2-01 08:31:18
  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为的是一睹泰山的风采。踏云登山,遥雾入窗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8:35:26
  是啊,总有意外发生,在意外里也安然,赏弥漫之雾景,与润泽里的泰山对话,也不错。人生所谓失意,往往是自己觉得,其实,只是变幻了一些表达方式,我们不必责怪,接受下来,或许就是风景。谢谢梅骨老师留墨。遥握。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2-01 09:00:01
  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为的是一睹泰山的真容。没想到“却被漫溢于山间的雾围拢了身影,挡住了脚步”。可怀才老师却说看到了泰山的别样情趣。我仿佛看到了他邀雾入窗,踏云登山的潇洒身影。是啊!不能携归一片云,也要捧回一团雾。“山、水、雾,雾里隐现的身影,趁着雾气稍隐时,看看葱郁的草木绿,一色的山水碧心也像被润泽了一般,在山水间共浴,何等美妙啊”。这是何等的心境 何等的胸怀啊!梅骨认为:唯有心境洒脱的睿智之人,才能捕捉到别人无法感受发的别样风景。向怀才老师问好!为美文佳作点赞!雪胎梅骨拜读留言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9:20:04
  再谢梅骨君美评。称不上睿智,但怀才抱器有小仁小智而已,既然不能得泰山晴日之貌,为何要放弃泰山赐予的云雾呢?所以心情大好了,可能我们在雾里读泰山,精力更集中,不会分神,便于我们对人生做一些自然合适的联系。带着雾回家四年了,今日写出这雾之文,可见泰山的雾还未散,是大雾啊。遥握,谢谢拨冗留墨。
7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2-01 09:12:19
  哈哈!刚才被怀才老师的别样风景吸引了,梅骨还未准备好,就急于上路了。别样的风景除了泰山的雾,还有黄山的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四绝。盛情邀请怀才老师来我们安徽黄山,感受不一样的“山趣”。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09:22:58
  黄山的风景,我始终以一种遥拜的姿态在远眺,的确,我曾在黄山脚下走过,但没有登上,遗憾啊。人生应该有一个再登的计划,把黄山包括进去,不留遗憾。黄山归来不看山,是吧?我得先铺垫好,免得看了黄山对别处的山提不起兴趣啊。谢谢梅骨君邀请,若前往,一定邀梅骨君相伴。
8 楼        文友:岚亮        2021-02-01 09:48:41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巧合了,俺们兄弟一起在江山驾雾逐虹了一回。雾是大地的衣裳,轻灵飘逸,都说佳人何时最美?浴后芙蓉,霓裳轻衣,绰绰约约,朦朦胧胧也。名胜亦然。泰山的雾,非同一般,野山野雾,名岳则是名雾了。一篇文思奇幻、字字珠玑的散文,紧扣泰山之雾,以飞翔的思维翅膀,稳健的从容笔触,古今纵横十万里,教人称奇叫绝。拜读佳作,极力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10:04:15
  乌岩岭上飘彩虹,惹得岚亮兄弟一路追踪。泰山有雾大得无边,跌进去了,出不来,那就干脆读读这本云雾大书吧,看不起不要紧,那就猜读吧,第一次登山的情形差不多忘记了,所以剩下的是想象了。泰山是出浴之美女,可我见泰山总不出浴,真的是遗憾啊。下次我去,一定要等她个地老天荒,等她出浴。我得看看那个云雾氤氲,美女羞涩的样子,否则睡不着了。想象岚亮老师精美点评鼓励。遥握。
9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01 09:55:22
  泰山伟岸,在中国文化中厚重,贯穿千古。怀才老师的游记,对雾的情怀颇有高度。"虫二"的解读,使雾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升华了。此篇雾游记当是文坛的里程碑!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10:14:13
  写雾,所以就认为“风月”的边框是被雾抹掉了,未必真实。泰山,给我们多种角度的可能,雾里泰山也俊俏啊,我这样看。想象鸿雁老师留墨鼓励。遥握。
10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21-02-01 11:27:58
  如歌中所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能者自有“慧眼”!
   与其他游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同,老师以细腻的文字、与众不同的视角,如抽丝剥茧般给我们展现了雾中泰山的真面目。形、神、意,色、香、味,把雾中的泰山烹出一道视觉大餐、文化大餐。让人读过久久不能从文中走出。文虽细腻,不少雄壮,仙境之中,自有大气磅礴之气。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01 11:33:11
  金戈顾问的点评,让怀才抱器觉得很满足,很受益,金戈老师挖掘了文之展露的特点,特别是你所言的——形、神、意,色、香、味,写作时倒是并不在意,金戈老师条分缕析,给我很好的提示。文章大家风范啊,向你学习。但愿可以烹饪出一道大餐,分享给读者,谢谢金戈顾问的鼓励。遥握,谨祝笔健。
共 28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