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流年】祭坛之鸟(诗歌)

编辑推荐 【流年】祭坛之鸟(诗歌) ——兼与云阳松人论诗四章


作者:三峡刘星 举人,447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6发表时间:2021-05-14 14:19:01
摘要:以现代诗歌的方式论诗歌的创作意义

◎祭坛之鸟:风轻一叶针
    
   你来过,也等于没来
   披漫山的云。当风转身
   再挂满脸的雾,在忘川之巅等待
    
   肩上扛着,是不老的记忆
   欣慰,阳光派遣一支支金芒的令箭
   扑面而来,又炙疼而去
    
   在大山深处,守一生的宁静;易
   观照生活本来应该的样子;难
   时间有脚,只留下绿水青山
    
   缄默看大山陪伴,坦白有星月佐证
   自省或兴慰如溪流软语,丘壑无言
   一切的一。都是风轻云淡
    
   松说雾去云来,日月轮转
   站着向生山脉有根。不老的故事
   即使守片石居绝壁也千年万年
    
   2021年2月10日星期三,晨。三峡刘星即兴
  
   ◎祭坛之鸟:无人不晓的秘密 
    
   在积雪浸泡的每一个日子
   千万枚针尖,都在等待春寒料峭
   这无人知晓秘密呀,为谁发酵
    
   浓墨处画家独钟,来回勾勒
   潦草也成绝笔、渲染也是风景
   鸟影里朝晖夕阴。几枝廋骨冷成了筋
    
   诗人有爱,爱得不着一尘
   爱得直截了当,句读之间
   月明风清时,涛声书声与天地共鸣
    
   禅守的态势,坚守如悬崖、似峭壁
   红尘万象在大千之外,不着一字
   你来或者不来,他都在期待
  
   2021年2月10日。即兴。
  
   ◎祭坛之鸟,忧郁的松和意象
  
   临深渊骄傲着忧郁。涵养了林莽
   移居在寺庙行吟去闹市
   随处可见的沉默啊,在缄默中
   积攒的力量惊天动地
   站着时,是斗士的愤怒
   奔跑时,是群体的惊涛
  
   不兜一丝风。举云天而傲立
   却可以温柔地送走风的讯息
   惹得人间绿水长流、青山常青
   清爽时,透亮不着一尘。阅尽
   春夏秋冬
   取像万物,凭什么可以有
   而且必须是。松
  
   煮日月明茶,听林下琴棋
   剪三五枝比兴,了然诗意无边禅趣
   纵使长满脸的皱纹,瘦成了筋
   也干练得奇倔无比。赋予或者砍伐
   你都在诗里,不远
   也不近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清晨
  
   ◎祭坛之鸟:松花酿酒醉春归
  
   盈溪水涨初潮,煮一撮陈茶
   醒满盏松花,酒香深处关鸟何事
   一局棋,胜负只半目
  
   花香的来,远水的走
   微寒三分松莫愁,走秀的花期
   醉不了,也醒不够
  
   有人蓑衣斗笠归,有人夜阑书香会
   卷帘处莫听,有凤凰于飞
   寒松树下,陋室或空谷
  
   备注:取元代张可久诗句“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意,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为证。另“松花”可酿酒,是春天里松树雄枝抽新芽时的花骨朵,是一种珍贵的高级营养食品原料。苏东坡曾经用打油诗歌曰: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
  
   2021年3月1日星期一。写于微寒之早春的三峡深处。

共 11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首诗里,作者采用了最传统的诗歌叙述结构,有着完整的起承转合。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听风、观雨、闻香、观松每一天都是浪漫,选种、播撒、耕耘。祭坛之鸟,它深藏在一颗神树知间。一座绵延千万里的山脉,在山脉的中央,有一颗巨大的松树,那树自万里外都清晰可见,接天连地无穷尽,因为它始终都在人们的心里。唯独神树特奇特,姿态神奇健硕,形神兼备,别具特色。所以还要学松树,挺而有劲。柳树有机动性,松树有原则性,柳树可亲,松树可靠。它或许不存在,但它是他高大、伟岸、挺拔、参天的意象之树。因为有阳光陪伴、有雨露滋润的神树。诗境,诗情来于自身,却大于自我,这些因素成就了他诗歌低沉而辽阔的气质。独特的诗风。体现的是一种等骨与气场。有人说,智慧是一个人的天赋,而善良则是一种选择。在诗文中,善良与智慧并重,而是开始思考将哲思与现实联系起来。在近乎清水无鱼的明澈表述中,情境互生,淡而味足,像平远旷达的山水画,体现出较为辽阔的精神气象,且具有人文的宽度和深度。推荐欣赏。【编辑:素心若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5-14 14:27:14
  诗文情感和意绪波动中节奏,气脉与气息的贯通与弥漫 都很有质感。语境跳跃中仿佛充盈着一股生机和活力。三峡刘星老师的诗文不难懂,他不属于腾云驾雾的那类形文字,现实感极强,总是充满时代气息和人间烟火味。朴素自然,读起来也清爽,浓浓的生活具象描写来源于他对世界物象微妙又贴近生命的直觉,看似简单事物,却写得丰满湿润,生动深刻。感谢老师支持流年,遥祝夏安!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 楼        文友:三峡刘星        2021-05-19 11:18:59
  感谢才女的细心阅读和点评。让诗歌的韵味再一次升华。
回复1 楼        文友:三峡刘星        2021-05-19 11:25:07
  松是永恒的文人话题,体现了中国式的精神述求。我们从洋洋洒洒的古典文人哪里承合了更多的是文化的内核,这是我们文人在新时代里必须秉承的信仰般的自觉的力量。我期待在新诗构建下,用更加丰茂的态势,更多的视角展示松蕴含着的神性的力量。这力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关于松的定义,更希望借此谈论新诗的创作的问题:站位高,历寒暑,阅星辰,藐红尘。我渴望一种个性的东西期待站在更高的视野鸟瞰世界,并借此反省万丈红尘里我们应该举杯的那种旷达、恣意、洒脱、坚守,笃定。与素心若雪共勉之。三峡刘星写于三峡深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