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杂文·驿站】销售漫谈

精品 【杂文·驿站】销售漫谈


作者:刘家忠 秀才,254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9发表时间:2010-02-25 09:51:42
摘要:我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的洗礼,我只在海边拣到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也不全都是贝壳,也许还有沙粒。我无法让你满载而归,但愿你能带走一粒种子,当你人生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会发芽,开花,结果。——题记。


  
   这个例子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客户要有信心和耐心,要反复走访;二是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取得信任和好感之后,其他的事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而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不是因为你的花言巧语,而是因为你的行动。一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二
  
   有一个大型超市,我们的产品进场后陈列的位置不好。我就去找调味品柜的营业员,但他不理睬。后来我就想办法接近他。如何接近他呢?请他吃饭喝酒都是不可能的,跟他又不熟。我试着送他一点小礼物,就是周君记的香水鱼调料品偿袋,他也不肯接受。怎么办呢?正当我苦无良策的时候,有一次碰到他在搬货,我顿时心里一亮,对了,就从这里入手!于是我就去跟他一起搬货。这次他也没有很强烈的反映,事后他只是很平淡的说了句谢谢。以后我就特别留意找这种机会去接近他。如是数次之后,我们的谈话就多了一些,也较为随便了。
  
   最后一次,看他抱着两个空纸箱,我就去接了一个过来,我说:“来,给一个给我。”
  
   他说:“不用,是空的。”
  
   “空的也要给一个给我,”我说,“看到你拿着东西,我手上是空的,我不好意思。”
  
   “你很有意思。”他说。他终于露出了好不容易才有的笑容。
  
   时机成熟了!我想。于是我话锋一转,“今天不是很忙吧?”我问他。
  
   “今天要闲一点,不算忙。”
  
   “如果不会影响你工作的话,我想担搁你一会儿,给你谈个事情,可以吗?”
  
   “你说。”
  
   于是我就把我们的产品在其他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在华林店的销售情况对比谈了一下。
  
   “其他门店都销得很好,这里销得不好主要还是因为陈列不好。看能不能调整一下?”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
  
   没想到他竟把一个整个货柜都给了我们,把别的产品移到其他位置去了。完全出乎意料!这是一个专柜呀!是要出费用的呀!但是我们竟然没出一分钱就得到了!
  
   此事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另外一家和我们做同类产品的在这个货柜上也放得有产品的公司,以为是我们故意移开的,就打电话来威胁,我就告诉他们是营业员这样安排的,后来他们去证实了之后才心服口服。
  
   这个例子和第一例有异曲同工之妙,贵在坚持,有耐心,用行动去接近他感化他。不同的是第一例是市场开发的范畴,本例是市场维护的范畴。
  
   三
  
   建英食杂店开发的成功也许是很偶然的。最初是我的一个业务员到她对面的那家客户去,大概去过有四五次吧,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业务员都有些灰心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底是我们的品项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正在这样想的时候,忽然看到了建英食杂店,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去,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却不想她刚好也需要这些品种,一谈就成功了,业务员喜出望外。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次成功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是必然中的偶然。如果没有前面的几次,没有去那里,你怎么能发现呢?
  
   四
  
   另一个超市也是我的一个业务员去过好几次,都遭到了拒绝,几乎没有信心了,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去,也只是抱着例行公事的态度。最后一次去的时候,刚好以前那个经理不在,是老板自己在那里。老板却很好说话,一谈就成了。如果这次不是老板自己在那里,而是以前那个经理,恐怕又完蛋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任何事情,只要你肯坚持,总会有出现转机的时候。
  
   五
  
   有个女老板,不太喜欢业务员上门推销,我们有好几个
  
   业务员都被她赶了出来。我去的时候,也差点被她赶出来,
  
   所幸的是,她正在赶我的时候,有顾客来了,而且接二连三
  
   来了好几个,我于是就去给她帮忙,招呼客人,介绍产品。
  
   我招呼客人,比她里面的小妹还招呼得周到,看得出来,她
  
   对我的行动还是比较满意的。
  
   其中有个女顾客要买榨菜,我就跟她介绍乌江榨菜,她
  
   一看到上面有甜蜜素就不要了,她说:“有甜蜜素,是甜的,不要不要!”说着转身就走。
  
   我于是立即撕开一包,我说:“不会甜不会甜!你偿偿!甜蜜素只是放了一点点,起调味的作用,不会甜不会甜!”
  
   这时女老板很生气地说道:“你跟我撕开干什么?”
  
   我笑着说:“我会补给你。”
  
   女客人觉得很为难的样子,她说:“你这样做我不买都要买了?”
  
   我说:“不不不!我并没强迫你的意思。你先偿偿,看适不适合你的口味。你要不要都没关系!”
  
   她偿了一下之后说:“那就来10包吧。”之后她又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等客人走了之后,我对老板说:“那包榨菜我们送货的时候会给你补过来。”刚一说完,我又马上改口说道:“要不算了,我马上补五毛给你!”
  
   她笑着一连串说:“不要不要不要!”看来她对我的态度改变了。但我还是把钱给了她。然后她就叫我把样品拿来看看,然后订了五件货。
  
   本例成功的要点还是在于行动,去跟她帮忙感化了她,尤其是帮她留住了顾客,从根本上改变她对我的态度和看法,从排拆我到愿意接近我到最后接受我们的产品。
  
   六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客户,一进门那个客户就打着赶我走的手势说:“走走走,我今天心情不好,不要跟我谈那些东西!”
  
   但我没有走,我说道:“能不能说来听听,把你的忧伤全都给我吧!”
  
   我立即又反客为主,说道:“来,老板娘,我给你倒杯茶,消消气,不要伤了身体。”我说着便去为老板娘倒茶。
  
   老板娘说:“不要不要不要,我自己来。”她说着就从巴台里走出来,来到桌子边。
  
   这时我已倒好了茶,我说:“坐坐坐,老板娘,今天能够给老板娘倒茶,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份。坐坐坐!请!”我说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声音和手势很有力。
  
   我又说道:“是什么事让我们敬爱的老板娘那么不开心,能说来听听吗?把你的忧伤全都给我吧!”我又重复了一遍。
  
   她说她遇到几个来白吃白喝的小混混,弄得心情很不好。她边说边骂。我频频点头,也跟着她骂。她骂完了,心情她好了,脸上也有了笑意。又聊了一会之后,她就主动给我订了货,前后不到半小时。遇到有的业务员,很可能是客户一赶他走便走了,于是便留下遗憾。
  
   七
  
   有个贵州老板,业务员去了几次都没谈下来。有次我去的时候,业务员叫我不要去了,他说那个老板很不好谈。我说:“为什么不去呢?不管他们有没有卖我们的产品,我们都要挨家挨户的拜访,哪怕打个招呼也好,一是用我们的诚意和恒心去打动他,二是说不定会有顾客到他那里去问过我们的产品从而让他接受我们和我们的产品,三是也许还会有其他一些原因而让他改变主意,比如说他与以前的供应商发生了矛盾等,从而让我们获得机会。去,一定要去!”
  
   去的时候,那老板正在门口剥大蒜。我远远的就跟他打招呼:“老板,你好!”我说着跟他扔去一个飞吻。他朝我挤了挤眼睛,做了个鬼脸。就凭他这种反映,我当时就想今天一定能够谈成,我感觉到他是很随和的,并不像他们所说的五刀砍不进的人。
  
   “还记得我不?”我问他。我跟他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宣传桥头产品的时候,我带队喊着口号从他店门前路过,给他打了个招呼,拜了他一下。
  
   “桥头桥头,重庆之最,全国之最!”他学着我当初的样子喊起了口号,笑了起来。
  
   他显然还记得我,我心头一喜。
  
   “你笑得真灿烂。”我说。
  
   我在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唱了一句:“我一见你就笑。”
  
   他笑得更欢,他说:“你有点像个相声演员。”他的在屋里的母亲和老婆也都笑了起来。
  
   我说:“我没有别的本事,能够给你们带来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接着又说:“老板是贵州哪个地方的?”
  
   “你是哪个地方的?”他反过来问我。
  
   “我是遵义的。”我说。其实我不是遵义的,我是重庆的。即使客户发现你是在骗他也没关系,这种骗却是善意的。
  
   “我是铜仁的。”那老板说。
  
   “什么时候回家?”我说,“回去一定要到我家里去喝口茶,哪怕喝杯水也好。”
  
   就这样东南西北的聊了一会,我见火候已熟,便说:“为什么不把我们的桥头卖起来?你自己少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不说,对老乡你该如何交待?”我用老朋友似的命令的口吻说,“这次你一定要卖起来,非卖不可!”
  
   “你那么霸道?”
  
   “谁叫我们是老乡呢?谁叫我们一见如故呢?”我说,“这样吧,麻辣豆腐调料这个产品目前销得不是很好,能够销一些,我就暂时先不忙跟你配过来,先把那几个特别畅销的产品跟你配过来吧。”我先自杀一个产品,这一招自杀式的销售方式往往很灵,我屡试不爽。
  
   “真的一定要卖?”
  
   “是的,一定要卖,非卖不可!”我的语气很坚定。
  
   “算了算了,我怕你,跟我配点过来算了。但卖不动的一定要保证给我退换啰。”
  
   “没问题,你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放心。”
  
   “麻辣豆腐调料能够卖也跟我配过来嘛。”
  
   我要自杀的产品,他反而不让我自杀,还多要了我一些产品。
  
   八
  
   还有个客户我们去谈了几次都没下来,后来听说他摔伤了,我便带着两个业务员买了点水果去看他。不过,我带业务员去的目的,不是要业务员帮我什么忙,而是要让业务员看我怎么去谈业务,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跟客户熟悉,以后毕竟还是要靠业务员去维护。
  
   如果单是这样去看他也还不能足以感动他,感动他的是我的一翻特别的也可以说是出色的表演,我用气功给他治病。客户一听就笑了起来,两个业务员也在笑。我也想笑,但我稳住不笑,我又对他们说不能笑,要全力配合我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客户也按照我的口令坐好,放松,轻闭眼帘。然后我也微闭眼睛,又把日本电影《追捕》里的台词加上我临场编的话,轻缓地说道:“全身放松,什么也不要想,你就能进入世外桃园。一直朝前走,不要朝两边看,前面是蓝蓝的天。在蓝蓝的天上,你飘啊飘啊飘,飘进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你所有的病气和所有的忧愁于是都排入了地底。”我边念念有词,边做着帮他排病气的动作。
  
   业务员稳不住想笑,我给他们连递眼色示意他们不要笑,客户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我也便见好收场。我这时便笑着说:“我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功夫,只是会两招狗刨骚式的气功招术而已,我的目的是要给你带来快乐,带来笑容,笑,本身就有保健治病的作用,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你不只是笑了一笑,也不只是笑了三笑,是笑了好几笑,你就年轻了好几个十岁。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好了好了我服了你。”客户也笑着说,“就冲你这翻诚意,我都不好意思不给你要货。”
  
   业务的事,我还没谈,他就主动跟我谈了,而且也只是三言两语就谈好了。所以,做销售,很多时候还要在销售之外下功夫。
  
  
  
   2010-2-21

共 29669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
转到
【编者按】文章详细地介绍和解读了做为销售人员应该从八个部分入手。指导销售人员如何在商场中打拼。并详细说明了在商场中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世法则。如何运用自己的营销机智在销售中灵活掌握销售的技巧。在文章中对于如何更好地应用这八个部分做了详尽的说明。无论你是随机应变还是察言观色。销售的最高理念还是诚实为本,既能轻轻松松销出去,更能货真价实地取得客户的认可。我想销售的宗旨还是在于作者解读的:轻轻松松谈业务,快快乐乐过日子。文章很详尽地说明了做为一名销售人员应该遵循的法则。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式的文章,说明作者很是用心地把工作和总结结合起来。对初入销售业的人士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入门法典。欣赏美文,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25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0-02-25 09:53:35
  我的工作和业务关联很大,看了此篇文章受益匪浅。问好朋友。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蠖蛇之度        2010-02-25 10:01:08
  拜读佳作!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联合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流派《诗歌周刊》,《参花》,《三晋诗韵》,《江山文学》《西部作家》等杂志和网络。
3 楼        文友:呆呆        2010-02-25 10:26:54
  做事也是做人啊,做好了人也就能做成功事。作者谈的销售既是工作的技术,也是战斗的策略,更是生活的智慧,而在作者笔下几乎是艺术了。还没看完,先问好作者和编者~
4 楼        文友:刘家忠        2010-02-25 10:49:57
  又改动了一下,改了些错别字和个别句子,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同时把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的顺序掉换了一下。我往往都是这样,发上网过后,有时马上就觉得还有不妥的地方,但发出去的我又改不过来了,以致污辱了编辑和读者的眼球,不好意思。
如果文学是一片森林,但愿能在森林的边沿捡几朵蘑菇。如果文学是一片大海,但愿能在大海的边沿拾几个贝壳。
5 楼        文友:清晨的阳光        2010-02-25 11:16:29
  销售是研究客户心理,熟知产品专业知识,充分掌控和运用社会常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一门学问,营销的成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人脉,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好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极大的市场份额。我是外企的,这一点深有体会。感谢作者能把自己的销售经验与大家共享。
商海拼搏的闲暇间可以随心情漂泊在文字中是我最大的幸福
6 楼        文友:齐牛        2010-02-25 15:51:46
  做生意也是做人。读了很受启发。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7 楼        文友:冷月        2010-02-25 20:47:38
  真厉害,不止是销售,也是社交的一个窍门与手段。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