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府河人家(请删除此文,没发完)

编辑推荐 【菊韵】府河人家(请删除此文,没发完)


作者:夕照青山 布衣,282.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8发表时间:2021-07-13 19:04:01
摘要:抗战期间,府河两岸的人家,解放前后经历的时代变迁。


   【序幕】
            
   地处四川境内阿坝松潘的岷山山脉,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发源于此的岷江(古称汶水),其流域广阔,四通八达。岷江水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在崇山峻岭中一路滚滚奔流,终于穿十出大山,滔滔江水一头扎进四川盆地,高山与坝子交界连接处的小城灌县。
   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父子二人,为避岷江常年发生的洪涝水害,相继带领民众治水。使用大量的人工,淘挖河滩,修堤筑坝,因势利导的在岷江流入灌县境内选址,“深淘滩,低作堰”,将岷江水一分为二:筑鱼嘴以截水分流,飞沙堰以蓄水排洪,修都江堰古水利工程,把岷江水从中分为内外两江,让内江水从劈开山峰掘出的宝瓶口,涌流向成都平原千里沃土,在川西坝子上形成大大小小的许多条支流,滋润灌溉广袤的农田耕地。从此,千百年来,这著名的古老的都江堰浩大水利工程,一直造福于人,养育了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
   其中的一条支流——府河,日夜不息地流淌着,从成都——这座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蜀中古城中,由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在翻腾的府河水两岸,沧桑岁月里,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们,随着每天日月星辰的起落,演绎着他们平凡日常生活中,充满喜怒哀乐的一幕幕人生活剧。
  
   第一章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一九四五年。
    日军的飞机这两年内不时飞到四川,对重庆、成都狂轰滥炸。成都市区,经常响起空袭警报声,城内的居民们一听到警报响,纷纷跑出城门,躲到郊外,在田野处寻觅藏身之处。那时,成都人称之谓,“跑警报”。
  
   一九四五年三月,乍暖还寒。
   结婚不久,租住在春熙路上“锦华馆”内的年轻医生易剑明,眼看妻子邹秀秀已经怀有数月身孕,他考虑再三,决定把妻子送到乡下,找家农户,让妻子住在那里,以免躲警报时反复跑路折腾。
   听了丈夫的安排,刚二十岁出头的秀秀说:“好吧,剑明,我听你的,只是我们要先去给我姑妈说一声。”
   第二天,夫妻二人来到了西门城内的灯笼街。
   姑妈的家,就住在灯笼街上38号一个小院子里。
   听到侄女婿易剑明说起,要把秀秀送到乡坝头去的主意,刚三十出头的姑妈,低着她梳得整整齐齐盘了花的头,不慌不忙地吸着水烟,沉吟不语。一阵吞云吐雾后,姑妈才抬起头,眼看着面前挺着大肚子的侄女,心中不由又悲又喜。悲的是,一看见秀秀,她就想起自己的唯一的兄长,因吸食大烟,离开了驻防成都的国民党中央军部队后,整天无所事事的还是深陷在烟馆里。终至家道中落,日渐潦倒,这两年,兄长后来连自己在花牌坊“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读书的独女儿秀秀,也无力照顾,只好把秀秀寄养在自己身边;喜的是,如今,侄女和在城里面,青年路荔枝巷开诊所的重庆人易剑明,经人介绍认识结婚,成了家,生活上已无忧虑,这是自己当姑妈的,最操心秀秀的事情。如今,总算可以放心了。
   姑妈看了看坐在堂屋里的侄女和侄女婿,这时慢条斯理地说道:“乡坝头,条件肯定有点差,不过,往在那里,不用跑警报,躲轰炸,到也好。这样,秀秀怀身大肚的,不久,就要生娃娃了,警报一来,确实跑起也恼火。剑明,只是,秀秀住在乡坝头,你一天到黑,要到诊所替人治病挣钱,又要去乡坝头照顾秀秀,这样两头跑,你可要安排好,白天经佑照顾秀秀的人啊。虽然,我每天要打牌,但只要有空,我也会去看秀秀的。你们打算在乡坝头哪里住呢?”
   易剑明看着姑妈说:“我选在西门外,犀角河那边。我考虑,那里,离花牌坊的学校近,距姑妈这边也不远。秀秀身孕才四个月,她还要去学校上课,没课上的时候,她要到姑妈这里,都可以坐黄包车,方便些。这还是朋友帮我找的地方。听说那家人条件还可以,和我朋友又沾点亲,两夫妇在家务农喂猪喂鸡,身边有个十二、三岁读中学的女娃子,单纯,屋头房子又宽敞。朋友带我去看过。”
   姑妈转向秀秀,盯着秀秀,轻言细语地问道:“秀秀,你自己觉得怎样?”
   秀秀望了一眼坐在旁边的丈夫,秀气的眼睛望着姑妈说 :“姑妈,只有这样子嘛。警报一来,我总担心肚子里的娃娃,在乡坝头,总要安稳些。那些日本飞机只朝城里面丢炸弹,不得炸乡坝头的。”
   年初刚满二十岁的秀秀,还在艺专学校学音乐,去年底才结婚,这么快就怀上了孩子,年轻的她自己心中,有了一种很快就要当母亲的幸福感。她用右手轻摸着自己开始凸起来的肚子,白净的脸上浮现出微笑,看着姑妈。
   姑妈没有生养孩子,所以很心疼这个侄女。看到已有身孕的秀秀,她想起自己十多岁时和母亲一起,住在当军需处长的兄长五世同堂街的家中。秀秀小时候,自己还经常抱她,逗她玩耍。后来,母亲在那里去世,兄长把才满十七岁的自己,介绍给了他的一位丧妻的上级长官填房,让自己过上了穿金戴银的富裕的悠闲日子。整天不是坐上黄包车去新声剧场听川戏,或者去新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约上几个官太太一道逛商场、下馆子、打麻将。日子到是过得不错,但她心中唯一的不足,是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后来夫妻俩去华西坝医院找外国医生检查,竟然是自己的男人没有生育能力。这遗憾,十多年来,一直深埋在心底。对秀秀,她这个姑妈,怀有一颗母亲慈爱的心。在她心中,兄长的这个女儿,也是她自己的孩子。
   两天后,在朋友帮助下,易剑明和邹秀秀搬到了犀角河乡下。
   姓江的农户主人四十岁光景,名叫江洪,正在院子里喂鸡,手中一把一把往地上撒玉米籽,十几只半大鸡啄食得正欢。见易剑明他们来了,江洪招呼道:“哦,易医生你们来啦?”
   “江大哥,这下可要给你添麻烦了。”易剑明客气地说。
   他转身把还站在院门口的秀秀牵着手拉进院子:“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妻子邹秀秀,这是江洪大哥。”
   慌得主人家江洪,忙把端在手上筲箕里的玉米籽,一下都倒给鸡群,口中说道:“贵客,贵客,快请进屋里坐屋里坐。”伸手帮忙接过易剑明左手提的箱子,又对陪同易剑明和秀秀来的那个自己的亲戚点了点头。
    大家一起走进堂屋。
   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女主人林素华和坐在灶前添柴火的女儿,听到动静,都来到了堂屋。
    走进堂屋,三十岁出头的林素华,身上围着围裙,她将自己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两步走过来,拉起邹秀秀的双手,脸上浮出微笑,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秀秀,说:“哟,易医生,你妻子长得不错哦,身材又好,斯斯文文的样子,一看就晓得,是个大家闺秀。”
    易剑明笑着对秀秀说:“秀秀,这是江大嫂,在这里,白天我不在的时候,江大嫂会帮忙照顾你的。”
   “易医生,快别喊我江大嫂,我有名有姓,林、素、华。”女主人提高了点嗓门。
   易剑明摸出身上的哈德门牌香烟,正递给江大哥和自己那位朋友,听见女主人说的话,他笑了一下,说:“秀秀,记到,该怎样称呼女主人家。”
   “那,我就,叫林姐,行不行?”秀秀眼睛看着面前这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女人,心想,看来这个女主人心直口快,动作干脆利索,在这个家里面,是个说一不二的当家主妇。
    看到女儿正提着茶壶给中间大方桌上的几个碗里倒茶,江洪伸出右手掌招呼道:“请。三位客人都坐都坐,先喝点热茶,一会就快要吃午饭啰。素华,你快去弄饭,我都有点饿了。”
   放下秀秀的手,林素华笑嘻嘻地说:“哪个喊你睡懒觉,不吃早饭。兰兰,走,去烧火,客人都来了,妈要炒菜啰。”说完,和女儿快步向厨房走去。
  
   第二章
  
   日子过得真快,秀秀住在乡下江洪家里已经过去二个多月。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女主人林素华,要她不要做事。每天早上易剑明用温水瓶里的水洗脸潄口后,一走,林素华都是打好洗脸水,给秀秀倒在脸盆里,让秀秀洗漱。然后,煮好荷包蛋放好糖叫秀秀到堂屋里坐着慢慢吃。洗碗都不准秀秀动手。用林素华的话来说,就是,秀秀,在林姐这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好生将息,准备生娃娃。弄得秀秀怪不好意思的。但是,看到林姐的真心相待,秀秀只好听她的了。
   马上进入六月,一天天有点热起来了。这段时间,日本飞机还是飞来两次到成都上空,丢几个炸弹。只不过,地下有中国军队布防的高射炮放炮打,天上有同盟国苏联和美国的战斗机在重庆和成都空中阻击,日本轰炸机虽有战斗机掩护,投弹准确性也还是受到了影响,飞机也有损失。最近这两次飞到成都,都是匆匆地把炸弹乱丢下去,掉头就飞返回湖北。
    这天,易剑明从城里坐黄包车回到江洪家已经晚上快九点钟了。
   主人家江洪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看到易剑明走进院子,他喊了声:“易医生,过来坐一会儿、坐一会儿。”说着起身,把在堂屋门口的一张空竹椅子,端到自己旁边。
   易剑明迟疑了一下,停住脚步,抬眼望了一下自己和秀秀住的那间房子,窗户还亮着蜡烛光,便走到放在矮桌子旁的空竹椅子前,坐了下来。
   “喝茶吗?易医生。”江洪拿起茶壶往自己面前的碗里添加了些茶水。
   “不用不用,我不渴。”黎剑说,从西服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江洪,用打火机给他点燃,自己也点了一支。
    江洪吸了口烟,眼看易剑明,说:“易医生,前天那次,日本飞机来,听说城里头遭炸得凶啊!”
   “就是。就在离我诊所不远的地方,盐市口、打金街,还有少城公园都遭炸。”易剑明说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唉,听说炸死了好多人。警报一响,少城公园躱了不少城里的居民,可能有暗藏的汉奸特务打信号,公园里落了两个炸弹。有人看见,树子上都挂着人的断手,到处血淋淋的,吓死人。”
   江洪皱了皱眉,望着易剑明问:“易医生,您是有知识的人,城头又有报纸,您看,日本和我们中国这个仗还要打好久?好像都打了有六七年啰。”
   易剑明略想了想,说:“江洪大哥,自从日本人1938年“九一八”占领东三省,后来又是泸沟桥的“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打了差不多要八年了。日本人野心大,东南亚的国家也被他们侵略。后来,日本人又疯狂地袭击了美国人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把美国的航空母舰都炸了。美国宣布对日开战,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打了三年了。从报纸报道分析来看,日本人战线拉得太长了。他们这是最后的挣扎,秋后的蚂蚱蹦跳不到好久了。”
   这时,秀秀推开窗户,喊了一声:“剑明,要十点了,还要摆?”
   江洪笑了起来:“哈哈,秀秀妹子,不摆啰,不摆啰,易医生,打扰您休息了。”
     易剑明站起身,往旁边那排房子头间走去。
   天气热起来了。田里大片大片正在灌浆的稻子低着穗子头,轻风拂来,茂密的稻子起起伏伏,翻着碧绿的波浪。路边的桉树、杨槐树,摇曳着自己的枝条,像在风中舞动身姿。伏在树丫上的蝉子,扯开嗓子,不住叫着。
   在院子里,主人林素华正在替邹秀秀洗头。肚子里怀着六个多月的孩子,秀秀只能站起,尽量把头埋下,把头发浸在搪瓷盆子装的清水中。
   “秀秀,水,烫不烫?”
   “不烫,温热温热的,刚好。林姐,桌子上有洗发膏,粉色的。”
   林素华用手指挖了些洗发膏抹在秀秀头发上,用手掌装了些盆里的水,浇在洗发膏上,双手轻轻地揉搓头发,细腻的泡沫散发一股淡淡的清香。
   “秀秀,你拿来这个洗头发的好香哦,泡泡又多。”
    “这是上海货,在春熙路百货店买的,小店里买不到。一会儿我送您一盒,林姐,您和兰兰好用。”
   “谢啰。秀秀,热天,汗多,头发是要经常洗。”
   “妈!给秀秀阿姨洗头嗦。”
   林素华一看,女儿兰兰放学回来了。
   “兰兰,去再烧点水,一会儿妈和你都洗一洗头发,秀秀阿姨的洗发膏,香得很,你闻。”
    兰兰走过来:“哦哟,硬是香喃。妈,肯定是上海的。”
   林素华边用水冲洗秀秀的头发,边问:“秀秀,你咋个晓得是上海的?”
   兰兰神气地说:“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她爸在东大街开得有个百货店,她洗头用的就是这个,我在她头发上闻到过,她告诉我,她用的洗头发的,是上海的洗发膏。妈,也就是这个香味,好闻。”
   林素华的眼睛露出母亲慈爱的目光,说:“兰兰,你快去烧水,我们一会也洗头,洗完,好做饭,你爸赶场也要回来啰。”
   “妈,我晓得。”兰兰蹦蹦跳跳地朝屋里走去,头上两根乌黑的长毛根(辫子),在她苗条的身后左右甩来甩去。

共 48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夕照青山老师的这篇文章,单从文的架构角度来看:小说人物置换的构思它是巧妙地,固然人物主次的背景渲染亦然显得格外重要。夕照青山老师他把选题切入抗战历史时期的小家庭背景,以小见大,传呼达意,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巧妙的把家国命运构体相吻合,一是以小家庭的生活布景展开,其次就是时不时的加入战时背景来烘托,因此他是成功的。再来看故事情节的发生他也是设置了很多微观,看似入微,确乎直击主题。这必然是一次成熟的构思。尤其是在人物的角度看是下足功夫做了设置,一是主次人物的转换,二是契合战时大背景不紧不慢的交流,这是一点成熟。主题上想必不必多言,其义自见,他拥有升华的一面,固然悄无声息的也在建构内容和结构中下足了功夫。语言文字的叙述亦然手法老道,文字处理上是值得阅读的,但我们不从他的表象看,从文字的娴熟表达直抒,这是对小说拟定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一次灵魂沟通,便是置换中以作者身份走进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中,这是小说家成功的一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看问题不仅看表意,更重要的是挖掘小说家自身对建构的处理是否巧妙,对人物塑造的精神世界的深入。 故而,我是比较欣赏此文的,值得推荐阅读欣赏。感谢你的赐稿。【编辑:静安云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7-13 19:17:43
  那一大片空白文字有吗?我就这里没看懂,像还有第三章!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1-07-13 20:11:53
  欣赏情景交融的一则故事,美好的新婚之喜与日冦的侵略形成对立的环境,让人在为贤佳丽甜蜜之余,又对战乱对人们的伤亡而忧虑,有悬念,有祈盼,有无奈。推荐阅读佳作。敬茶!
3 楼        文友:鲁芒        2021-07-14 06:58:56
  历史题材不易写,作者将家庭生活亲戚关系跟时代大背景结合起来,处理很好。
   质疑:文中“自从日本人1938年“九一八”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当在1931年。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3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7-17 21:31:00
  鲁芒老师,应该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谢谢指正。
4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7-17 21:44:24
  感谢静安老师编按,和各位老师点评。鲁芒老师指正,文中一处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谢谢了。这是在写的中长一个中长篇小说,发了两章,根据社团未完作品不能连载,就止打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