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天使的拯救(小说)

精品 【流年】天使的拯救(小说)


作者:乔个休 秀才,1322.8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12发表时间:2021-08-22 11:48:38
摘要:回忆跨过山海,你可以入梦来。


   “闭嘴吧你。”我很烦,拍它一记,“你不说你是老家人吗?你瞧瞧,你快找啊。”
   “好了好了,你别担心。跟我走吧,我们这就是回到过去了,没拆迁过的,我认得地方。爸妈经常批评你,让你碰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要开动脑筋,认真解决问题。你就是坏毛病不改。”
   “坏毛病?啥叫坏毛病?不会说就少说几句。毛病本来就是坏的,难道还有好毛病?你这是回到老家,‘门台大’,嚣张起来,敢教训我了吗?”
   我滔滔不绝说着废话,给自己壮胆。我很害怕,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居然如此简陋。天气晴朗时,我站在对岸看过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现在都跑哪儿了?难道之前看见的,是海市蜃楼?眼前的破败景象,明摆就是老电影里头,那万恶的旧社会啊。我哭。
   光是发愣,与事无补,镇定镇定,我要自救,我谆谆告诫自己。看看手表,我们走了总有个把小时。终于摸到一户旧木房门口,我伸手敲门,可没门可敲,门框挂着一张竹门帘。门帘撩起,走出一个小男孩,和我差不多年纪。总算见着大活人了,我舒出一口气,我想打听事情,但太突兀,不知道如何称呼他,便无名无姓搭讪道:“哎,你好。我想喝水,口渴了。”
   他说:“水有,管饱。”
   时间轴换了,口音倒还是本地方言,和城区稍有一点点差异,还能接受。站在水缸边,我咕嘟咕嘟灌满一肚子。刚才走了好长一段路,口干,着急,老早忘记不能喝生水的科学道理了。我放下水瓢,抹一把嘴边的水痕:“请问,这里是老家吗?有个全红姑……”
   他很热情:“你找我姐?”
   我这聪明脑袋,一下子就懵掉了,我支支吾吾,讪笑道:“这么巧,正好摸到你们家?你就是全学敏?”
   “是啊,你怎么知道?我姐来了。”小孩子忘性大,他姐姐一过来,他就忘记我知道他姓名的关键问题了。还别说,他如果坚持问下去,我真讲不清个哩格啷。
   不远处,一位小姐姐挑着担子,出现在我眼前,她衣着朴素,眼神活跃。我看着她。对,就是她,虽然和祭奠网上看见的黑白画像,依稀有点区别,但神韵依然。她放下稻箩,大汗淋漓,脸色红扑扑的。这就是革命先辈,我们家族的先烈,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赶紧鞠躬:“前辈,您好。”
   她爽朗大笑:“干嘛叫我前辈?你是谁啊?”
   “我叫全力,是对岸的人。”
   她格格格地,发出银铃似的笑声:“真巧。你也姓全?你是对岸的人,那是城里人了。是老家村搬过去的吗?我说过去没有见过你。你是怎么来的?坐船?为什么你穿的衣服,样子料子都和我们不一样?”
   我理一下校服,喃喃地说:“如果说,我是飞过来的,你信吗?”
   全学敏敲边鼓:“不信。你没翅膀,也不是鸟人。”
   这也是个妙人,前后围着我转,认真察看我。这家伙,夸张了点,我这么单薄的身材,哪里需要前后转着看。我举起手掌发誓:“翅膀我收起了好么。相信我,我真是飞过来的。”
   “好吧,我信。这位小鸟朋友,你飞这么远,饿了吗?我们只有番薯汤,你要喝一碗吗?哈哈,你这小狗真丑,和我们家小黄长得完全不一样。它叫啥来着?它喝番薯汤吗?”
   “它是恶霸,叫地主。”我朝它眨巴眼,它惶恐地避开我的视线。在全红姑面前,它很内疚,也很紧张,莫非近乡情更怯?
   “这啥破名字,听着真别扭。我最讨厌地主恶霸了。”全学敏当面嫌弃它。
   “那叫它小黑好了。”当机立断,这个我可以拿主意。
   地主小黑倒不挑剔,就地趴在泥堆里,咔嚓咔嚓,啃它的生番薯。中华田园犬小黄同学,困惑地趴在不远处打量它,眼珠子在眼睑里头,上下左右转来转去,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可能在考虑,是拿它当敌人对待好,还是当朋友好?看上去,也不是好相与的角色,还是敬而远之吧。我认真教训地主:“我警告你,啃这么多生番薯,呆会儿,如果想放屁,离我们远点儿,这是礼貌问题。”它听了,直朝我翻白眼球,愣神想半天对策,还是埋头苦干,继续咔嚓咔嚓啃下去。
   我在全家住了下来,天天和全学敏一起,随全红姑去田里放牛、割稻、种麦、压番薯。我也见过全红姑父亲一次,面黄肌瘦,沉默寡言,只在全红姑向他介绍我时,朝我点点头。他很疲倦,回家倒头就睡,睡醒了,慢吞吞出去干活。关于我的逗留,他没有任何兴趣关心。这对我来说,正中下怀。我们给地主老财家,放牧了十三条黄牛。牛吃草时,把根系边的许多虫子带出来。许多白鹭昂首阔步,盯着黄牛亦步亦趋,有的干脆栖在牛背上,等待虫一出土就赶紧啄走。有两条小牛,无忧无虑,一直在顽皮顶牛。恶霸地主,倒是自觉行使职权,跑过去把它们隔开,这是它的老本行。恶霸不是牧羊犬,而是斗牛犬?我平时不大关心这个,记忆有点模糊,回去有网络了,再百度一下。干着活,我的手掌开始出现老茧,没扛过大活的人,就是不经折腾。空闲下来,我们坐到田岸上擦汗,全学敏倒碗水给我,疑惑地问:“哎,家伙,问你呢,到底找我姐啥事?你都不用回家吗?你爸妈不找你吗?看你的样子,也不像盲流。还有,你一过来,怎么就知道我叫全学敏?”他总算想明白了,也是后知后觉。
   我张嘴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全红姑看一下全学敏,笑着说:“你别担心他把我们家吃穷了,我们本来就穷,也更穷不到哪里去。你放心在这里玩,我们家虽然穷,有我们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后一句话是对我说的。
   全学敏不好意思:“姐,我不是舍不得,就是好奇,随便问问。”
   对,我为什么不回去?大兄弟,不瞒你说,我这是回不去了啊。我找不到结界所在,爸妈一定担心我了。都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洞,会不会就是时空隧道?我在这里到底呆了多久,还要呆多久?我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这里的时间,和那边怎么换算比对。我给自己找理由,没事没事,过去放假住外婆家,爸妈也从不担心我。全红姑家,虽然简陋破败,但带给我熟悉亲近的感觉。我背着人,发了一条微信给老妈,说我住校了,不知她能否收到。手机上,一直没有显示信号格,更别说是4G还是5G,我对这里的网络,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也不敢用语音,万一妈妈回过来,有信号了,哇啦哇啦,会吓着人的。妈反正天天值班,先搪塞过去再说。我看见手表上的时间,是1927年1月10日。既然如此,就是还没到关键时刻。如果我能帮助全红姑,摆脱牺牲的困境,那该多好,我一定要努力一把。见我赖皮赖脸准备长住,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全学敏也放松下来,不再追问。我俩年纪相仿,性格也都温和,已经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熟悉了,无话不谈,我问他:“你爸呢?最近怎么都没见他。”
   “我爸做泥水工去了,他很忙的。”
   “从没见你爸开心笑过。”
   “我妈去世到现在,他一直很难过。我爸常说一句话,衣乐还是食乐?没什么事情让他开心。你爸妈呢?做什么的?”
   “我爸妈是医生。”
   全学敏羡慕地说:“你妈妈也是医生?女的也能当医生吗?”
   我说:“我爷爷奶奶都是医生。”
   全红姑笑:“真好,这就是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打破旧世界,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全力,我说的话,你能听得懂吗?”
   “听得懂,我们老师都说过,我作文也写过好几次了。有个事我还是要说一下,其实,我们虽然是同宗,但是你们的辈分比我高多了。”我艰难地把问题摆出来了。
   全红姑笑嘻嘻地看着我:“我老早看出来了,你和我们,不是一个时候的人。这样吧,我们不论辈分,论年龄大小好了,我是姐姐,学敏也比你大一点,你也叫他哥哥。”
   “好的,姐姐。”我真心真意地叫了她一声姐姐。
   “我我,叫哥哥。”
   “哥哥。”其实,叫他哥哥也应该,明显是我占了便宜。
   全学敏侧一下脸:“你别这么勉强,你就叫我一声哥哥,也没让我占多大便宜。要不,我们公平合理,轮流做庄,这个月你当弟弟,下个月我当哥哥。”他出了个好主意。
   “行,你这神逻辑,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
   “你这都知道?真聪明,我的好弟弟。我骄傲,我是你哥哥,哈哈哈哈嗝。”
   我看着这姐弟俩,心里写满同情。我想起从爸电脑上看见的,祭奠网中写的内容,全红姑姐弟,从小吃了很多苦。后来,少埠的陈兰平老师,按地下党组织指示,在村中办起农民夜校,宣传革命理论,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这时,全红姑已经长成一个机灵壮实的姑娘,她动员几个女青年,一起到夜校读书。陈兰平十分欣赏全红姑的大胆心细、勤奋好学。革命就需要这样积极能干的妇女干部,所以把她作为入党对象培养,教她读书识字,给她讲解革命道理,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全红姑认真担负起领导县里南区妇女运动的重任。她在各地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妇女。不到一年时间,妇女会组织,就在广大农村中得到普遍发展,不管是在老家上头殿、周村娘娘宫,还是在新安走马楼、下社山门宫等地,都由全红姑主持召开妇女会议。
   平时到这个点儿,我老早已经吃饭了,我有低血糖毛病,已经饿得晕头转向。番薯粥薄得能看见碗底,我天天饿得前身贴后背,一定是营养摄入太少,倒好,回去省得减肥了。也不知啥时候才回得去,也没镜子可看,倒是有一面青铜镜,历史悠久陈年百代,模模糊糊的,都泛出青铜绿了,能看出是个男孩,至于是我,还是全学敏,那就要猜了。地主倒是不发愁,它又不会水土不服,天天咔嚓咔嚓啃番薯,它这是荣归故里吗?
   全红姑站起来,眼睛一转:“不要这么不开心嘛,今天我就地取料,给你们做点好吃的东西,打打牙祭。你们猜,是什么?”
   全学敏说:“我知道了,糯米蒸糖藕。”
   全红姑笑:“就你聪明,应该留给全力猜。”
   全学敏说:“没事,他再猜一次。”
   我说:“我笨,猜不出。”
   附近就是大片荷塘。寒冬的塘水中,原本颇具诗情的莲叶何田田,只留得枯荷听雨声。不时有长脚白羽海鸟在田塍上掠过。远处有三三两两工人穿了落田防水衣,在荷塘辛苦劳作捞藕。驻足看一会儿,我想妈妈在家烧的农家菜了,藕无论炒肉,炒粉丝,都好吃。妈妈说过,糖藕味道也不错。
   全红姑向农妇买一管鲜藕,水田刚刚淘摸上来的,对方坚决不肯收钱。一枝六节,看上去,有点婴儿肥的小手臂似的。农妇说,杂排骨、杂猪脚蹄,都很好吃,藕都是借别人的力。说着,她口水就下来了,赶紧抬起手臂抹掉,自己都不好意思,憨笑起来:“这些谁家吃得起呢,都是给财主家帮工看见的菜肴。”
   全红姑回家洗藕,有点小麻烦的。在书上读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指的是荷花。长期潜伏在泥里卧底生长的藕们,就没那么正气凛然了。她刨了藕皮,切成数段。再洗净米,一颗颗放进藕洞。不洗米感觉不净,洗了米,湿湿的又不容易放,不得已借助牙签疏通,把藕洞塞满。摆入锅里,洒上一些土制古方红糖,倒了浅浅清水进去养着,在火上叫个十五分钟,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吃了。
   不久,就闻到锅里透出的红糖香韵。拎起木头锅盖,让过眼前飘逸而来的甜味薄雾,可见三截熟透了的藕节,已变得糖红老色。切成细细薄薄的一片片,糖藕就可以上桌开吃了。藕断丝连这成语,此时此刻体现得最是淋漓尽致,我忍住口水,想起老书说的一句话,古之人不余欺也。
   好不容易等到开锅,我早早端起碗来,大口吃藕。这么烫吃下去,我担心会得食道炎,这时也不管不顾了。门外跨进来一位大叔,看见我就笑了:“好香啊,吃啥好东西了?这孩子看着面生,是亲戚吗?”
   全红姑站起来也笑:“陈先生来了。他叫全力,是天外飞仙,说从对岸飞过来的。”
   大家跟着笑,陈先生说:“红姑,晚上你再辛苦一下,约一帮姐妹,一起到农民夜校读书。我想借这个机会,召开一下妇女大会。另外,会议结束后,给你秘密办一下入党仪式。祝贺你,十五岁的中共党员,目前全县数你最年轻了。”说到后面,陈先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我的耳朵很尖,他的悄悄话,我都听见了。我想,这仪式,和我入少先队时一样的。这位陈先生,就是简介中提到的,党内领导陈兰平吧。
   全红姑看我一眼:“谢谢陈先生,我会继续努力的。”
   他们出发时,我问:“那个,我也能过去参加吗?”
   陈先生有些迟疑,全红姑说:“让他过去吧,这俩孩子在家,我不放心。他们凑在一起就闹腾。”
   她看着我笑:“你是男孩子,参加妇女大会没问题吧?”
   我尴尬地笑,没问题没问题。大家哄堂大笑,陈先生便点头同意。全红姑略微收拾一下碗筷后,我跟着他们去开会。旷野中,黑灯瞎火的,又下小雨,我在泥路上一步一滑,也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跤,幸亏他们及时抢住,我都要变成泥人了。总算平安到达老家上头殿,不料殿门紧闭,高高的围墙,使人望而生畏。如果找管殿门的阿公开门,时间已经不允许,怎么办呢?我想说我有翅膀,但不好意思说出来,毕竟人太多,而且不知道下雨对打开翅膀有没有影响。正踌躇间,全红姑和邻居黄阿花,一起去邻居那里借来楼梯,靠向大殿左边,两人一爬一拉翻过墙,打开了后门。

共 1984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一个名字叫全力的少年口吻去写抗疫期间他的父母为国家的付出,而这种为国为民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全姓家族有着久远的传承,全家的前辈有着一个叫全红姑的,就是全氏家族骄傲的典型,她是烈士,在17岁的花样年华牺牲。清明时节从湖北黄冈返回的爸爸在网上祭奠全氏祖先,对儿子全力说,等疫情缓解后,带他去纪念馆现场拜谒全红姑。作者匠心独运,将全力通过梦境穿越到全红姑所在的时代,他亲眼目睹全红姑为革命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竭尽全力帮助全红姑脱险。作者想象力的翅膀异常强大,书写两代人的美好品德,运用的是穿越的手段以及玄幻的手法,会飞的天使的翅膀,会说话会变回人的狗狗地主,高傲而又重情的黑猫警长,都将少年“我”的穿越到战争年代增添了幽深玄妙的色彩,如此不受科学、人文与时空的限制去展现先烈的牺牲精神,更为生动,吸引人。作者将主人公定位于一个在家上网课的少年,将他梦境中的作为描述出来,将“天使”的内涵演绎得更为深厚。战争年代先烈们为救国救民,牺牲生命与鲜血去幻为济世救穷的天使;疫情汹汹,白衣天使逆行而上,奔赴最危险的前线,救治百姓;而以小说主角全力为代表的新生一代,更是传承先辈优良传统,他在梦境中为危难中的全红姑插上翅膀的作为就是其内世界的真实展现。小说围绕天使与拯救两个词,展现了数代人美好的精神风貌,构架巧妙,立意甚高,精彩佳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8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21-08-22 12:00:52
  作者对当今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把握得当,对话风趣,如同朋友般的亲子关系,也为美好品格的传承提供了良好氛围。
   奇思异想的穿越情节,来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生活,拉近了现实中的孩子生活与之的距离,少了说教的晦涩干巴。特佩服!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乔个休        2021-08-22 14:01:12
  谢谢风逝老师!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8-25 07:23: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司药        2021-08-26 14:21:46
  现实感做基石、空间感作邃道,脑洞大开的铺陈足以引领读者入境并自由穿越……灵异气息与现场脉络相互辅佐、相互成就一个轻盈又厚实主题。我个人偏爱这类灵动且异彩的文本,学习并拜读了!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4 楼        文友:金志敏        2021-08-29 22:59:49
  天使的拯救
   天下几人能具眼,
   君家大庆自名村。
   使华昼绣荣观重,
   子舍春龙旧迹存。
   的府早推忠厚传,
   夫妻今见富生孙。
   拯时正要贤臣策,
   出处何烦智者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