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童年的菜园子(微小说)
我的老家,在辽西的一个小村子,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
老家有一片菜园子,前30米,后10米。四周全是一人高用泥堆的墙。每到春天,大地开化,父亲和母亲就在晴和的日子里,把园子里的土翻起来,然后打垄,打池子。母亲还要提前几天把茄子,辣椒,黄瓜,窝瓜提前发芽育秧。
3、4月份,母亲挖好了土豆种块,把种块种到撒了底肥松软的土壤里。
还要栽蒜,在清明节前,母亲栽了紫皮蒜。
等各种秧育好,父亲和母亲就天天忙乎着,计划好在哪里栽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小葱……还在猪圈边,墙边栽窝瓜,葫芦……
蒜,土豆由于栽种的早,都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其他的秧都经过缓苗,气候适宜,也憋着劲儿地长。
父亲是种菜的好手,他懂得的知识真多。太阳没出来,他就一头扎到园子里。给西红柿打杈,给窝瓜扣花,小时候我们不懂,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授粉。扣了花的窝瓜坐果率高,结的窝瓜多。人们都夸我们家菜园种的好,品种多,结果又多又好。
园子里最属黄瓜长的快。母亲说,只要水浇足了,黄瓜见影儿,六、七天就能吃。
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蒙蒙水气和瓜果的清香,园子里的蔬菜陆续成熟了。
这时候,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直奔菜园子,薅下黄瓜,用手撸两把,就“咔咔”吃起来,半红的西红柿薅下来,在背心子上蹭蹭,一大口咬下去,咬了一个月牙,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弄得背心子都是。我们姐三个差点把菜园子罢园了,回家母亲一顿骂是免不了的。
夏天真好,园子里的菜都下来了,我们每天换着样儿吃。那时候的蔬菜是纯绿色无公害,上的是农家肥,手工捉虫,味道好极了。
早晨,母亲煮了一大锅高粱米饭,捞水饭,米汤喂猪,到园子里摘了一大筐辣椒,黄瓜,豆角,茄子,炸了青辣椒酱,拌烀土豆,茄子,再撕点葱叶,真爽口!晚上,母亲发了玉米面,大锅熬土豆豆角,贴大饼子,还拌了一盘黄瓜菜,切了蒜末,我们吃得不亦乐乎。
“头伏萝卜二伏菜”父亲和母亲又在园子里种了红萝卜,青萝卜,胡萝卜,大白菜,菠菜……
蔬菜收获了,母亲腌了一大缸酸菜,一大缸咸白菜,父亲还挖了一个大菜窖,把余下的菜都保存在菜窖里。
冬天到了,我们吃酸菜炖粉条,咸白菜丝拌豆腐,炸萝卜片蘸辣酱……因为有了这些蔬菜,严寒的冬天也不单调。
遥远的童年,丰富多彩的菜园子,给了我无尽的欢乐,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