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传记文学巨著《史记》初探(赏析)
《列传》与《本纪》不同,它没有结合人物编年记载大事的任务,有更大的自由,只依描写传主的需要选择材料和结构谋篇,所以本篇较《项羽本纪》单纯,作者集中选取了三件事表现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即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这三件事都是关系赵国荣誉、尊严和命运的大事。通过它们不仅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也感人至深地揭示了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以此三事为断,除一头一尾外,分为三个段落。
从篇首至“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为开头部分。接下来,从“赵惠文王时”起至“赵亦终不予秦壁”为第一段,写完璧归赵。全段以“赵王于是遂遗相如奉壁西入秦”为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写蔺相如奉壁入秦前的情事,后部分写奉壁入秦后的斗争。
前半部分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事情缘起。赵惠文王得到宝玉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后,便遣人下书以十五座城池相换。第二层,写秦王这一要求在赵国引起的反响。赵国君臣很清楚,秦王名义上是换,实际上是夺。答应换,未得城,白受其骗;不答应,又会触怒秦国,惹来兵祸。陷入举棋不定的矛盾状态,想找一个可以回报秦国的使臣,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至此,必须决定对策并找到一个足以完满完成任务的使者,已经是呼之欲出的问题了。于是进入第三层。宦者令缪贤推荐其舍人蔺相如。他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说明蔺相如的机智过人。缪贤曾经有罪,想逃亡燕国,因为过去有一次陪赵王会见燕王时,燕王曾私下握着他的手表示愿意结交为朋友,于是自己以为燕王是可以信赖的。而蔺相如则透过表象看到事情的实质,指出根本原因是燕弱赵强,燕畏赵。那时缪贤受到赵王宠信,所以燕王要巴结他,如今成了赵王罪人,逃到燕,燕王为讨好赵国,一定会捉住他送回来。劝他不要逃亡,应肉袒向赵王请罪,表示诚心悔过。缪贤照着蔺相如的话做了,果然得到赵王的宽宥。缪贤这一具体介绍,蔺相如还没有出场之前,已经使人感受到一个很有智谋的人物形象。
第四层,相如出场。赵王向他询问对策,“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而不能定的问题,相如当场依据形势的分析就作出了决策。他说,因为秦强而赵弱,对此要求不能不答应。秦提出以城换壁,赵不答应,则会给秦以口实;若赵给玉,赵不偿城,则曲在秦。衡量利弊,自然使秦处于理亏地位于赵更为有利。赵王询问谁可出使,相如自报奋勇,向赵王说:“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斩钉截铁地保证,对前景充满把握和自信。正是一个胸有成竹、足智多谋、勇武足以济世的智勇双全之士的声口。这一部分写相如出场,经过层层铺垫,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一旦亮相,则一举解决了决策与出使两大难题,浓墨重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后半部分写相如入秦的斗争。中间略过了相如入秦的过程,从秦王受玉说起,从富有斗争性的场面直接落笔,使文章节奏紧凑,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秦王接见相如的地方不是隆重的朝堂,而是一般台观的章台地方。秦王接玉后,很随便地传给姬妾和左右近侍们赏玩,没有一点郑重尊重之意。开头这短短几句,便勾勒出秦王不可一世的势派、倨傲和狂妄。接着将笔锋转向相如。相如见秦王这轻狂情态,知无偿城之意,便机智的假说玉有瑕疵,要指点给秦王看将玉骗回手中。相如不过是弱国的一介之使,在强国宫中与其君主、侍卫对峙,自然处于劣势,不过他以无畏的气势压倒对方:“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冠”,这勇敢的气概也足以与帝王的尊严相抵。下面便是他在外交辞令粉饰下对秦王义正辞严的指责。指责集中在两点上,一点是赵国君臣本知秦国贪饕,不过想侍强夺玉,拟不奉壁以献,是他相如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况大国,说服群臣,才得奉壁前来。这话不啻说:秦不予城,连布衣之交的信义都不如,国何以国?另一点是赵王斋戒五日,使相如奉壁前来,对大国极为尊敬,而秦王居然见之列观,传观美人,既倨傲无礼,又存戏弄之心。失礼失体,国又何以为国?他声言,如果秦王一定要强行夺壁,“臣今头与壁俱碎于柱矣!”与璧同归于尽。“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如果说相如斥言顶多不过使秦王感到愧赧,而欲与璧俱碎的决心,却不能不使秦王气馁了。秦王不得不放下君主之尊,表示谢罪,坚请相如不要摔壁,并立即招有司拿来地图,指定给赵的十五城。秦王屈服于相如的气势,与开始那种倨傲自尊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秦王已经开始被相如牵着鼻子走,相如不怕牺牲的勇气显示了它的威力。
相如揣摸到秦王的举动无非暂时应允,终不予城,便又机智地提出,和氏璧乃天下共传的宝物,赵王送壁时斋戒五日,秦王受壁亦应斋戒五日,用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设九宾来接引使者献玉。对这些条件,秦王同样不敢不一一顺从。相如取得缓冲之机,便使从者带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归赵国。当秦王斋戒五日之后,用隆重的礼仪引见相如时,他所得的只是相如的一片责言。这一席责言步步占理:第一,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没有一个是守信义的。因此,相如怕受欺而有负于赵,所以已令从者持壁归国。第二,秦强赵弱,秦先将十五城于赵,只需一介之使赴赵取璧,赵岂敢不与?第三,相如自知欺秦王之罪当诛,愿就鼎镬,请秦王考虑如何办?这真叫人莫可奈何,秦国君臣只有相视苦笑而已。秦王知杀相如,亦无所得,徒失秦赵之欢,不如就势以礼相遣,乃廷见相如。相如终于胜利而归。
整个事件过程,贯穿着相如的智和勇,将这特点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刻画得十分集中,十分突出。情节曲折引人,开始是秦王不可一世,而经过相如的一系列智勇斗争,他的气焰不断减杀,步步陷入被动,最后只能苦笑了之。整段文笔简洁紧凑,传出一片紧张氛围。
从“其后秦伐赵”到“秦不敢动”为第二段,写渑池会。秦国连续两年攻赵获胜之后,提出与赵修好,邀赵王会于渑池。胜国邀败国相会,居心叵测是不待言的,赵国对秦国这一举动深怀戒心,赴会之前对国内进行了妥善的安排。会上秦王果然以其胜国的姿态,肆意凌辱赵王,使之为秦王鼓瑟。但在相如的劫持下,秦王也不得不为赵王一击缶。相如以其无畏的勇气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使弱国、败国取得了与强国、胜国对等的地位,相如的智勇得到了进一步表现。这段中写相如劫秦王击缶的笔墨可以与《战国策》中的《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媲美。由于事件本身是争取两国对等地位,一来一往,文字上也有意对称,整段呈现一种对称美,对应美,与上一段明显不同。
从“既罢归国”到本部分末为第三段,写将相和,蔺相如的品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渑池会后,相如因功拜为上卿,而位又居廉颇之右(古时以右为尊为上)。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即拜上卿,那时蔺相如不过是缪贤的舍人,于朝廷无位,如今竞超迁于廉颇之上,廉颇不免恼怒,宣称:必辱相如。相如则百般避让,每逢朝会便会称病不出,以免在朝住上给廉颇刺激;外出路遇廉颇,则回车避开。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上,蔺相如面对强有力的秦王,无所畏惧;现在他既位居廉颇之上,又深得赵王宠信,势力远远压过廉颇,却一时对他不胜畏惧。这主要是由于他“先国家急,而后私仇也。”他知道秦所以不敢侵赵,就因为赵国有他与廉颇,如果内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利于国。廉颇终于为他的大义为国的行动所感动,向他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作者于段末写此后三年,廉颇连胜齐,第四年相如亦胜齐,隐喻其赞赏之情。这篇传成功地刻画出相如智勇双全、大义灭私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品格,教育了后代千千万的人。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如实记下了蔺相如的事迹,在忠实于历史的前提下,在文中显然灌注着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单纯地还原还原历史情景。蔺相如这种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临危不惧、镇定不乱的大智大勇,这种虚怀若谷、以国家为上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人品,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一片赞美之情。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揭示了另一层我们也许未曾在乎的意思,就是蔺相如的出身。他的舍人地位,是社会上毫不起眼、相当于官宦家的一个打杂的身份。但就是这个被朝官瞧不起的地位上,却走出了一位名传千古的人物。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地位决定不了社会人的才能高低,也决定不了人的品格高下,更不能代表其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以蔺相如为例,社会地位虽低的人,品格却很高尚,能力却很出色。司马迁对门第观念的批判,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十分明显。
三、《滑稽列传》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全写王侯将相,也写了不少下层士人和平民百姓,最有名也最熟知有写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出自那篇。而在记载一些特异人物的《滑稽列传》中,作者对于这些下层人物也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滑稽列传》出自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列传中写的第一位人物是淳于髡。本篇除去篇首一小段有如引子的几句话外,正文部分可分为三大段。开篇以孔子对六艺作用的话切入,说明那种小人物的一些讽喻之言,有时候也可以办成大事,可以"解纷“。
从“淳于髡者”到“语在《田完世家》中”为第一大段。写淳于髡所办的第一件"大事”,即劝喻齐王抵抗入侵之敌。首先交代了淳于髡的身世为一赘夫即上门女婿,可谓地位低贱,他也生得其貌不扬,身材矮矬,但幽默滑稽,能言善辩,智慧不小。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那些高官们也做不出的一件大事。当时齐威王贪图享乐,不理国事,把朝政交给大臣去办。外国大兵压境,来侵犯齐国,形势非常严峻,人心惶惶,朝中大臣都很惧怕,但无一人敢当面去劝谏齐王抗敌。这时淳于髡站出来劝谏齐王。但他没有正面进谏,而是采用迂回的策略,利用“激将法”,一下子就把楚王的斗志给“激活”了。具体过程是,淳于髡把齐威王比喻为一只神异的大鹏鸟,说这鸟现在虽然居于深宫不鸣不动,但其能量可非凡鸟能比,小鸟更是望尘莫及。听了这番恭维话,谁能不高兴呢?齐王马上回应,说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王立即下令调集全国军队,并严明律法,杀一儆百,对积极抗敌者予以奖励,一冲直上云霄。结果诸国来犯之敌看到齐国这般这架势,也就识趣地退兵了。淳于髡的迂回策略成功了。他抓住了齐威王的心理特征,没有据理强争,那样会引起齐王反感,达不到目的;而奉承恭维的话,在一般士大夫朝官们口里又说不出来,他们认为作臣子的只能直言劝谏,不可违心恭维。淳于髡的聪明就体现在这里,他打的是心理战,从人性的弱处着手。
淳于髡办的另一件,是他出国搬兵之事,这一节文较短,只有一段。写的是齐威王八年,楚国派大批军队至齐界,要与齐国开战,大敌当前,齐王独力难支,欲派人求救于赵,以解危机。他知道淳于髡有能力胜任这事,就给他一百斤黄金,外加四马一套的战车十四乘,让他去赵国搬救兵。淳于髡听了齐王的话后,既不拒绝也不承允,只是仰头大笑,连头上的带子也笑得挣断了。威王不解,便问何故大笑?有什么说法你就讲出来。然淳于髡未正面回答,却举了个例子,说是他从东方来时路上见到一个农夫,农夫手里拿着一只猪蹄,端着一盂酒(古时盛酒的小器皿),在对天祁祷,要求上苍赐给他满仓钱粮,粮食越多越好,堆得到处都是才行。这种要求与他对神那点可怜的付出简直太不成比例了,所以我笑。齐王听后立刻明白了,是淳于髡嫌礼物太少,难以成事。所以他马上把黄金增加到千镒,四马车一百辆,还有白壁十双。淳于髡带上这些礼品出国,走到立马就把事办成了,赵国给发来精兵十万,一千辆高级战车。楚国听到这些消息后,惧怕了,连夜退兵,一场大危机就这样解除了。从这件事中,大敌当前的齐王既想搬兵退敌,又舍不得付出财物。此种情形,作为使者,是拒绝还是领命?拒绝是违王命,答应又难完成任务。如何才能既不违王,又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王的信任、争取到理想的支持呢?淳于髡一个巧妙的比喻,便解决了这一难题。体现了“谐能解纷”确实给力、有效。
《滑稽列传》中第二个人物是优孟,这人是个会歌舞的人,身材高大,语言机智幽默,常在谈笑中以讽喻的方法为人说理解事,很有辩才。对于他的记载有两件事,分为两大段,从“其后百余年”到“无令天下久闻也”为第一段,写他劝喻楚王葬马的事。楚庄王非常爱他那匹马,既给纹绣,又让马住华美的屋子,喂养高级食物,结果马因缺少运动得了肥胖病死掉了,楚王便分外心痛。于是他决定以大夫之礼莽之,用葬高官的规格给马办丧事。朝中左右大臣都劝谏别这样,说太出格。可庄王执意不改,还说谁再劝葬马之事就定他死罪!在这样一个暴虐独裁的王前,朝臣们当然都不敢言语了。然优孟独辟蹊径,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件事。他来到楚王宫中,一进门便放声大哭。楚王惊而问他何故,优孟答曰:“马是大王最爱的东西,咱们堂堂楚国之大,这样葬马,规格太低了,不应以官员之礼葬,而应以君王之礼葬之。”楚王问那怎么葬才对?优孟答道:“要用玉雕的椁,用上等木材做棺板,上面画上美图,调军队为马挖墓修穴,叫老头子们背运土块。让齐国赵国侍葬在墓前,韩国魏国恭卫在其后。宗庙祭祀也应有马一份,给马以万户的封地。这样,各国诸侯听到,必然说大王贵马贱人,将马看得比人高贵。”王听后说:“我的错误这样大呀!那怎么办?”优孟说:“请大王以牲畜之礼葬之即可。以土灶为椁,以铜锅为棺,加上姜枣调料,以及粮食稻谷,以火为衣,把它送进入肚子里埋葬。”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便把马交给了宫中膳食堂叫吃了,还叫再不要传扬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