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在书的世界里打开世界(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在书的世界里打开世界(随笔) ——写给武汉外文书店


作者:别似幽居人 举人,34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4发表时间:2022-03-07 15:24:25
摘要: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在图书馆里安静地读书,享受着最崇高的自由和最纯粹的快乐,所有负累和纷争都已远离,一颗心被打磨的温润如玉,灵魂的高度都得到了提升。愿山河无恙,疫情远去,祝福每一位爱书之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圣殿。

【晓荷】在书的世界里打开世界(随笔) 走进外文书店,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1号,在一楼就被她空灵高蹈的设计所吸引,纯白的四壁,一排排丛书仿佛从时光隧道中耸入圣洁的高高殿堂,又好像在由书籍构筑的阶梯中直上云霄,那么梦幻,那么唯美,那么纯粹。这是精神的世界,一下子将身外的车水马龙隔离开来,将喧嚣的市井杂声摒弃在外。在闹市,在寸土寸金的中南版块,她以无声无息又卓绝优美的姿态,静静矗立,欣然等待。
   等待喜欢她的人走近,走进,一探她的芳容,再也不想离去。无论是戴着眼镜的长者,还是穿着校服的儿童,无论是年轻的情侣,还是单身的少年,各种各样的读者,我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座书店,曾经以她的古朴庄重吸引过我,是我和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闭关两年,全新升级的外文书店重新回归,以光为主题贯穿整栋大楼,科技感十足。这里的原版图书占总藏书的30%,是华中地区拥有原版书籍最多的一家书店,7楼的藏书阁,更是保存了国内外4000余册孤本珍藏级的图书。改造后的书店颜值爆表,融入了更多更好的文化元素,打造了一个全新体验的现代化综合体。书店是不断成长和更新进击的复杂系统,需要现代化的管理,这里不仅仅是个书店,更是个文化文创生活和美学综合体,是城市的崭新传奇象征,闪闪发光的武汉的灵魂就在闪闪发光的外文书店里面。
   原先的古色古香,曾是我们流连的记忆,重生后的书店宛如再造,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有人说这是武汉地区装修最有个性,最具艺术气质的书店。老建筑、新地标,外文书店以她的崭新之姿,成为了引领文化与先锋的精神座标。
   然而,我们还只是在匆匆的一瞥中欣赏她的外观,还未来得及走进去细细品读其精神内核,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让重新开业才1个多月的外文书店被迫关闭。她和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静静蛰伏,默默守护,等待一个重生的春天。
   疫情过后,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因为制作《朗读者》节目,在书店四楼采访了人民英雄张定宇,外文书店迎来了她疫后重生的第一批尊贵客人。真佩服摄制组的匠心,把采访地点选在书香环绕的“奎光人文世界”。在这里,宾主相谈甚欢,张定宇朗诵了当年出国医疗援助时期写给护士妻子的情书,饱含家国人文情怀,也深藏一位远在异国他乡的医务工作者对妻子对家庭的眷恋牵挂,令人落泪。
   因为这次采访,人与书店产生了美好的联系。古今中外,有很多公益性质的名人演讲和新书签售活动都选址在书店,这些知识先趋、文化使者的到来,和书店浓郁的人文艺术氛围产生了良性的互动,互为一体,彼此照耀,熠熠生辉。
   而我,真正走近外文书店,则是在孩子回国后的一段时光。还是因为疫情,线下学习中断,辗转回到国内,我的孩子开始了她为期一年的线上学习。在这一年中,她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氛国,选择在外文书店的书桌旁,开启她每天的功课。曾经外文书店在闭关装修的两年中,我们发现楚河汉街的文华书店环境很不错,但疫情结束后,文华书店在被迫关闭的几个月中难以为继,搬到了租金较为低廉的昙华林,过了很久才重新开业。当时我和孩子为一座书店的消失感叹了很久,仿佛遗失了一座精神家园。外文书店的开放,弥补了我们心头的遗憾,在失而复得的欣喜中,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氛围里阅读学习,珍惜每一天和她的相处。
   重新打量崭新的外文书店,在一楼聚光城市艺文客厅,在林立的书架上面,写着一行字:在书的世界里打开世界,还有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书名《当人类群星闪耀》,这两句文字选在这里真是太妙了,既恰到好处又高雅脱俗、引人入胜。从自动扶手楼梯上去,一层一层领略不同的风景。
   第二层:悬光午夜书房
   第三层:岚光创梦工厂
   第四层:奎光人文视界
   第五层:璃光漫艺生活
   第六层:熙光文化餐厅
   第七层:韶光藏书阁
   如果看书累了饿了,负一层还有晞光食物之恋餐饮区:有奶茶、水煮鱼、麻辣香锅、煲仔饭等,在饱餐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满足你的味蕾。
   值得赞叹的是每一层的自动楼梯天花板都是穹顶设计,缓缓上升的步履中,抬头仰望,仿佛触手就可摘下一颗星。真是让你感受到你将去往诗和远方,将星辰大海纳入梦想的胸怀,与人类浩瀚的书藉来一次深度拥抱。
   常常,当熹微的黎明照耀进第一束光,我和孩子便来到书店,寻一处书桌,静静阅读或写作。她做功课,我选择爱看的书籍,有时是毛姆的小说,有时是傅雷翻译的名人传记,有时是东野圭吾的最新侦探作品,沉浸在书海中,浑然忘却了时光的流逝。三楼是孩子们的天下,每到周末,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从小就耳濡目染,不愁将来不读书。四楼多是文学书籍,古今中外,应有尽有,还因为她独特的地台设计,是我最钟爱的读书区。在这里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记得有一次是关于电影和英文学习的主题,在一个问答环节,一位衣着朴素透着书卷气的女士不疾不徐,回答准确完整,令人印象深刻。会后我赶紧加了她的微信,一个知识面宽,阅读广泛的朋友给我许多帮助和指导。
   有时直到书店打烊,才惊觉暮色四合,走出书店,街上早已华灯初上,一片万家灯火的景象。我们行走在夜色中,边走边谈一天来看书学习的感受,顺便到街边吃点美食,从心底里觉得没有疫情的时光是多么美好,自由享受阅读的生活是多么值得珍惜!
   2020年6月,一张湖北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图片在朋友圈热传,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真诚和无奈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据了解,2004年,我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为东莞图书馆题字时写下了“知识惠东莞”,被这位湖北农民工在留言里引用。
   25日下午,东莞图书馆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张留言的照片,表示“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诸多网友被这则离别留言感动。据了解,在2003年吴桂春从外省第一次来到东莞打工,此后的工作地再未离开东莞,他只有小学文化,但非常喜欢看书,初到东莞时,他从地摊上买书看,2008年他在同事的介绍下第一次走进东莞图书馆。“很多书,免费看,而且环境好”从那以后他只要有空就往图书馆跑。他说,读书让他增长知识,让他性格变得平稳,让他看待事物的眼光更长远。这件事情引发关注后好消息传来,东莞市人社部门表示已为吴桂春匹配到一些合适的岗位,当天就安排面试,后来吴桂春通过了东莞市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面试,在南城一小区里从事绿化养护工作。这真是一个平凡人与一座图书馆的佳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也为我们湖北的农民兄弟在东莞受到善待点赞。
   图书馆的存在是人世间的一种平衡。它以“只与书有关”,平衡外界的混沌与迷乱;以精神世界的应有尽有,平衡物质世界的匮乏与过剩;以清朗智慧,平衡油腻俗气;以不动声色,平衡歇斯底里;以凝结为琥珀的时光,平衡生活的一地鸡毛。这是一位作者在湖北省图书馆学习阅读的一段感受,真是辉映了每一位热爱读书的读者心声。我的孩子,亲爱的孩子,在外文书店完成了她一年的线上学习,于今年春天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将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
   “当我攀上图书馆书架梯最后一级的台阶时,恰巧看见了落日最美丽的余辉。”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在图书馆里安静地读书,享受着最崇高的自由和最纯粹的快乐,所有负累和纷争都已远离,一颗心被打磨的温润如玉,灵魂的高度都得到了提升。愿山河无恙,疫情远去,祝福每一位爱书之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圣殿。
  
   2022年3月7日原创首发
  

共 31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座地标式的建筑,它是一种精神旗帜和时代象征,是城市的形象代表和名片。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1号的外文书店,就是武汉地标式的建筑。作者经常和孩子来这里阅读、学习、思考。在这里,她们见到了很多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里既有现代化的科技景观,又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更是时代的先锋前沿阵地。作者用娴熟的文笔将生活细节、见闻与思考融入笔端,采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使文章有理有据,骨肉饱满,令人信服,体现出深厚的学养与写作功底。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大力支持。【编辑:亭上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3-07 15:33: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完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觉享用了一道精神大餐,使人回味无限,力量倍增。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3-07 15:43:28
  感谢社长点评,我将继续努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