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神舟•向未来】群议“了凡改命”〔7〕(小说)

编辑推荐 【神舟•向未来】群议“了凡改命”〔7〕(小说) ——立命之学篇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4发表时间:2022-04-19 20:20:06
摘要:@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 @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六想: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六思: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神舟•向未来】群议“了凡改命”〔7〕(小说) 〔主讲〕
   (上接第6集)蔡校长:好的,下面我们学习立命之学的最后一段内容。
   了凡说,刚做县令时,我自制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册子,取名“治心篇”。每天早晨,从我坐堂审案,都把小册子交给当差的人,将我每天做的大小善恶事,都详细记录在“治心篇”上。每晚我在庭中摆上桌子,效仿宋朝的铁面御史赵阅道,将自己当日所为,焚香报告苍天,毫无保留地检讨每一得失。
   了凡告诉儿子说:你母亲看我在县府里做的善事不多,多次皱着眉头念叨:以前在家时,我正常帮你做善事,可到在这里,你许下再做一万件善事,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呀?
   我也很犯愁,突然一天夜里,我梦到了一位神仙,对他说了自己的苦衷。神仙安慰道:你当县令仅为县民减轻田赋一项,就抵一万件善事啦!
   宝坻县的田赋,原来每亩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我来调查后,觉得百姓负担太重,就对全县田亩重新清理测算,并到朝廷跪请皇上特批,将每亩田赋减少到了一分四厘六毫。醒来后,我心里还是有疑惑。
   后来,恰好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宝坻,我把梦里的境况告诉了禅师。他对我说:行善事如能做到存心真切,不图回报,那么做一件善事,与做一万件就没有差别。况且你减轻全县田赋,百姓得到你的恩惠,又何止万人呢?”听禅师这样讲,我又捐出了自己的薪水,请禅师回五台山后,帮我斋僧一万,将其功德予以回向。
   孔先生曾算定我只能活到五十三岁,我从来没求延长寿命,可到了那一年,竟然一点病痛也没有,现在我六十九岁了,还一直挺好的。
   《书经》上说:天道难测,命运无常。又说:人的命运,并非一成不变。这话不假,绝不会骗人。
   由此我坚信,认为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那是圣贤的观点;凡认为命运都是老天注定的,那则是一般世俗的论调。
   接着,了凡告诫儿子:你的命运,我也不知究竟怎样。就算你命该荣华显达,也要经常当作不得意来想;就算你一时顺风顺水,也要经常当作不称心来想;就算你眼前衣食无忧,也要经常当作贫穷艰困来想;就算你受到他人敬重,也要经常当作诚惶诚恐来想;就算你家隆显赫,也要经常当作出身低微来想;就算你学问渊博,也要经常当作浅薄粗陋来想。
   长远要思考发扬祖宗的优良美德;近处要思考弥补父母的过失;向上要思考报答国家培养的恩惠;对下要思考谋求家人的幸福;对外要思考救助他人的急难;对内要思考经常检讨自己的过错。
   你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每天都要及时改正错误,若有一天没有发现自己缺点,那这一天就会安于现状没有进步;若有一天觉得没有过错要改,那这一天就算是白过了。天底下天资聪明、才智优异的人有很多,之所以他们不能够修好德行,到最后学问不高、成就不大,是因为他们因循自负、得过且过,以至虚度年华而耽搁了自己一生。
   我细想,禅师给我传授的“立命之学”,实在是最精微、最深远、最真切、最合乎规律的道理啊!你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加勉践行,千万不可浪费自己的大好光阴啊!
   【群议】
   蔡校长说:《了凡四训》——立命之学,我已讲完,还请各位发表高见。
   高老说:蔡老师辛苦了!程老主席讲了,我们老同志睡眠少,夜晚特别有精神。我看这样,把这一段讨论完,大家再休息吧。”
   程老笑道:从各位的神情来看,好像没有发困的。说明了凡改命故事,已经感动了我们。那我先补充讲点感想吧。
   程老说,了凡在近二十年时间里,三次发愿,持之以恒,改过行善,不断给自己订立新的目标,命运也得到了根本改变。我想,为了实现第一个愿望,他坚持了十多年时间,在这痛苦的岁月里,他一直勇于向自己开战,坚决改正自身的恶习过错,同时一直坚持做善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他完成第二件善事,仅用了三年多时间,说明他犯错越来越少了,行善积德的效果就非常明显了。他的“功过格”,就像一张银行贮蓄卡,进的多,漏的少,当然功德贮蓄就会越来越多。
   不过,了凡这次发的大愿,是要做一万件善事。此时他已考中了进士,又当上了县长,举家搬到县衙里,行善自然没有在家那么方便,难怪夫人和他犯了愁。
   自古以来,就有个说法,身在公门好修行,了凡后来才知道。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教育了,许多官员怎能懂呢?这就是中纪委号召党员干部学习《了凡四训》的目的之一吧!
   方医师问道:听说高公子当了县长以来,口碑一直很好。能不能请高老讲讲您儿子的故事啊?
   杨老院长说:方老您还不知道吧,高公子已提升县委书记半年多啦!
   哈哈哈!高老笑着说:犬子当多大干部,一直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感兴趣的,是他的修行如何?
   我儿子从小到大,在家庭教育上,他妈和我的态度一直比较一致,就是首先要学会做人,懂得孝道,我们经常带着他回老家,陪他的祖父母,学做家务和田间劳动。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不好好读书,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心中永远放着父母亲人的孩子,就不敢犯大的错误。这些年,我先后记了三大本日记,专门记录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儿子考上公务员后,我和他探讨的重点,是老百姓喜欢怎样的好干部。欣慰的是儿子听话,特别是他看到我的日记后,他也坚持天天写日记,每写完一本,都要拿给我看。每次读完他的日记,我都要写一两幅字给他。那时,我们父子也不知道了凡“功过格”,但他日记的大部分内容,还有点这个味道。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在从政的路上,一直有一面镜子,每天照照自己,不敢放任,不敢懈怠,更不敢作恶。
   自他担任县长后,正巧中纪委号召学习《了凡四训》,我们父子已一起学习交流了几年。他对“公门好修行”已有较深的认识。什么叫修行?说到底,就是不断地修理自己,念念不忘改过行善。
   他能经常对照党纪法规,比照道德伦理,热心对待民情民困、民意民智,冷静面对权力金钱、逢迎美色,这是我最满意的。他还把我写给他的条幅,一直挂在他的办公室和卧室里:用权当如履薄冰,不慎乃殃;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
   权力是把双刃剑,各种诱惑那么多,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我总在婉转地提醒他:以了凡为榜样,说到做到,淡名寡欲,克己爱民,始终不渝!
   王老主任说:高老教子有方,建议我们群友,能择日安排专题学习。
   于芹说:王老这个想法我赞同。学习了凡改命这部分内容,有好多名言警句,我非常喜欢,值得细品,值得传颂。
   比如,幻余禅师说:“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何为善心真切?不掺杂一点私心杂念,才为真善真心。有了真善心,即使做一件,也可等同一万件。
   又如,了凡先生讲:“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这两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深刻内涵。
   梁迅说:是啊!了凡提出的“六想”“六思”,不仅是对他儿子的严格要求,也应当是对我们所有后来人的谆谆教诲。这个“二六修心法”,我已经诵读了上百遍,现在快烂熟于心了,真乃修身养性密诀妙方也!对此,我想了又想,思了又思,这里说点个人收获。
   先给大家背诵一下“六想”: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相比几十年前,我们虽曾打拼艰辛,但现在的生活,早已普遍有了极大改善,衣食无忧,甚至养尊处优者,也大有人在;我们的子孙,又多为娇生惯养,自由任性。现如今,不少人手中有了一些钱财,有的还有点社会地位。
   锦衣玉食的生活,本该值得庆幸,但有一些人,还真有点搂不住了,到处张扬了,态度傲慢了,狂妄自大了,目中无人了!这种自以为是的观念一出来,整个人就会麻木不仁,就会停步不前,就会身临凶险而不知。
   面对种种隐忧,应该怎么办?望着生活优渥的儿子,了凡慧眼独具,思维反向,秘方独特,犹如“六盆冷水”:你若荣贵,常想落寞;你若顺利,常想困厄;你若足食,常想贫穷;你若高贵,常想恐惧;你若家旺,常想卑微;你若博学,常想浅陋。
   如此“六想”,尽管直想真想,从头到脚,冷水灌下,心地自然一片清凉。了凡先生发明的“当下清凉法”,或叫“当下解脱法”,只要真心接受,真诚仿效,我们就能立刻从心浮气躁的意境中跳脱出来,什么声色犬马,什么名闻利养,什么争强好胜,什么欲火焚身,什么狂妄傲慢,都会见凉消散,都会遇水消融,都能化为乌有!如果不信,不妨一试!
   我再给各位背诵一下“六思”: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平时我们一般人,都喜欢日思夜虑,想这想那,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总要与别人攀比。小时候比父母,到老了比儿孙;先生比太太,太太比先生;国内比够了,还想比到国外,常常比得,昏头转向。其实,我们工作再累,也赶不上心累。如果一个人念头繁杂,老是胡思乱想,一定烦躁疲乏,心力交瘁,局促不安。
   列举的这些不良现象,在我们的家人、身边人中,包括我自己,时无时有,或轻或重,都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又如何治理这个大众化的心里症结呢?了凡发明的“六思转换法”,就是六个思维转换法,我看又是一帖珍贵良方。
   我们可以转换思考一下:我们身上的所有美德,如孝敬父母、注重亲情、诚信待人、做事认真、尽忠职守、家国情怀等等,有哪一项美德,不来自父母祖宗?
   一分美德,一分福报;十分美德,十分福报。如何发现、总结、继承和弘扬祖宗的美德,值得我们好好思虑。
   我们可以转换思考一下:在孝敬父母、心中装着父母、处处为父母脸上争光的同时,假如在某些方面,父母做得还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存有缺憾,那我们又如何弥补、完善,以自己的真修实干,来避免“一代不如一代”的境况发生呢?
   我们可以转换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我们能一直生活在没有战争、和谐安定、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吗?
   我们可以转换思考一下:我们给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真的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富吗?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认为财宝是财宝的时候,那就不要再说别人贪财了。造家之福,重在积德,厚德载物,厚德载福,这才是造福子孙的根本所在!
   我们还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济人之急,是一大美德。我们不妨先从家里做起,然后再向外推展。我们可以多想想父母亲人,当下到底有什么难处?多想想自己的爱人,现在到底最需要什么?其中有一点,多积口德会说话,嘴巴甜甜多体谅,恐怕是现在大家普遍急需的。
   内思闲己之邪,经常洗涤心灵,清除内心污垢,是我们转换思维、回归宁静、获得幸福的根本保证。还是古话说得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
   时间已过子时,高老说:“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视频会议,连续八个多小时,学完了立命之学,大家辛苦了。还有三个篇章,你们看下面如何安排最好?”
   程老说:“我们没事,随时恭候,还是请大忙人于董事长定吧!”
   于芹举手行礼笑道:“疫情期间,公司放假了,但白天还忙一点,有线上处理的事,能否安排在每天晚间?”
   大家点头赞许后,高老说:“那好,我们明晚七点半,准时视频再见。大家晚安!”
   (未完待续。壬寅年三月十九)

共 44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幸编辑小说《群议“了凡改命”》数集,让我学到了许多。我感到特别钦佩的是,“心灵驿站”的一群老友们,他们不仅古文功底深厚,不仅要读懂领会《了凡四训》经典要义,而且还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不同角色的精彩解读,给人很多很深的启发。本集主讲人蔡校长,详细讲述了凡先生担任宝坻县长后,了凡夫妇先为县衙“难行善事”而犯愁,然而梦中神仙告诉了凡:“仅为县民减轻田赋一项,就抵一万件善事!”正所谓“身在公门好修行”,也说明了“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的真谛!在了凡先生三大愿望圆满实现之后,他对儿子天启提出的“六想”“六思”的严格要求,希望天启“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告诫天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在学完立命之学篇之后,大家议论的内容也十分精彩。群主高老介绍了已当县委书记儿子的成长历程,体现了高家非同凡响的教子之方。程老、王老和于芹等群友,也发表了很好的观点,尤其突出的是梁迅先生,对了凡先生的“二六修心法”,进行了十分精辟的解读。当看完这一段,我感到非常震撼!总之,本集小说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观点新颖,现实教育意义重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本,力荐文友赏阅。致敬闲客赐稿神舟,期待老师精彩继续!【编辑:神舟文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神舟文学        2022-04-19 20:21:42
  本集小说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观点新颖,现实教育意义重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本,力荐文友赏阅。致敬闲客赐稿神舟,期待老师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0 08:19:52
  谢谢老师鼓劲加持,弘扬传统美德,当是吾辈职责所在!
2 楼        文友:美蓉        2022-04-20 07:58:27
  感谢作者美文赐稿神舟,每次读你的文章都有收获,向这些夕阳无限好的老同志们学习,也学习老师老练的文笔,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回复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0 08:23:41
  谢谢美蓉社长偏爱关怀,你的鼓劲赋能,为我弘扬传统文化倍增力量!再次感恩老师!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0 08:18:08
  诚谢朋友辛勤编按,我在整理此文时也有同感。个中智慧,深沉幽远,绵长隽永,不愧是东方第一善书,!
4 楼        文友:袁野        2022-04-20 08:37:05
  茆屋闲客老师以白话文讲解了凡四训,通俗易懂。以故事形式创作趣味学习,以“群议”方式吸纳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无论学习,写作,还是创作手法都是匠心独具!点赞学习!期待精彩继续!热茶敬上!
回复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0 15:02:03
  谢谢袁野老师热情来访、仔细审阅和指导加持,欢迎对拙文提出更多的修改完善意见。感恩!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2-04-20 15:33:51
  茆屋闲客老弟紧张的文笔功底,让人受益匪浅的好文佳作,向老弟学习了。感谢老弟一如既往投稿支持神舟,期待老弟的佳作再次展现神舟。问候老弟!热茶敬上!友谊常在!
峥嵘岁月
回复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0 20:31:28
  十分感谢总编老姐一直关怀鼓劲!其实,我只是比较喜欢圣贤经典,又遇上了心灵驿站的一群老师们!在整理此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受教更多,我会坚持到底的。只是创作艺术功底薄弱,仅能实话实说,表达一下而已,离江山“红豆”的差距太大,让您和社长失望了。在抗疫的形势下,还是坚守绿码稳当,我就不冒那个风险了。呵呵,待此文完结,再觅有趣山头游玩。致敬总编老师,祝平安喜乐!
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4-21 09:23:00
  学习深度精美好文,获益多多!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2 08:49:10
  黄老就像一颗小太阳,撒向人间都是正能量!致敬黄大师,学习黄大师!
7 楼        文友:孙巨才        2022-04-22 11:15:38
  层次清晰,语言精炼。
   观点新颖,眼光长远。
   哲理丰富,意义非凡。
   反复赏析,热烈点赞!
回复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2 18:18:56
  看到孙夫子留墨,我是十分欣喜。感恩戴德,有您真好!祝福平安,天天快乐!
8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4-24 16:14:44
  古训传承,新意盎然,了凡身凡心不凡,给了人间几多美事。做好文,修好心,做好人。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8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4-24 18:23:00
  黄老寥寥数语,就点到了机关,不愧是文坛大师!学习黄老!致敬黄老!一切都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