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犹忆儿时风光(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犹忆儿时风光(散文)


作者:980539319 秀才,126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4发表时间:2022-05-06 22:37:45


   还有另外一处,在西门外,叫乱石头窝,那里乱石嶙峋,错综交互,洞窟处处,钻下去就像到了龙王的水晶宫,好奇胆大的偏爱钻到水底去玩。每当夏天的中午,毒日头热辣辣地晒着,几个河道的弯子里就像煮饺子一样白花花飘一河,扑啦啦地击水,乐哇哇地欢叫,现在想来,还真是一道风景。
   接官亭的河瀤(wāi),水面宽阔,绿幽幽的,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可从不见有人在这里游泳。接官亭隔河对面是一片乱石滩,大石如屋,如斗,小石如拳,如豆,星罗棋布,混杂一片。这石滩呈半圆形,偏在半圆的直径处有了一条路,这是进城贪走近路的人趟出来的。这路连接着半圆两头的河水,东边的河水浅,西边的就紧紧靠着接官亭下那弯绿幽幽的深水,过河就得小小心心地靠着下边的河段走,一边走一边还颤颤惊惊地看着那弯深瀤(wāi),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
   大宁临解放的前一年,临汾有一位专员来视察,骑一匹枣红马,后面还跟着一个背枪的卫兵,他们不熟悉过河路线,就从深水处下了河,走进瀤(wāi)里去了,于是,连人带马还有那个带枪的卫兵就一齐被淹死了。从那以后,这一弯绿幽幽的深水就更加可怖,时时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沧桑巨变,时代发展。现在,接官亭的石盘上已建起了一座十几层高的米黄色大楼,对面的乱石滩上也修建成全民健身体育中心,河槽上横空架起了彩虹般的大桥,那绿幽幽的深瀤(wāi)不见了,河水也规矩了,变得十分温柔,再也没有了那种让人阴森可怕的感觉。但人们仍然没有忘记这里曾经名叫“接官亭”,还有那个深瀤(wāi),有些店铺、旅馆还挂着“接官亭”的牌子。历史总是不会被人忘记的。
  
   七、东关牌坊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县城的东门口,出城门不远处有一座石牌坊。这牌坊全是一色青石砌起,有两层楼高,粗粗的石柱上有字,上层还雕刻着各色花卉图案。石柱上的字有碗口大,是用刀刻出来的,十分漂亮,那时我们并不懂那字的意思,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了这石牌坊的来历故事:他说这石牌坊是座功德坊,是陕西米脂县人为我县马行健立的。马行健是麻束村人,从小刻苦学习,经十年寒窗之后,进京赶考,一举高中,皇帝便命他到陕西省米脂县担任知县。当时,米脂县芦草蔓延成灾,农田荒芜,不少人家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外出逃荒,苦不堪言。马行健上任之后,身体力行,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刨除芦草,坚持数年,芦草根除,庄稼丰收,逃荒者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不几年,马行健调往山东蓬莱任知州,米脂县人恋恋不舍,洒泪相送。为了表彰马行健的恩德,米脂县人又集资来大宁在县城东关修建起了这座石牌坊。
   老师讲罢故事,要我们也向马行健一样,刻苦学习,将来干出一番受人尊敬的事业。那时,我正读三年级,每天放学回来,老师布置背课文,我就拿着课本到石牌坊的石座上坐下来背诵。南面是如屏峙立的翠微山,山下是清凌凌的昕水河,那时过往行人很少,这里就是一片清静地面。我静静地背诵着课文,太阳落山了,红彤彤的晚霞燃烧起来了,月亮从东山头上出来了,清亮亮地挂上蓝天,有时竟忘了回家,依着牌坊的石柱睡着了。
   石牌坊是县城一个标志性建筑,巍然屹立。1958年,“破四旧,立四新”,插红旗,拔白旗,轰轰烈烈。有人便提出石牌坊是封建时代遗物,于是,县上便组织干部职工,拿了粗粗的绳子,攀上去套住顶端,硬是把它给拉倒了。拉倒牌坊,石块垒在两边,栽上两根又粗又长的木杆,中间又横挡上一根木杆,像一座大大的门架,然后就把各公社生产指标制成一个个硬纸牌挂上,县上召开生产大会,根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分别插上红旗和白旗。开始很认真,慢慢地,各公社领导之间互相都发现了,生产可以大跃进,指标也就可以大跃进。于是,有的几天,甚至一夜之间来了个“大跃进”,指标上去了,白旗拔掉了,插上红旗,受到表扬。时间长了,县、社领导也都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红旗仍然插,白旗仍然拔,只是就不那么认真了。
   后来,大宁县和隰县合并,县城在隰县,叫隰宁县。插红旗、拔白旗在县城搞,大宁成了镇,也就恢复了宁静,只是再也没有那座高耸的石牌坊了。
   石牌坊倒了,我却仍然记着它,每每和朋友们说起时,我总会为它的倒去而深表惋惜和遗憾。
  
   八、茶坊老财
   大宁县城有两条河,一条绕城而过,县人叫县河,官名叫昕水河;一条自南而来,县人叫南河,官名叫义亭河。两河在城南交汇处,倚着南山有一片石盘似的地面,一边连着仅能容一辆马车通过的南川大道,一边就连着两条河的河沿。不知什么时候,这石盘上就建起了三孔窑,窑是用碎石片子圈起来的,可非常坚固。1966年,县上在县河上修大桥,也要扩宽南川公路,这窑就碍事,于是,县上领导就要机关干部下班以后参加义务劳动——拆窑,一连干了几天,这窑就是拆不下来,后来就抬进去几包炸药去炸,轰地一声巨响过后,硝烟散去,三孔窑却依然完好无损,巍然不动。实在无奈,县领导只得让在窑洞里填满石块,把三孔窑也就埋在路基下边了。
   只说这三孔碎石片子的石窑名叫茶坊。我记事的时候,茶坊里就住着一个姓财的人,50多岁,人们都叫他老财。可老财穷着,他素常总是穿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弯着腰,像一根枯干了的弯弯的长棍。窑里只有一盘短炕,炕角卷着一副破旧的铺盖,灶窝搭着一口三号铁锅,旁边放着三四个粗瓷碗。老财是靠着河滩地畔开垦一些零星地块来维持生活。
   老财也会有外快收入。那时两条河的水都很大,特别是到了夏天,下了大雨,河里发了洪水,滚滚滔滔,好几天落不下去。如有人要进城就过不了河,一些来经商或办事的人更是急得焦头烂额,河南边再也没有人家,他们就只得在老财的茶坊里住上一天两天,吃老财做的饭,喝老财从山坡上采回来的黄芩茶水,临走也就得给老财一点酬金。还有城里人在河南那边种着地,早上起来,天气晴朗,扛起锄头就过了河去下地干活,可是到了中午,天有不测风云,竟然来了云,下起雨,河里不一会儿就涨起了水,过不了河,也就只得到老财的茶坊里待着,等河水落下去再过河回家。所以,在河南边种地的人地里有了收获,总要给老财送去一点。老财好人缘,有人有事没事也喜欢趟水过河到老财茶坊里去坐,谈古论今,茶坊也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小孩子是不去茶坊的。可是,有一次,我们过河去南山坡上砍柴,快中午的时候,阴了天,顿时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哗哗啦啦地就下起了雨。我们也顾不得收拾砍下的柴禾,急忙往山下跑,到了河岸,河水已涌涌地上涨起来,大人们在河那岸大喊,要我们到老财的茶坊里去等着。老财干瘦的脸上挂着笑,让我们把湿漉漉的衣服脱下来,凉在他那短短的土炕上,还用粗磁碗盛了水让我们喝。我们也和老财没有话说,只是静静地坐在炕沿,直到大人们过河来把我们接走。
   茶坊已经消迹多年了,可如今我还能记得那三孔破烂却十分坚固的石片子圈起来的窑,也还能记得那个弯着腰枯如柴棍的老财。
  
   九、风剌爷堞
   小时候,身上起风剌,一起来,一片一片的红疙瘩,奇痒难忍,我就用双手使着劲地去挖,挖的红疙瘩出了血,也止不住痒。那时缺医少药,父亲就让我脱去上衣,用毛笔蘸上浓浓的墨汁在我身上写字,左臂上写“青龙”,右臂上写“白虎”,前心写“朱雀”,后背写“玄武”,字写好,墨迹干了,才让我把衣服穿上。墨黑的字写上去,凉凉的,止住了痒。可隔不了一天两天,这奇痒又和我较上了劲,折腾得我书看不进去,饭吃不下去,寝食难安,坐卧不宁。父亲说,那就到风剌爷堞去给风剌爷磕个头吧。
   风剌爷堞在县城西二华里处,是一片突出的石碣,地面不大,杂草丛中竖着一个一米多高,三、四十公分宽也算是小庙的建筑。庙内没有泥胎塑像,光光的黑色石面上刻有风剌爷神位的字样,庙前也没有烟火,没有神的威严和风光。那时,这一带没有人家居住,还是一片荒野地面,北面山坡上有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挖出的约十几米方圆的深坑,人们说是“万人坑”。南面紧临昕水河是十几米高的深崖陡壁,靠西是一个大湾。这大湾可是发洪水捞河柴的最佳去处,每当洪水下来,在大湾前打一个回旋,黑鸦鸦的山柴便会涌满一湾。那时,家家户户做饭用柴,发洪水时就要全家出动去河边捞柴。于是,发了洪水,男人们扛着捞托,急急赶来占个好位置,女人们领着孩子也紧跟其后,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捞的捞,转的转,一摞一摞的河柴堆在河岸边,全家忙忙碌碌,就都成了泥人一般。可是,几天劳苦,能解决一年的烧火做饭问题,苦也乐着。所以,那时发了洪水,风剌爷堞就像赶庙会一样的红火。
   我家住在县城东门口,一般是不会到风剌爷堞去捞柴的。只是我身上起了风剌,用浓墨在身上写了字也不顶事时,父亲才让我到风剌爷堞去为风剌爷磕头。我去了,磕了头,起身还是看到那一摞一摞的河柴,和正在忙碌着打理自己收获的人们。风剌爷堞在我县也算很有名气,但并不是因为这里有那么一个很小很小的风剌爷庙,而是因为这里是打捞河柴的最佳地场。直到现在,风剌爷庙早已不知去向,那道河湾也筑坝垫平,周围也有了很多建筑,可人们提到了风剌爷堞,仍然会记得那时打捞河柴的热闹场面。
  
   十、河神爷爷
   每年夏天,下过雨,河里便发了洪水。有时雨下得大,一连几天不停,河里的洪水便一天天上涨。浑浊的洪流翻涌着巨浪,滚滚滔滔,溢满河槽,有时就冲上岸来,还会将人冲走,年年有人死于非命。听老年人讲,不知是哪一年,大雨如注,一连下了三天,县河、南河洪水暴涨,直漫上城墙17层,街上也过了洪水。我到河滩玩时,还特意去数那漫上城墙17层的洪水印痕,看着那黄糊糊的泥迹,心颤颤地直跳。于是,我就想,管天有天帝爷,管地有土地爷,管山有山神爷,管财有财神爷,管骡马还有三只眼的马王爷,为什么偏就没有管这河水暴虐的河神爷呢?
   知道有河神爷是上了高小的事。那时,刚解放,学校设在一家老财家的院子里,教语文课的老师名叫师明礼,瘦高身材,50多岁,老知识分子,课讲得非常好。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是《河神娶妻》,是说西门豹到邺城(如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当县令,发现这里平原沃土,荒废无人耕种,房子也无人居住,老百姓凡有女儿的大多奔走他乡。西门豹微服私访,知道了这里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姑娘,在六月二十四这天,绑在纸扎的彩船里,推到河心,让汹涌的河水吞噬掉年轻的生命,说是河神娶妻,其实是巫婆趁机勒索民财。
   到了六月二十四日,西门豹来到河岸,他推说选的姑娘长得不好看,让另选一个,然后就要巫婆去和河神商量,随让人把巫婆的头儿投进了河里,后来又投进了一个,要投第三个时,其他巫婆们“咚”地一声跪倒在地,把借河神娶妻骗财、坑人害命的事全部交代了出来。从此以后,没有了害人的巫婆,邺镇民风改善,过上了太平日子。
   老师讲完课文,我们直为西门豹欢呼。幸好班上没有女同学,如有,她们一定会心惊胆颤,也一定会欢欣鼓舞。
   课后,我去问师老师:“我县有河神吗?”
   师老师说:“我县没有河神娶妻的事,但有河神,河神没有庙,就在县河对岸转弯的石龛里。”
   放学后,我就趟过河去看河神了。过了县河,向东一拐紧临河边就是一面石龛,石龛不深,也遮不住风雨,上面却雕有河神和河神奶奶的浮图石像,石像雕刻粗劣,也没有神座,就像农村普通的老头和老太婆一样盘腿坐着,河水在他的身下悠悠地流过。这时,天上有浮云,日头斜照着,有只鸟从头顶飞过,哇哇地叫了几声,让人觉得河神也很凄凉。不过,我还是觉得,河神虽无庙没有烟火,但毕竟是神,神就有神通,于是,我还是跪下来给他磕了个头,祈求他惩治河水暴虐,保佑平安。
   过了几天,又降一场大雨,河里也就又发了洪水,河神爷和河神奶奶都被淹在了洪水里。我在心里想,河神官位小,管不了龙王爷,天要下雨,河水要涨,他也就成了可怜兮兮的灾民,对河神爷也就没有了敬畏感。
   1966年,县河上修了红卫大桥,河神爷被挤在桥堍的旮旯里了。特别是多年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下雨也没有了大的洪水,河水整年驯服地流着。看来,对神的虔诚不如对人的虔诚,人定胜天啊!

共 984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儿时时代的人和事。孩提时代一场奇怪的梦,唤醒了笔者儿时时代练武的兴趣,后因此造就了笔者儿童时代坚毅的性格;儿时的游戏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充满乐趣的,尤其是“打瓦”游戏,更是令人难忘的;而“开火”打战游戏带着危险性,还闹出了人命,最后必然被家长们叫停,偃旗息鼓了;老王油糕色味俱佳,至今回味起来令人唇齿留香;孔乙己似的人物王老大爷儒腐的可爱,他讲述的故事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色彩,他的离世让孩子们感到悲哀;接官亭瀤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东关牌坊是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孩子眼中最圣神的地方;老财的茶坊是当地人最温馨的最热闹的地方,他不仅善良地给百姓茶水解渴,还出手相助危难中的孩子们;风剌爷堞在迷信中是个能治病的石碣,周围地带的深坑还是百姓捞柴宝库;河神爷爷有点传奇色彩,却让笔者小时候对他有种敬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笔者的描述下妙趣横生,读之令人兴趣盎然,回味不尽,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市井百汇,时代的痕迹,也抒发出儿童时代的天真无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回忆,令人心起波澜,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5-06 22:41:22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5-06 22:42:28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方便交流!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