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五月乡村热闹如潮(散文)
布谷声声叫,一下子叫醒了乡村的五月。五月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鸟鸣,春雨;播种,收获,每一个情节都像是起了一次浪潮,浪推浪,把个五月推向了高潮。
一
老百姓常说,五月间撒饭就生饭,撒粥便生粥,撒什么便生什么。话虽过于夸张,但意思很明显,就是直白地告诉人们,五月是一年中最适合耕种的大好时节,温湿度最有利农作物生长,要争分夺秒,可不能白白浪费了。“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此时的大地历经了寒冬腊月,历经了春寒料峭,现在是全盘鲜活。眼观四方,到处是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枝繁叶茂,它们全是五月间生机勃勃最好的广告牌。此时的大地阳气正旺、生命力最强,此时好雨知时节,种啥都会很快生根发芽。此时的百姓合理安排,将有限的土地,发挥到极致。
守望在村庄里的人的心情,也会发芽。
咦!那水田里跑得飞快的是耕田机么?怎么会像舰艇一样的速度?水鸟被这“突突突”的声音惊起,飞上树梢,远远地端详着这幅图画,青蛙也游到了他处屏气静神,不敢出声,青蛙似乎也知道此时的蛙声不是主题。树上的鸟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它们仍一个劲儿地叫唤,好像要与耕田机比比嗓门儿,看谁更能闹翻天。瞧,那空中还有数只飞舞的白鸽,它们最大胆。它们就在耕田机的上方,转呀转呀,一边闪着翅膀,一边紧盯田中,好像它们才是土地的主人,要看着农人为它们播种。它们早成了精,八百年前就知道:耕田机一响,蚯蚓田螺慌,如果运气好,泥鳅入肚肠。目标一经发现,绝不磨叽,毫不犹豫地一个俯冲,瞅准叼着就飞,还决不能撞上耕田机。它们简直就是胆大心细、训练有素的特种兵,田里的活物只要冒头就成了他们的攻击对象,成了它们的囊中之物,肯定会遭生吞活剥!这不能说白鸽残忍,也不能说泥鳅田螺蚯蚓无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泥鳅,泥鳅吃虾子,虾子吃泥巴”,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没人能改变,只有坦然接受。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太靓丽太精彩,快,打开手机相册,捕捉瞬间,保存下来。它们如此三番五次,不停地享受美味,这是它们的丰收时节。
没有了五月的耕播,那些鸟儿就不会有什么生气,似乎它们的表演就是为了这个五月。地头上,耕播的人在歇息,鸟儿也不闲着,就绕着他们的左右,好像要做一次闲谈,鸟儿希望农人可以听得懂它们的声音。听得懂,鸟儿的声音在喊着“快耕快耕”。
二
这里在耕田,那里却在撒种谷。老农的手,别看它又粗又黑,刻满了深褐色的纹路,几根手指像木杵一般,可撒种谷时,活泛得与钢琴演奏家的手无异。这几粒往左、那几粒往右,这几粒靠前、那几粒靠后,细小的种谷在他们的手中不敢调皮捣蛋、不敢放肆。这个灵活度、精准度、均匀度,没有三年五年的认真操作的过程,就难见真功夫。
瞧,那边地里的夫妻俩,丈夫挥动锄头,在前面“蹭蹭蹭”,快速挖着小坑,一锄头下去,一个小坑行成,准确无误,行距株距刚好,左看一条线,右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整整齐齐。妻子在后面,一手端着盛有黄豆种的小盆,一手往小坑里不停地丢着黄豆种。每丢一次,脚便推一下刚被挖起的松软泥土,将黄豆种给覆盖住。他们会偶尔说一两句话,讨论着明天的安排、后天的计划。农人的悄悄话,不是躲在花前月下说,而是说给五月的天地听。
路边一条黄狗,安静地困在旁边,懒腰都不伸一下,估计是这阳光太温暖、太舒心,除了眼睛不时地瞟一瞟田里的主人,还以为它在睡大觉呢。他人脚步匆匆,从它身旁路过,也不让路,过路人说声:“好狗不挡道,走开!”也是爱搭不理。温良,恬静,这样的诗意和格调,永远属于田园,是田园风光的一部分。
有个老人蹲在棉花苗床边,拾捡着棉花秧苗,小心翼翼地从苗床上掰开,又小心翼翼地放到撮箕里,粗糙的大手明显有些轻微地颤抖。孙子给他送茶送饭,悄悄地站在了老人的身后。
听,那边有人在争论着什么?一男一女的声音,为何?原来是夫妻在玉米地里除草,一边干活,一边还不能让嘴闲了,该说的要说,该争地的还是要争。下面还有三分地,当家的要栽红薯喂猪,老婆要种花生,让孩子吃个新鲜。他们在这里争论不休,地角边几棵桃子树却望着他们笑,那白里透红的桃子正向他们招手,最后达成协议,各占一半。转移话题,商量着什么时候摘桃子。
每个人,在这个五月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一点儿事,在五月的土地上都可以成为讨论的内容。五月,让农人的话特别多,就像憋了一冬一春的话都等着五月宣泄。悄悄地说,争个面红耳赤,都是情调。永远不会想谈恋爱那样,只要温声细语。
三
再瞧瞧那边,还有油菜没割完吗?好像昨天就有人割了一些,也只怪油菜太好,收割速度便慢了很多。这些没割完的油菜,远看,就像是千军万马,身着统一服装聚集在一块儿,没有交头接耳,没有窃窃私语,只有静静等候;再走近一看,又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淡黄色地毯在田间,没有一丁点空隙,没有丝毫的褶皱,平平整整,五月的大地镶上了辉煌的光环。油菜就是这么威武霸气,他们密密麻麻、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所有的身躯都向同一方向倾斜,所有的头都扭向同一方向。这是怎样的指挥家才能训练出这样高素质的兵,这是怎样的兵才能在这广袤大地彰显出如此的魅力。已经割倒的油菜,横躺在油菜桩上,都想找一个舒服的睡姿,可地方太小,它们身子太大,总是拥挤不堪,只能紧紧挨着,手挽手肩并肩地相互支撑。
我始终觉得“收割”这个词不怎么准确,金黄的油菜,就像是农人的娃娃,在他们的眼中,那些被收割的油菜就像是孩子齐聚幼儿园,沸沸扬扬的,密密匝匝的,吵闹着,跳跃着,充满着生机活力。
张伯的儿子儿媳到了田间,是帮着张伯收割油菜。哪里是收割,他们是来壮行的,张伯也舍得儿子儿媳劳作,拿过镰刀就夺镰刀,弯腰捆绑油菜就吆喝“别动”,张伯要的是一个场面,也给村庄的邻居看看张家的人,把每个节气当作节日的情趣。
五月的土地上,随处都可以掀起热闹的浪花。农人的日子不能少了这些浪花,平凡里也要弄出点动静来,要的是五月的仪式感。
四
五月的雨水太活跃,昨晚下了整晚的雨,刚种到地里的玉米黄豆花生等,一齐地欢天喜地,鼓足了劲大口吸吮着雨露,让自己膨大,快点生根发芽。可昨天刚插的秧就有些伤心难过咯,有的已经被水完全覆盖,有的只冒出丁点儿尖尖,有的随着雨水的冲击摇摇摆摆重新冒了上来,漂浮在水面,随风荡来荡去。老农天不亮就来排水了,然后重新补苗。地里栽的棉花,经过一夜的风雨折腾,很大一部分是东倒西歪,匍匐在地。不管它们的身子怎么贴着地面,它们的头都是昂着的,它们在寻找阳光,努力向上。它们的主人全来了,一棵棵给扶正培土。
五月的日子,农人就是和土地一起度过的,看着倒伏的秧苗,始终充满了热情,那不是倒下不起,而是耍点小脾气,小脾气在农人的心中的欢喜。
遭受风雨袭击,制造了这么多的麻烦事,心里恨吗?
恨?恨是生活的旋律?太可笑了。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庄稼也是,总不会都是茁壮成长,不能如我们的意,就来恨吗?至多只是遗憾,这种遗憾是生活的小插曲,增加的是生活的情趣。
五月是热闹繁忙的季节,忙得脚不沾地,心情还是格外舒畅,土地在笑,土地的主人为什么不笑?
如果五月过去了,那一定会留下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