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耕耘】【流年】若惦念,请到旧时光里寻她(散文)

精品 【江山·耕耘】【流年】若惦念,请到旧时光里寻她(散文) ——素描纷飞的雪


作者:一海明月 秀才,263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5发表时间:2022-06-09 11:08:04

【江山·耕耘】【流年】若惦念,请到旧时光里寻她(散文) 一、序篇
   读古典诗词,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美的,好的,令人心醉乃至完美的风景与人事。诸如:浓春,游乐,帝王的豪奢,人间的繁华;歌舞,惊艳,两心相许,柔情蜜意;知交欢聚,完美的季节,清雅的氛围等这一切,都存在于“旧时”“当时”“昔”的意境中。如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当然,极端的例子当属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无独有偶,某日,翻开纷飞的雪散文集《亲爱的旧时光》,我们会发现此书的作者对旧时光是如此缱绻情深。
   因此,若惦念,若想找寻那朵纷飞的雪,一定要折返到幽暗温暖,亲爱的旧时光里。
   踩着一双木屐,踢踏,踢踏,行走在微雨落花的旧巷里,她不管不顾,把自己藏进旧时光里——这是她意念中最洁净的画面,也是我意念中最美最动人的一幕。纷飞的雪在她近期写的散文《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中,将一个文人的情怀,与旧时光的意境融为一体,发出如同耳语般的叙述。
   若要俘虏那一朵雪的芳心,那你一定要拿出绝活,以文字为诱饵,也许你会成功。
   那朵雪,时常沉醉在文字中不知归路。一醉之后,雪就会唠叨:“对于我来说,写文是快乐的,读文是很享受的,审文更是幸福的,没有什么比文字更具有诱惑力的了。”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文字,能令她的心湖泛起涟漪,让她甘当俘虏。悄悄告诉你,把她的文集《亲爱的旧时光》读一遍就知道——她最喜欢的文字样子就是:柔美,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雅致,如梅花绽放如幽窗半掩。沉静,如洱海月,苍山雪。当然,她喜欢的也是她追求的。雪自己的文字就是:美、柔、雅、静。
   纷飞的雪,这是一个与自己重逢在旧时光里的女子,落在旧时光里的精灵。所有的文字被纷飞的雪浸润过后,都会像精灵一样落在心灵深处,挥之不去。借用作家吴佳骏的话来说,雪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借由文字幻化成雪之精灵后,纷飞在旧时光里寻找灵魂皈依的秘密之语。
   流年社团文学顾问,知名散文家傅菲老师这样评价雪:她是极其细致和认真的人,辨析力、洞察力、亲和力都很强……她写按语写得文采斐然,哲思四射,文学素养不同凡响。
   傅菲老师为雪的散文集《亲爱的旧时光》作序,他这样评价雪的散文:她的散文,属于向内勘探——她像一个寻找泉水的人,拿着钢钎、锄具,在旷野觅水的踪迹,看土色,察植物根系,挖开土层,细细地翻挖,泉水潽射了出来。无论她写阅读札记、行旅,还是故人旧事,都有一种漫不经心的语调,慢慢说,细细说,把人带入幽微烛照的世界。
   那个幽微烛照的世界,如此柔美,静雅。而读过雪的散文的读者,仿佛一旦进入那个世界,从此便难以逃脱。这也许就是雪的散文的神性所在。
   文字的力量,来自何方?
   纷飞的雪说:“文字,在我心中是一盏明灯,是一种眷恋,是一种依靠。”她将一腔痴爱付诸文字,在这所冷清的庙宇里修行,甘愿落后于时代,多年来,笔耕不缀。
   以下,是我读纷飞的雪的文字的一点感想,以素描的方式,从美、柔、雅、静等方面,说说我眼中的纷飞的雪。
  
   二、美篇
   散文又称美文,文字当然要美。那么什么样的散文才够得上是美文?
   流年社团内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凡是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结构完整,内容生动,文笔流畅,感情饱满,内涵深刻的文字就是一篇美文,就是精品文。如果按这个标准,雪的文章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可谓篇篇精品,事实也是如此。
   从我个人喜好出发,凡是能引起读者共鸣,震撼读者人心的文字都是精品好文。在雪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绝品小说《一肩之隔》,史诗般的散文《梅暗香》。
   先说《一肩之隔》。
   2015年国庆节,我经逝水流年文学社团副社长山地推荐担任社团评论员,因为是国庆假期,这个日子记忆犹新。
   小说《一肩之隔》发表于2014年8月17日。
   那年那月,我读过《一肩之隔》的激动心情依然历历在目,且在文后写下:
   江山的绝品真是名副其实。读这样的绝品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饕餮盛宴。
   因一人,爱一城,因一人,爱一校。不仅我有这种情节,你也有;不仅中国独有,而且外国人也有,如,达·芬奇之于佛罗伦萨,约翰·列侬之于利物浦,迈克尔·乔丹之于芝加哥。伟大的人物才华和性格往往与他所生活的城市之精神高度密切相关。
   审美想象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所以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表象越丰富,记忆能力越强的作家,想象越是丰富,所塑造的形象就越丰满。
   一句话,这样的小说,只有纷飞的雪才写得出来,因为这种表象经验一般人难以达到。
   读完小说《一肩之隔》,再读创作谈后记《繁华落尽是安宁》,再一次让我震撼。
   雪说:“她是安宁,我的小说《一肩之隔》中的女子。安宁这个名字并非我的杜撰,而是她的真名。”作家叶兆言曾言:“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这种功夫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要在文学这口大熔炉里锤炼打造很多年,才能修得此为,但我更相信,文学创作有百分之八十出于写作者天生的灵性,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当属后天的赋能。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背后支撑的是生活。雪的这篇《一肩之隔》因有生活的强力支撑,加上恰到好处的无中生有的功夫,才有如此质地。包括小说完稿后缓缓流淌出的写后记《繁华落尽是安宁》。
   编辑鸿渐于陵说,这篇后记是编者看到的所有后记类文章最好的一篇。深以为然。
   再说散文《梅暗香》。
   《梅暗香》发表于2012年8月31日。在雪的江山文集中,这篇散文是以小说的名义发表的,而我一直把这篇小说,当做一个家族史诗般的散文来读。正是从这篇散文里面,我知道了,流年社长“纷飞的雪”网名的来历。
   《梅暗香》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日子已经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一月。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又下了一场纷飞的雪,庭院里的梅花又开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大女儿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梅香成了外婆,金宝成了外公。
   这一年,梅香五十二岁,金宝四十二岁。他们在上海,过着清苦但又幸福的日子。
   我为何要固执地把《梅暗香》归类到散文家族而不是小说。因为如果是小说,她也许不是最好的,如果是散文,她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散文。文字美,结构美,情感美,叙述的生活美。一句话,或一个字:“真”美。
  
   三、柔篇
   《芒花茫》是雪2017年秋天写的一篇散文,刊发于国内文学期刊《椰城》头条,并荣登江山绝品榜。芒花洁白素雅,它低头弯腰随风像波浪一样起伏,这是柔的最美形象。
   芒花虽美,然而在乡村确实是最卑微的花,村民们无暇顾及芒花的美,而是将它们用来维持生计。所以一个冬天下来,田野山坡上的芒草,就被乡民们砍得精光。云生,是作者的堂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我记忆深刻。
   文中,年幼的雪看到堂兄云生放下背篓,拿出镰刀,戴上帆布手套,那架势是要抓起芒草砍下去。她上前一把握住堂兄的手说,哥,不要砍,芒草会疼的。云生被她的叫喊声吓住了,先是一愣,随后垂下了高高举起的手,将镰刀放回到背篓里。那天早上,他们空手而归。
   文字的柔美,与一个人天性善良,心存悲悯有关。这样的文字,我们在纷飞的雪散文《太工风渡》也见到——枝头间盛放的樱花落下来,鹅卵石或青石铺成的小径上,落满了粉红粉白的花瓣。原来,花开花落皆是有声的——花开时的欢欣,花落时的低吟。晨起,推开房门,看到此景此声,心为之一热。出门,微微提着裙角,迈开的步子却不知怎么落地——生怕这一脚下去,花会疼。
   在纷飞的雪另一篇绝品散文《时光重叠在一片湖上》,我们同样读到了这样的句子——雨后的泸沽湖,像极了一幅水墨长卷,在我眼前铺展。踮起脚,提着鞋,我在湖边走,生怕踩疼了尚在梦中的草。
   这三篇散文不同的选题,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但散文的调性却大抵相似,挚爱故生痴,大爱必无疆。也许有读者读到这样的句子不以为然。我以为一个人的善心悲悯之心,柔美之心最能体现出来的就在于一颗植物心。
   什么是植物心?
   比如,我们读《诗经》,能看见三千年前的车前草,狗尾巴草,那么天真地守在路边,那么优美地摇曳着。在植物园,当我们看到茉莉花、菊花、栀子花、玫瑰时,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灵魂里就会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生命在那一刻有了律动,那些花草在瞬间有了回应,植物与人之间,有了交流。
   毫无疑问,纷飞的雪有这样一颗植物心。
  
   四、雅篇
   雅,在《现代汉语词典》有多种含义,在这里,我只选取高尚的意义解读。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雪社用自己雅致的语言讲述别人的爱情故事。表面是关于情感故事,其实散文的内核却极为深厚。这方面的散文标杆有两篇:一篇是2021年12月刊出的《音乐笔记:听闻远方有你》,一篇是2017年2月13日,即情人节之前发表的《绝唱——致意玛格丽特·杜拉斯》。对雪的这两篇文字,我都作了较大篇幅读评:
   读纷飞的雪《绝唱——致意玛格丽特·杜拉斯》
   杜拉斯的一生,直到今天依然可以让人产生无穷的想象。
   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今天的胡志明市,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师,柬埔寨人。
   1930年,杜拉斯16岁。她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胡陶乐,帮助她家渡过难关,也成为她的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情人。纷飞的雪这篇《绝唱》是真正做到散文化读后感或散文化的评论。
   苦难,是一个作家隐秘的宝藏,而爱情则是灵感的催生素。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欲,是不可能成为作家的。
   《情人》中的爱情,始终没有结果,但永远没有被遗忘者。这是绝唱,也是不朽。
   读纷飞的雪《听闻远方有你》随记:
   音乐和人生一起走过,只是人生已成往事,而音乐依然年轻,生生不息,于日月星辰同在。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具有抑郁气质的俄罗斯音乐家。其名曲《天鹅湖》深入骨髓。年轻的柴可夫斯基穷困潦倒,迫于生计,颠沛流离,那种难以启齿的窘迫,令他无力继续新的创作。
   娜杰日达·冯·梅克夫人,十九世纪俄罗斯大农场主家的千金,铁路运输大亨的夫人。1873年,她的丈夫不幸病逝,留给她庞大的房产和几百万卢布。
   他和她初次相识在《暴风雨》中,音乐像一条绳索,将他和她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那年春天,松雪苏醒,云雀歌唱,就这样,年轻的他和贵族的她,开始以书信的方式开始交往,在同一个精神世界里。
   精神上的爱,让柴可夫斯基激情澎湃,一首首经典名曲在“爱情”的孵化下诞生,如《天鹅湖》《胡桃夹子》。
   1893年11月,柴可夫斯基不幸染病,临终前,呼唤着梅克夫人的名字,直到病逝。两个月后,梅克夫人也在精神病院凄然离世。
   这两篇散文,是纷飞的雪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种深层次的耕耘,带给我精神的愉悦和人间情爱的美好。
  
   五、静篇
   这一篇的静。让我想起了智利诗人巴勃鲁·聂鲁达的名诗: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
   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纷飞的雪,在“静篇”意境下的散文也有一个系列。其中两篇绝品不得不重提:一篇是2021年12月11日,刊发的《诀别词》;一篇是2021年7月3日刊发的《时光书:时间都知道》。前者是悼念堂兄云生,后者是悼念逝水流年文学社名誉社长申酉大哥。
   这里着重谈谈我对《诀别词》的解读。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个《诀别词》其实还有一个前篇,即2017年2月26日刊发的《孤独的和声》(请原谅我这样认为)。雪的散文彼此多有关联,特别是她写给云生的系列散文,还有她的旅行笔记《无期独行》系列散文,音乐笔记系列散文……这篇文章,我以前没有读过,更没有想到是这篇文章的前言,它也引用了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作为开篇。
   正如该文的编辑快乐一轻舟老师所说,过去,从雪的许多文字里,我读到的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文字,超然飘逸,清雅空灵。这一篇,却满是人间烟火。此文刊出后,我在第一时间写了一则随感,题目是《我愿梦外谛听你》:
   写这样的散文,不仅仅文字功夫了得,更需要直面现实的勇气。文字可以诗意,但生活往往并非诗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诗意的文字中,读到了真实。真实,就是美,在这篇散文中尤为突出。江山绝品评议组的老师更是对《诀别词》的文法给予高规格称赞:文章惜字如金,却句句传情;字字含泪,且句句撕心。
  
   六、尾篇
   文字中的纷飞的雪,是这样的:美、柔、雅、静。那么线下生活中的雪,是怎样的?
   2016年8月,我写了一篇散文《琴岛,这杯下午茶》。有这样一段文字是描写纷飞的雪的:
   第一天的晚餐全部由雪社掌厨。雪社像一个魔术师般,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要让十九个家庭成员吃饱吃好而且不浪费,这真是一种生活艺术啊,我心里叹服道:这让我看到了社长文字以外,不一样的美,这是烟火生活的美!
   是的,那几天的雪,不仅仅是流年的社长,还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在流年社团第二次青岛采风的七天时间里,她就是一朵真实的带着尘世烟火的雪。
   每次流年线下聚会,由雪全程操持,这是她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耕耘。见一次,彼此的感情就深一次,彼此的牵念就多一次。流年,从来都不是纸上的流年,网络里的流年,在纷繁的人间,流年的伙伴们相亲相爱,如至亲的手足,如久别重逢的好友,行走在山水之间。
   最后,让我借用流年社团散文主编芦汀宿雁的一句话来赞美这朵雪:
   心诚貌美的女子,兼是有情怀的思想者,圣女似的。

共 55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行文看似是对纷飞的雪的文章进行解读,实际上是对流年社长全方位的解读。正如作者在文章中说:那几天的雪,不仅仅是流年的社长,还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作者把从文章中读出的美、柔、雅、静,与雪社的外貌、气质、性格、品质、情怀,尤其是与她的“植物心”相联。读了作者的文,消释了我对“植物心”的不解。因为在纷飞的雪笔下,任何生命都是有知觉和感情的,都可以与之共情,这与张九龄的《感遇》“草木有本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纷飞的雪表现出来的爱是博爱,是大爱。作者熟读纷飞的雪的文章,对其中深意挖掘到位,赞美发自内心水到渠成。这篇文章的题目出自雪的散文集,贴近雪的内心,极容易引发熟悉雪及雪文章的人产生共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格局大气,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足以显示作者的功力及为写好这篇文章作出的努力。耕耘出来的辛勤文字,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6-10 09:35:41
  看得出明月哥为写这篇文章做足了功课,故而笔下的雪好似天女下凡,形神兼备,款款向我们走来。从中不仅看出明月哥对雪其人其文的深入了解,还得益于明月哥一直以来的广泛阅读。只要耕耘,必有收获。祝明月哥文章锦绣,越来越好!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06-10 11:34:08
  谢谢春光妹妹兼乡友的到访,妹妹的每一次到访并给予的热情鼓励,对我的写作都是鞭策。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写好每一篇文。雪妞妞说,妹妹的散文写得易趣横生,心旷神怡。深以为然,遥祝妹妹生活开心快乐!
1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6-20 11:16:39
  明月兄,这是大开杀伐啊,井喷一般地连写了几篇“耕耘”,虽说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近来还真是收获满满。这篇文字诗意盎然,是实实在在的美文。
江凤鸣
回复1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06-20 17:03:04
  谢谢二哥百忙中到访美评鼓励。写作,还真是要向二哥学习,任何题材,一经二哥头脑风暴,立马成美文。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写文。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