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耕耘】【东篱】与东篱几文友书(散文)

精品 【江山·耕耘】【东篱】与东篱几文友书(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27.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71发表时间:2022-06-11 04:52:33
摘要:江山励我行,江山有知己。想起在东篱的日子,总有五六人,虽不在眼前,却如影随形。梦也见,醒梦挥笔,修书六封。

【江山·耕耘】【东篱】与东篱几文友书(散文) 突然想静静地写一封信,给我的“东篱采菊”社团的几文友。我对书信体情有独钟,觉得可以陷入式地抒情,还可以想象文友收到我的信,读某个句子或情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我喜欢猜测收信人那头的惊喜。
   以文结友,不亦乐乎!现实里,多因工作或酒桌上结友,难免世俗味凝重了。来江山写作四年,我遇到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缘”,我称“江山缘”,是一种干净纯洁的“文缘”,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而举得到的。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以文会友在古代叫“雅集”,大约是古代文人派对的形式之一,那篇《滕王阁序》就是派对下的杰作。我特别钟情于江山这个稳定的文学平台,曾想象自己一介书生,身着古装,台步上场,在偌大的文字舞台,青衣水袖一抖,落墨成诗,抛洒芳华,这是我的“舞台梦”。与此同时,还引来一群道同者的喝彩,那些喝彩者并不在台下,他们和我聚散有缘,远在他省,但我仿佛听得见他们和着我的吟诗节拍,一唱一和,平平仄仄,所以,耳畔经常是珠玉哗啦,翠响迸落。
   我没有妄想症,我喜欢沉浸于如此美妙的“文缘”里。
  
   ◎千里文缘成“双子”
   枫桦你好!
   可能我们的缘分是源自相似的出身。你在《饭碗》里谈及学泥瓦匠的事,一顿酒足饭饱就拜师学艺,为了将来一口饭。而我在《九大桥》里写,村外小河凌空飞起拱桥如虹,父亲找到我的叔叔,于是就跟着大人盖房“揭袄”(吃大饽饽,饽饽在玉米叶上,叶叫“袄”)。泥瓦匠的饭碗都没有捧到最后,但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于是你说“玉汝于成”,我们就这样以那段时光为诗为荣。谈到来江山写作,你比喻为“用文字的砖瓦,在江山的篱园选址建一座自己的文学小屋”,我以为然。
   你说你是“占山为王”,以巡山护林为务,所以笔下总离不开热爱的东北大森林,写出了“树林系列”,自称“森林王子”。我是胶东半岛人,独爱名岳赤山,为赤山立传,写出“赤山系列”,自称“赤山赤子”。相距千里,都把一腔热血给了自己生活的土地,“双子”一心,心心相印。你说你拣尽寒枝,以枝作笔,去写东北树林里的温度,你坚信寒冷里有着最厚实的温度,这是你创作的树林灵魂。让我想起了迟子建的话,“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而他们又怎么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所以,你的文章里的寒冷,透析着一股氤氲的热气。而我,蘸着黄海之涛,以为墨,书写赤山的诗情画意。是朋友,必有气味相投之处,你说这是我们的“神似”。
   枫桦,我琢磨应该是两种树木,我从你对树木的理解,获益良多。例如,你对文章“留白”的一段看法,让我觉得胜读好几本《文学概论》。
   你告诉我——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在林间行走,家门口就是一片密林,密得可以避风躲雨,但很多树木都是倾斜的姿势,甚至倒卧下去,巍峨的样子不属于密林。父亲说,栽得太密了。林子要空旷舒朗才好,要邀请风进来,要把林中饱满的潮气吹起,林子才会拔高。简单地说,就是留白、留空、留眼,留出可以让我们穿行的地方,让树木有伸展胳膊腿的空间,占位太多,挤得满满的,未必是好。是树木生长的规律,却也是禅境。
   我说,记得一位禅师说的三个字——吃茶去!给我们留下多少想说的话。
   是啊,那个晚上,我们就围绕“留白”的话题谈文,自我检点,认识到把意思说白了反而没有了意思。但我们觉得那个夜晚很有意思,灯月相映,居于两地,却达成了同样的见解。
   枫桦老师,我记住了这段时光,你垦一方黑土,我耘一座禅山;你守望一片树林,我抚摸一块山石。岁月不虚,时光留影。
   读《国风·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总觉得蕴意那么模糊,见到枫桦,才懂得了“切磋琢磨”的意思,“亦师亦友”说的原来并非是恭敬,而是一种亲切。
   我在江山认识了你这个“森林王子”,很幸运,有缘千里必相会。
  
   ◎寻找治愈系风景
   李湘莉,你好!
   初识你的时候,你是封闭的情绪状态。你说世界是一个无聊体,胡乱写几个字,抒发无聊的情绪。我给你点赞过,可能你忘记了,我总希望有个大拇指符号可以激起你的情绪。默默的缘分,让我们一路相伴走来,从“柳岸”,到“浪花”,再到“东篱”,你开始反思自己的观点,这些社团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道道唯美的风景,一个无聊的人会这样辗转寻觅?
   后来你承认,是无聊加头疼,甚至还来了实用主义的要求,说,女儿们需要她这个懂得文学的妈妈,需要一个有风景的妈妈,需要风景来治愈曾经的无聊,还有动不动就头疼的老毛病。你说和我是“同病相怜”,因为看到我的文章里说用文学来缓解和治愈疾病,起码是要将痛苦迁移一些时日。没有想到,我的一句颇具个人色彩的感慨居然成为你热爱文学的起因。你说,多少医生无法医治你偏头疼的毛病,可一看野外的风景,头也不疼了。我想不出风景和医病之间是什么逻辑,但你这几年却是走遍了赣江吉安的山水,你终于告诉我,那些清素的文字难登大雅之堂,可只要沉浸其中,眼前就铺设了一片绿。哦,绿色是生命的最美最生动的颜色,于你的心中,也是治病的颜色?
   于是,你发现了木香藤,写《金樱子》,向一株植物表白:“流年在指尖匆匆滑落,却滑不掉风景在我心中的印痕。”春来你去看茶花,告诉我们:“在茶花开的日子里,总有生动的故事。”(《在茶花开的日子里》)我明白你是在说,若花儿在开,一定会有蜂蝶飞来。你喜欢走在千年古渡口,感受时光的飞逝,你写道:“流去的只是芜杂尘埃,时间淬火的思想精华必将在历史长河中赓续传承。”(《千年古渡》)读过你的文章,发现你对风景有着特别感悟和情怀。
   我们对风景的交流远多于社团管理的内容。说实在的,我把肚子里的所有文采给了老家的赤山,也是受了你对风景的情感影响。有人说,风景是在远处。可能是因疫情影响,让我迷恋家门口的风景,一座禅山,一道海滩,一片花廊,一个海湾,一处风亭,只要入目的,皆是我的风景。
   我感谢你给了我一个美学思想:风景审美的确有着治愈的功能。你说,因为文学,你变得爱笑了,而且上瘾了,无法戒掉。
   我们应该是找到了共同的爱好,喜欢把风景搬到自己的文集,用风景治愈自己。江山主题征文“耕耘”,你说,耕字耘文,耕山耘海,耕耘一切可耕的风景。很钦佩你对耕耘的深刻理解。
   一直耕耘下去,是我们在东篱的主题生活。你说。千里隔屏耕耘,难得一份不舍文学的情怀。
  
   ◎认识一个故事大王
   岚亮你好!
   和你聊的最多的是故事。你私聊在陕西当兵的军营故事,你说你们“文成县”的民间故事,你讲你认识的那些有故事的人。我很喜欢听,哪怕夜深了,看你敲出的字没有间断,我也不会说“晚安”,因为你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尾。
   你曾问我喜欢你的文章里的什么?我直言是故事。现在我还记得你写的杉皮屋里一群大老爷们讲的那些“秘闻”,还有远山里的那个秀秀姐,你说,“没有故事,远山也没有味儿”。(《一个少年扬帆在林海》)那个喜欢“待在山野之中”(《旷野的主人》)的豺狗,让你的少年一下子丰富多彩了。还有那个你念念不忘的美人靠,那个有趣的“秧地鸭”,那个喜欢带好吃的给孩子们的“学定公”,都令人喜欢。你说,“美人靠畔的故事,却足够温暖我一辈子”。(《美人靠畔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你把一个有故事的文成县用文字寄给我。我也喜欢耕耘曾经的时光,我甚至开始觉得没有了故事,时光的色泽就淡了。从此,我懂得怎样把时光里的故事捧出来,增加散文的生动性,用故事说话,是你送给我的创作秘诀。于是,我散文里就活跃着隔壁邻居六母的身影,有了心地善良的“七四叔”的故事,有了儿时伙伴“福子哥”的往事回忆。
   生活是由故事编织而成的连续剧,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藏着人生道理。这些创作理念是你用创作告诉我的,让我收获颇丰。你说,散文是轻骑兵,就是因为它带着故事的风铃声。这是多么生动的创作谈。
   你还说,只有那些温暖的故事,才可以依偎着我们的身体和情感。这是你的“文学能量说”,我在文学理论书中没有读到。
   故事大王告诉我要去寻找散文的故事。你是编织故事的高手,我在故事面前不能无动于衷,被你的故事俘获了多次,还想继续听你的故事。
   我也想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学着你,讲曾经的故事,讲好我家乡的故事,讲好我内心的故事,讲好这个时代的故事。
  
   ◎你从不“南飞”
   鸿雁南飞你好!
   第一感觉是,你并非一个候鸟,凉热不是你振翅远飞的理由,因为你一直守望在出了太多名人的徽州。我曾经说,你的徽州就像我的赤山,你我都不是鸿雁,而是钟情鸟,世上有“忘情鸟”,没听到有什么钟情鸟。你说我们就做钟情鸟的始祖。
   你把风情万种的古徽州搬到了东篱的网页,从此不再寻寻觅觅地南飞北往。有人说,最好的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我却道,最好的总是相守到地老天荒,因为你我改变了认识。
   谈起江山耕耘的话题,你直截了当地说,你是在挖掘,挖掘出古徽州的风情古韵,这是你要一生致力的文学任务和初衷。
   许国三朝元老,是徽州老街的灵魂。许国牌坊,是东方凯旋门。屯溪绿茶,中国的“绿色金子”。古镇渔粱街,中国徽商的出发地。竹篾编织,穿起了农耕文明的不断线索。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气磅礴古韵沉淀的经典徽州。你说你并不深刻,最深刻的是你的乡愁。
   是啊,也是被“乡愁”两个字绑缚着,我离不开家乡的赤山。我执着地写赤山,也是因为乡愁,能够坚持,是你对乡愁的执念影响了我。
   我们QQ所谈的最多也是乡愁,那些“乡愁感悟”依然记得——
   我们都是一只被故乡豢养的兽,逃不出那个笼子。
   乡愁是敲在我们心弦上的快乐音符,更有不能尽情展现的痛。
   故乡的月挂的位置最靠近我们的肩膀,就像一盏红灯笼,学着乡愁的样子,引着我们回家。
   有人把雪花当成药片,下雪了,就牵挂故乡的雪是大还是小,雪花就是我们的乡愁,雪花是我们乡愁的信号。我们想学着雪花,用文字给故乡铺设一条银色的路。
   所以你不再“南飞”,就停止在徽州的土地和天空。我也学着你的样子,守望着胶东半岛这块逼仄之地,反而觉得海阔天空。
   守着自己的胶东半岛到老,守着文学的篱园终老,这份老死不改的心,多么诗意。
  
   ◎身可分心不能
   琳达如菊你好!
   记得和你熟络起来,说起名字,“琳达”只是一个国外化的符号而已,那个“菊”字才是你的气质,你说,这不是标榜,最喜欢“宁可抱香枝上老”的句子。既然爱菊,当然菊花就插“东篱”。
   和你聊起离家的心情,我由衷地感慨,我是没有你那么有出息的,可以一个人跑那么远,不被离家的乡情牵绊,你实在是大度。你忧郁地说,发表那些文章,没有一篇是写异域风情的,那个是不属于自己的。“如菊”这个名字就是为了重拾童年少年的光景,严霜不蔫,朔风不凋,抱香枝头,温暖一颗飞出母体的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可那是月点波心一颗泪。每个夜晚,你睹月思乡,于是家乡的往事就打印在泪纸上。故乡的那片海留下的脚印,依然清晰;正月里挨家拜年的问候声,依然响脆于耳畔;熊岳的那处温泉野汤,滚沸着亲人的欢声笑语……
   你对“江山”的感觉更像是每夜面对的那面月,你这样说。文字从万里之遥跑到江山,遇到懂得你文字的人,虽听不到声音,但心底还是平平仄仄的,你说,如果离开了江山,不知会是怎样的失落,或者更糟……
   你我谈起怀旧,你说,那是衰老的标志。我说,正当年轻,怀旧是因为喜欢那时的温暖,与老无关。你感慨地说,身被分,在加国,而心还是许给了祖国和家乡。北大教授陈平原说,文学是最好的教育,更是最好的慰藉,于是我和你赛着写家乡的海,家乡的山。别人相忘于江湖,我们是相见于江湖,江湖可以盛得下我们的情感和回忆。我们就像在一架风琴上,从遥远的地方把手指伸向了同一块键盘。
   你那飘逸的抒情诗,一直让我为之动容——
   寂寞时,容我骑一朵白云,往曾经的远方,看看云朵下的海。
   动情处,就是那一点笔尖轻轻划过,跃动节律已经失控的心。
   无光时,点燃在我心中的那盞文学的灯,可以射向十万八千里之遥,温热曾经的那个快乐院落。
   我总是觉得你面熟,你是来东篱和我一起采菊的人,而你就是一枝菊;是和我一起摘星辰的人,而你又距离那么远。
   你说,有缘江山篱园勤耕耘,吾心安处是江山。我们都是一片云,江山是故乡,收留着流浪的云。
   我在胶东半岛,你在枫叶之邦,时差总是将黑白颠倒了,你说,怀乡的云,总是能够流浪到一起,怀乡的情感是会感染时差的。

共 611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总有一段年华,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总有一朵花开,美丽了相遇,芬芳了流年。胸怀山川丘壑,目藏碧海蓝天的怀才老师,因书而痴,痴到不知今夕何夕;为文而狂,狂到闻书香而灵感生。想象中的他,一身古装,一椽巨笔,在偌大的文字舞台上,以赤山之石,蘸黄海之涛,青衣水袖,落墨成诗,行云流水,如醉如痴,指点江山四载,雄文四百有余。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酒桌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其乐无穷,可是有几人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呢?终是世俗味凝重了些。文字是最浪漫的情缘,翰墨有最迷人的芳香。以文会友,不亦乐乎?于是,在江山这座文学的伊甸园里,一群以梦为马,志在“诗和远方”的文人雅士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知,并且像家人一样,每天相依、相伴、相随。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慢煮生活,岁月深深。如果有五六知己相陪,纵然是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一个红泥小炉,半坛老酒,一壶清茶,足矣!意浓处,情酣时,怀才老师最深情的心灵告白开始了,于是就有了这六封情深深、意切切的六封家书……◎千里文缘成“双子”:虽然隔海相望,相距千里,但相似的出身,共同的爱好,让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和胶东半岛的诗情画意牵手。一个是“森林王子”,一个是“赤山赤子”;你耕一方黑土,我耘一座禅山;你守望一片森林,我抚摸一座山石;你坚信寒冷里有着最厚实的温度,我认为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禅意也是一种诗意。用文字的砖瓦建文学的小屋、用留白的空间表达最美的诗意,岁月不虚,时光留影;“双子”一心,心心相印。◎寻找治愈系风景:一路从柳岸边走来,一块从浪花里飞来,一起在东篱下醒来,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一朵朵醉人的色彩。你说在茶花盛开的日子里,总有生动的故事,你说绿色是生命里最美最生动的色彩,你喜欢走在千年的古渡口,感受时光的飞逝,你说你要做一个眼里有风景的妈妈。你用风景治愈自己的疾病和无聊,一片花廊,一个海湾,一处风亭,耕字耘文,耕山耘海,只为了一份不舍的文学情怀。◎认识一个故事大王:生活是由故事编织而成的连续剧,认识了一个有故事、也会讲故事的人。他讲的故事很温暖。陕西省的军营故事、文成县的民间故事、远山里的秀秀姐的故事、念念不忘的美人靠的故事,儿时的伙伴“福子哥”的美好回忆,那个喜欢“待在山野里的豺狗”、那个有趣的“秧地鸭”、那个喜欢带好吃的给孩子们的“学定公”……故事不仅是故事,还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我们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没有了故事,时光就暗淡了许多。我们都想成为会讲故事的人,祝愿我们都能讲好这个时代的故事。◎你从不“南飞”:是“鸿雁”,却不“南飞”,原来是一只守望“徽洲”的“钟情鸟”。挖掘着徽州府的古韵风情,守望着心灵深处天荒地老的“乡愁”。两个故乡风景的守望者,也在守望着文学这片文学的沃土。◎身可分,心不能:都和篱园有个约定,说好的,一起来种篱采菊,差点忘了,自己原来就是一枝菊。身在加国,心里却依恋着家乡的那片海。都是大海的儿女啊!寂寞时,骑一朵高天的流云, 点一盏文学的烛灯,写一首飘逸的抒情诗,耳边滚沸着亲人的欢声笑语。◎一个给我评头论足的人:一个是有着魏晋风骨、唐风宋韵的山东才子,一个是谦逊中透着典雅、温婉中瞟着书香的江南丽人,一个笔走龙蛇、大气磅礴,一个摇旗呐喊,震耳欲聋……六封东篱家书,一颗赤子之心,怀才老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精致绝伦的构思和“围炉夜话”的方式,向六位虽然不在眼前,却如影相随,醒也依依,梦也依依的六位知己,倾诉了心灵,共鸣了心声,字字珠玑,句句璀璨,催人奋进,发人身醒。其实,编辑这篇华文,我是颇为尴尬的。怀才老师在《又为书痴》里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管你需要与否,我一直都在。我觉得不仅是指书,也是说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始终若即若离,我的那片园里,至今还是一片荒芜。大家都在耕耘,我还没有拓荒呢。能为怀才老师编文,我又是荣幸的。这是鞭策,也是鼓励:是信任,也是考验。东篱的家人们,我一直都在,就在你们身边,不远不近,不离不弃,回归篱园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不知所云。又到了该出门的时候,就到这儿吧。绝妙好文,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1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岚亮        2022-06-12 12:18:48
  这几天重感冒,佳作拜读迟了,真是抱歉。看了怀兄的锦书心语,不禁想起了入伙江山以来的点点滴滴,两年多了,一路上景色不断,风雨兼程,遇见了多少人和事。东篱采菊社团,是怀兄亲自打造的一个文学伊甸园,这里风香花盛,群贤毕至。文中诸友,也是我的兄弟姐妹,文中所书,也正是我内心想说的话。怀兄夸我是故事大王,荣幸了,我姓王,爱写故事,承蒙大哥不弃,收留我,提携我,鼓励我,温暖我。有道是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到江山,能遇见大哥,是我的人生大幸!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6-12 14:01:13
  你呀也是双王了啊,给你的那些,出自怀才抱器内心,是向你学习,深感美滋滋的。远隔岚亮弟弟,不能探望,唯望好转。东篱有你才生动,期待你的佳作,遥握,问安。
12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2-06-13 00:38:38
  怀才老师的此篇精彩绝伦,特别感人!这一段时间自己忙着搬家,没开电脑,只是在手机上阅读了几遍,早上留言也没发送成功,真是抱歉!刚刚安装好电脑草写几句聊表表心情。以文会友,互切互磋,美美与共,共同提高,共飨读者,愉悦身心,实为大境界,谱写当代文人以文会友新篇章。文中所几位老师,确实也十分优秀,在此一并致以祝贺!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6-13 06:47:17
  谢谢东风老师的美评。祝你乔迁之喜!其实,就是把和东篱几个文友交往的事简单滤了一下,想表达出我在他们那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受到的感染。安顿下来,请老师早点归队吧。谨祝顺利。
1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6-13 07:16:47
  再读此文,依然颇受感动 。我觉得怀才老师之所以这么多的凝聚力。从来不厚名家,不薄新人 。而且是倾囊相受 。要说文学上有才的人多的很 。但可以让人驻了不走的,一定是强大的人格魅力 。再谢怀老师 。写文者遇您,三生有幸!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6-13 08:28:57
  谢谢鸿雁老师再度留墨。其实,相处的好,只是有人不曾深切体会到而已,把别人当做宝的人,他心中是欢畅的,把别人视为眼中钉的人,他手中始终提着一把锤子。哈哈。问候鸿雁老师夏祺。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