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父亲的花园(散文)
一
每天上下班的途中,我都要经过一处玫瑰花丛。自从进入夏季之后,紫红的玫瑰花越开越多,姹紫嫣红一片。看到这些盛开的娇艳玫瑰,我就会想起父亲的花园,因为父亲的花园里也有同样紫色的玫瑰,他所缔造的那座梦幻般的花园,在我的脑海中开始慢慢重现,而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的思绪穿越了遥远的时空,回到了儿时的老家。父亲的花园位于老家的院子中,与一块滴金流翠的菜圃相接,和一座斑驳古旧的老屋毗邻。在老屋与花园之间,是一块狭长而平整的土地,是我们全家进出老屋的过道,也是日常活动以及赏花的主要场所。
他的花园很有特色,花园围绕着一道花墙,花墙精美别致,墙体是由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拼接而成,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在石头与石头之间用混凝土加以粘结,整个花墙的表面光滑而平整。花墙之所以会如此平整光滑,那是因为每一块石头都经过勤劳的双手的精雕细琢,石头颜色有白色、褐色、灰色等各种颜色,整体上看墙面,就像一幅精美的油画镶嵌在那里。
父亲心灵手巧,在花墙的顶端用红色的砖块垒砌成一个个方形的迷你花池,所有的迷你花池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花墙。整个花园三面都是花墙,只有和老屋相接的这一面是开阔的。在每一个小花池中栽种各种菊花和鸡冠花等矮小的花卉,当花开之时,花墙上花枝随风摇曳,花朵绚丽婀娜,赏心悦目。
花园虽然面积不大,但花的品种却不少,至少有几十种到上百种,此外,还有很多果树,每一株花和每一棵果树都是父亲亲手栽种的。在他眼里,那些果树也是花树,因为在每年的春天,果树上就会盛开着花朵。有了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初春时节,黄色的迎春花最先给我们家小院送来春的消息,接着桃红李白杏花艳,一簇簇一团团缀满了枝头,如云似霞,美若仙境。进入夏季,花园内百花盛开,有紫红的玫瑰、金黄的月季、红色的芍药、粉色的大丽花、白色的百合花等,色彩斑斓,花香四溢。秋天,花园里盛开着色彩缤纷的菊花和紫色的木槿花。冬天花园内盛开着一树树梨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分外迷人。
父亲说,没有这些花,日子就没有了颜色。他钟爱养花,花园是他的生命一部分。
父亲的花园最初也没有这么多花,喜欢花的父亲,每次去赶集时,看到好花卉,就会买回几株,栽种在花园里,日积月累,花园里的花渐渐成了“花气候”,锦簇灿烂,美不胜收。
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每次父亲去集市买花苗时,都要精打细算,即使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花卉,如果价钱太贵,他也会犹豫再三,甚至放弃。记得有一次,父亲去集市卖桃,母亲再三叮嘱,让他用卖水果的钱给自己买双凉鞋,因为他脚上的那双凉鞋的鞋帮连接部位已经裂开了,随时都会断掉。
那天下午,他从集市上回来,手里拿着几株月季花苗,兴冲冲地对妈妈说,看看月季花,太漂亮了!卖花的人是以最低的价钱卖给了我,我家的月季花的颜色和品种现在总算齐全了。
妈妈低头看到父亲脚上穿的,还是那双旧凉鞋,而且鞋帮部分已经彻底断掉了。妈妈可能太心疼父亲了,不但没有分享父亲的喜悦,反而嗔怨道:“让你给自己买双鞋,你却买了花,那花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花园的花已经够多了,要那么齐全有啥用?”他听完妈妈的话,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把花苗栽种在花园里。
多年之后,我踏在异国他乡,有一次在电话中和妈妈说到月季花。妈妈说,你父亲栽种的月季花可齐全了,什么花色都有,还有绿色和复色的,真的好美!我听完妈妈对父亲这些赞美的话,不禁潸然泪下。他如果能够亲耳听到妈妈说的这些话,该会多开心呀!可是,父亲想听时,妈妈没有说,妈妈说时,父亲却再也听不到了。
二
父亲自从腰椎受伤以后,就一直深受疾病困扰,有时半夜睡着睡着就被痛醒了。不知是他醒得早还是一直没睡,每天晨曦微露之时就已经起床了。去园里浇水、施肥,去侍弄视为珍宝的花,可能他对花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情感,花长的枝繁叶茂,花开得也格外硕大娇美,尤其是芍药花,无论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都开得和普通的饭碗一样大。亲花的人,花更亲人,植物与人是相亲相近的,亲近之间的感觉非同寻常。一朵花和一个人,那个时间点,不是在同时开放吗!父亲是我心中永远不败的花,他的养花理念,我一直尊崇到如今。
牡丹和芍药,在我看来,样子差不多,都有雍容华贵的姿容,高贵典雅的气质,唯一不同的,就是父亲会在每一株芍药花旁支起一个木棒作为支撑,而牡丹花不用。
我问父亲为什么芍药花就要用木棒做支撑?父亲说,因为牡丹是木本花卉,而芍药是草本花卉。木本花卉的枝干坚硬,而草本花卉的枝干柔软,当花开之时,身为草本花卉的芍药支撑不住那硕大的花朵,如果不用木棒做支撑的话,就会匍匐在地。
父亲接着又说,芍药虽然和牡丹有着同样绝美的花容,但牡丹才是花中之王,生来就优越于芍药。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天姿国色,花开动京城,而芍药就内敛很多,低调而不奢华,但芍药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哪怕匍匐在地,也要以最美的姿态绽放。
我知道,他说这些话给我听,是想让我学习芍药的精神内涵。其实,这些才真正具有芍药花的精神内涵,尽管命运多舛,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始终对生活怀抱着满腔的热情,疾病与贫困都不能阻碍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对花的痴迷以及对美的追求。
“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父亲不仅是一个爱花之人,也是一个惜花之人。他不允许我和哥哥从花树上掐掉任何一朵花,还教育我们要爱花惜花。他说,花是最美的精灵,也是世间最美的事物,真正爱花的人,不会去掐花,而是会给花浇水,给花施肥,用心呵护,让花绽放出绝世的美丽。
得到和拥有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拥有,不一定要得到,珍惜拥有,不求得到。
有一次,陈阿姨抱着幼女来我家串门,那个小女婴长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一眼就看见了父亲花园中盛开的黄玫瑰,伸出小手就要陈阿姨给她摘下来。陈阿姨说,妞妞,咱们不能掐人家的花,不要好不好?那个小女婴先是撅起她的樱桃小嘴,然后“哇”地一声,开始嚎啕大哭起来。父亲见状,快步跑到花园里,从树上摘下了一朵黄玫瑰,送到小女婴的手里。小婴儿见了花,这才破涕为笑。
陈阿姨和妞妞走了之后,我问父亲,您不让我们掐花,那您自己为什么还掐花呢?父亲回答道,人,首先要懂得尊老爱幼,尊敬老人,爱护幼儿。小女婴太小,她还不到爱花惜花的年龄,花要爱惜,女婴更需要爱护。掐下一朵花,制止了一场哭泣,这花掐的就是值得的。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每一个生命都殊为可贵,珍惜每一个生命,是这个世界最原始的理由。没有谁可以漠视生命,也没有谁可以轻贱生命,因为这个世界就应该如此。
每年到了秋末冬初时节,父亲会把大丽花的根茎移栽到花盆里,然后放到我家的西屋保存,待来年春天,再移栽到花园里。父亲说,大丽花受不了这里冬天寒冷的气候,不移栽到屋里过冬就会被冻死,爱花就不能嫌麻烦。勤劳的父亲,给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父亲是那么爱花的一个人,我经常看到他在花园里对着一株盛开的花树,静静地观赏着,眼神是那样专注,就好像在深情地看着最知心的爱人,有时候还会和花说话,向花倾诉他的心语。妈妈见了这种情形,就说父亲是一个花痴,父亲听到,便憨憨地一笑,也不去辩驳。我想,那个美丽是一个瞬间,他想去把握,我们都无法替代。
父亲花园里的果树每年夏天就会成熟,有白里透红的蜜桃,有红中泛着紫的李子,还有金黄的杏和红红的樱桃。特别是那樱桃,就像一颗颗红玛瑙镶嵌在一块碧玉上,特别惹眼,煞是好看。人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父亲栽种的樱桃树高大翠绿,结的樱桃又大又红又甜,甜美香浓。每年的夏天,父亲栽种的杏树结满了金黄的杏,待熟透了,用手轻轻就能掰开,咬一口,绵软香甜,口齿噙香。
记得我上高中时的一个夏天,中午吃完午餐,返回学校宿舍楼时,远远就看到父亲站在宿舍门前,也不知父亲在那里已经等了我有多久。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我走到父亲跟前,问道:“爸,您怎么来了?是坐车还是骑自行车来的?”父亲回答:“我是骑自行车过来的,到城里办点事,顺便给你送一些杏。”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袋子递给我。我打开袋子看了一眼,问父亲:“怎么带给我这么多杏?”父亲说:“你留一些自己吃,剩下的和室友一起分享。”
我让父亲进宿舍休息一会儿,父亲说啥也不去,说道:“你下午还上课呢,也没多少休息时间,我走了。”父亲走到一棵树下,打开车锁,和我挥了挥手,就推着自行车出了校门。
我回到宿舍,打开塑料袋,看到满满一袋又大又黄的杏,我把杏给我的舍友们分享,她们说,这是她们吃过的最好吃的杏。我自豪地告诉她们,这杏是从父亲的花园里摘的。
暑假我放假回家,问妈妈:“那天父亲去城里办事,究竟办什么事?”妈妈回答道:“你父亲那次就是专门给你送杏去的,他看到杏都熟透了,嘴里念叨着,留不到你放暑假了,第二天就骑着自行车给你送杏了。”我听完妈妈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父爱如山,父亲就为了给我送杏,特意骑车四十多里的路程,来回八十里地啊!而且一路上顶着炎炎的烈日,忍受着火炉般的炙烤,这就是无私而伟大的父爱!
三
父亲的花园,每逢夏季,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有优雅的百合,有妖娆的大丽花,有绰约多姿的月季,还有娇艳的玫瑰等,美丽的花开,怡人的花香,吸引了许多身上带着彩绣的蝴蝶在花间翩跹飞舞,还有无数只蜜蜂,嘴里“嗡嗡”地哼着欢快的小曲,落在花心处辛勤采蜜,那些鼓着大眼睛的蜻蜓也在花园的上空轻盈地盘旋着,流连着。
父亲的花园是我们村里最旖旎的一处风景,不仅吸引了蝴蝶,招引了蜜蜂和蜻蜓,也吸引了许多乡民来赏花,每天傍晚时分,当吃完晚餐,陆陆续续就会有人来到我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络绎不绝,我家的院子变得热闹而生动起来。
父母在院子中摆放了一个圆桌,围绕着圆桌摆放着几把椅子,并在桌子的正上方搭建了一个凉棚用来遮蔽阳光。无论谁来了,父母都会热情招呼他们坐下来赏花,妈妈给乡亲们递上一杯香茶,父亲从他的花园里的果树上,采摘下来各种各样的水果,有桃、杏、李子和樱桃等,让妈妈洗干净盛装在盘子里,摆放在圆桌上让大家吃。人们说说笑笑,一边赏花,一边吃水果,欢声笑语声充满了我家的小院。
有的乡民看到父亲的花园中的花这么美,也想挖一株栽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李婶说,三哥,你家的黄玫瑰开的太美了!可不可以送给我一棵?父亲说,好的,喜欢哪一棵?我这就给你挖。李婶说,靠左边的那棵,父亲口里说着,好嘞!就开始动手给李婶挖黄玫瑰。王大娘说,小张,你家那株粉红的大丽花真好看,可不可以送给我一株?父亲说,好的,你说的是这一株吧?我这就给你挖。父亲还耐心地给李婶和王大娘讲解如何养花,李婶和王大娘手里捧着花树,欢天喜地地回家栽花了。父亲看着她们渐渐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夏天的天气炎热,小时候家里没有风扇和空调,屋里就显得异常闷热,通常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会在院子中吃晚餐,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就连做饭,妈妈也会在院子中进行,妈妈在院子中用砖块垒砌了一个简易的炉灶,用来烧火做饭。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妈妈端来刚煮好的玉米,还有刚出锅的排骨炖豆角,空气中氤氲着玉米的甜香、排骨炖豆角的菜香以及玫瑰和月季的花香。父亲的花园里,紫红的玫瑰开的正娇艳,金黄的月季楚楚动人,粉红的大丽花妩媚多姿,白色的百合花优雅迷人,几只美丽的花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我们全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赏着花,一边说着话,你一言我一语。奶奶说,“显礼”栽种的花真香啊!满院子都是花香。爷爷说,你瞧那只大花蝴蝶,有手掌那么大,太好看了!妈妈说,那粉扇月季,粉嘟嘟的,就像我女儿的脸庞一样娇美动人。哥哥说,爸爸的花园,是村里最靓丽的风景。爸爸听到这些话,憨憨地笑着。多年之后,我还清晰地记着这幅画面,感觉幸福而温馨。
四
那是一个桃花、杏花盛开的时节,父亲的花园里,桃花开的正娇艳,梨花盛开着如雪一样洁白的花朵。病重的父亲在母亲的搀扶下,来到院子中,身体虚弱的父亲,在靠着门边的一个沙发上有气无力地坐了下来。
父亲静静地看着他亲手营造的梦幻般的花园,眼神从左移到右,再从右移到左,一遍又一遍,眼神中充满了眷恋,也充满了不舍,他心里知道,他就要永久地离开他心爱的花儿了,他对花的感情,就像他对我和哥哥一样深情,他对我和哥哥充满了牵挂,对花儿同样也充满了牵挂。没有他浇水,它们会不会渴死?没有他照料和喂养,它们会不会消瘦?
父亲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问妈妈:“如果我不在了,那些花儿会不会渴死?”妈妈眼里含着泪花,说道:“你起来继续给它们浇水吧。”父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在牵挂他的花儿。
父亲走了,世间少了一个爱花惜花的人,我也失去了最疼我爱我的父亲。
“主人不在花还在,更胜青松守岁寒。”父亲养的那些花,在妈妈搬到鲅鱼圈居住之前,都送给了乡民。很多月季花至今还在乡民的院子里生长着,繁衍着,盛开着。乡民们看到自家院子里的花儿,就想起了父亲,也想起了父亲的花园,还有那段快乐而美好的时光。
父亲的花园,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记得每逢夏天,花园内百花盛开,繁花似锦,色彩缤纷,花香馥郁,沁人心脾,我是看着父亲花园里的花,闻着花香长大的。父亲的花园,让我度过了美好而梦幻般的童年和少年,也给我的人生涂上了瑰丽的华彩。
又是一年夏天,我仿佛看见父亲,正在花园里给花浇水、除草、施肥,他深情地看着他心爱的花,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