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一树蝉鸣动夏情(散文)
一
古人云:蝉始鸣,半夏生。记不清第一声蝉鸣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似乎在不经意间,蝉用悠扬的歌声,欢快地叩开了夏天的大门,奏响了炎热的号角。
“五月微阴始,鸣蝉高树幽。”五月的一天,听到窗外骤然响起了一阵久违的蝉鸣声,还以为是错觉,于是我快步走到窗前,侧耳细听,果真从树枝间传来一阵阵蝉的歌声,那声音若有若无,时远时近,仿佛耳鸣声,虽然还不成气候,但已是此起彼伏,唱得热闹,我知道,炎炎夏日已在蝉鸣声中拉开了序幕。
从此以后,这个夏天不再寂寞。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蝉的鸣唱,如影随形。都说蝉是夏天的歌者,它的激情令人热血沸腾,用独特的歌声昭告天下,夏天是属于蝉的。天气越热,蝉鸣声越响亮。那声音高亢嘹亮,时断时续,会伴随着一整个夏天,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直到天气变凉,秋意渐浓,它才会退出大自然的“舞台”。
在夏日的片片绿荫里,如果放慢脚步,用心聆听,你会发现,原来蝉的歌声,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一场盛大空前的音乐会。它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它在歌声里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愁,幽幽蝉鸣声,似乎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苦与乐。
“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中午的蝉鸣声似乎更响亮、更高远,犹如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相比较独唱,蝉更喜欢集体大合唱。一只蝉的声音不足够响亮,众蝉齐鸣方能奏响夏日的最强音。这边一声蝉鸣是领唱,那边蝉声随声附和,歌声四起,一句三叠,一唱三叹,气势磅礴,恰如万马奔腾,又似金声玉振,立体环绕,不绝于耳。
有人说,蝉的一生,就是歌唱的一生。小小的身躯,却蕴含着超级大的能量,穿透力极强,响彻夏天的天空。它穿过树林,越过山岗,贴在墙壁,在吟唱中传递着夏日火一般的热情。它沐风浴雨,饮世间之甘露,吸树木之精华,全力歌唱,只为换取短短的一个生命之夏。
蝉是夏天的黑色小精灵,专门为夏天而生,没有蝉鸣的夏天固然是宁静的,但也是寂寥的。
二
夏日,佳木成荫,树影绰绰,茂密的树叶间蝉儿藏身其中,一展歌喉,放声歌唱。童年的夏天,也是从蝉鸣声中开始的。
蝉鸣,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剂消暑的良药,可以让一颗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听到蝉鸣,我会停下奔跑的脚步,不自觉地抬头去寻找,发现院子里高大的槐树上有蝉儿的身影,树叶随风摇曳,蝉儿若隐若现,一袭黑色的外衣,紧贴着树枝,嘴里发出“知了,知了……”的鸣叫声,那声音高亢有力,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热啊,热啊……”
据说蝉的一生大多时间是在泥土中度过,黑暗是漫长的,然而为了能见到阳光,它们耐心地等待时机,好脱胎换骨,变成蝉。我喜欢在夏天的阵雨过后,到树林中,和小伙伴一起去捉爬蚱。雨后的树林泥土松软,这些小家伙就会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想要爬上树枝,蜕变成蝉。而一不小心,就会被我们从泥土里揪出来,虽然极不情愿,但却无可奈何。被我们随意地玩弄于手心,看它爬来爬去。为了防止它跑掉,晚上,我用大碗把它扣在下面,第二天早上,我再去看它,惊喜的发现,它已褪去了土色的外衣,穿上了淡绿色的风衣,肢体柔软,翅膀透明,细薄如纱,嘴巴像一个针状的吸管,米粒一样大小的眼睛,看着就令人爱不释手。
蝉是夏日里的歌唱家,也是儿时小伙伴们眼中的“尤物”。调皮的我们常常趁蝉儿叫得欢的时候,出其不意,想办法去捕捉它们。蝉会飞,捉起蝉来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有时,为了捉一只蝉,会费很大的劲。爬树会把蝉吓跑,小伙伴们就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面挂一个袋子,看到树枝间趴着的一只蝉,慢慢地用小袋子套住它,蝉被捉住后,出于本能,会拼命地挣扎,六只爪子不停地运动,为了防止它逃走,把它据为己有,年少的我们就会把它两边的翅膀各扯下小半截。这下,蝉想飞也飞不了了,只得老老实实地任我们摆布。现在想来,那被捉了的蝉内心该有多绝望。
好奇心在作怪,我却像获得了宝贝,拿在手心把玩。与一只蝉对视,看它黑色的外衣,坚硬的外壳,饱满的小小的身躯,漂亮的羽翼,像水晶球一样圆圆的突出的眼睛,左看右看,上上下下认真打量着它,惊奇它的声音从哪里发出的?忽然发现,它不是用嘴巴唱歌,而是从腹部发出来的。
我惊奇地问母亲:“夏天的蝉为什么一直在叫?”母亲告诉我:“蝉也不是一直在叫,它叫一会儿会休息一会再叫。你别看小小的蝉,它们也分雌蝉和雄蝉,雌蝉不会唱歌,是哑巴蝉,而会叫的是雄蝉,身体里有特殊的发生器。成年蝉的寿命很短,只能活一个夏天。为了在有限的时间找到另一半,雄蝉拼命地叫,以获得雌性蝉的喜欢,然后它们可以繁衍下一代,而雄蝉也会因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我听来,蝉鸣是夏日清丽的绝句,韵律优美,清脆干练。世间万物真奇妙,原来,我们能听到的是美妙的歌声是雄蝉的,当它的歌声停止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就要枯竭了。我忽然可怜起小小的蝉来,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却还在用力的歌唱。生命不息,歌唱不止,这是多么乐观的精神啊!
小时候的我很天真,总想着捉住一只蝉,就抓住了整个夏天,抓住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年少的我只知道蝉的快乐,又怎知蝉内心的忧伤呢?
三
今年盛夏的一天,我坐在家中静静地看书,正看得入迷,忽然一阵清晰婉转的蝉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那声音听得如此真切,仿佛就在屋内鸣唱。我合上书,站起身,轻轻地走到窗前,发现那只蝉就趴在我家的纱窗上,它用细长的爪子紧紧地抓住纱窗的丝线,唯恐一不小心会跌落。它在那儿唱一会歌,就停下来,一会儿接着再唱,声音嘹亮,离近了听,那声音震耳欲聋。
我忍不住想要戏弄它一下。我轻拉纱窗,想要伸手捉住它,和它来个零距离接触,结果,我的“计谋”还没有得逞,它就一转身,灵巧地向远处飞走了。
晚上,我出来散步,蝉儿在树哨上歌唱,在宁静的夜晚,那声音传得很远很远。我在一棵树下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上面趴了好几只黑色的蝉,它们想唱就唱,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生而为蝉,它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一个夏天,它要经历生命的成长和蜕变。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为了倾其一声歌唱,它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穿越如此漫长而又痛苦的等待,才能破土而出,羽化成蝉,飞上树枝,演绎生命的精彩绽放。它用声音延展生命的长度,使燥热的夏天有了诗意般的内涵。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代诗人虞世南是这样描写蝉的。诗人托咏蝉以寄意,借物言志,这是最早咏蝉的诗句,句句看似在写蝉,句句却又暗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性,为后世人所称道。蝉儿栖息梧桐,因为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诗人生性孤傲,他借蝉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要任何凭借,自会扬名。言外之意,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都应该像蝉一样,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蝉,怀抱清幽,朝饮甘露,暮栖高枝,夏生秋亡。也许小小的蝉了悟了岁月苦短,生之不易,才会朝吟暮歌,激情演绎生如夏花般的生命绝唱。蝉,禅也,它的一生都充满了禅意和悲壮色彩,人们叫它知了,也许是智慧、觉悟之意吧。
蝉噪心逾静,鸟鸣树更幽。清晨,我在蝉鸣中醒来,一天都沉浸在它的歌声里,夜晚,蝉鸣声声,又伴我入眠,它的歌声就是最美妙的催眠曲。蝉鸣,是动听的自然之声,一曲夏日里的温婉情歌,蝉鸣声中,诠释着夏天的酷热,生命的意义。人生如蝉,顽强而卑微,修为自己,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炎炎夏日,悠悠时光,树上传来声声蝉鸣。停下忙碌的脚步,聆听蝉吟,用心品味生命的禅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