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随笔)
刘姥姥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仅仅是一个配角。不过,这个配角很有意思,曹雪芹把她刻画得非常传神,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像一股乡野之风,吹进大观园,拂在小姐们的脸颊上,从中让读者欣赏到一个活脱脱的乡下老村妇形象。
刘姥姥是个寡妇,生活无依,只好依附女儿女婿在农村生活。不料,生活贫穷,家道艰难,连吃喝都成问题。眼看年关将至,他们一家愁眉不展,相互埋怨。当她无意提起当前曾跟京城荣国府的王夫人家是亲戚关系时,她的女婿狗儿一听,立即来了精神,撺掇她立即前去荣国府,重新攀上这门亲事,期望亲戚能看在昔日的情份上,伸出援手,施舍一二,帮忙度过难关。
说到求人办事,总是一件不光彩和难于启齿的事情,因为你不得不放下身段,低下头颅,弯下腰板,低声下气哀求人家,看别人的脸色和心情行事。刘姥姥开始心中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可生活实在太艰难了,她不得不拉下老脸,壮着胆子,进城寻找亲戚。
刘姥姥没有白活,数十年的生活让她累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她深知,如果贸然前往,必然会被吃闭门羹,说不定会看门人乱棒打出。于是,她精心合计一番,特意找到了陪房周瑞。她早年帮助周瑞家买过一块地。周瑞念在当年的情份上,同时也要显摆自己的手段,便领着她去见了当家的王熙凤。王熙凤见自己并不认识刘姥姥,态度不冷不热,甚至说话之间,语气还不客气,话里有话抢白她一番,说什么第一次上门不该伸手之类的话,这让刘姥姥很是难堪。刘姥姥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诉了一番苦,再三说明来意。王熙凤胡乱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便打发她回去。在有钱人家的眼中,二十两银子也许不算什么,可这二十两银子到了刘姥姥家里,可是一大笔救命钱,至少可以解决她家的温饱问题,支撑其过上一年无忧的生活。
刘姥姥的亲身经历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要想成事,必须端正态度,放下脸皮,克服怕羞心理,积极出击,寻求帮助,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扭转不利因素;其二,亲戚朋友之间,平时要常常走动,联络感情,否则,再好的亲戚朋友,如果平时少来往,或不来往,天长日久,也会便变得生疏起来。一旦你遇到困难,临时烧香拜佛,菩萨也不肯显灵。你要弄明白,菩萨最喜欢香火缭绕的感觉。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因为紧张拘束,她的口才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不过,她也算有所收获,终于攀上了荣国府这门亲戚。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备下了自家种植的瓜果疏菜作为见面礼,她终于见到了贾母,并得到特别的礼遇。贾母把她带在身旁,领着她一起游园子,让她欣赏到大观园繁花似锦的人间的仙景,令她大开了眼界;她们一起吃吃喝喝,遍尝佳肴,让她见识到了上层贵族的奢侈生活;她们一起说笑,她出尽了洋相,度过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时光。刘姥姥与大观园上上下下混熟了,她的胆子愈发大了,口才得到充分地发挥,她添油加醋地介绍或瞎编发生在乡下的奇闻异事,让公子小姐们笑声不断,快乐不已。比如说,她见了象牙镶金筷子,说道:“这叉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抵的过它。”她在餐桌边故意扮怪相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众人见她粗俗诙谐搞笑的模样,个个捂着肚子,笑得东倒西歪。
我们且欣赏这段描写:“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姐妹换衣服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无比快乐的情景,刘姥姥给大观园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欢声笑语。连王熙凤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她说,这是贾母及众人最快乐的一天。
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与公子小姐们混熟了,她这一次心满意足,满载而归。刘姥姥回乡之前,王熙凤的贴心丫环平儿把她领到一间屋子里,指着炕上堆积如山的礼物,详细地介绍说:
“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这是两上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也有你吃过的,也有你没有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客,比你们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瓜果子来的,如今这一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果子和各样果子。这包是八两银子。这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平儿还把自己穿过的几包衣服送给刘姥姥,并说要让小厮雇辆车,把礼物送到她家,这让她受宠若惊,感激不尽。
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是荣国府最为鼎盛的时候,元春被皇上宠爱,被封为贵妃,荣国府跟皇帝攀上亲戚,荣耀无比,令人羡慕。刘姥姥给主人家留下了良好的形象,主人家高兴之下,出手颇为阔绰,让她大获丰收,满载而归。这一百多两的银子,对乡下的贫苦人家来说,可说是发了一笔意外的横财。正如王熙凤的丫环平儿所嘱咐的那样,刘姥姥回家之后,可以用这笔扶持资金购置田产。我猜想,从此以后,刘姥姥家衣食无忧,光荣脱贫,完全可以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看到的则是一幅无比凄凉的景象:荣国府正在走向衰落,一种悲凉不祥的气氛笼罩着大观园。其时,被选进皇宫的贵妃元春已经病故,荣国府失去依靠,不再受皇帝的恩宠,而且还被抄家,林黛玉也已香消玉殒,荣国府的主心骨贾母也已经驾鹤西归,王熙凤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无药可救,她每天梦见鬼怪缠身,其状甚惨,昔日风光无限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荣国府及众人落得如此下场,不免令人感喟: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到头来,都会烟消云散,就像人间一场梦。梦醒后,两手空空,留下的只是一声声的叹息。
刘姥姥前后三次走进大观园,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深刻感受。第一次,她惴惴不安;第二次,她纵情享乐;第三次,她心情沉重。曹雪芹把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安插进小说里,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神来之笔,让读者真切地窥见了这样的社会现象,上层贵族生活和下层贫民生活存在着天壤之别。他们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在天上的彩云端里,锦衣玉食,莺歌燕舞;一个在尘土的烂泥堆里,食不裹腹,苦苦挣扎。作者如此安排,如此描写,不可谓不形象,不可谓不生动,不可谓不深刻!
刘姥姥是位乡下村妇,没有什么文化,她不顾年迈之躯走进大观园,拉下一张老脸,低声向陌生的亲戚哀求乞讨,如果说她大胆精明的话,倒不如说她为生活所迫更为准确。她在大观园小心翼翼,强作欢颜,给公子哥儿和小姐们卖傻说笑,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觉和欢乐。但在我看来,她虽然讨得一些银子回家,却令人感到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