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巢】送信的人走了(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巢】送信的人走了(征文·散文)


作者:清鸟 举人,4572.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99发表时间:2022-10-16 19:19:05

【流年·巢】送信的人走了(征文·散文) 那年,春天姗姗来迟。
   已是阳春三月,北方的天空仍是灰蒙蒙的一片。此时的西北风像个脾气古怪的老人,时不时发发威,一脚踹开人家的屋门,让你猝不及防地倒吸一口凉气,猛然感受比冬天里更为彻骨的寒冷;时而又蜷缩起它日渐苍老的身躯,默默消失在无人的角落。阳光趁机透出云层,将温暖洒向人间,柔和的风吹拂大地,一片莺歌燕舞。
   我居住的小城在这样的天气中反反复复了许多次,看上去人们的生活并无异样,依然有序,但每一次的寒风来袭,人们都会忍不住抱怨,这鬼天气,啥时是头。
   一个周日,爱人让我随货车前去江苏太仓取一个样品。我一听高兴坏了,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江南呢,江南的小桥流水曾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想,那里应该已是春暖花开,黄鹂唱柳的季节了吧。我继续畅想着,心早已随着思绪飘去了远方,我仿佛已站在天气晴暖、微风习习的江南大地上,吮吸着空气中飘来泥土掺杂花香的气味,不觉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中,我忽然觉得窗外呼呼的风声也不那么讨厌了,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急忙挑选了几件薄衣衫就出发了。
   一路上,景色不断变换,我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行至日照高速路段时,透过车窗,我看到阡陌深处一行大雁正从南边飞来,叽叽嘎嘎的叫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像是春天吹响的号角,令我激动又兴奋。
   忽然间,爷爷微笑着出现在眼前。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我,大雁飞往南方越冬的时候会排成人字形,天气暖和以后,再排成人字形飞回来。我好奇地问爷爷,万一它们走散了,还能一起回来吗?爷爷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会的,它们是一家人,一家人是不会走散的。我仍疑惑不解,缠着爷爷没完没了地问,南方那么暖和,干嘛还要飞回来?爷爷语重心长地回答,北方才是它们的家。
   为什么……爷爷一摆手打断我,他好像累了,不允许我再东问西问,目光里全是忧郁,呆呆地盯着他那条僵硬的腿不再说话。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从没像正常人那样走过路,他的左腋窝下一直有一个拐杖,像个影子一样不离他左右。只有在睡觉的时候,爷爷才把它取下放在身体一侧。他的右手永远无力地低垂在身体另一侧,近乎半瘫的身子将爷爷昔日的颜面一扫而空,他一米八九的高大身躯瞬间矮去了半截。这无法治愈的疾病,像一场突然降至的寒霜,带走了爷爷的刚强与自信,让他提前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爷爷多才多艺,凭借一双巧手支撑着一个将近十口人的大家庭,他不仅木工做得好,垒墙盖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爷爷又是个性情高雅的人,爱好极广,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尤其喜欢唱京戏,很多次,爷爷抑扬顿挫的唱腔飘出院墙,胡同里的人不自觉驻足倾听,意犹未尽之余又跑进我家院里,近距离地听爷爷唱。逢年过节,爷爷经常随戏班子走村串户地去唱。也因此,认识了同样爱好唱京戏的伯母的父亲。两人聊得投机,一拍即合就促成了一桩婚事。在一个春雪消融的季节,14岁的伯父便把20岁的漂亮伯母娶进了家门。
   伯母进门的时候,曾祖父曾祖母还都健在,大姑12岁,二姑8岁,三姑6岁,我父亲2岁,四姑在伯母进门后的第二个年头才出生。伯母成了这群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她以媳妇的本分帮我奶奶操持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吃喝拉撒,俨然一个母亲的角色。
   一家人虽然缺吃少穿,但却过得其乐融融。他们都亲昵地喊伯母大嫂,伯父有时也和他们一样跟着起哄,大嫂大嫂地叫。伯母偷偷瞟一眼自己阳光可爱的丈夫,慢慢地,脸上就会飞起两朵红云。
   伯母家境殷实,陪嫁过来一笔不菲的嫁妆,知书达礼的伯母便用这笔嫁妆供伯父完成了求学之路,毕业后伯父去了青岛一所中学教书。
   上班后的伯父遇见了自己的爱情,执意要跟自己视为姐姐的伯母离婚。爷爷气得上不来气,缓缓才说,你的现在是你媳妇给的,你去跟她说。伯父当然开不了这个口,就跪在爷爷面前一言不发。一直到了后半夜,爷爷甩出一句话,要想离婚,那你就等我死了再说,然后一拉炕门,伯父眼前一片漆黑,他的眼泪在夜色中一滴滴滑落。
   第二天,爷爷起床后发现伯父不见了,堂屋中央的桌子上有一张白纸,上面有一行字,爹,我不孝,走了。除非您答应我离婚,我才会回来。是伯父留下的,从那以后,伯父再也没有回过家。
   爷爷暴跳如雷,大骂,白眼狼,有种一辈子别回来。伯母呆呆地站在院子里,似乎明白了一切。但她抹干眼泪走进堂屋,对爷爷说,爹,他会回来的。爷爷愧疚地看着伯母,却无言以对,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他一旦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爷爷不再出去唱戏,他怕遇见亲家,怕别人问长问短。那是一个下午,爷爷正闷头给村里一户人家打嫁妆,忽然眼前一抹黑就晕过去了,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是伯母拿出钱把他送往这里的,爷爷更觉愧对伯母了。等我父母赶来后,爷爷立刻让伯母回家休息。然后对我父母说,你俩替换一下班,让你大嫂在家帮你们看着孩子,别让她来了,我住个三两天就回去了。
   爷爷的命是捡回来了,可半边身子像石化了一样,再不听他使唤了。
   好好的一个人,突然生活在了难以名状的痛苦中,爷爷怎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终日唉声叹气,尤其到了冬天,他的日子更难熬。气温急剧下降,他的右腿也跟着僵硬了许多。整个冬天,他像一只冬眠的虫子,白天黑夜地蜷缩在土炕最温暖的地方。那时候母亲拉动风箱的声音成了爷爷最美好的期待。到了做饭点,母亲拉动风箱,灶膛内火苗直往土炕里钻,爷爷身下的棉被便会热起来,随即脸色也好看了许多。这时候爷爷的心情就会慢慢变好,话语也多起来,他笑眯眯地拿出姑姑们买给他的点心,招呼我们过去。我们姐弟四人像小燕子一样围在他身边,他看着我们吃,挨个抚摸我们的头。他一口也不吃,却比我们开心,像变了个人似的,喋喋不休地给我们讲他过去的一些事。
   爷爷的生活起居都是靠我母亲一人照料,母亲把家里最好吃的都留给他。爷爷的小饭桌常年放在土炕上,我经常对着难以下咽的玉米饼子偷偷瞟一眼爷爷喷香的饭菜。母亲总是及时制止,快吃饭,吃完去上学。
   我母亲被我外公从小灌输三从四德的教育,对爷爷,对我们这个家从来都是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我那时不明白,母亲对爷爷对这个家这般尽心尽力,为何爷爷还总是挑三拣四,动不动就对她发火,过后却又和母亲像没事一样有说有笑。
   而对伯母就不同了,她和我们住在一个院,我们住在东厢房,她住在西厢房,她也想对爷爷尽孝,但爷爷对她总是以礼相待,即使心情不好的时候,在伯母面前也会极力压抑。往往就是,伯母走了以后,他的火气骤然剧增,每一次都是母亲倒霉,成了他的出气筒。多年后我断断续续从姑姑那里明白,爷爷心里的结是伯父。
   伯父始终杳无音讯。
   母亲敢怒不敢言,把所有的不解和困惑都憋在了心里。有一次她不知怎的,爷爷对她一顿吼叫之后,她几次想反驳,却嗫嚅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等父亲回来,她就对着父亲没头没脸地乱发脾气,说着说着还伤心地哭了。父亲刚干活回来,一身疲惫,本想歇一会,却被她一顿数落,不由心烦意乱,就朝母亲大吼了一声,不要说了,他一个快死的人了,你就不能担待一点吗?
   母亲那天好像决定要彻底发泄完一样,一改往日的顺从和忍耐,不管不顾地和父亲争吵起来。越吵越凶,两人居然厮打起来。父亲一把把母亲推在炕上。在母亲即将倒下去的瞬间,我眼瞅着爷爷给我编织的柳条花篮要被母亲的后背压碎,便“哇”的一声大哭出来。母亲笨拙的身体还是随着惯性把花篮压在了身下。
   八岁的我目睹了这一幕,至今记忆犹新,父亲和母亲在听到我的哭声后才蓦然发现,躲在炕角的我早已被他们的争吵吓得面如土灰,要不是我那一声哭叫,他们都不知道还有我这么一个小观众一直躲在暗处看着他们。
   争吵立刻停止了。惊慌失措的母亲立刻翻身而起,爬到我身边,快速地把我抱在怀里,给我抹去眼里的泪水,又故意大声说,走,妮,跟娘回姥姥家。
   爷爷的拐棍声在院子里响起,我听见笃笃的落地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爷爷一定是听到了父母的争吵。他不知哪来的力气,房门呼一下打开,像被西北风推开那样猛烈。爷爷大骂父亲,并用尽全身的力气用拐棍横扫了父亲一下,然后就瘫倒在地上。伯母也闻讯赶来,问明缘由,点着父亲的额头,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啊你啊,说你什么好呢,媳妇怎么能打呢。母亲一听,倒替父亲难过起来,和伯母一块扶着爷爷回了屋。
   我结婚以后,也常和爱人闹不愉快,母亲不以为然,一家人哪有不吵的,客客气气地能是一家人吗?她就把上面那些事讲给我听了。
   每当春天来临,我家堂屋的房梁上一定会飞来几只筑巢的燕子,它们衔来春泥和阳光,把我家的小院装点得生机盎然。爷爷此时很激动,脸上的笑容就和春天里的花朵一样好看。他让我把房门打开,怕燕子找不到家,就会在外面惊慌失措地徘徊。
   爷爷眼里闪动着泪和光,拄着拐杖一次次去胡同口观望。这时一群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摆成一个壮观的人字形。我和胡同里的一些孩子一边看,一边追逐它们远去的背影。待我们回来时却发现爷爷还没有离去,伯母走过来,爹,他也是一只候鸟,早晚会归巢的。
   是啊,伯父到底还是回来了。在一个白雪皑皑的早晨,比他先到的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那日早上,伯母一睁眼,看见外面整个一白色的世界,心情大好,急忙穿衣下床。她先在院子里扫出一条通往街门的路,在打开门的瞬间,她愣住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正在雪地上睡得香香甜甜。包裹他身体的小被子又厚又结实,他的小脸还红扑扑的,看来是刚放下不久。
   伯母心想,难道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怕我老无所依,送给我一个孩子?伯母把他抱进爷爷的屋里,爷爷端详着他好久没有说话,他想起了伯父小时候的样子。半天以后,伯父进了家门,伯母一阵狂喜。伯父跪倒在爷爷面前,爹,你写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可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病了呢?
   爷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说了有用吗?这次,我不得已告诉你,是觉得我快要走了,临走之前我最不放心的是你媳妇。她无儿无女,老了可咋办呢?
   伯父调回了小县城,回到了我伯母身边。那个孩子谁也不说破,伯父唯一的乐趣就是守在那个孩子身边,伯母和爷爷知道他的心已经留在青岛,不可能回来了。没过多久,那个孩子生了一场病死了。从此,伯父的精神世界坍塌了,他的心也跟着死了。
   爷爷临死前拉住母亲的手说,将来你要好好照顾你哥,他是个可怜的人,我最放不下的就是他了。
   一声车鸣把我的思绪拉回,我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大地露出明媚的笑脸,把它的孩子一一唤醒。小草探出头,柳枝耸耸肩,小河欢快地哼起歌曲。我急忙掏出相机,一边让司机把车速降低,一边把镜头拉近,拍下这个难得一见的瞬间,并在第一时间发给我姐。
   我姐没有回复,她一向这样,往往是三天以后才会看到。
   到达江南是在第二天上午,我很快取得样品,并和司机约定,住一个晚上再回去,司机有些难为情,王哥说卸完货马上去常熟装货。我说不用管他,好不容易来一趟,刚来就走,多可惜。
   我很快遁入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中不见了踪影。江南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海棠,樱花,李花的万千娇艳也让我痴迷,以至于忘了归来的时间。我想,下次和伯父一起来这里看看,或许换一个环境,他眉心那块始终散不开的愁云或许就不见了。
   司机急急跑来,他老远就喊,王哥的电话。爱人告诉我,说我伯母病了,是子宫癌,你大姐都去医院了,你快点回来吧!
   我很快又回到这个冷暖相交的北方小城镇里,面对慌慌无措的伯母,面对一脸愁容的伯父,我想起了爷爷的临终遗言,将来,你们姐弟也都是你大伯的孩子,要给他养老送终啊!
   在这反反复复的天气中,我似乎接收到一种信号,那是爷爷传递而来的。他对母亲的呵斥,对母亲的指责,都转化为了最深沉的爱,也正是这种亲人之间的表达方式才会成为母亲心中最深的印记。历经沧桑后的母亲,没有记恨爷爷,反倒是无限怀念起他的各种好。爷爷的晚年像极了这多变的天气,无论他如何发作,心中依然是爱着他的子女的。西风舍不得离开人间,也是因为眷恋,为了让人们更加感恩眼前的春风拂面。
   我们姐弟四人一个都没有缺席,轮流去医院照顾伯母。伯母痛苦的表情也牵动着我们的心,而伯父不停地询问医生,他眉心的那块愁云更加深重了,他的眼神里除了担忧还有恐惧。我不知道伯父在担心什么,他在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伯母化险为夷,平安回到家中。伯父却在这一年的五月查出胃癌晚期。我们如同听到一个晴天霹雳,但又隐隐期盼这或许和伯母一样,是误诊。但命运这次没有跟我们开玩笑,半年后,伯父撒手人寰,带着许许多多的遗憾去了另一个世界。弥留之际,他拉拉我的手,又拉拉姐姐和两个弟弟的手,用近乎枯竭的气息说,你们是我的孩子,给我养老送终,也不要丢下你娘娘啊!我们早已满脸是泪,不住地点头,伯父在我们全家人的哭嚎声中安心地闭上了双眼。
   如今,伯父已经走了14年,而94岁高龄的伯母依然健在,她跟随弟弟在城里生活,偶尔也回来跟我父母住一段时间,我和姐姐在空闲时也经常去看她。她满脸红光,一头雪白的头发整整齐齐梳在脑后。而当她再回到曾经住过的小院时,凝视她和我伯父共同栽下的一棵白玉兰时,两眼总是湿润润的,久久不肯离去。
   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终归来了。我想,这满树的白玉兰花一定是伯父在世时还没来得及对她说的悄悄话,是一封迟来的情书。他托春风送达,告诉伯母,来世一定好好爱她。伯母听到了,她颤巍巍地挪动脚步,去寻找那个送信的人,可送信的人已经走了,她只能目送那个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共 54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生,其实就是酸甜苦辣的代名词。没有哪家人总是平平安安,没有哪家人总是灾祸连天。幸福与痛苦往往孪生,换句话说,没有痛苦哪来的幸福,或者说没有幸福哪来的痛苦。然不管命运如何,日子总是要过的,四季轮回,岁月变换,总在不经意间完成。跳出人生的人没有,万事万物共命运才是常态。因为唯有面对,坚持下去,虽然白天过后黑暗依旧降临,但明天太阳照样升起。这就是世界。这篇散文,其实说的就是这个理。文中的伯母,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是传统妇女的代表之一。她嫁鸡随鸡,尽本分做好自己的一切。她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异常宽阔,宽容大伯父,她洞察世间,高寿健康。相比之下大伯父却心胸狭隘,自私,无法面对大伯母,看不开,过不了内心深处的那道坎,心结成凝,因而病魔缠身撒手而去。文采用对比,刻画了大伯父大伯母纠结的婚姻存在。围绕他们“夫妇”,其实其他人物的情感爱莫能助,惟有尽本分对亲人关心呵护赡养。散文冷静叙述,情感节制,表达含蓄,佳作,倾情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1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桥冷月        2022-10-17 12:44:19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像涓涓流水叙述了爷爷及其膝下几个孩子的婚姻琐事。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爷爷为了维护一家人的完整,在儿子打了儿媳时横扫儿子一拐杖,伯母坚守妇道,对丈夫不计前嫌,最终赢回丈夫的心。美的形象中有人生的不如意和遗憾,这些都是文章感人的地方。一个家的团结有爷爷的一份功劳。对爷爷的情感,对伯母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祝福!
中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酷爱文学。擅长写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
12 楼        文友:天桥冷月        2022-10-17 12:46:16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像涓涓流水叙述了爷爷及其膝下几个孩子的婚姻琐事。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爷爷为了维护一家人的完整,在儿子打了儿媳时横扫儿子一拐杖,伯母坚守妇道,对丈夫不计前嫌,最终赢回丈夫的心。美的形象中有人生的不如意和遗憾,这些都是文章感人的地方。一个家的团结有爷爷的一份功劳。对爷爷的情感,对伯母的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祝福!
中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酷爱文学。擅长写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
回复12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4:00:59
  时代桎梏了人的思维,一桩婚事,两个人的悲剧。好在还有期待,谢谢老师留评鼓励。
13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0-17 12:57:07
  文章语句凝练,思维活跃,故事吸引人。我最喜欢写伯父伯母的那几段,伯母一辈子只爱了一个人——伯父,一生无二无女,却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生活得平静,修来了晚年的福报——长寿。人要善良,特别是女人一定要善良,才能有好的结局。
五十玫瑰
回复13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4:03:15
  对于伯父伯母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不同的认识,细细想来,伯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她把一切看开,然后顺其自然。感谢玫瑰姐留情并提出宝贵的建议,祝愉快!
14 楼        文友:吴桐        2022-10-17 14:51:44
  春天到了燕子都会从南方飞往北方。但是伯父铁了心走了,虽然最后回来了,心依旧留在了那里。全文并没有对伯父去青岛的生活有过多的描述。爷爷曾经凭借一双巧手支撑着一家将近十口人。像只有伯父让他操心不已。爷爷一有脾气就会跟母亲发。而对伯母很客气。这样的对比,我猜是因为觉得愧对伯母。全文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有几处读了差点儿让人落泪。有时候寥寥几语的描写却让人难过的不行,伯母太贤惠了。人物形象很高大!伯父中午回来,算是赎罪吧。好喜欢这篇文一定是精品!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4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6:42:37
  像我家庭这样的悲剧不是只有一家,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能够摆脱命运束缚的也会留有遗憾,所以,人生啊,一定得把握好方向。感谢吴桐来访,祝愉快!
15 楼        文友:石语        2022-10-17 16:10:59
  鸟儿把小说的笔法融入散文里,环境的衬托,色彩的晕染,人物的刻画,事件和矛盾冲突都有了。人物的刻画尤其成功,大伯的反叛,伯母的从一而终是个体的选择,也带着时代的烙印。而这一对矛盾冲突波及最深的人是爷爷,老人家一手撮合的美好姻缘成了笑话,误认一生,爷爷最无法接受。文中母亲的形象也很鲜明,善良而刚烈。
   鸟儿佳作,欣赏!
回复15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6:40:10
  石语姐姐分析解读深得我喜欢,留评温暖,非常感谢指出文中错误,我都一一改正。祝冬安!
1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0-17 16:12:45
  这是篇情真意切的散文。“我”与爷爷的那段对话很有意韵。春去秋来雁来雁去,“干嘛还要飞回来”?爷爷打断我稚嫩的话语不让说。大伯弃伯母而去寻找新生活,爷爷暴躁郁闷都是原于对大伯的牵挂和对大伯母的愧疚,那是爷爷直到临终也放心不下心病。大伯母在等待中度过,这不是出于她的委曲求全或无可奈何的心情,而是出于蛰伏在她心灵深处的一种承担共同命运的爱,并让让回家。伯母善良是一个包容,豁达的好女人,她也嫁进一家善良仁厚之家。她一生虽无儿无女,但晚年有侄儿侄女善养她,过的幸福安康,这也是她娴淑修来的福报。俊鸟姐这篇文一个核心,那就是“爱,亲情,一家人”。在她布设的文字中穿越,没有一个华丽的字眼,没有让人拍案的警句,却仍然被奔泻而来的浓醇爱意和亲情默默感染、深深打动。鸟儿姐姐的文始终是这么有感染力,劲道,有质感。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6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6:44:57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亲人在一起,哪怕是寒风苦雨也是踏实的。南方再暖和,也不能和亲人之间的温暖相比,那是一定要回归的地方,心灵安放于此,一生无悔。感谢素心留评鼓励,祝多出佳作!
17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0-17 16:53:41
  读完清鸟这篇散文,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是感觉清鸟的文章(包括我读过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大气,这种大气就是不做作,不娇气,文字情感从心底流淌。这篇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把诗歌中景情交融创作方法,不动声色地运用到散文创作中来。文以景语开头,又以景语结尾。“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终归来了”。文中伯母与伯父的一生情感波澜,其实都是围绕着这句“景语所写”。全文语言诗意,真真做到“景语皆情语,景绝情不绝”。
   佳作阅读。这个我可以提前祝贺清鸟又一篇精品诞生。
回复17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7:01:12
  每次明月哥来访,都会留下让我激动的评语,深度分析与解读,彰显明月哥做人的严谨与认真,这一点值得我们流年人学习。感谢明月哥,我会继续努力。
18 楼        文友:欣月        2022-10-17 17:05:07
  尘封的家事,总是在行走的路上唤醒。南飞的燕子,春天会回来,离家的儿女,也会归巢。伯父伯母凄美的故事,母亲受过的委屈,终归一家人血浓于水,桩桩件件往事,温暖在回忆里流淌。洋洋洒洒,行云流水,溢满温情的文字,彰显着亲情的温暖。欣赏鸟儿情致饱满,文采飞扬的佳作!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8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7:26:35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思考亲情,友情,爱情这三个词语,单说亲情,相信会有诸多共鸣,那是一年四季都有温暖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也会多一些担当和责任。欣月留评鼓励,非常喜欢,谢谢。
19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0-17 17:11:41
  一日夫妻百日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看得这篇文章的题目《送信的人走了》,让人想起小时候的邮差,听到马蹄声,就以为送信的人来了,还以为写邮差,当仔细读这篇文章后,才发现,是写伯父伯母的婚姻纠结矛盾。巧妙地以北方的大雁每年飞往南方越冬,我也向往江南,可那里再暖和,最终,也得回家,那里终究不是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了伯父,暂时的爱情纠结,与爷爷赌气,为了远方的那个她,与爷爷决裂,可当想明白时,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先的家,因为那里才温暖,才能歇脚。现实中,很多人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苍头小利,背信弃义,落得个人财两空。做人做事,一个家庭也好,守住初心,方得始终。通过伯父的狭隘,衬托出伯母的心胸宽广,为了小家,守护了一辈子,虽无儿无女,但想得开,活得好,健康长寿。
回复19 楼        文友:清鸟        2022-10-20 06:18:17
  我伯父的一生里留有太多遗憾,既想为自己活,又被亲情牵绊,他就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活到老方才明白,因为执念,荒度了岁月。感谢越来越好美评,遇见流年,遇见越来越好,祝开心写作。
20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0-17 19:28:30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向往已久的江南。在路上,看一行南飞的大雁,勾起了作者对爷爷及伯父、伯母的回忆。作者用爷爷说的,“大雁南飞,不是为归,仅仅是为了越冬,北方才是大雁的家乡”为引,叙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属于伯父与伯母。而在此中,作者紧紧围绕“归”这个字,阐明了爷爷的盼,伯母的等,伯父的悔。送信的人走了,而等信的人,从未离场。此篇散文,结尾寓意深刻,有对美好生活的热望。
   佳作,拜读学习!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20 楼        文友:清鸟        2022-10-17 19:32:10
  正是这样构思的,被听雪读懂,倍感愉悦,辛苦阅读,祝生活愉快!
共 27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