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心安处即吾乡(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心安处即吾乡(征文·散文)   


作者:临风听雪 秀才,20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6发表时间:2022-10-30 16:11:59

【流年·时光】心安处即吾乡(征文·散文)   
   通往说书人家的路上,三三两两的男女老少,踏着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带着孙子孙女,提着小板凳和茶杯,提溜着纳了半截的鞋底……在路上遇到了,相互打招呼,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今天六(家乡土话为陆)爸爸(家乡人把自己父亲的弟弟叫爸爸,父亲的哥哥叫姥姥)会讲哪个戏段呢,我还是爱听姜子牙卖面——
   我爱听秦琼卖马——
   我爱听苏三起解——
   我爱听张飞喝断当阳桥的那段——
   我爱听张良买布——
   ……
   笑着说着,就到了说书人家的大院子。若是夏天,院子里放一张四方炕桌,桌上放一本书,线装的那种,围桌放四张小凳子,凳子上坐的都是与说书人平辈份的爷们,每人面前放一个茶杯,你一口,我一口,此起彼伏地滋溜滋溜声吸引他们的孙子孙女跑过来,你尝一口,我尝一口,然后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滋溜一声,再美美地咽下。学不好的,会被杯子里的茶水呛到咳嗽,眼泪鼻涕直流,小脸憋得通红。院子里即刻爆出一串串笑声,黄昏就热闹了起来。然后就是说书人声情并茂的说书声。
   在我的记忆里,评书专家单田芳说书,都没他说的那般起劲。
   冬天就不一样了,院子里太冷,来听书的人都进了说书人的书房。书房里的生铁火炉上煮一壶茶,壶盖在气流的冲击下开开合合,发出咣当咣当不规则的声响,壶嘴里飘出缕缕茶香,醉了一屋子的听书人。
   茶是本地人最爱喝的茯砖茶,放几颗枣,几瓣苹果,能喝一晚上。书房的土炕上坐着的,还是与说书人平辈的叔伯,还有说书人的老母亲。地下跑的是淘气的孩童,忙的是纳鞋底的妇女,来凑热闹的是写完作业的学生,及绕过人群寻找说书人老母亲的狸花猫。
   说书人是我的父亲,听书人是我的叔伯婶子、堂哥堂嫂堂姐及侄子侄女们。
   那年我9岁,听父亲说书已听了好几年。
   起初也如那些侄子侄女一样,凑热闹,玩乐;再大些,好奇父亲抑扬顿挫的声线里跑出来的哪些故事,是不是就发生在昨天,或者是父亲经历过的?否则,他怎么能不照着书念,就能把故事说的那么生动形象呢?
   后来发现,父亲每次说书时,都把要说的那本书放在炕桌上,但在说书时从不翻开。第二天,父亲在干活的间隙,会打开那些书,认真地读。那时的我,些微懂得了父亲所讲故事的来源,就有了偷窥的念头。等真的拿起那些书,我傻眼了。线装书里的竖排繁体字对于刚上二年级的我来说,如看天书。先不说认不认识字,就琢磨从左从右看,我就琢磨了好几天。
   无果,放弃了。
   真正看懂那些字或认得那些字时,我已经小学毕业了。整个暑假,我忙完父亲母亲安排的伙计,之外的时间,就与那些字抗衡了。有好多繁体字,还是认不得,有些词组,靠前一个字或后一个字的字意辨识,实在认不得的,就直接跳过。当时的我,对每个字的含义理解与否,不怎么在意的,我在意的,只是故事的情节。
   初中三年,我几乎把父亲说过的哪些书都看了个遍,什么《隋唐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三侠五义》《封神榜》《岳飞传》等,后来父亲带回来现代简体字的《天龙八部》《碧血剑》《华山论剑》等,我如获至宝,估计父亲都没看完我就看完了。还暗自腹诽,谁让你说书说得那么起劲呢,不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与猫有得一拼吗?不知道听到一半给留个悬念,晚上想结果会想到失眠的么?
   事实证明,好奇心太重,是真的会害死小朋友的。
  
   二
   个矮是我此生最大的不圆满。初中上了三年学,我从没坐过第二排位。
   每年开学前,班主任都会重新安排座位。排座位都是在教室里排队进行的,然后按照个子高矮一次安排座位。我很自觉的排到最前面,也毫无疑问的被安排到第一排的位子,而且还是第一位正中的位置。我很懊恼,坐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连做个小动作都艰难。比如,偷偷看书。
   我们的课桌是最原始的木制的那种,不涂油漆。俩人一张课桌,桌子被木匠的刨花刀推得很平整,偶有木刺,那是我们用小刀划起来的。桌面用料是白杨木,每个课桌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结,结有斜着的,也有直着的,如插销那样插在课桌上。坐不了一年,每张课桌上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天窗”。
   我和同桌也一样,用小刀把那些结的周围挖松,然后把挖得能活动的结慢慢取出来,一个小小的“天窗”就完成了。
   上课的时候,一只手在课桌低下拿着书放“天窗”下移动,两只眼睛就盯着天窗下移动的书看。课桌上斜立一本书(上什么课就立什么书),看似在认真听课学习,实则,老师讲了什么,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于是,在初中毕业时,我从班主任那里取回来了三本书。班主任赵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年级第三,作文差2分满分,很遗憾的是,你偏科严重,数理化考得不忍目睹,去好好反省反省,读书是好事,但你这个年龄段,不能只读一种书,只学一门课,这样会耽误掉你的前程。
   英语老师那儿取书时就轻松多了。老师问,还有别的书没,借我看看,看完的两本书还你。
   英语老师是所有老师里最年轻的,爱打篮球,下课后融入到男生队伍里,不到上课,你找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学生。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我的英语成绩也从没让他失望过。
   被化学老师没收的书,是我偷偷“取”回来的。我和同桌进他办公室(那时候宿舍就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本来是硬着头皮去要书的,结果老师不在,而那本《包青天》就躺在他的办公桌上,于是,没费吹灰之力就“得逞”了。
   数学老师那儿没收的书最多,想来想去,放弃了,考那么点分数,怎么还有脸去要书。
  
   三
   人虽然后知后觉,幸仍赶得及策杖而来——丰子恺《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须二三枝》
   在人生的路上,后知后觉者,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我。
   “幸仍赶得及策杖而来”。后知是初醒后的悔,后觉是悔过以后的悟,策杖而来则是对生活的期望与对知识的认知。我把丰子恺先生的这篇文抄写在了笔记本上,后又移到了QQ空间,保留至今。每一次打开,都会给心灵以启迪。
   初中毕业后,我把从父亲书架上偷偷拿走的三分之二不到的书又偷偷放回来。父亲竟然像没发现他的书一度在书架上消失过,空闲的时候,从书架上抽出我拿回来的那些书,又认真地读了起来。后来知道,不是他没发现,是因为随着电视机在各家各户出现后,听书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愿意听书的人,也因为父亲没得更新的故事了,听得心不在焉,再然后,就不来了。
   一个时代的文化娱乐,被电视机偷换,就此画上句号。
   但我的听书生涯并没有告终。
   不再说书的父亲,买了半导体收音机,由说书人变成了听书人。
   我又在他的耳濡目染中,由读书爱上了听书。
   最早是他听什么我就跟着他听什么。后来他出去上地干活,或者去大队上班,我就自己偷偷打开听,越听越上瘾。
   记得那是个秋日的午后,父亲在睡午觉,母亲乘着空闲,想把晾在屋檐下的胡麻槌了,还让我也跟她一起干活。我虽然不乐意,但不敢违背母亲的指令。
   家里的棒槌不够,母亲让我去堂哥家里借。我当时正听武侠小说《卧虎藏龙》听到精彩处,实在不愿意放下收音机,就把它揣进怀里冒雨去了堂哥家。
   去堂哥家把棒槌借上,我是小跑着回来的。眼看到家了,却在家门口最光滑的路段摔倒了,收音机和棒槌同时逃出我的管控,先后摔到了泥地上。我顾不上拿棒槌,翻起身来就去查看收音机。就因为,收音机里的说书声,在我摔倒的那刻戛然而止。让我更懊恼的是,说书人正说到一个新人物俞秀莲的出场。而那个人名,与我同名同“姓”。还有,被父亲视为宝贝的收音机就这样被我摔坏了,我能想像到,父亲的柳树条抽到我小腿肚上的滋味。
   事实呢,父亲的柳树条没抽到我小腿肚上。
   父亲看到放在桌子上被我摔坏的收音机,没说什么,拿来绝缘胶带,在收音机上缠了好几圈,再打开听时,声音不再像以前一样洪亮,还带着杂音,且听得时候得放平了,一旦拿起来听,要么出现刺啦刺啦的杂音,要么就什么声音都没了。
   我知道,那是被我摔得接触不良了。
   我心心念念的那部《卧虎藏龙》,就这样结束在说书人的那一声“俞秀莲”里,好多年都不曾释怀。
   后来经历过好多事,终于明白,有些遗憾如宿命,不能强求。一如《卧虎藏龙》这部作品,在戛然而止的悬念里,我怀念了它30多年,但从没想去再翻开它,去解读它后续的种种。我知道,只要打开它,这部作品就会消失在我的记忆里,和我在当时读过的许多部作品一样,渐行渐远渐无踪。
  
   四
   因为读书影响了我的升学考试,当年没能考上中专,很遗憾;也因为读书,心里透亮,让我在从业以后的好多次苦难里走了出来。
   谁说遗憾不是美呢?
   在文字路上有今天的成就,我感恩父亲,他是我读书的引路人;感恩那些书籍,它们是我打开文字领域的钥匙;更感恩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为我的文字安家,给心灵一个归处。

共 35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光里的故事,岁月里的剪影,追溯里的温暖。以父亲是说书人开始,把读者带去遥远的时代,引发同龄人共鸣和感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文化生活也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乡下人,围坐火塘,听长者讲故事成了主要的娱乐。散文里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讲故事的人,夕阳下山后,叔伯婶子、堂哥堂嫂堂姐及侄子侄女们,甚至邻里乡亲都会来听一听。父亲更是乐此不倦,作者小小的年纪十分好奇觉得父亲很神秘,哪来的这么多的故事?于是,“偷窥”开始。终于懂了,父亲说的都是书中来。后来,收音机普及,人们不听说书了,听收音机了,父亲由说书人变成了听故事的人。受父亲的影响,爱上了读书,随着年岁增长,爱上了武侠和传奇小说,影响成绩没有考上上一级学校。但读书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因为读书,明事理,心透明,人生路上的许多坎得以迈过,许多难得以走出,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文为家。散文构架精致,语言通透,讲自己的经历以及经历上的体悟,文藏哲理,给人启示。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3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1-01 09:01:06
  谁说人生遗憾不是美?说的好,人生不可能都完美,留点遗憾更好,父亲由说书人变为听书人,我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读了很多书籍,父亲就是一个引路人,引着我前行,我因看书花费时间,学习落下,没有考上中专,但也成就了我的文学梦,有得必有失,深含哲理美文。
回复1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02 17:13:34
  以前因为遗恨一件事会懊恼好长一段时间,现在想来,那些懊恼的日子也是那么美,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开悟”?
   感谢越来越好,你的来访,会给听雪带来好运,我相信!
12 楼        文友:吴桐        2022-11-01 10:23:55
  羡慕作者可以把这一段段的时光用文字记录下来,好像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记忆碎片,也许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许就这么存放在记忆深处,偶尔想起,会很安心,也许喜欢文字的人大抵都是一样的吧,小时候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对文字的热爱超过了其他,比如作者,摔倒了都要先看看收音机,虽然收音机坏了,但是父亲并没有责怪我,它就这样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虽然现在有很多方式可以去找回戛然而止的后续,但我不愿割舍的应该不是这个故事,而是过去的时光。我们一样感谢江山感谢流年,为我们的文字,找一个心灵的归处。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02 17:17:50
  不用羡慕哈,小吴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会有比听雪笔下更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
   遥祝可爱的小吴桐,生活与写作相辅相成,要快乐哈!
13 楼        文友:石语        2022-11-01 11:01:12
  有一个会说书的父亲真是很幸福!记得小时候听书,总要等很久才能等来一个说书人,在村子里住上三天,每天晚上说书,很多人去围观。
   我初中时读《传奇文学》,里边有部长篇《玉娇龙》,我总疑心后来的电影《卧虎藏龙》是根据那个拍的。
   说书、看书、听书,听雪此文,脉络清晰,叙述带点儿小活泼小清新小娇憨小沉溺,真好!
回复13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02 17:23:42
  姐姐说的很对,《玉娇龙》就是《卧虎藏龙》的原著,这部作品我没有听完,后来想找到这本书看,等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想看什么书就能买什么书,后来有这部书了,但又不想买了。
   抱抱亲爱的姐姐,敬香茶!
14 楼        文友:生米        2022-11-01 11:07:54
  心安处即吾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很深远!
   听雪的父亲是村子里的说书人,他爱读书,爱学习,这让小时候的听雪就耳濡目染并产生强大的诱惑力和求知欲!
   过去条件不好,想读书又没钱买,只能靠租只能靠借,把喜欢的章节加以抄写用来反复的读!
   你看现在有多好,想看的文集只需用鼠标一点,就什么都可以看到!然而,现在这喜欢读书看书的人反而还减少了!
   其实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好领悟这其中的奥妙和道理就没错!
   读书人喜欢以书房为家,以书本为食,心安此处即吾乡,书是心的归宿,也是家!
回复14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35:29
  谢谢米米的用心解读,如你所说,现在只要想读,鼠标一动,就什么书都读得到,可惜的是,好多人都不爱读书了!
   给米米敬香茶,这段时间封在家里,电脑没怎么上过,手机不会操作,回复迟到,望谅解!
1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11-01 13:02:40
  听雪的文把我也带回了那个时候。喜欢听书,喜欢上着课开小差,偷偷看课外书,在桌子下面做小动作,以及后来抱着收音机不撒手,只为了听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读到听雪去找老师要回那些书时,不由会心地笑了,原来青春也可以如此在他处被复制。现在想来,却是如此美好而珍贵。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交到了这个叫做“书”的朋友,并愿一生不离不弃,而它也从不曾辜负我们。
   读书,写字,就是最快乐的事。与听雪共勉。
闲云落雪
回复15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39:23
  上课读课外书,听收音机等这些我们那个时代做过的小动作,估计爱读书的人都有,很高兴与姐姐撞了一下腰。
   流年人就是一群爱书如命的人,聚到一起犹如找到了知音,开心呢!
16 楼        文友:李桂林        2022-11-01 15:41:09
  “”因为读书影响了升学考试,当年没能考上中专,很遗憾;也因为读书,心里透亮,在从业以后的好多次苦难里走了出来。读万卷书扶你走万里路,活的通透便是终生的受益。
回复16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40:57
  感谢文友来读听雪的小文,说到每一位读书人的心里了呢!
   敬茶,问候冬祺!
17 楼        文友:李桂林        2022-11-01 15:43:26
  好文已拜读!读万卷书扶人行万里路。活的通透是人生最大的受益!
回复17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42:02
  再次感谢!
1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1-01 15:53:08
  又一朵酷爱读书的雪花,读书是从听书而来,这都要感谢父亲这个说书人的引导。很欣赏文章中,对于听收音机的痴迷,到读书痴迷的描述,画面感很强,让读者有种在场感,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收音机忘了所有,烧糊饭,蒸馒头烧干锅挨打的事,读小说躲进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看,一直看成近视眼的经历。这篇文章很吸引人,一口气读到结尾,还意犹未尽,感觉文章结束太快了。
五十玫瑰
回复18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45:31
  “烧糊饭,蒸馒头烧干锅挨打的事,读小说躲进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看的经历。怎么就这么相似呢?所以说,能相聚流年,是有原因的,是吧,姐姐!
   听雪给姐姐敬香茶!
19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01 19:28:56
  听雪妹妹的文字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青葱岁月的学生时代。妹妹有一个会说评书的父亲,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怪不得读妹妹的文字,也像读评书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千万朵花丛中,我只欣赏那最适合我品味的三两朵花。这是一种境界,不为灿烂的千万朵迷惑。这需要一定的定力。原来妹妹也是文科谜。听雪妹妹的成长经历,也给我们启示:孩子的教育,家庭的耳濡目染影响作用之大。
   感谢妹妹写文分享精彩。真好。
回复19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6:51:07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能与明月哥共鸣,何其荣幸!
   还别说,听雪舞文弄墨的爱好,还真的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还有母亲的宽容识礼。
   明月哥的评,总是如此真诚诗意,听雪感动之,辛苦了!
20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1-01 21:51:06
  读着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那时候那场景,也是:三五成群的人自带小板凳,孩子奔跑嬉闹,妇女聚拢做活聊天,男人们彼此谈笑风生……正如说书人被声音机所替代,露天电影业逐渐被电视剧所取代。其实,科技的进步或者说生活的改变是一种遗憾更多的是一种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文章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到堂哥借棒槌因为着迷听评书,在家门口摔倒摔坏了声音机。后来父亲看到摔坏的声音机,并没有说什么,更没有责打“我”……我大胆猜测:当时,父亲看到摔坏的声音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之所以没有责怪作者。除了伟大的父爱以外,更是因为父亲是说书人,他很理解评书的吸引力,理解作者当时听书的痴迷——那一刻,他甚至欣慰自己找到了“知音”。
   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很欣喜,作者找到了心安的地方。
回复20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7 17:00:57
  小风的按与评,写得总是那么暖心。我的父亲文武双全,自小我就喜欢舞刀弄棒,更喜欢舞文弄墨,父亲总说我,那样都想学,那样都学不精,嘿嘿,听雪有“叶公好龙”之嫌哈。
   小风说父亲把我当做了知音,现在想想,还真是的。在那个谁都忙得脚不粘地的年代,是真的没几人会喜欢读书,相反,我有的叔伯兄弟们,常常不小心就把父亲的书撕了卷烟抽,气得父亲骂也不是,笑也不是!
   给亲爱的小风弟弟敬茶,相伴流年,心情要美美的!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