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东篱·奇】拾级而上,经历多少个虔诚(诗歌外一首)

编辑推荐 【东篱·奇】拾级而上,经历多少个虔诚(诗歌外一首) ——一座神秘而神圣的普陀之宫


作者:王子华 童生,71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8发表时间:2022-11-19 14:11:18
摘要:天高云淡,水流清冽。到了西藏,到了布达拉宫。万物皆神圣,万物皆空灵。观云海翻腾,品天鹰翱翔。悟经幡随风,转法轮如世。难得的净化心灵,难得的体悟祖国西域的圣洁。每一处祖国的土地,每一处人民的信奉。我们都要热爱她,保护她。尤其布搭拉宫的雄伟,堪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文化艺术的瑰宝,我们更应该守护她,关爱她。万千佛台一香烛,尤观青灯一古佛。布达拉宫,作为祖国的一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更应该珍视,她在“建筑、文化、艺术和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东篱·奇】拾级而上,经历多少个虔诚(诗歌外一首) 看,我们拾级而上经历了多少个虔诚
   她是一座傍红山、近雪山
   气势宏伟的殿堂
   一座朝闻盛开的雪莲
   暮品情切切格桑
   的殿堂
   一座神秘而神圣的普陀之宫
   我们犹如一个个信徒
   沿十三层楼宇
   登上千米空灵
   好好的品味
   那九百九十九间房的宁静
   宁静下的思绪翻腾
   一幕幕皆是历史的画卷
   一页页画卷
   再一次,清冽地勾勒
   当年的松赞
   还有大唐文成公主的身影
   与布达拉在
   与西域生
  
   自无字的石碑起
   再经绵绵曲折的石铺斜坡路
   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
   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
   最终,进入到了正堂大殿
   无字碑啊,又有多少个无法形容
   藏经阁啊,又珍藏了多少个度法的心胸
   转法轮啊,又转动了多少个轮回
   金灵塔啊,又圆寂了多少个十方三世的梦
  
   每当布达拉宫这座宏伟的殿堂
   像一尊令人神往的塑像
   立于万千游客的眼帘
   就如同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重温松赞干部和文成公主那个多情的年代
   历经两年多路程的跋涉啊
   带去了大唐的艺术和农耕
  
   铜瓦鎏金,飞檐翘起
   群楼重迭,宇嵯峨殿
   万千瞻仰者仰视出一个气势恢宏的时代
   红宫与白宫相间啊
   晒佛台儿在其前立耸
   壁画与唐卡相映啊
   彩木雕儿历经了多少叱咤的风
   金光闪闪的印册
   她依然诉说着
   那个金灿灿值得百倍珍藏的册封
  
   我曾怀着一颗纯金打造的心
   沿着一条近红山观雪山走了九道十八弯的路
   才走近到了这海拔四千六
   再迂回到这海拔三千七
   终归来到了这瞻仰台
   瞻仰这气势恢宏的藏经阁
   体悟这令人顿悟的空灵
   鎏金宝瓶,幢和经幡
   壮观巍峨,金碧辉煌
   这是一座建在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这是镶嵌在祖国西域的一座雄伟殿堂
  
   ◎戎装下面,鲜红的血液流淌
   数不清,多少层厚厚的积雪啊
   曾经,一层又一层覆压
   那永远散发着,橄榄绿的戎装
   戎装下面,永远流淌
   那滚烫得能够把雪山上所有的积雪
   全部融化掉的胸膛
   多雷暴多冰雹的日喀则啊
   有你驻守的身影
   高寒缺氧的那曲啊
   有你巡视时紧握的钢枪
   资源丰富的林芝啊
   中上游是那雅鲁藏布江
   阿里的风很大
   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夜啊
   夜穿棉袄,午穿纱纺
   还有那高高的邦达机场啊
   就着夹生的米饭
   喝着煮不开的汤
   连内地充足的氧气
   也成了奢望
  
   驻守在那里的战士啊
   只有一个个红心的愿望
   即使献出宝贵的生命
   也要挺起铁义担当
   还有那风吹不倒
   雪压不垮
   同样,也流淌着
   鲜红血液的胸膛
  
   年仅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曾因一次紧急任务
   错过了小小感冒的医治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一名战士
   在狭窄、陡峭而又肘弯的藏路上
   为了藏民的安危,避让
   掉进了那万丈悬崖
   永远,把忠骨埋在了异乡
  
   有的战士,高原反应
   有的战士,迎风斗霜
   有的战士,抢险救灾
   有的战士,维护边疆
   拉萨城,有你的雄姿
   昌都街,有你威武的诗行
   有你的驻守
   有你的巡防
   我们祖国,才有安稳的边疆
   我们祖国,才有吉祥的安康
   藏区驻守的战士啊
   有你,义胆忠骨式的驻防
   我们用盛赞的哈达
   再捧一束美丽的格桑
   因为,有你
   我们就有了幸福
   美好,安康

共 14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可惜,我没有到过布达拉宫,从图片上或从电视里看到,在红山之上,隐约一片宫殿,拔地凌空,金顶入云,犹如天上宫阙,这就是众生敬仰的佛地丛林-------布达拉宫。 今日读了王子华先生的《拾级而上,经历了多少虔诚》一文才知道,雪域高原,为什么那么多人虔诚膜拜。不仅观云海翻腾、品天鹰翱翔、还能悟金番随风、转法轮如世,最难得的是净化心灵,体悟祖国的西域圣洁。 读诗吧,一个“看”字,带着我们拾级而上,看到的是红山之上,一座巍峨的殿堂,一座神秘而神圣的普陀之宫。我们俨然成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登上千米空灵,那九百九十九间禅房,像是一页页历史的画卷,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松赞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身影。大唐与西域联姻,有布达拉在,就有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无字碑、藏经阁、转发轮、金灵塔,就是历史的见证。群楼重迭,铜瓦鎏金、佛台耸立、彩木精雕、闪闪印册,诉说着大唐带来的艺术和农耕,带来的历史和文明。 守卫皑皑雪原上的战士,不怕缺氧、不怕严寒、不怕夹生的饭、不怕煮不开的汤、不怕冬夜的漫长,手握钢枪,整日驻守、整夜巡防,不要说感冒换防、哪怕跌落悬崖万丈,忠骨埋在他乡,也要守住边疆、守住文物、守住历史、守住宗教信仰、守住西藏人民的希望。战士啊,我们为你献出一束美丽的格桑。 这是一首优雅的现代诗,作者情绪饱满,热情奔放,赞美了布达拉宫的雄伟和宫殿悠久的文明史,讴歌了守卫雪域高原的战士,为了祖国的疆域,为了西域历史文明、为了西藏人民的安康,不惧恶劣环境、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守边疆。好文力推,感谢王老师賜稿东篱。问好,冬祺!祝创作愉快!【东篱编辑:吴孟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11-19 14:16:54
  这首现代抒情诗,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布达拉宫的恢宏气势和西域佛教文化,讴歌了雪域高原上英雄守疆的战士。推介赏读,共享美文。
回复1 楼        文友:王子华        2022-11-19 16:27:18
  感恩吴老师的鼓励鞭策,向您致敬学习了。谢谢!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19 15:24:11
  歌吟西域文明的诗歌不在少数,但能够像子华老师这样,以深刻的切入点,厚重的笔法,恢弘的气势,将一阶阶的虔诚,一段段的古事,一盒盒故事,把圣境的美写得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不多见。虔诚典雅依然是朝拜路上的主题,如今更有着承前启后的魅力,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以美的视觉审视千年不老的神秘之宫,有着多么饱满的意义。问候子华老师冬暖,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王子华        2022-11-19 16:29:42
  感恩社长的盛情点评,也感恩老师对创作者的支持、鼓励与鞭策。谢谢!
3 楼        文友:白玄        2022-11-19 21:59:32
  联想自然,想象丰富,纵横驰骋,感情饱满,磅礴大气,场面宏阔,意境优美。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王子华        2022-11-20 13:14:11
  感恩老师的鼓励,向老师您学习了。
4 楼        文友:枫桦        2022-11-19 23:34:13
  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文化与人文的结合是这样的唯美!赞我们的英雄,赞我们的高原!拜读好诗!
回复4 楼        文友:王子华        2022-11-20 13:20:36
  感恩老师的支持鼓励,谢谢您。2014年,我曾随部队到过西藏,看到战士们吃的是夹生米饭,水也烧不开,在内地看起来十分丰富的氧气,在西藏由于高原反应,都得靠吸氧装置吸氧。真的由衷地感慨守卫边疆战士的不易,同时又为藏区天高云淡的美丽,又为布达拉宫的宏伟而感慨。感慨祖国的辽阔,感慨守疆战士付出。再次,感恩老师对祖国边疆和守疆战士的赞扬。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