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秋阳下的泉城(散文)
时间没有特定,出行就随之松懈,且居家之人向来时间观念不强。
打算过去看看丫头开装的房子,早晨磨蹭到中午才成行。
那时,因疫情,公交不通,出租车停运,单车锁定,只得选择徒步而去。
从老城的心脏——鼓楼,到新城区的西末端,走过去,估摸着怎么也得四十来分钟,来回一个二十分钟多,穿高跟鞋,也不是简单的事儿。抱着自我挑战的心态,还是出发了。
是午睡起来,刚好两点。下身格子毛呢长厚裙,上身短白毛开衫,高跟没脚腕系带黑尖头靴,这是来泉城时的唯一一身行头,着好,走出了丫头租房。
正午,蓝盈盈的天,流金的秋阳温润着泉城的每一寸肌肤,尘世的一切都感到是那么祥和而美好。
一下午就只这一件事。时间充足,也不急着赶路。脚步踩着心的鼓点,顺路悠然前行,像在风景优美的园区漫步。
窥一斑见全貌。一段路,一程风景;一程风景,一座城。头顶阳光,移动碎碎的步子,心无旁骛,任一路的风物从眼眸略过,见证一座城的形貌,也算把泉城尽收眼底了。
静怡是一种状态。城市是流动的星河,太阳的光芒璀璨在万物上,开阔的是视野,照亮的是人心,并有所开悟,这大概就是自然之于人的馈赠,行走的好处,也是坐车不能感受到的吧!
正值上班时间,虽是疫情时期,秋阳下的泉城依然活力不减,无数鱼儿奋力游动在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中。
机动车道,各色小车嗖嗖川流不息;非机动车道,摩托、电动自行车来回唰唰穿梭;人行道,来来去去的行人脚步匆匆窸窣而过,喧嚣、沸腾又都井然有序,错落有致跳动着城市的脉搏,鲜活着气象万千的社会,演奏着这座城市的朝气蓬勃,旺盛与活力,谱写着泉城人为幸福、美好生活而孜孜以求的奋进之歌。
路上无论是徒步的,开车的,都戴着口罩。沿途的门店,有的干脆寂寂无人,有些也只有寥寥无几顾客,门前无一不贴着可供微信扫的场所吗。除上班人员不得已外,可见市民对疫情管控是多么自觉。
脚踩方方正正坚硬的水泥砖路,缓缓而行,高跟鞋当当叩击着地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穿透岁月的长廊,与往昔交汇,耳语。
纤云不染的天空蓝成一片油纸,干净纯洁得没有一点瑕疵,照得人心敞亮透明,清澈如水,有一点疵影都无处遁形,有一丝藏污纳垢及杂念都感觉羞赧、汗颜。
天空的太阳,似佛祖的脸,展露出参透一切苦厄的笑脸,镀金的光芒烁烁生辉,慈祥而和蔼,照耀尘世,树木楼体像披上了袈裟,落在车人身上像是在普度众生。落尘的,如圣母的光,将温情默默传递,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风轻轻曳动树枝,仿佛母亲的手,来回慢慢推荡着摇篮,哼着歌谣。这样的尘世图腾,醉不由人。
该是秋叶落幕的时候,大多树叶依然黄中带绿繁茂枝上,干净的路面纤尘不染。城市的文明是一座城。这段西关车站以东的路,路两边枝冠蓬勃红灯高挂,一字儿排开的槐树仪仗队,与自己皴裂的皮肤,苍劲虬扎的枝干,记载着泉城的年轮和岁月变迁。他们劳苦功高,默默蹲守着自己的家园。在这个秋叶飞舞的季节,按说,秋天的路,随便就能捡拾一片片落叶,体味离别的滋味,但路面什么也没有,不刻意寻找,很难看到一片叶子。
走过地区医院,一辆水车停在机动车道上,几名身着橘红色衣服的清洁工,穿着筒靴,正在用皮管冲洗路面。清凌凌的水,哗哗流出水管,依靠惯性有力地冲击路面,激溅出玉屑般的水花,羞得浮尘与树叶都逃之夭夭到下水道,路面哪里能藏得住。
一路走过,车、树、楼,是眼里最多的风物,也比人多。
色调清雅,棱角分明的楼体,玻璃上照着明晃晃的光,以一种俊逸显示着自己的高大无比。但我难以亲和,认为,除了里边能遮风挡雨,适放身心外,外观无论怎样有格调,他们都太过生硬,冷酷,使太多的人卑躬屈膝,负重前行,其中的精神压榨不适合思想放牧。故我把目光盯在静止的树木,流动的车轮。
走到西关车站旁的路,最两边是楼房、门店,两边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依然是蓬勃古老的槐树,大路两边树沟内各自一排小山似的松树,他们都以各自的神态,顺路延伸。
生命大抵如此,各有形态。
车,白的,黑的,灰的,三种颜色交替,头尾顺路,路南的,停靠在非机动车路南边,路北的,停靠在非机动车路北边,门店前的,则头尾对着门店或路,有的车干干净净,有的落满灰尘,表明常开与久未开的状态,像健康与病态的身体,在动态中方现生命的活力。
树,最多的是槐树,松树。也有柳树的地方,垂着长长的枝条,像貌美的女子,巨人的头发。槐柳,枝叶金黄,浅绿,深绿,松树则面不改色,各种树的色彩交织在一起,成为斑斓旖旎的秋色。
路用心走,脚步与思想同步,自然之于心,是灵魂的盛放,诗意的馈赠。
秋不厌丽,色彩纷呈。黄的,绿的,红的,是秋天的主要基调。其中,金黄是秋天的主旋律,绿与红掺杂其中,像三个风情万种的女子,把秋天装扮得韵致翩翩。突然恋起家乡的胡杨林,此刻一定是一个金黄灿烂的世界。脚步抵达不了的地方,就靠心抵达。任凭意念插着翅膀飞翔,与眼前的枝叶重合比对。
这是路过金领广场斜对面的生态园里的景象。这里的树种颇多,但我基本叫不上名字。多处绿色的草坪覆盖或稠密或稀疏的叶片。生命都有皈依。蝴蝶铺呈的地面,落下的是季节的哀思,大地是最后的依托,心怀慈悲,无论生命的轻与重,富与贫,它都一一欣然收纳,毫无怨言与歧视。
没人的城市是死气的,没有人的风景是寂寞的。面对空无一人的生态园,我拐进蜿蜒的红色甬道,地罐头欢快地旋转喷洒,全然没有意识到被自己滋养的生命即将逝去的感觉,只管旋舞奔放着自己。这种活在当下的心态,不存在患得患失,耿耿于怀,才能有极致的快乐。
不管是掉落枝头的叶,还是即将奔赴发黄的草,参透世间,只需要一颗平和安宁的心就够。红色甬道,灰砖边,绿草地,托举着枝头的色彩,都是秋天最后的馈赠。
路,不管多远,走多慢,只要脚步不停,总有尽头。
一路走走停停,用我的脚步把泉城的这条路丈量了一遍,也到了目的地。
看过的景,再触目,就少了些许热情。打道回府时,不再走马观花,而是直行向前。
一颗融入自然的心,一定是禅意的,无论动与静,都是生命存在的状态,超然物外,定能收获安然。
在这喧嚣琳琅满目的城市,有时候,我们需要静下来,慢下来,与自然架起心的桥梁,同呼吸,共命运,亲密相处,探讨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体验生命去除凡尘杂念及纷扰的闲适与云淡风轻。
有光的世界是明亮温暖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阳下的泉城,有光,有彩,动静相宜,是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饱满鲜活着一座城市的生命力,也是秋天留给尘世的思考与温存。
注:本文为原创首发!


一晃而过的景色魅力常常被人们忽略和忽视。作者因阻得见,因阻得识,因阻得福。一次脚步丈量两地,远远胜过多次借助交通工具取得的收获和效果。
当然,季节的必须,秋阳下的泉城,各路人马,各类秋色秋意,并不是所有步行的人,都能抓住季节的灵魂。只有像作者这样的有心人,独怀慧眼取景的人,景才入心,秋意蓬勃,那才有大丰收。
作者的步行给时光留下了珍贵的符号,捕捉泉城的蔚蓝。我在此文中步行,颇感愉快。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很高兴又见欣月佳作。祝贺第一时间获得精品。

在顺境中把生活过得精彩是一种本能,逆境中依然能把生活过得精彩才叫本事,很欣赏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