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中篇小说)

精品 【宁静·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中篇小说)


作者:峙榛起航 举人,443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70发表时间:2023-01-15 18:42:24


   一个好端端的田埂,它的横切面突然少了一大截,凭着直觉,陈芳猜测这里定是事发地无疑。果不其然,在慢慢靠近边缘时,距离田埂三米高的另一块田地里,胡婶整个人的下半身已被泥土掩埋。当对方看见她时,就像手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接下来的对话中,得知,胡婶在田埂塌陷的一瞬,左小腿和右臂受了不同程度的伤。鉴于这个特殊情况,陈芳叮嘱不要乱动,耐心等待自己的救援。
   略略观察了一下地形,陈芳决定从另一头与下方田地相连、呈阶梯形状的一条小路下去。幸好,路上比较顺利。很快的,她来到胡婶坠落的位置,一边安慰,一边用娇嫩的双手,一点一点的,将掩埋对方的泥土刨开。随着进度接近半数,突然,陈芳的双手隐隐传来一阵锥心的痛感,看着被磨破皮的手指浸出鲜红,她依然咬着牙,继续拯救着眼前这个处于危险的生命。随着泥土被陆续刨开,胡婶的下半身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时,上方的田埂开始零星掉落一些泥土下来,见这情形,陈芳立马蹲下身姿,借助惯性一把将对方背了起来。如此的爆发力,她也有点吃惊,换作往常的话,连五十斤的大米都背不动,必须借助外力方可站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陈芳背着胡婶走出不到十米,只听身后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待她转过身来,又有一块比较大的泥土掉落下来,正好将之前两人呆过的位置彻底掩埋。见着这样的情形,倒吸了一口凉气的同时,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一颠一簸的,在胡婶的指引下,陈芳顺着路途艰难的一步一步靠近。将要到时,对方扯着嗓子喊道,小军快来帮帮忙,娘摔了一跤,走不动了。一连喊了几声,走到一拐角处,便有一个匆忙的身影一面小跑,一面开口问,到底是咋回事?
   胡婶见状,有些无语,遂提醒先把自己从陈芳身上接过去。梁勇军傻笑着,挠了挠后脑勺,便把人背了起来。怎料,刚迈开步伐,却见陈芳喘了口大气,晕倒在地。
   迷迷糊糊中醒来,亦是第二天凌晨五点,陈芳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隔壁便是她救下的胡婶,睡得正香。旁边坐着个人,应是梁勇军。估计弄了一些声响出来,对方抬头望了望,而后,快步走到陈芳床前。正当她一阵纳闷时,只听咚的一声,梁勇军跪倒在地,一脸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的母亲,陈老师请受我一拜。
   陈芳哪见过这阵仗,况且两人年纪相当,若是让别人见了,怪不好意思。于是,示意对方起身。梁勇军见状,也不刻意为难,问候了几句,遂返回之前的位置。刚坐定,小穆从外面走了进来,见陈芳已然醒来,就先来到对方床前。两人客套了一下,又来到胡婶床前。他没有说话,而是拍了拍梁勇军的肩膀,示意对方跟自己到外头去一趟。
   胡婶的情况,陈芳多少了解一些。当时,背着胡婶,明显感觉对方的右臂使不上力,左腿扭伤的可能性亦极大。有了这个清晰的判断,陈芳在心底略略沉思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梁勇军走了进来,他一脸若有所思的,似乎在经历什么前所未有的煎熬。细心的陈芳自然看得出来,便主动询问。对方随即告知,经过初步判断,胡婶受伤的两个地方骨折的概率很大,目下,村卫生室尚不具备手术的可能,所以,小穆建议尽快转往县医院,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陈芳没有让梁勇军继续说下去,而是从衣兜里拿出一张卡关切地讲,里面有五万块钱,先拿着,若不够,后续再想办法。梁勇军见状,不知该说什么,遂用颤抖的双手接了过去。这时,门外有了声响,进来的是汪洋。作为村支书,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有必要来看一下。
   与陈芳简单聊了几句,之后,汪洋把梁勇军叫了出去。当他得知陈芳的举动,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之心。随后,看了看手表,见时间还来得及,就与梁勇军讲,待会儿咱去叫几个人来,帮忙把你母亲抬到龙岩站台,去县城的头班车还有不到两小时,应该赶得上。倘若到了县城,你们一起去往医院,待安顿好,其他的人便原路返回。说完,还不忘叮嘱,如果还有其他的事,记得打村里的电话。
   汪洋走后,梁勇军把卫生室的备用担架借了过来,而后,又来到胡婶的床前。
   另一头,陈芳住院的消息只有少许的人知晓,汪洋临行前,曾交待杨梅,找到小雨后,让对方赶紧去村办公室,利用广播告诉大家,今天暂时不用上课,至于何时恢复,视情况而定。
  
   四
   临海,目前萧然所在的城市,她受赵良军之托,将于两天以后前往碗口村。与萧然同行的,还有两位,一个是张晓,一个是肖佳佳。却说三人为何会答应前往,这与一个关键人物密不可分。
   萧剑,亦就是萧然的父亲,他与赵良军是多年的战友。那日,处理完与父亲有关的一切事务后,陈芳本欲离开深圳,前往碗口村。谁曾想,为了表达赠送房子的厚意,赵良军亲自炒了一桌好菜,邀请她到家中做客。陈芳见推辞不得,只好答应。席间,与赵良军提及碗口村目前的情况,希望对方能帮忙一下。其实,她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毕竟谁会前往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讨苦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芳走后,赵良军便四处打听,托人找找是否有合适的人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萧剑这里得到了满意的回复。当然,萧然开始是拒绝的,她认为留在城市发展的空间比较大一点。为此,父女两人还闹了点别扭。直到后来,萧剑静下心来,讲了一个故事。
   三十年前的某个下午,班里搞户外拉练,经过一高岗,从高处掉下西瓜大的一块石头。或许是命不该绝,一位老兵在擦汗时,不自主地向上斜视了一下,看见有个东西正笔直地下降。按照这个速度,正好是前面即将到达落点的一个新兵。千钧一发之际,老兵拼尽全力跑到对方跟前,一把将其扑倒在距离落点两米远的位置。不明所以的新兵,正欲开口,身后却传来崩的一声,回头一看,一块石头将地面砸出个不大的坑。
   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记忆,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后来,两人干脆结为异姓兄弟。人各有志,如今,老兵虽已转业,但他们仍保持着联系,从未间断。
   听完这个故事后,萧然感触颇深。她明白,那位老兵肯定是父亲提及的所托之人,而父亲则是那个新兵。算上虚岁,萧然今年也才不到二十二岁,倘若老兵当初没有那次义举,她的父亲也会消失不见,自己的出生更是一纸空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想通了这件事后,萧然立马改变了之前做下的决定。可只身前往,着实有些孤单的韵味,她想了想,决定将同窗好友兼闺蜜的张晓、肖佳佳,拉上一道。至于,用了什么方法,只有她们三人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陈芳开出的条件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她承诺凡是前往碗口村的教师,每人每月可以拿到双倍工资。这个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对于刚准备从事教师事业的萧然三人,无疑是个顶好的锻炼机会,何乐而不为。
   眼下的萧然,正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由于要去碗口村历练,她与要好的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闹了一宿。所以,这会儿算是在补觉。不过,萧然也真能睡,整整睡到下午才起床。
   碗口村,此时,陈芳已不在村卫生室了。本来,按照实际情况,还需观察个一两天。可她觉得已经好多了,执意要回去。瞧着实在没法,汪洋只得叮嘱小穆,多备点救急的药。
   其实,陈芳并非执意要那么做,只是时间紧迫,不得已而为之。首先,陈芳必须将多出来的几个班,人数慎之又慎地调整好。而后,对萧然三人进行初步了解,方可对号入座。甚至,她有额外的打算,美术方面功底不错,可以多少引导一下孩子们,看看谁有这方面的天赋。
   另外,陈芳在深圳留下一套房子,曾委托赵良军帮忙租住出去,那样的话,她便多了一项稳定的收入。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后,陈芳也摇身变成了千万富婆,但她始终坚守初心,丝毫没有炫耀。目下,陈芳想得最多的,是碗口村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她觉得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才是当务之急。
   众人拾柴火焰高。陈芳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更何况,修建学校这种大事,还得一步一步来,十分耗时。所以,她决定先找汪洋谈谈。不知不觉,统计完班级的数据后,亦近晚上十点,陈芳想了想,将时间改在明天。于是,倒头就睡。可刚钻进被窝,有几个手指传来了剧烈的疼痛。无奈之下,她只得服下几粒止疼的药。
   次日,当一缕晨辉爬上山岗,陈芳已从梦中醒来。穿好衣服,径直朝灶房走去。彼时,杨梅正在灶房忙碌。
   “杨梅姐,能帮我打点水来吗?”陈芳凑过去,笑着讲。
   “等等,我这就去!”杨梅回应。
   少顷,只见她端着一盆温水走了过来。由于陈芳手上有伤,杨梅拿上对方的帕子在水里搓了搓,而后,帮忙洗了一下脸。刚准备把水倒掉,汪洋也来到灶房。正巧,陈芳与他有事相商,索性喊了声。
   汪洋不敢有所怠慢,跟着到了院子。两脚刚落定,只见对方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他不知其意,正欲开口,却听得一句,村支书,我打算为学校捐点钱。
   汪洋闻罢,一脸激动不已,他略略思索了一下,说道,不知陈老师打算捐多少?
   陈芳随即把自己准备捐赠五十万,建一所希望小学的想法,与对方说了说。
   一听这话,汪洋的小心脏差点跳了出来,他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肃性,在确认对方没有摆谱的情况下,决定先知会罗乡长。
   大清早的,汪洋顾不得吃下早饭,便往村办公室走去。紧赶慢赶的,总算到达目的地。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一遍,两遍,三遍,仍是没有人接。这下,可急坏了汪洋,心想,若还拨不通的话,干脆到乡办公室去一趟。还好,他的担心略显多余,第四遍时,电话终于通了。罗乡长得知陈芳的义举后,也是一脸的激动,他承诺一定会尽全力协助。末了,还不忘叮嘱,建校前期和后期的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汪洋这头,则像个孩子似的,聆听长辈的教诲。
   于是,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下,选址这一事项正式启动。作为领导,在做出重要决策前,能集思广益再好不过。最终,汪洋采纳了乾罡提出的方案,把位于旧教室东侧的一块空地作为选址所在,就这样,一行人兴致勃勃地来到现场。一场说干就干的镜头,随即拉开序幕。
   另一头,距离碗口村三十里的地方,有个私人开办的砖瓦厂,老板原本姓胡。后来,听说染上害人的赌博,欠了钱,跑到外面躲债去了。眼下,接手的人,则是胡老板的债主老刘。开始,他想着将厂子处理掉,却苦于一直寻不到愿意买卖的主。无奈之下,老刘只好自己经营。而且,他还发现一个现象,以前的胡老板,总是吹嘘,自己的生意有多好,现在看来,全是他娘的胡话。为此,老刘将胡老板在心底不知骂了多少遍。
   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厂子不是很景气,但一下扔了这个烂摊子却有些舍不得。这不,已经连续三天没有活了,对于老刘来说,度过的每一天,如临深渊。不过,他似乎早已习惯,反正偌大的厂子,才四个工人,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
   叮铃……一阵由远及近的铃铛声,传了过来。此时,老刘正坐在厂房隔壁的简易办公室,准备与周公聊天,听到声响,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于是起身探头观望。看见一个瘦高个子、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他随即认出,来人正是前几日,商通村,一同吃过席的周会计。正寻思着,对方在一旁停下单车,边走边说,刘老板,我这里有单生意要做。
   一听这话,老刘顿时来了精神,迎出去的当口,嘴里说,周会计,你怎么亲自来了,乡里做饭的老吴咋没来?到了跟前,他连忙从衣兜里拿出烟来,装了一支给对方。
   周会计,倒是不客气,借了个火,吸上一口道,是罗乡长点的名,要我全程负责到底。
   “看来这次非比寻常!”老刘回说。
   “算你说对了,你知道碗口村吗?”周会计问道。
   “有话直说!”老刘强调。
   “碗口村要建一所希望小学,材料全从这里进,先运一些到龙岩站台,到时,有人会与你交接!”周会计解释。
   “你确定?”
   “当然!”
   交待完事宜后,周会计本欲离开,却想起什么,就对老刘讲,质量方面的问题,我不想重复。
   老刘清楚这事儿的厉害,于是大声说出“放心”二字。
   碗口村,此时,汪洋已回至家中。因为,选址的阶段已经结束,牵涉的下一个项目便是动工前的准备,可若是没有持续的原材料供给,谈何容易?估计是太过专注,陈芳进屋时,忘了将门带上,她的样子正好被看见。汪洋不忍打扰,只好站在屋外等候。
   大约一刻钟,门外吹来一阵不冷不热的风,陈芳见状,准备起身去关。怎料,一抬头便看见汪洋。对方笑了笑,随即说明了来意。其实,对于这一点陈芳早有准备,她立马从一个随身携带的皮夹里拿出一张卡,递了过去。
   拿了钱,与陈芳说了声谢谢,汪洋便来到院子。院子里,乾罡正焦急地等待着,见对方来了,就迫不及待地讲,怎么样?
   “已经拿到了,咱们这就出发!”汪洋强调。
   “你们俩路上可不能马虎!”这时,从灶房出来的杨梅叮嘱道。

共 54901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一偏远山区的村庄——碗口村新来的支教姑娘陈芳展开叙述。全文围绕这位善良的姑娘为了村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她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让孩子们走进教室,村支书汪洋以及村里人员对这位老师的到来的那种兴奋描述得淋漓尽致。文章在跌宕起伏间介绍了陈芳的身世和一些生活过往。最终,陈芳何去何从?文末答案会让读者感到失望。也许,这是碗口村的失望;也许,这是所有生活在大山里孩子的失望。可以说全文是以陈芳为主线的,也是以情贯穿全文的。通读全文,会让您对小说的理解有新的认识。为大作点赞,为陈芳点赞。【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11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15 18:44:10
  峙臻起航老师不但诗歌写得好,小说也造诣颇深,企鹅佩服。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2-12 10:08:02
  感谢副社的光临和夸赞,其实,您自己也是一颗耀眼的星,散文、小说信手沾来,且精品数量远在我之上,佩服佩服!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3-01-15 19:32:49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3-01-16 09:36:45
  很长时间没看中篇小说了。读完峙臻起航老师的小说,心里充满感动。小说塑造了一个支教老师的伟大形象,令人敬佩。小说结构合理,情节曲折,对人物的刻画精准到位,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2-12 10:10:27
  老师来访蓬荜生辉,目前,您是宁静的主流,作为曾经的宁静人,向您致敬,再致敬。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3-02-12 10:30:44
  老师好,你的留言说曾经是宁静人,此言谬也,老师现在仍然是宁静人呀!希望继续支持宁静,我们永远在一起,加油。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