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儿行千里母担忧(散文)
一
“今年春节你们呐准备回来?”
这句家乡话妻子不大懂,以为母亲是询问我们是否回家过年。我是理解的,母亲这句话里,有好几层意思,不仅有询问,而且有试探,还有对基本事实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回家的期盼。试探是因为母亲不好直接问是否回去,担心回家难度太大,给儿子造成压力;也担心具体的否定的答案,令自己失望。我们小家庭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孩子小时,父母都在身边,帮着照顾小孩。孩子长大上小学了,父母就回老家住。我们过年本计划回老家,奈何疫情阻隔。所以过年不回去,成了多年以来的基本事实。但每到过年,父母总是期盼儿女回家团圆。
春节临近,一天晚上例行通话时,母亲就问了上面那句家乡话。
虽然我已经决定今年回去,但我并没有告诉母亲明确具体的决定。那样会造成母亲过大的情绪反应。如果得到明确的我要回去的信息,她接下来会想很多很多问题。怎么回来,开车还是乘车?开车路上天气如何?乘车不知道票好不好买?家里还缺什么,提前半个月就会开始整理房间,准备被褥……
我只是回答说,“我有这个打算。如果单位没有就地过年的要求,我准备回去!”
这句话虽然没有明确一定回去,但充满希望,会给母亲很大安慰。她估摸着有很大可能性会回来。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明显响亮起来,都能感觉到母亲笑盈盈地说话。
二
那一年,我腊月二十九才赶到家。母亲准备年夜饭,我陪在厨房帮着打下手。母亲一边做菜,一边问这问那,十分高兴。很快话题转到隔壁邻居。“这大时大节的,孩子们不回家过年,家里都不知道如何准备年夜饭!我看冬梅婶(按我的叫法)东转来,西转去,不知所措,很难过!也不知道她家柳娃到底怎么样。”
我听着母亲的话,嘴里应和着,心里想着自己过年的情形,扳着指头数着自己大学毕业后,哪些年没有回家。我没有回家的那几个春节,母亲是不是也跟今天的冬梅婶一样,东转转西转转,不知所措呢?
母亲的话,印在我的脑海。后来的春节,我都竭尽全力赶回老家。我知道,家里有一双望眼欲穿的眼睛,等着儿子回家。
那一年女儿两岁,我们准备回家过年,一直在网上抢票。可是始终失败。那几天工作也是心不在焉。心想要赶紧买台车!有车我就可以自由决定,买不到票,我直接开车回家。
但我没有放弃回家过年的努力。我跟火车票代售点的工作人员留下电话,如有退票,立即通知我。腊月二十八下午五点,我接到电话,有一张硬座退票。我和妻子二话没说,收拾行李,带着女儿出发,踏上回家的列车。虽然一路颠簸辛苦,但我们在除夕当天中午赶到家了。到家就闻到熟悉的味道,墨鱼炖猪肚,木耳炖鸡,竹笋烧猪蹄……一桌十大盘,十分丰盛。到家就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收敛过!吃年夜饭时,父亲说,我们只打算做四盘菜,昨天听说你们买到票回来,才有心情做这一桌子。我心想得亏自己回来了。我们如果不回来,父母孤零零在家,这个年就过得很冷清了。
三
今年终于没有就地过年的要求,我高兴地告诉母亲我将开车回家。母亲听了十分高兴,却又不无担心地说,“你将选个好日子动身!”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答曰,好!我知道母亲的话,一是要我看日子,选个黄道吉日,出门顺利!二是要我看天气,选晴朗的日子,切莫撞上雨雪天。
那一年我回老家,路上碰到大雪,高速公路封路了。开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一直等着,可能赶不上回去的年夜饭。我们决定走国道。一路险象环生,回家都不敢跟母亲描述。母亲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我们遇到的险情,大惊失色,以后只要听说我开车回家,她就非常担心。
又一次电话时,母亲忧虑地说:“你晓得到时候天气如何?”我说“不碍事,有天气预报。”母亲于是关心起天气来。打电话时,总要将老家天气说一遍,将北京的天气说一遍。我附和着。就像为我回家提供了一次重要情报似的,母亲心情愉快地挂断电话。
终于启程了。母亲一天挂好几个电话,一会儿说她正在收拾我们的房间,一会儿嘱咐路上小心,一会儿问到哪里了,一会儿又问几时能到。我们到晚上快十二点才到家,父母都没有睡觉,一直等着我们。
我责怪说,你们一心睡觉,不用等嘛!
“嗨!我们睡不着!就起来熬点稀饭,炒两个素菜!”我们就在父母的注视下,就着土豆丝吃稀饭,确实饿了,又是父母的味道,那叫一个香甜!
四
自从十八岁离家上大学,与父母聚少离多,于今快三十年。我出门在外,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我能做的也就是偶尔打打电话。有时电话,还语气不好,表现得不耐烦。事后我常常自责。
我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让父母安享晚年。可是偌大城市我根本没有能力再购置一套住房。父母年纪大了,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又不太习惯。只好跟父母分居两地,父母担忧我们,我们也担忧父母。
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也是我和父母团聚的日子。每当新春佳节,总有一件方向明确步骤清晰的事情——回家。回家,体会归心似箭的感觉,品尝可口饭菜,回味记忆中的味道,感受父母舒心的笑容!回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最好的安慰!
(原创首发)
妈妈呀妈妈
春天我想你
咱家的果园可曾绿
门前的枣树仍依旧
风车小桥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