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可能是美貌惹的祸(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可能是美貌惹的祸(随笔) ——浅谈王献之父女的造化与不幸


作者:彼岸丛林 白丁,1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8发表时间:2023-01-21 07:06:47
摘要:才子佳人的爱情悲剧。闲说之。

可能我们不可能完全相信,相貌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更可以惹上祸。长得好看有什么错!有,当然有。在欣赏并想独占美貌的人那里,美不能为我拥有,不是错?只是我们忽略了从相貌出发去考究那些已有的史实。本文想说说可能在美貌上一点也不比潘安差的王献之的不幸遭遇吧。
  
   一
   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外号王大令。还有一个王小令是他的中书令继任且同样善书的堂弟王泯。王献之乃王羲之第七子。王羲之的子侄们皆工书法,其中有王徽之、王洵皆名留千古,但以王献之最为出色。
   王献之最为励志感人的故事就是曾写尽十八缸水,而在他快要写尽三缸水时,因有小朋友邀他出去玩,他也曾一跳三尺高的疾奔而去,却留下最后一字的最后一点没写。王羲之因见之不忍就帮他点了一点。王献之母亲随后见之不免慨叹:我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还有一次王献之正在全力练字,王羲之在身后突然夺笔未果,不免慨叹:此儿后当复有大名。意谓王献之以后定能像王羲之一样成就大名。但在王羲之因为国事人心都很有点沦丧而招集四十四位文化名人聚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作文并写下《兰亭集序》时,王献之虽已弱寇却未曾出列。
   王献之还有一个大特色就是才貌双全。不过,王献之可不像唐朝大才子李商隐那样从二十岁开始就老把人家姐妹俩都搞大肚皮甚至连卢氏宫女姐妹也在劫难逃的风流,他可是特别钟情之人,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偷偷爱上了曾经多次带他入睡也比他大六岁的舅父家的表姐郗道茂,长大后,心里也容不下别的女人,更不肯与别人定婚,因此挨过不少郗道茂的臭骂。因为郗道茂只认他是表弟,决不想与之恋爱并且结婚,王献之的纠缠更被她视为讨厌不已的儿戏。但终因双方父母意见合一,郗道茂还是嫁给了王献之。到他们终于结婚并且有了床第之欢后,郗道茂反而更加忧戚。王献之因问其故,她说:我本比你大六岁,过不了多少年就老了,你要是长得丑一点我也稍可放心,就怕你总有一天会被人家抢去,真不敢放你出门,又不能把你绑在身边!王献之当场也曾反复表态,绝对不会负心。古人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潘安因才貌双全被掷果盈车而死,他王献之也就能因才貌双全家破人亡;李商隐太滥情一生受折磨,王献之太钟情更是遭难。真不知这人生真理何在?
  
   二
   因为王羲之是右将军(不是专事书法),且与司马皇帝家族都出生于山东琅琊,王献之又是那么的才貌过人,就当然地很早入朝为官(那时候隋熠帝还远未出世,还没有科考选拔人才的政策,出仕只能靠人事关系和家族渊源)。就怪当时的孝武帝司马曜的亲妹余姚公主(后改封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因老公桓济被徙置长沙而离婚,一说是桓济先死于长沙(桓济是桓温次子,由于桓温认为长子桓熙缺乏才干,便让亲弟桓冲继承要职,桓济便于父亲病重时,与兄长桓熙及亲叔桓秘合谋剌杀桓冲。事败,桓冲便将桓熙、桓济兄弟等一起徙置于长沙,桓氏家族自此身败名裂。而此前的桓家一直人多势众且文武兼备权倾朝野,晋朝的历史也都是家族专权斗争史)。于是身为单身贵族的司马道福就要缠着皇兄为她做媒主婚。孝武帝问她看好谁了,司马道福就说她看上了王献之,要是老公还在,她也就认命也罢,现在可是天赐良缘傻子也不肯错过。孝武帝一听,就说人家王献之是有老婆的,难道我皇家公主还愁嫁不出去咋的,非要给人做妾?可是司马道福十分顽皮,说今生非嫁王献之不可,要不就把王献之招为附马,否则就要以死相逼。孝武帝说这话要是开开玩笑也罢,千万不可当真。
   可惜人性如此,王献之能对表姐死缠滥打,她司马道福也就能对王献之滥打死缠,而且她是天生的典型泼妇,不管皇兄多么的高高在上君无戏言,她却只管一闹二哭三上吊。孝武帝司马曜只好同意跟王献之说说看。
   孝武帝是出面说了,但王献之却自称他不光有老婆而且夫妻情感十分的好,还求皇上多多成全才是。孝武帝两头为难,何况他也十分尊重王献之夫妻的和美恩爱。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本是每一个朝代的君主们都十分推崇的,因为每个家庭都和睦美满,国家稳定些,经济也繁荣些。
   可是司马道福仗着哥哥是皇上,又有点怕她,也就决不罢休。她甚至手持利刃,在百官文武当面逼问王献之可否娶她或者招附马,二者必居其一,否则就要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看看吧,好一个持刀逼婚的三角恋爱故事,不光今天有,古人也有哇,看来人性真是千古不变,让我等就想编故事的人绞尽脑汁也编不出来的精彩,我的天!
   王献之回头也跟郗道茂说了这事,郗道茂说:那你还是赶紧休了我,娶司马公主吧,免得惹出杀身之祸。王献之当然表示宁死不从,可是郗道茂怎忍心让王献之去死呢,只有自已忍痛割爱吧。
  
   三
   话说王献之毕竟是貌比潘安才胜潘安,难免还有点珍惜生命,虽也想尽了各种自杀方案就是下不了手。最后就是点起一堆艾蒿,把自己的脚掌放在火上烧烤,终于把脚掌烧坏了,接着就忍痛穿鞋去上朝,跟皇上说,我已废人一个,放了我吧,我本就配不上余姚公主的。孝武帝回头跟余姚公主说了,司马道福却说我不信他一下子就残了,无非就是想拒绝我吧,我还就非要让他拒绝不了,除非他真敢宁死不从。皇帝便叫她明日亲眼见见残了的王献之再说。谁知隔日的司马道福见过残了的王献之,只管一口咬定王献之是为了拒婚而耍赖,再一口咬定他别说装残,就是真残了她更要照顾他了,也只有她才有那么好的爱心和条件。本来她是想给他做妾,既如此他就必须休妻了,要不那不长心的郗道茂都别想活在世上。他王献之今生更是上天入地她都要跟着,她生是王献的人,死是王献之的鬼。
   这一切皆是美貌惹的祸,怪父母显然不对,怪自己也很憋屈。但既是美貌惹的祸,悔不如当初不烧脚掌而干脆毁容,虽然现在毁容还来得及,可这也跟自杀一样怎么下得了手呢?于是,王献之便只有写休书了,要不自己性命难保,还要累及郗道茂。
   郗道茂和王献之生有一女,名叫王玉润,可惜还在喝奶之际就夭折了。离婚了的郗道茂失魂落魄且无家可归,父亲郗昙和母亲都已不在人世,她只得归于叔父郗愔门下,且不说她离婚后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只知她三十三岁就独孤孤含恨离世。想当初哪怕嫁鸡随狗都比嫁王献之好些。
   世人未曾见得王献之的休书,只因那休书是在郗道茂手里,难以面世,虽然那休书或许也是一幅杰作。但我们都曾见过他给死后的郗道茂写下的《奉对贴》,足见人间真爱之情,后被收录在清朝的《淳化阁贴》中。其词云:“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四
   写下《奉对贴》的王献之,心神也就每天面对郗道茂了。太元十一年,他四十三岁就走到了人生尽头。生命垂危之际,司马道福请道士来为其做法,只为消病延寿,按规矩病人应该自陈罪过。道士不免问及王献之:“这些年你做了什么错事?”他说:“未觉有甚错事,只是常念与郗家离婚之事耳。”这么说病情太简单,反而不好治,司马道福和道士再神通也不能让郗道茂死而复生并且复婚,王献之便只好去向阴曹重续前缘了,若非如此他的书名就是连王羲之也无法企及的古今第一人了。
   好在王献之与司马道福生了一个女儿,名叫王神爱。又坏在此女竟跟父亲一样的才貌双全,也就比生父与前母更加命苦。
   王神爱十三岁时嫁给了当时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德宗,这司马德宗却是比他的祖辈晋惠帝司马衷更加傻到了天际。这也因为晋朝的皇亲国戚比任何朝代更想笼络权贵也就比百姓更加近亲结婚甚至乱伦的缘故。司马德宗口吃不能言罢了,还连冷热饥饱都没感觉,一举一动都要别人扶持。隆安元年(397),他以安帝的名号被人扶持上位。中国人好像自古都有一种坏习惯,那就是喜欢捧傻子上台贬精英下坑,因为傻子不会妨碍下属。当然,安帝也无兄弟可以替代。就这样,人家皇帝能以功德千秋,他却能代表古今中外的所有傻子留名千古,且在位也有二十三年之久,只因权臣刘裕要另立新君便派人将之毒杀(隆安419年,安帝37岁),若非如此,他虽为傀儡无知也可活到天年。他登基时就立王神爱为皇后,但这皇后得不到一点真爱罢了,更绝非擅长垂帘听政独揽朝政的武则天,且朝野叛乱之事络绎不绝。义熙八年(412),她也跟父亲一样忧患成疾,一朝崩于徽音殿,年仅二十九岁,且由于安帝无能,也未生下一男半女,就落得个安禧皇后的谥号。至此,王献之这个罕见的大美才男就这么的绝后了,最好的书法作品怕还没有写出,已有的杰作又大多散失,最为著名也是为怀念前妻所写的《洛神赋》只留下十三行,就是那幅人见人爱的《中秋贴》,相传还是宋人米芾临摹的。幸亏米芾的临贴功夫总能以假乱真,常常将临好的贴子归还于人,自己落下真迹,竟少有人知觉,嘿嘿。
   美貌,与生俱来,但美貌者把持不住,美貌反而成为累赘,其实,人生因为一点优越,可能会导致很多事情的发生,把持,才是一个人超越相貌的最可贵的品质。
  

共 35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献之,鲜有耳闻,老师的文让我们开了眼界,大书法家王義之的第七个儿子,世间遗存的《兰庭序》,书亦是高仿。书香门第之家,祸福集一身。只因长的帅气,成了过错。司马道福,霸气的要下嫁于他,于是是他被迫休妻。被休妻后的,郗道茂,英年早逝。休书难以面世,虽然那休书或许也是一幅杰作。但我们都曾见过他给死后的郗道茂写下的《奉对贴》,足见人间真爱之情。王献之43岁走完们一生。因为爱情失去,一生悲戚。王神爱,献之女,十三岁时嫁给了当时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德宗。那个动荡的年代,亦不得善终。我们逝去的是,最美好文化的传承。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王献之,书法家后裔,书法上颇有建树,未能很好的传承。是人类的遗憾。文章从历史的脉络中抽丝剥茧。还原一段历史真相。值得荐读!【东篱编辑:鸿雁南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3-01-21 07:12:55
  老师从历史的角度,挖掘了王献之,作为一个书法大家的后裔,毁于一场婚姻,故事令人唏嘘。人类的文明,正在波折中,遗传下来吧!感谢老师投稿东篱!春节快乐!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1-21 07:41:21
  这是戏说历史,是历史新解,别有味道。作者对王献之一段历史,有着独立的见解,且戏说味道不错,在幽默温婉里透着一股力道,把政治和人物的面貌命运放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喜剧,喜剧中带着沧桑和无奈,人物性格,因地位不一样而越发鲜明,鲜明不是好事,一切关系都会被打乱,人物的结局也就难料了。这篇散文特别有意思,读感甚好。过年了,看一段古代的三角恋,有意思,此年有瑞气,古人来贺年。哈哈。问候作者过年好!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彼岸丛林        2023-01-21 09:18:13
  春节快乐!可惜这里不能发图,我本有王献之和女儿的书法作品的,殊为可惜!
回复2 楼        文友:彼岸丛林        2023-01-21 09:29:35
  抱器老师好,我这不是戏说,是真的历史重现,可被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忍俊不禁的笑了。贝凯特说:没有比苦难更搞笑的了。是的,笑中有泪呀,再苦再难对别人就是一个故事呀。有人会铭记在心,有人转身即忘,可记着和忘掉都一样无济于事。
3 楼        文友:彼岸丛林        2023-01-21 09:22:46
  鸿雁老师,多谢赏识!新年好!还请多加指正,我只念过小学,因为患病只能写作,很想成个小名,以泄大半身的坎坷与憋屈,拜托!
4 楼        文友:白玄        2023-01-21 16:58:21
  文章从读史中感悟人生,美貌也会惹祸的,王献之的不幸也来自貌太美了引起纷争,最后只能屈服于王权,郁郁寡欢而早逝。其实,文章是借古讽今,以貌取人,往往会有许多弊端,破坏他人家庭不说,还会惹出祸事,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产生乱伦,令人警醒,催人思考。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彼岸丛林        2023-01-21 19:03:55
  不知先生相貌如何,我反正是在美丑临界点,不大会惹上此等祸端,但却有得不到爱情的祸端,怎掰呢?
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1-22 19:45:48
  从老师文中读到大书法家的王献之的曲折情缘,令人唏嘘不已。古代都说红颜祸水,男人才貌双全也是错啊!人的一生很难有十全十美。
回复5 楼        文友:彼岸丛林        2023-01-23 09:23:56
  老师新年好!自古红颜祸水,蓝颜也祸水,而我这种无颜可言的人也是很坎坷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