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暖】粽香之下(小说)

精品 【宁静·暖】粽香之下(小说)


作者:梦白 童生,54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0发表时间:2023-03-30 10:27:45
摘要:端午节,韩奶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一听五庆这话,韩奶奶真记起来,三年多了,老伴还在世的时候,他们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收到邮递小师傅的包,里面装有糕点、糖果、还有些奶粉、藕粉什么。她还一直纳着闷呢,照说老大不应该有这份心哪!每次收到这些点心,老伴那个开心哪,好像他知道是谁寄来的一样。可一问他是谁寄来的,他却什么也不说,只管心安理得地拿起来就吃。如今,包裹仍如期而至。只是没有老伴,吃啥都是淡的。自从老头子走后,韩奶奶收到后她自己尝了点,就作四份分给了四个在家的儿子。再次听到满屋子的话语、夹杂着的些许的说笑声和嬉乐声,韩奶奶觉得自己进去只会让五庆一家难为情。轮到去三庆家,我来五庆家做什么呀!她不是要想借过节去图吃些什么,她只是想要点猪油抹一下脑袋上那个大包而已。一时之间,韩奶奶忽然感到五味窜肠,今天可算是尝到一枚杂味粽子,苦辣酸咸,唯独没有甜,虽有如此多的儿子,可起什么作用啊。
   最终她转过身,慢慢地朝老屋走去。这一走一折已用去了几个小时了,回到老屋后,她像被霜打过一样,提不起一点精神,浑身无力。她是饿了,放下手里的破碗和木棒,试图找点吃的东西,她习惯地再次打开橱柜,才想起是空的。打开箱子,除了几件破衣烂裳,什么也没有。吃轮饭么,还留粮食做什么呀!韩奶奶原地转了三个圈,晕晕乎乎的她一屁股坐在楼板上,她突然悲从中来,想自己17岁嫁进玉湾村来,18岁生下大庆,全家人把她当作功臣一样宝贝着。20岁生下二庆,22岁生下大凤,24岁生下三庆,25岁生下四庆,27岁生了小凤,30岁生下五庆。在10余年的颂扬声中,偏在42岁又生下六庆,最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六庆生下在着地的那一时刻,“咳咳”地咳嗽了两声,接生婆还有婆婆听了这声音,像是遇到了洪水猛兽,匆忙收拾了一下放在床边就离开了。
   七天后,婆婆请了个师娘婆来给六庆掐生辰八字,师娘婆闭着眼,右手大拇指在食指和中指间来回点动,最后大拇指定在手心,严肃地说:“老姐姐,这娃不能要,是个灾星。一下地就咳嗽,命相与父母不合还硬,它这是要克死双亲,让全家人不得安生哪!”可怜的六庆在还没满月就被偷偷送走了。“唉,我可怜的六庆儿呀!”抱走六庆是韩奶奶后悔的两件事之一。其实那时,月子中的她无能为力啊!
  
   六
   韩奶奶时喜时悲。你个老韩呀,全玉湾村哪个人能跟你比,一人给你一百元钱,五个儿子就是五百元。一人买一套衣服,五个儿子就是五套衣服,你咋用得完、穿得完么!说说,你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这辈子有这个好的福气。
   “呵呵,好福气呀!真是好福气!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日子好不好过,只有自己知道。那么多个儿子当屁用啊!”
   韩奶奶解嘲似的自说自话。突然觉得很悲从中来,她慢慢地摸到楼上,坐在床边,看着这空落落的家,无声地抹着泪,哭了一会儿,她摸到胸部的一个硬牌。她记得老头子快落气的时候告诉她,老太婆,这个东西你挂好了,挂在脖子里不要摘下来。韩奶奶在阳光下使劲地看了无数次,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不就是一个塑料片片里面是一串数字么。她突然很来气,一下扯下来这东西扔在楼板上。这有啥用,现在它能变成一碗饭还是一碗面?她突然边哭边责怪起老头子来。庆他爹啊,为什么你要比我先走,让我一个人在这世上活受罪呀!呜呜……凄惨的哭声传遍整间老屋,圈里的猪、牛、马也开始在惶恐不安起来,黄牛不时地发出一声低沉地“哞……哞”。
   半小时后,韩奶奶哭够了,她站了起来,再次默默打量着这个她住了60多年的家,用冷水洗了洗脸,拿出木梳顺理着她满头的白发,眼睛里露出坚定的神情来。她开始收拾了起来,穿上她平时舍不得穿的那一件淡紫色,有一排对襟盘扣纽子的衬衣,套上蓝卡其外套,再穿上那双黑金丝绒绣花鞋,戴上钉有18玉罗汉的头箍,耳朵上坠着她的那副银瓜米坠子,然后把两双手镯都戴在手腕上,最后从床下重新拿了一根新拐杖,这是大姑娘大凤从海南买了带来给她的,她一直不舍得用,今天她走了一圈,突然明白很多道理。老无用,老无用,自己是真的老了,无用了!成了那个多余的人了!她决定今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再也不拖累任何人了。
   韩奶奶提着她的小包。临了,她抓起了楼板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片片,重新套在脖子里,老头子嘱咐的事,就挂着呗。平时出门她把钥匙放进小包里,可今天,她甚至连门都没关,就依然决然地出走了。她想永远告别这里,永远不想再见到那一群冷酷的儿子儿媳们。
  
   七
   临近傍晚,风声呼呼,雷声夹着闪电,不一会儿,瓢泼大雨便哗哗地下起来。李向阳今天值班,他到处走了走,把没有关好的窗子上了插销。透过雨幕,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楼房正在接受着大雨的洗礼,看到这些新建设的高校大夏,他的心里无限欣慰与自豪,华东理工大毕业后,他主动要求调回到了沿河乡规划所,把自己所学用于村镇规划建设上,总算是为家乡做了一点事情。今天是端午,上午还艳阳高照,才几个时辰,这气就像孩子变脸了一样,狂风把门摔来摔去的,大雨随着狂风席卷而来。别急别急,一会儿把图纸修改完回家。他安慰着自己。重新固定好门,他抬眼看看这倾盆大雨,无端地心慌起来,眼皮突突直跳。他想起午睡时做的那个梦,迷糊中,他看见养父站在面前,慈眉笑眼地看着他,说:“向阳,天下无不是的是父母,玉湾村的父母亲,记得常过去看看他们。”。
   一想起养父李明辉,李向阳心里暧暧的,如果不是养父,自己早被饿死或是被野狗拖走了。据养父说,在他30岁那年,因为妻子回老家发生车祸,车祸夺去了年轻的妻子还有儿子的性命。她带着一岁多的小女生活。在一次学生家访途中,遇见村里的师娘把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放在玉湾寺院门口,养父看孩子对眼,就收养了,当然,那个孩子就是李向阳。
   多年来,养父既当爹又当妈,教李向阳认字,扶他上学,毕业工作后养父成了岳父。结婚当天,岳父带上自己到玉湾村,还告诉了自己的身世。可他觉得,既然父母当初已抛弃自己,就没必要再去相认。可岳父仍坚持对他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无数次,他借故下玉湾村视察,问起双亲为人,村民流露出的都是对父母的赞颂与敬重。他也不相信如此慈祥、善良的他们会忍心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次又一次站在父母亲住的那一排近百年的老房子旁,看年迈的父母走进走出的身影,泪眼模糊的他终究没跨过那一道门槛。他画过无数房子的图纸,指导建设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唯独没能为父母修建一个栖息之所。五个哥哥家家住浇灌房子,父母却住在这样一间要倒塌的、破落的老屋里,还在用着一只塑料小桶提水喝。每次看到这,李向阳的心一阵绞痛,对父母的厌与恨也随之消失,有的只是辛酸与疼痛。
   三年前岳父去世了。弥留之际,他说,“向阳,我见过你的父亲,他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当年在你出生的时候正好在外修铁路,没能制止这件事,后来回家后,听你母亲说起后,后悔不已。经过多方打听,他还是撵转找到了我。在生活上没少资助我们,我和他一直都有联系,我们是朋友还是兄弟,他之所以没与你相认,就是不想破坏这一份平静。你与父母之间没有什么仇恨,日子要往前看,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去与他们相认。”他含泪答应了,从那时起,他每隔十天或是半月给父母寄去了点心糕点,有时会开车到老屋附近静静地看望他们,然后还是惆怅地离开。
  
   八
   着急忙慌地回到家,见妻子与女儿平平安安,李向阳才放下心来。妻子包了一盘粽子、两笼饺子、三笼包子,门口挂了几枝艾叶与菖蒲,李向阳心里温暖如春。何其幸运,能娶到如此贤妻。正要坐下吃粽子。突然电话铃声响起,这个过节的点,谁打的电话,向阳好奇地接起电话:“你好,有什么事?”“快到玉湾村碎石厂的土地庙,有位老人迷路晕倒了。”老人迷路你报警吗?“因为老人胸前有你的电话号码,所以我就打了,你不是她的儿子?”“什么?我的电话号码?……”李向阳疑惑满腹,可他仍然快速出门,他甚至都来不及去回答妻子的问话,就启动车子,冒着雨向玉湾村飞速而去。
   土地庙在玉湾村东边的石山旁,五年前,李向阳曾陪同市规划局的来过此地,山上全是石头,离村子较远,如今建成了几家规模很大的石厂。解决了很大一批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公路修得四通八达,全村的经济快速上涨,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富裕。如今的玉湾村,是整个沿河乡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幢幢高楼林立而起,出村口有个小游园,上面有一假山,假山上写有“玉湾寺”三个字,旁边是一座古老的建筑,里面有两个和尚住在里面,不时有人去进香烧纸解忧去愁消灾。记得有一次,李向阳悄悄看完父母转折到村口,刚走到寺门口。老和尚就朝他作了个揖,口念“阿弥陀佛”,然后说道:施主,老僧等你多时了!李向阳惊异:“大师为何如此一说。”“佛度有缘人。我从不信佛。佛在你心中。我也不敬佛。你每天都在敬佛。”“——不懂,还需大师明示。玉湾五村老屋!阿弥陀佛!……”
   再次经过玉湾寺,玉湾五村老屋!不就是我亲生父母住的地方么。这老师傅可谓智者,万事万物皆在他心!什么时候得去好好拜见老师傅一下!李向阳心寻思到。大雨仍在哗哗地下着,李向阳越过一排排香樟树,飞快地把车开到了玉湾村石厂。停下车后,他顶着狂风,不顾暴雨淋身,飞跑到了石厂旁边的土地庙。远远地,他看见一泥人,蜷缩在地上。旁边是那位打电话给他的小伙,向阳把手机上的电筒键打开,走近一照:凌乱湿漉漉的白发,消瘦苍白的脸颊,忧伤无助的眼睛,满身的泥,鞋子不知脱落在何处,赤着双脚倒在地上,脑门摔了一个大包,形如泥人的她,不是老母亲还能是谁?不是有五个哥哥照顾着她吗?她怎么跑到山上来了,还是独自一人!得有多大的绝望,才会让如此年岁的老母亲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冒着大雨连滚带爬摸向大山里。向阳的心疼痛如锥刺,他探了探母亲的鼻息,总算还有气。他匆忙脱下自己的外衣快速地将母亲包裹住,抱起这个日思夜想了37年,失而复得的亲娘,往停车的地方跑去,那位好心的小伙忙用伞护他们到了车旁。
   迷迷糊糊中,韩奶奶感觉有人把自己抱起,她挣扎着说了一声:“六庆,是你吗?”就昏倒在李向阳的怀里……

共 9040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代流传下来“多子多福”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比较适用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到现在人心已经起了变化,人们不如古时候那样崇尚“孝”、那样看重“德”了,社会上不懂得孝顺的子女为数不少,如今养的儿子越多并不代表就越幸福,儿子们反而容易推诿责任,老人过得不一定好,多子多福在古代有些道理,到现在就式微了。浓情端午,粽叶飘香!这是个阖家幸福的日子,但多子的韩奶奶心酸的辗转流离,命运的坎坷,让她出走,一家家的摸去,听了一堆堆的话。最后像个泥人似的倒下了,小说的开始,令人担忧韩奶奶的晚年,让大家认为无望的时刻,突然在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个被生活所迫送走的儿子,在善良的养父母成长得非常懂得感恩,结尾只是一句话,让大家释放了所有的担忧,人心莫测的社会,冷暖自知的韩奶奶终于有了善的归宿。梦白老师的作品在提醒,所有的人都要向善,李向阳的善与那些儿子、儿媳的愚昧和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具有现实意义,可读性强,在情节上叙事生动细腻,构思结构清晰。感谢赐稿宁静,问好春安。【编辑:开心的秋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3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3-30 10:30:57
  小说开头深有寓意,吸引读者,内容点面结合,使情节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回复1 楼        文友:梦白        2023-03-30 10:33:12
  非常感谢开心的秋蝉老师编辑,点评!辛苦老师了!祝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3-03-30 11:02:23
  小说非常精彩,读来心情沉重,深受感染。佩服老师缜密思维,合理架构,向老师学习。文字揭露了残酷的现实,人性,关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作品深刻,引读者产生共鸣。欣赏拜读,问好老师。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2 楼        文友:梦白        2023-03-30 11:09:29
  感谢北方飘飘老师关注,评论!问候老师好!
回复2 楼        文友:梦白        2023-03-30 11:13:11
  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关注,评论!问候老师好!
3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3-04-01 13:38:22
  无语,…………
回复3 楼        文友:梦白        2023-04-02 03:27:40
  谢谢……
4 楼        文友:古不为        2023-05-26 12:16:38
  引人入胜的好小说!拜读佳作!拜访问好梦白主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