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爱】甲居春色梨占却(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爱】甲居春色梨占却(散文)


作者:燕羽 白丁,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12发表时间:2023-04-04 07:36:10

这个春天,到哪去寻觅可人而神秘的春色呢?我们的都市越来越美,但总觉缺点什么,因为那人工湖和人造湿地毕竟是人工的,大自然的灵魂成了稀缺之物。而都市春天的百花园虽不需太多的打理,自有一派风情万种,但再怎么明艳迷人,也比不过远山远水处天然去雕饰的大地春色。当然,那种春色并不是简单的纯自然,它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它在哪里呢?它就是离成都五百多公里外的丹巴县甲居藏寨(甲居乃百户人家之意)。
   甲居藏寨的春天来了,它来得悄无声息,来得惊天动地。以白色为主,红黑线条勾勒的庄重的藏寨民居,碉楼的四角点缀在家家户户的屋顶,还有两个白色的火炬像门柱一样矗立在屋顶露台边。房屋四周有些空旷,那是去冬凋零的树叶还未续上新叶的景象。春刚到,万物还在悄悄地酝酿着怎样以最美的姿态醒来,为数不多的桃花,在春的天宇急急地卸下粉妆淡彩,让位于玉雪般的梨花尽展绰约风姿。
   于是洁白的梨花仿佛迈着猫步,缓慢而优雅地登上了春天的舞台。它一上台,全场观众先是屏住了呼吸,接着是一株一株,一片一片细细地欣赏,最后观众席上掌声雷动,掀起了满堂喝彩的狂潮。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传统的意象,娇美的梨花,的确成了欣赏和抒写它的角度和主题。但在丹巴甲居藏寨,春带雨的梨花似乎并不走俏,并不时髦,因为从大金河边渐渐向山上垒起的藏寨,星罗棋布,或攒集一起,或独立一处,夏有浓阴蔽日,秋有彩林渲染,唯有初春,在裸露的藏寨民居的房前屋后,洁白的梨花尽情舒展美丽的姿容,那不是因有雨露的点缀才美,而是灿烂阳光下似缎似绸般齐普普的欢笑,那才叫美啊!在偏远的藏区,在并不富庶的乡村,娇美是让人承受不起的,唯有健硕而充满阳光的梨树才能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最终带给藏民们春的喜悦和丰收的果实。
   当我们驱车进入寨子的时候,那随着攀援而上升的盘山公路将我们的视野逐步打开,阳光下,雪白的梨树高大、茂盛,在开始返青的山野成了宣明的主色调。啊,这里没有川西坝子的农人以创收为主的广种梨树的规模,在那样的规模中,梨树都不太高,且行列排布整齐;而是漫山遍野星星点点,高低错落有致,恰到好处地在藏式民居间摇曳。这是一种原生态,没有几十百来年的代代相传,代代修为,是展示不出这样一幅幅天然而优美的画卷的。这样的美难道不令人窒息么?
   在我们亲近那一株株梨树,一片片梨花之前,所居民宿的主人幺哥介绍说,藏民们家家户户种梨树是一种生活习俗和院落种植的需要,并不追求好看,主要是雪梨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常常吃对身体有好处。其实,从古至今,无论哪里的农人都喜种梨,但当梨花与藏式民居交相辉映时,就别有一番韵味在林间,在山野了。看吧,每家每户在自家院落的不同位置种上梨树,远望去,这从帕玛群峰向下流淌的一座立体藏寨,恰逢其时的梨花盛开已成了川西秘境最养眼的亮点了。
   其实幺哥还忽略了一点,也许丹巴的山水最适合雪梨生存吧,否则怎么会世世代代以雪白的梨花和香甜的梨子为荣呢?能让雪梨生存的地域绝不是普通而凡俗之地,若不是人间仙境,至少也是人间胜景吧。
   幺哥属嘉绒藏族,其位于山腰的住房乃祖上留下,距今已60多年。他说,寨子里的百年老宅比比皆是,他们家的算不了什么。他信奉本波教,说寺庙在山顶,他们常去诵经。周六晨起,在雪白而养眼的梨花间,确实有寺庙的钟磬之声从远处飘来,忽高忽低,忽长忽短,而幺哥却不知去向,只有他老婆留下为我们做饭。
   继续游览寨子。昨夜狂风肆虐,我们的住房仿佛大海中的小船,不停地颠簸,甚是恐惧。可今晨万物皆静,鸟鸣悠扬,房屋依旧坚挺,梨花依然俏立。昨夜的狂风是一种幻觉么?其实非也,这就是藏寨春季的气候特点:白天的阳光温暖迷人,夜晚的狂风嚣张气盛。走近靠近田埂的高大梨树,阳光照射下的梨花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干净洁白,精神抖擞。硕大的花朵中心,花蕊如同少女长长的睫毛,在风动之下扑闪扑闪。万千枝条好像万千只手,握着春风,时而小心翼翼,时而又豪放地挥洒,于是天地间便有了淡妆浓墨的关于梨花的记忆。在内地,我们对桃花的吟咏,对牡丹的赞美几近泛滥,那洁白的梨花因其在文学作品中孤傲、高冷、娇美的形象而暂未成为歌咏的热点。但在甲居藏寨的春天,你可以尽情地欣赏梨花,歌咏梨花,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雪梨的少女时代,是大山怀抱里的神树,是值得我们好好亲近的最具阳光之气的春天之树。
   告别幺哥一家,似乎已尽兴了,但当误入丹巴的中路藏寨后,我们被平均树龄145岁的梨树群彻底惊到了。天下竟有如此高龄的梨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想有多余的思考,平均都一百多岁了,那大多是民国种植的,还有更古老的明清时代种植的,这不是令人匪夷所思吗?银杏树、黄葛树等等可以有高龄之树,高龄到上千年,这平凡而普通的果树怎么可以生存几百年呢?但不管你信与不信,几百年的梨树就耸立在那里,不动也不移。
   只见这古老的梨树主干粗壮,高七八米;枝干如孔雀开屏,向四周扩散。那含苞的骨朵成了孔雀屏上绣着的图案,那盛开的花瓣恰似孔雀张开的羽毛。这颗梨树已走过一百多年了,早已超过了普通梨树该有的平均年龄,可它还那么熠熠生辉,那么蓬勃健壮,是这里的阳光和长风含有长寿的元素么?真是不可思议啊!转头一看,那一株更厉害,高十来米,呈宝塔状,梨花从上至下如白玉、珍珠般倾泻,快到地面时,沉沉的花朵富有弹性地悬空摇晃,荡起串串音符,飞向明澈的天空。我们在这如华盖般蓬起的梨树下跳起了锅庄,空旷的田野歌声传送,远处的大山沉稳庄重。不远处,高耸的碉楼已被洁白的梨花包围,看不见树干,仿佛一大束一大束的梨花浮于碉楼腰间,这应该算是高龄梨树群里最具藏族特色的风景吧。
   梨花既古老又年轻;既沧桑又甜蜜;既健硕又灵秀,在这高龄梨树群里一点都不稀罕,它们呈自然、本真的态势,迎来送往天下宾客,笑看人间千姿百态。于是“掌声雷动”和“满堂喝彩”仿佛从山的那边传来,在雪一般的梨花间欢天喜地。
   甲居春色梨占却,阳春三月我远来。这就是我心摇神驰的古老而洁白的梨花,我要同它一道为春天欢唱。
  
   2023年3月28日

共 24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非常的优美。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感知,以温柔细腻生动润心的文笔,带着我们走了一趟丹巴县甲居藏寨春游之旅。甲居藏寨的梨花,是这篇文章重点抒写的笔墨。梨花无疑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左拥右簇着藏寨民居,作者形容它们“来得悄无声息,来得惊天动地”如玉雪般,尽展绰约风姿。作者对于梨花的描述特别的传神和具有韵味,加上一句古诗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引用,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情意盎然更是诗意盎然。梨花之美,有人工的雕琢痕迹,只是一种原生态的美。作者一行尽情与一株株梨树亲近,也从所居民宿的主人幺哥介绍里得知“藏民们家家户户种梨树是一种生活习俗和院落种植的需要,并不追求好看,主要是雪梨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常常吃对身体有好处”……关于作者对梨花的描写,后文中,作者更是抽丝剥茧,不仅仅写进了它们的千娇百媚的外形,更写尽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还有冰清玉洁的一种精神,梨花与甲居藏寨有着渊源的历史文化,说它们是神树也不为过吧。这篇散文具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显著特点,作品语言流畅生动细腻优美厚重,不失为一篇美文佳作,编辑力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4-04 07:40:20
  作者紧扣甲居藏寨的梨花蕴墨,通过梨花的种种叙述,写尽了梨花的“既古老又年轻;既沧桑又甜蜜;既健硕又灵秀”,它们与甲居藏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渲染出来了一幅醉人的春景。有句话叫层林尽染,借用此句,作者笔下的梨花的确如文章标题“甲居春色梨占却”,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美之妙呢?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4-04 07:43:57
  小编认为,这篇写景抒怀的散文特别考验作者的文笔功底,一般作者真的写不好,非常有难度。所以,小编想说的是,从这篇文情并茂力透纸背的文字里,看出来燕羽老师非常扎实非常深厚的文字功底,;令小编不得不折服。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燕羽        2023-04-04 07:56:24
  主要是被甲居的美感动,谢谢叶老师精彩的点评。过奖了。
3 楼        文友:成敏        2023-04-04 08:03:36
  在这个春色满园的季节,读这篇美文,让人浮想联翩,好文章,推荐阅读!
4 楼        文友:燕羽        2023-04-04 08:19:37
  谢谢叶老师精彩点评,过奖了,向你学习。
5 楼        文友:燕羽        2023-04-04 08:20:40
  谢谢成敏老师夸奖,多提意见。
6 楼        文友:宇蓝        2023-04-04 09:11:47
  作者老师笔下的甲居藏寨的梨花美不胜收,与别处相同又不尽相同。拜读学习,点赞!
7 楼        文友:燕羽        2023-04-04 09:41:10
  谢谢宇蓝夸奖,祝春祺
8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4-08 14:41:32
  拜读佳作,问好敬茶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