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乐亭】酥饼四爷(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乐亭】酥饼四爷(传奇小说)


作者:野山梅 童生,75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61发表时间:2023-05-12 09:59:32

酥饼四爷是一九三九年生的,因为他排行第四,开始人们叫他酥四儿。酥四儿十岁起就跟着老爹学做酥饼的手艺,得到老爹的真传,一手酥饼做的相当的好。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酥四儿已经三十多岁了,嘴巴上已经有了桩桩胡子,虽然还是单身,可人们再不叫他酥四儿,改为叫酥饼四爷。
   酥饼四爷的手艺,那在我们这方圆三百里内都是独占鳌头。他祖父的祖父是清朝的宫廷御厨,酥饼手艺一直单传到他的身上。他做的酥饼不用枰称,标准的一两面粉两个,不用模型,直接用手捏出,小巧玲珑,加上两头微微翘起,又像金元宝一般,也像羊蹄子,更像过去小姐的三寸金莲。大小,重量,形状,颜色都是分毫不差。吃起来那味道就是清香无比,而且不掉渣,不破皮,满嘴清爽,那酥饼在嘴里嚼成细末,可还是觉得像有根小脆骨,仍有嚼头。在我们团凸镇上,吃酥饼四爷的酥饼那就一种独特地享受。酥饼四爷的酥饼就是人见人爱的风味小吃。
   酥饼四爷本来是有一门媳妇的。他那媳妇模样也好看,就是有些懒惰,爱吃不爱劳动。酥饼四爷叫她学做酥饼,那媳妇偏偏不安标准来做,大小不一,味道不对。酥饼四爷好多次对她说:“我们是祖传三百多年的手艺,变换不得,一定要一点不能走样。”可他的媳妇就是不听,没得办法,酥饼四爷就把她休了,自己独立的在街头开个酥饼店。每天只限制自己最多卖出二百个酥饼。
   就在有个良家女子看上酥饼四爷的时候,偏偏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些造反派因为没有吃够四爷的酥饼,就把四爷说成是在用酥饼传播”封、资、修“的毒素,砸了四爷的小店,把四爷赶到偏远的乡村去“劳教”。四爷没有办法,只好停下手艺,去那边缘地区干农活。
   一晃十多年过去,酥饼四爷已经进入天命之年了。改革开放兴起来,农村人可以到城里打工,可以开店。四爷一高兴,又来到城里租一间房屋,重新开起酥饼店来。老手艺一登场,生意自然是很好。但是四爷规定自己的酥饼五角钱一个,每天最多只准自己卖三百个。有人对四爷说:“你可以提高价格,每天多卖点,这样赚钱快些。”四爷回答说:“我当然知道这样可以多赚钱,但是卖多了就难以保证质量,我做生意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好,绝不贪心去多多赚钱!”四爷这样一说,别人也没有办法。但是四爷的生意确是更加好了,三百个酥饼不要二小时就卖光了,有的只能去定购第二天的。
   本来酥饼店开得好好的,偏偏遇到大水灾。山洪暴发,大水漫街道,洪流汹汹,把四爷的店铺冲毁了。四爷无法呆下去,只好到远处的另一个城市——万州去打工。
   四爷来到万州,人地生疏,几天流浪街头,没有找到立足地点。这天,他游走大街,见到一家公司贴出招聘白案厨师的告示。四爷把自己一掂量,觉得自己还行,就去应聘。经过严格的考试,四爷的手艺通过了,就去公司正式上班,当上了做馒头的厨师。四爷做的馒头比一般的馒头都要好吃,受到公司员工们的称赞:“四爷,您做的馒头我们好喜欢吃也!”四爷回答说:“那你就多吃点吧。”
   公司老总为了多赚钱,就增设了服务项目,投资三百万元,在街头开了一个大餐馆。可是每天来这里吃东西的客人都是零零落落。公司一开始就赔本,老总心里很是着急。四爷看在眼里,他是知恩图报的人,他为了感谢公司收留了他, 就决心为公司出力,于是他就对公司老总说:“让我到那个餐馆去吧,保证三个月给你招来满坐客人,我要是做不到,就立马走人。”
   老总一听,觉得四爷是在吹牛皮,心想:你一个乡下厨子能把馒头做好就不错了,还想打我的餐馆主意。老总对他说:“你自己说的,做不到就走人是吗?”四爷把胸脯一拍:“我是这样说的,老总!”老总说:“我今天心情好,就答应你去试试吧!”
   酥饼四爷来到餐馆,就支起自己的酥饼手艺。真是一下走红,香香的酥饼一下引来众多食客,每天都是拥挤的,排队的,人人都奔着四爷的酥饼而来,但是四爷也有他的规矩,就是每天只做五十斤面粉的酥饼,五十斤面粉一千个酥饼,餐馆凭这个就日进千元。人气提升,老总心里说:“看不出,这个乡巴佬还有如此手艺。”
   一天下午,老总对四爷说:“这生意不错,你每天多做点不好吗?做一百斤面粉的吧!可以多挣钱的。”
   酥饼四爷摇摇头:“那可不得行,我只能最多做五十斤的。”
   “我给你加奖金。”老总说。
   “那也我不行,我的酥饼是靠质量,做多了没得质量保证,酥饼要砸牌子的。”四爷说“奖金我也不要,我要我的手艺长期有效。”
   老总一瞪眼,说:“多做多挣钱,我开餐馆就是为的这个。你给我多做!”
   师爷也把袖子一捞,不客气的回答说:“要多做,你自己来!”
   老总碰了钉子,又不好当面多说。心想:不就是做酥饼吗?到时我就把你炒掉,一个老牛筋,别太狂。
   老总暗中安排一个很机灵的青年,偷偷学习四爷的手艺,从发面,炒熟,制作到下锅,每个环节都照着四爷的样子做。那个青年都记在心里。一直偷学了两个星期,那个青年自以为学会了。自己利用夜间来制作,可是出来的酥饼就是一团死面疙瘩,没有一点香气。老总气得骂他是“笨猪!”
   为了头学到四爷的手艺,老总又暗中在四爷的操作室安装了两台摄像机。摄像机把四爷的取面,过称,抖口袋,发面,制作,下锅等细节都摄制下来了,老总认为这下可以了,就亲自督阵,按照摄像的情形来制作。可是做出来的那是酥饼,就是一团死面疙瘩。气得老总大骂:“奶奶的,做这个酥饼,比做原子弹还难!”
   酥饼四爷似乎什么也不知道,每天按照自己的规矩,做五十斤面粉的酥饼。那些食客排队购买,没有买到的就订购第二天的。
   公司老总的上司得知酥饼很好吃,就要他送五斤去品尝。老总就安排四爷给送去。可是四爷说:“我的是祖传手艺,酥饼是做给老百姓吃的,他要吃自己来排队购买,不能特殊,我不送!”
   老总觉得自己很是没有面子,就决心要修理四爷。夜晚收摊后,老总带着五六个手下来到四爷住的房间,一下关死房门,老总说:“我再次告诉你,明天给我的上司送五斤酥饼去!这是命令!”
   四爷很是稳重,一点不慌地回答说:“我们的酥饼是祖传手艺,是有规矩的,要吃自己来不送上门,当年乾隆爷也是走出宫门到店里吃的。小日本当年要我我爷爷送酥饼,把刀架到爷爷的脖子上,我爷爷也不送,我们做酥饼的人不是软骨头,酥骨头!”
   老总气得下不来台,就叫手下把四爷捆起来,要用拳脚教训,四爷一点不怕,操起擀面杖说:“那个有种的敢动我一个指头,老子把他打成酥饼!”几个手下都不敢向前一步。
   老总气急败坏:“你给我下岗,马上走人,不要你了!”
   四爷哈哈一笑:“走就走!我有祖传手艺,哪里都有衣穿饭吃!人不要贪得无厌!”说完收拾起自己的包袱,大步出门,扬长而去!
   第二天一早,餐馆里就围满了来吃酥饼的人,得知老总把四爷赶走的消息,纷纷发怒,都骂老总不是好东西,坏良心!几个激动地起来的年轻人还把餐馆的招牌给掀到地上,狠狠地用脚踩踏……
   酥饼四爷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后来有消息说:四爷出国到新加坡当厨师去了,还创出了国际酥饼品牌。
  
   2023年5月12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属于平民传奇。酥饼四爷寻常人社会底层人,靠祖传的酥饼手艺谋生,他讲究道德,酥饼好吃,但是不多做,可惜命运不好,屡遭打击,后来在一家公司立志做一番事业,可以公司老总一心爱钱,与四爷发生了纠缠,酥饼四爷为了保守自己的规矩,毅然出走,到海外去获得创业成功。小说耐人寻味,小小的酥饼人才为何就留不住呢?耐品佳作,推荐欣赏!【编辑:丝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2 10:00:38
  谢谢编辑老师推荐!要吃好的酥饼,真的很难有人做出来!
2 楼        文友:鲁芒        2023-05-12 17:43:31
  毛泽东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本故事就证明了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个酥饼四爷创造的。文章以朴实的笔调白描手法创造了一个技术精湛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3 10:22:14
  谢谢支持,乡村人才不大受到重视!但是他就是国人的脊梁!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5-12 18:32:11
  就象四爷的酥饼非常好吃一样,梅师的传奇小说也是十分的诱人。自己的肚里货少,写不出好文,但每天欣赏学习黄老与梅师的佳作,已然成了习惯,感觉也是挺好的,心里不觉得空落落,反而是收获满满。四爷了不起,不仅手艺好,而且品行高,做人如做饼,都有自己的原则,四爷的美德,值得全社会广泛传扬!致敬梅师,分享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3 10:23:47
  不要谦虚,只要写,先生就是惊天动地,我们乡村人,没得文化,就是写一点寻常故事!还是先生的大手笔好!期待先生每日都有新作!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13 10:19:59
  寻常人有不寻常故事,四爷的道德高尚,不图赚钱来骗人,不像老总弯腰,好!可惜人才外流了。真是……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