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猫爪子,山野里的绿色妖娆(散文)
一
野菜在东北,真是应了那句得天独厚。气候和环境造就下野菜,生长得真是与众不同,尤其丰美。
野菜,我对它从来都不陌生,各种野菜几乎都认得,也差不多都吃过。
说来,各种野菜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有着自己的生长环境和地势。比如荠菜喜欢长在麦地边、地头上,苦菜喜欢生长在沙土壤里。很多的野菜喜欢生长在大田里,什么马齿笕、灰灰菜、苋菜在豆地、玉米地里随处可见的。还有些野菜喜欢生长在灌木丛,水边,山林间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什么蕨菜、老山芹、刺老芽、柳蒿芽等等,数不胜数,名字好听,营养丰富,是春天里最美的舌尖美味。
其他的野菜,名字还是可以理解的。唯独猫爪子,这名字不知从何而来,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猫儿的爪子吗?还是别的缘故。每次,看见它,绿绿的一片,长在山野里,蓬蓬勃勃的,很有朝气。一般的小灌木丛、树林下,这种菜比较多的。一棵棵笔直生长,挤挤挨挨的一片,那一种绿色很独特,翠绿葱茏,令人赏心悦目。
我最喜欢吃这种菜的,母亲也总是喜欢采这种菜,给我们做着吃。最直接的吃法,就是开水里一焯,凉水一过,一盘大酱就可以了,猫爪子蘸大酱,这是最美的吃法。还有的吃法,就是包包子包水饺,辣椒一炒也很美。
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用不了几场雨的。野外就已经茵茵绿意,姹紫嫣红,淡淡花香了。野菜,此种时候,再不会缺席的,一丛丛,一片片,在山野里生长着,美丽着,妖娆着。
春天绝对不会错过去山野里采野菜的,那是一种踏青,一种陶冶,一种参与进野菜生长的集会。那时还在上小学,在本连队里的小学校读书,老师是位女教师,姓孙,她是南方来的,她喜欢唱京戏,喜欢朗读散文诗。只要是不在课堂上,她和我们一样地说笑,一样地玩耍、做游戏,很和蔼也很开朗。
我喜欢唱京戏,因为我的父亲很喜欢唱,我先是跟着父亲学,后来,就跟着连队里搞文艺的年轻人学。他们在礼堂里排练,我在窗外悄悄地看着,偷偷地学着。我学得很快,也学得很认真,学会了,回到家里,放开嗓子,就有板有眼地唱。
当然,第一个观众就是父亲,他总是认真听,热烈地给我鼓掌。母亲也喜欢听,但是,母亲并不支持我学唱戏,母亲希望我好好学习,总觉得唱戏并非是出路,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我呀,最喜欢对着山野里的花儿草儿野菜唱呢。
二
每一次,提着篮子,跟着母亲和伙伴们一起去山里采这种野菜,当我发现一片片猫爪子时,我就会边观察边唱,不急着去采。而且,仔细观察,感觉它一圈圈卷起来的小叶片,似曾有那么一点点猫爪子的形象。
边观察我边开唱,唱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
伙伴小薇小康和山子都会围过来,它们急不可耐,上去就采。母亲看着我,微微含笑:蕤儿,光顾着唱了,耽误了采野菜不?
我收住唱,依然发呆,母亲就问我:想起什么了?我说:妈妈,猫爪子的名字好奇怪,哪一点和猫爪子有关呢?
母亲含笑,细语轻声:仔细看看哈,一定有点联系,不会无缘无故吧。
小康看着发呆的我,会大声喊我:喂,蕤儿,在想什么?还不快动手,一会被人家采没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赶紧扑入野菜中去,左一把右一把采起来。也许因此吧,当我长大后,每次读到《诗经》里的诗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关雎》里的句子,这一首排在《诗经》开篇的诗,一定是孔夫子最喜欢的吧,否则咋还排在第一位,岂不知,也是我最喜欢的。我竟然每次读到这首诗,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儿时,想起儿时的伙伴一起在山间采野菜,想起跟着母亲去山里采野菜,想起那些美妙的京戏来。
以后,才知道猫爪子菜又叫展枝唐松草,这名字美呀,还挺文艺范呢。每次说起这名字,我就会想起和母亲伙伴还有那些大哥哥姐姐们去采野菜的情景,
野菜季节时,在外读书的人也会赶着回来上山挖野菜的。
记得我们一般都是坐着连队的拖拉机进山的,早晨很早就起床,吃几口饭,再带上饭带上水,哥哥们还要带上鱼竿,采野菜也不忘去钓上几竿鱼。
拖拉机突突地冒着黑烟,连队的人们一听到这响声,赶紧就往连队的街头赶,等在路边上。开车的小何一看是自己连队的人,就停下车,等车的人二话不说,篮子袋子先往车上一扔,然后麻利地爬上车去。车上的人帮着接上车人的袋子篮子,有的伸手再去拽着上车人的胳膊,往上拖着要上车的人。
路上,人们谈论什么的都有,山南海北,无所不谈,最多谈的还是山野菜。说道猫爪子菜,个个都有了兴头,因为去山上采的就是猫爪子老蕨菜。
小康和山子突然想起上回我们在山里采野菜时,议论着野菜的名字,想不通咋取的名字,小康就问我:蕤儿,想明白了吗?咋会叫猫爪子?山子说:猫爪子踩踏过呗,这还用想呀。
我没开口呢,马三婶说:野菜都有来历的,不是那么简单呢。斧子嫂也说,是呢,我听学校王老师说,猫爪子还有个名字,叫什么来着。小易说,叫展枝唐松草。
小易是我们连队的骄傲呢,他大学毕业后,在外面和几个人合伙开公司呢,他可有见识了。但是,连队里的人都知道的,小易一直喜欢纯子,纯子是山子的姐姐,她毕业后回连队,在我们连队的学校里交我们语文。可是小易一直也没有追上纯子,也不知咋回事,就是没有成功。
因此,连队里的人都说小易,真是那么聪明的人儿,咋还轮到说情谈爱就没主意了呢。马三婶见了小易就开玩笑说:小易呀,在外面见识多,见的美女也多,咋就只喜欢纯子一个呢?
小易脸一红笑笑低头没说话,斧子嫂赶紧接茬说:三婶哟,你哪里知道,哪里的姑娘美,也不如咱们连队的姑娘靓,就如山野菜,哪里也不如咱们山上的,水灵灵,精神神,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小易听了,抬头说:什么时候,斧子嫂变成诗人了呀?哈哈,山野菜真了得呀,吃了不仅解馋解饿,还有成为诗人的潜质呢。
就在此时,车子一颠簸,一个转弯,小易撸了路边的一把树叶子,一股股清凉凉的树木的味道在风里飘逸着,犹如山野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散发出来。他说:知道吗?其实猫爪子早已经住进了《诗经》里千年了,我问他哪一篇呢?他就说《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这里的薇不是指一种野菜的,那是广义的,指好几种野菜呢,它是一种野菜,是一种蕨菜,什么佛手菜,山凤尾、如意菜、猫爪子、高沙利都包括在其间。呵呵。小易说起山野菜总有出处,边说边比划着,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三
我从来不去争执,在读师范的琴姐说她查阅过的,《诗经》里采薇的薇指的是野豌豆,不是别的野菜。小易就与琴姐争得面红耳赤,小易说:野豌豆嫩芽能吃吗?琴姐说咋不能?芽儿嫩的时候都能吃。小易说:你也得分什么芽儿呀,有点生活常识吗?
他们争执着,拖拉机不停地开着,转过山道的一个个弯儿,高高的树木在狭窄的山道旁挺立着,一排排后退而去,宛如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在山林间婀娜地舞蹈扭动着,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就如一串串美丽的音乐。车上的人一路也没停止说笑,琴姐和小易也一路没听停下来争论。
当路很难行走时,我们也就到达了目的地。拖拉机还要继续前行,去大田里运送种子,连队今天要播种大豆。我们上山采野菜的人下了车,还要走一段路的,是往山林子里钻。其实,也走不了多远,就会有山野菜了,但是,人们喜欢往里走走,一直走到大河边,才肯停下来。说靠着大河边生长的野菜好吃,我也发现了,在河边采的猫爪子好吃更美味。
晚霞满天时,我们一个个都提着自己采的野菜等在路旁,等着小何的拖拉机路过,捎我们回去。
坐在拖拉机上的每一个人,虽然劳累了一天,但都没有疲累的样子,反而更加兴奋,更加愉快。因为都收获不小的缘故吧。最是兴奋的,要数小易,他不仅收获了野菜,还收获了爱情。
原来,在山里采野菜时,贪恋着采猫爪子菜了,没有注意,纯子已经走出很远了。走着走着纯子走迷了路,不知咋就走到了河叉子中间去了,往回走时,却咋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一条河叉子挡在面前,被眼前的流水吓得不敢前行,转着圈,走来走去,还是走回到原地,咋也走不出来。当山子发现姐姐不见时,赶紧告诉同来的人去寻找姐姐。
三婶算是岁数最大的人了,也乱了阵脚,一遍遍说:这可咋整,这可咋整?最怕迷路,这么大一片树林子哪里找去?
小易让我们年纪小的不要走太远去找,别再找不到纯子,再弄丢自己。
小易,他连野菜也不要了,什么也不要了。不顾一切,他一个人钻进有秘密林间,边走边大声喊着:纯子,纯子——那声音能穿破云天,能穿破层层密林……最后,是小易找到了纯子,小易把纯子背着,趟过了滚滚流淌的河水。
哦,猫爪子,依然长在山林里,这绿色的妖娆,我总是觉得它有一种魔力,爱情,或是乡情,都被它揉搓在一起,美丽,而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