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上海印象(散文)

精品 【东篱】上海印象(散文)


作者:琳达如菊 举人,398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6发表时间:2023-07-20 06:12:51


   在距离出口不远处,邂逅了一座风格独特的高楼,灰色的花岗岩堆砌的墙面,绿色铜护套的哥特式屋顶,赫赫扬扬,恢弘气派,大门上方是四个金色的镂空大字“和平饭店”,名字后面,有五面颜色各异的旗帜迎风招展。
   和平饭店,声名远扬,有“远东第一楼”之美誉。据说,在二三十年代,和平饭店是亚洲最豪华的酒店,也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的酒店,有九国总统套房,从建成到现在,曾经接待过无数的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以及商界和演艺界等名流。
   如今,和平饭店对外开放,普通人也可以进入参观,我情不自禁跟随着人流,通过一个旋转门,进入大厅,一个精美绝伦的琉璃雕塑摆在大厅中央的位置,那是一只乳白色的和平鸽,张开双翼,跃跃欲飞,通体雪白,晶莹璀璨,光彩夺目,分外惹眼。和平鸽,象征着和平和吉祥,与“和平饭店”这个名字非常契合,和平,多么美好的蕴意!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发生战争。
   抬头仰望,金色和绿色相间的八角形天窗穹顶,流光溢彩,一缕缕柔和的光线如瀑布一样流泻下来,乳白色的大理石铺就的地面,泛着光泽,墙体的四面是一幅幅精美的浮雕,雕刻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外滩的图景和风貌。整个大厅富丽堂皇,豪华典雅,尽显奢华,从中可以窥见酒店创建者的审美和眼光。
   当我走出和平饭店时,小苏指着街道对面的略矮一些的高楼说,这座高楼也叫和平饭店,是和平饭店的南楼,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而刚才进去参观的,是和平饭店的北楼,建于1929年,一个世纪前,中英美法在和平饭店的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在这里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口号,振聋发聩。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在这里举行旷世的婚礼,和平饭店见证了一对新人最幸福的时刻。
   和平饭店已经成为上海地标性建筑,承载了几代上海人的记忆,见证了上海百年沧桑的历史,也镌刻了不朽的传奇。
  
   五
   回到宾馆时,已近傍晚时分,办理好入住手续,由于宾馆不提供餐饮服务,只好去外面吃晚餐。想到有些衣服要洗,遂提着装着衣服的袋子,到前台询问服务员,一个清秀的小姑娘,面带微笑,告诉我出了宾馆,上桥,下了桥右转,有一家洗衣店就在街巷深处。
   按照她的指引,走出宾馆,上桥,过桥,下桥,沿着一条狭窄的小巷行走,路过一个菜市场,看到一篮篮红黄紫绿,卖菜的阿婆转头看着我,一脸慈祥,小小的菜市场,有点像我家乡的菜市场,淳朴而生动,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息。走过菜市场,经过几座高楼,终于看到一家洗衣店,店面很小,看着像一楼民房改装的,通过窗户,将衣服递过去,洗衣店的阿姨面容慈善,让我两个小时后来取。
   上海真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连巷道都是那么逼仄。记得王安忆笔下的上海老弄堂,是一个昏暗的、隐蔽的、难登大雅之堂的场所,充满了沉闷的气息,尽显生活的琐碎。然而,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烟火人生,无论是谁,都离不开世俗生活,哪怕是生活在繁华大都市的上海人,毕竟生活在陆家嘴的富人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走出小巷,来到街上,街道上一溜饭店,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房屋对面是潺潺流淌的苏州河,环境静谧,清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走进一家饭店,坐下来后,环视四周,店面虽然不大,只有几张桌子,但古朴雅致,浅咖啡色的桌椅,墙上悬挂着名人字画和木制浮雕,从房屋的设计和挂件上,可以看出老板有着高雅的品味。灯光柔和,感觉很舒服。老板递给我菜单,我没有马上看,而是问他,饭店有什么招牌菜?老板是一个中年男子,说话温和,告诉我,他家的招牌是馅饼,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上海的风味美食应该是上海的小笼包才对,怎么会是馅饼呢?我在他的建议下,点了三张馅饼,一盘水晶虾仁。由于顾客不多,等菜的时候,和老板攀谈起来,问馅饼有什么特色,为什么会成为饭店的招牌?
   老板冲我浅浅一笑,说道,这馅饼背后是有故事的,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很小的时候,他跟随着父母来到上海,租住在一家上海人家,当时,家境艰难,父母除了两只手,一无所有,父亲在一家饭店打工,母亲给人家当保姆,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无暇照顾他,房东阿姨心善,经常做馅饼给他吃,他叫她顾阿姨,顾阿姨做的馅饼特别好吃,口味纯正,鲜香味美,他总也吃不够,他感觉,顾阿姨做的馅饼,是他吃过的所有美食中最好吃的,但好景不长,顾阿姨在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让他悲痛不已。父母勤勤恳恳,省吃俭用,十几年后,父亲凭着在餐馆学到的烹饪手艺,开了一家餐馆,父亲去世后,他接手饭店继续经营,他忘不了顾阿姨,也忘不了她做的馅饼的味道,于是就开始尝试着自己做,现在做的馅饼,就是那种味道,他说,如果顾阿姨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亲手做给她吃,一如小时候她做给他吃一样,说着说着,我看到他眼里盈满了泪水。
   没想到馅饼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我也被他的故事感动了。这时候,馅饼和水晶虾仁端上来了。馅饼颜色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水晶虾仁晶莹剔透,奇香四溢。我夹起一张馅饼,咬一口,鲜美醇香,细品,悠远绵长,那是一种很特别的香,融合了肉的醇香、菜的清香、饼皮的酥香,以及浓郁的蒜香,满口含香,我细细品味着,想起了母亲做的馅饼,也是这么香。
   吃完晚餐,告别老板,走出饭店,沿着苏州河漫步,河畔绿柳依依,清风习习,感觉舒爽又惬意。走过一条跨河大桥,来到河的对岸。
   太阳西沉,天边的夕阳铺出粉红橘黄的彩锦,街道一侧的大厦霓虹闪烁,清澈的河水中倒映出斑斓的灯影,婀娜的柳影,还有美人蕉的花影,给人一种迷离若幻的意境,宛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沿着苏州河畔缓慢行走,看到两排飘动的彩虹,哦,原来是上海的阿姨们在轻歌曼舞,这样雅逸的生活,真的让人心生羡慕,此时,天上的云霞在飞,地上的云霞在舞,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幻美。
   过桥,下桥,来到洗衣店,阿姨将一件件洗干净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装入袋子,递给我,做的周到又细致,我接过来,和阿姨道了一声“谢谢”,告别阿姨,回头看一眼,阿姨面带笑容,目送着我走远,感觉阿姨的目光是那么亲切和温暖,就像我的母亲每次目送我走出家门一样。
   第二天,要随旅游团去黄山。在上海,只待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虽然时间短暂,但上海却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由于步履匆匆,感觉意犹未尽。上海,我想我还会再来的,下次来,我要在上海住上一段时间,慢慢走,静静看,细细品,去张爱玲的故居看看,去老街走走,去豫园看看,去静安寺走走……上海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神奇魅力和传奇色彩的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也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心驰神往的城市。
  

共 801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看到这个题目,我再一次的问自己,久居上海三十年,我对上海是什么印象,上海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什么,我的回答竟然语无伦次。也许,还是应了“只缘身在此城中” 。本文作者,虽不到一天时间,上海却给她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正是夏日,作者抵达虹桥火车站后,先来到外滩。外滩,是上海的名片,榜首地位不可撼动。亲水平台的步道上,游人如织,黄浦江上,江水浩渺,船只往来穿梭,最吸引作者目光的无疑是对岸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三座摩天大楼。东方明珠电视塔,不只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塔球如蓄势待发的宇宙飞船,尽显冲天之姿。上海中心大厦如一本厚厚的书卷供人们阅读,上海中心如一把闪光的利剑,劈荆斩浪。收回目光,作者开始浏览街道对面的万国建筑群。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自有其建筑和审美价值,但也铭记着上海被外国租界瓜分的那段耻辱历史,给今人更多的是警醒,作者感受到的不只是惊叹,还有心灵的阵痛。接着,作者参加了一个临时旅行团,去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近处仰望,电视塔高耸入云,巍峨雄奇,令人目眩神迷。电梯以一秒五米的速度上升,直达263米的高度,仅用不到一分钟时间。来到玻璃环廊,极目远眺,浦江两岸美景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高楼如林,江水似河,园林如棋盘,触手可及蓝天。和著名的外白渡桥遥遥相对,与三座摩天大楼近在咫尺,上海几十年的变化天翻地覆,仅摩天大楼多达200多座。作者亲身感受到了了上海的高度,也惊叹上海的发展速度。南京路步行街,是来上海必须打卡之地。做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有鳞次栉比的百货大楼、服装店、饭店,也有香气缭绕的点心店铺,货物琳琅满目,珠光宝气,也烟火气十足。看着来往行人,作者脑海中浮现出旧上海南京路的画面,黄包车与高跟鞋,歌舞升平,沦陷的上海,满目疮痍,南京路曾发出悲愤的长叹。今非昔比,南京路早已焕然一新,而且,“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让南京路更加光彩夺目,生机盎然。沿着南京路,朝着外滩方向缓步行走,路遇广告拍摄,三伏天气,演员穿着棉衣拍摄,汗流浃背,如此引发作者感慨,上海的今天,也是多少人背后默默付出与努力换来的。终于邂逅了“远东第一楼”的和平饭店,随着人流进入,大厅中央,一只和平鸽的琉璃雕塑夺人眼目,和饭店的名字非常恰切匹配,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祝愿。傍晚时分,作者散步出去,洗衣、吃晚饭,顺便体验大多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在一家饭店,有幸结识饭店老板,老板讲述了自己如何将小店打造成以馅饼为特色餐馆的发展历程。作者被感动了,成功后面,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易。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作者沿着苏州河流连忘返。顺路去取衣服,忘不了洗衣店阿姨的目光,她目送自己走出好远,这个小细节,让作者真切体验到了上海还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由于时间太短,作者对上海只是匆匆一瞥,期待再来,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将在上海所看所思,用精粹的文笔呈现出来,体现了深厚的文字功力。上海是个超大型城市,令许多写手不知如何下笔。但老师选择的切入点非常精当,文脉思路清晰,有自己独特的感悟,非常契合上海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一篇非常有特色的游记佳作。力荐阅读,文游“魔都”。【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7-20 16:05:27
  大上海我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去过一次,当时糊里糊涂,好像只去了黄浦江和南京路,印象早被岁月洗刷掉了。不管我看了什么,无论如何写不出琳达老师的大美之作,历史现实有机衔接,写景感悟相互融合,意随景转,情被事牵,好文拜读欣赏。遥祝老师异国安康。
回复1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7-20 21:01:06
  深谢花开老师到访和精彩的雅评!溢美之词让我不胜感激!花开老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去的上海,如今再去的话,可能会感受到上海的巨大变化。我去上海是五年前,虽然步履匆匆,但印象却是那么深刻!由于去的地方不多,写的时候也感觉无从下笔,就把自己看到的尽量写出来,文章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感谢花开老师的美誉和鼓励!问好花开老师,遥祝夏日安怡,吉祥如意!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7-20 18:24:06
  如菊老师的上海写得有质感有情感,厚重且轻盈,沧桑又灵动。语言精美,感悟独到,布局精妙。写了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多的感慨。还有烟火市井,历史与现在完美融合,大赞才情!我写烟台只写那么几点就特别费力,大上海,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如菊老师写得特别棒!佩服!问候老师夏安!
回复1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7-20 21:09:04
  深谢月亮老师到访和精彩的雅评!溢美之词让我不胜感激!美评如诗,令人陶醉!非常喜欢!由于在上海待的时间太短,步履匆匆,很多地方没来得及去,感觉很遗憾,所以就把自己所看到的,尽量写出来,文章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感谢月亮老师的美誉和鼓励!月亮老师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值得我学习!问好月亮老师,遥祝夏安,吉祥如意!
1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7-20 20:37:07
  跟着旅游团一天,如菊老师对上海的印象已深深刻在心底。我没去过上海,一直很向往。今天跟着如菊老师的文笔走了一路,看得我是神魂飘荡,哈哈,我也看到了东方明珠,业到时候和平饭店,也吃着馅饼……。老师洋洋洒洒的文笔,非常生动,真心佩服!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1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7-20 21:16:38
  深谢红花草老师到访和精彩的雅评!大上海确实繁华,我第一眼就被震撼到了,以前从来没见过那么高那么奇特的高楼,这次去由于时间短,看的不尽兴,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会再去的。感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红花草老师,遥祝快乐,吉祥如意!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