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观《长安三万里》有感(记叙文)
7月17日晚上,我去电影院观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以高适的角度,回顾了他和李白一生的故事。
少年时,高适和李白在路途中相识,一同在黄鹤楼把酒言欢。
青年时,李白回到扬州城,在扬州城如鱼得水,人人都知道他,而高适去长安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却处处碰壁。于是,高适就回到了他的太原老家,路经一家客栈时,李白因无意中发现了安禄山的秘密,被追杀,也躲在了这家客栈,机缘巧合之下,碰上了犯了军规即将被斩首的郭子仪,李白和高适想法设法救下了郭子仪,又收获了一段兄弟情。
中年时,李白依旧春风得意,入赘了富商许家,还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赏识,进入了皇宫翰林院,而此时,高适依然在家努力学习,苦练枪法。
到了暮年,高适因打战立功,当上了淮南节度使,保卫边疆,延续了高家的荣耀。李白却因失意,决心遁入道教,在历经磨难、通过道派考核时,与岑参、丹丘生、杜甫、高适等文人共同饮酒作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将进酒》。安史之乱后,李白投靠永王,却因永王叛变失败被捕入狱。在高适和郭子仪的努力下,李白终被解救,在被赦免的途中,他写下了名扬四海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我看完《长安三万里》,对高适的感受是:努力、谦虚和稳重,而李白却恰恰相反:潇洒、豪迈和随性。我觉得:“长安三万里”并不是指长安城有三万里那么远,而是唐朝人心中的梦想很大,追求梦想的路很长,就像三万里那么遥远。
《长安三万里》里的诗人们都热爱生活,我们也热爱生活。我们在春天里热爱生活,露营、放风筝、春游;我们在夏天里热爱生活,在大树下乘凉、玩耍;我们在秋天里热爱生活,采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树叶,做成标本、书签;我们在冬天里也热爱生活,用一堆堆洁白的雪花,和同伴堆雪人、打雪仗。
《长安三万里》里的诗人们都追求理想,我们也追求理想。长大后,我们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想成为探索太空的宇航员,想成为教学他人的老师,想成为创作作品的画家……我想,我们也要向那些诗人们一样勇敢、努力、认真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305班,2014年2月2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