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青春焕发活力(随笔)
人们都把青春比作人生的春天、生命的花期。是啊!春天是美好的,柳泛绿,花含苞,虫儿鸣,鸟儿叫,万物复苏,暖阳普照,大地涌春潮;花期是娇艳的,看那盛绽的百花,红的热烈,黄的庄严,蓝的深沉,白的高洁,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馨香扑面。春俏,春妙,春姑娘舞姿翩翩,把一幅彩色的画卷,挂在了田野山川,多么亮丽,多么动人,多么美好,令人欢呼雀跃!
大自然的春天,是美的;春风点拨的花期,是艳的。然而,人生的春天,更美;生命的花期,更艳。它有那画的构想,诗的意境;它以生命最初的自然,在蓝天下奔放。青春似火,炽热、活泼、勇敢、向上,它要求燃烧,向往升腾,希冀开辟自己的道路,企求发热放光;它要在生命的视野里,焕发活力,拥抱希望。
青春,绚丽的年华。古往今来,人们无不赞赏青春的美丽,无不眷恋青春的珍贵。每一个人,一般都要经历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壮年、老年,这样的岁月轨迹。在这漫长的生涯中,人生最为宝贵的是青年时代,这是一个人的生命的聚光点,正值年轻力壮,精力旺盛,思想敏捷,接受力强,是长知识、学本领,大有作为的黄金时期,只盼开花结果,大有作为,大放光芒!
真正的青春啊!它不只是年轻力壮,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激荡,是蓬勃向上的奋争精神的体现。青春的旋律,不只是委婉动听,而且应该刚强有力;生命光点,不只是表面亮丽,而且应该内在灼热;人生的调色板,不只是七彩斑斓,而且应该涂满汗水和心血,勇于开创未来。遵循人生的这一哲理,不知多少人,在赞赏和眷恋青春的时候,能够竭尽全力,刻苦学习,辛勤劳动,探索创造,企盼自己的青春亮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让生命闪光,让青春充满活力,在理想与抱负中喷辉,在勇气与智慧里放彩,这是许许多多有志青年追求的目标,不少有辉煌成就的人物,成为时代脊梁的伟人,成名时往往都是在青年时期。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有不少领袖、导师,在青年时期就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就合著《共产党宣言》;列宁21岁时就懂得德、法、英文,熟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钻研了《资本论》,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并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毛泽东同志“五四”时期就领导湖南工人、学生斗争,主编《湘江评论》时才26岁;刘少奇同志领导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才17岁,被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时只不过20岁;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时刚28岁……古今中外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有许多也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搞出了发明,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要点燃青春的火焰,让她焕发出灿烂的光华,就要像贤人志士、名师伟人、有为青年那样,充分利用和发挥青春的热情、活力和智慧,争分夺秒,发愤学习,努力工作;在生命的春天里,以惊人的勤奋,播下收获的种子。“惜春切莫误春时”,珍惜青春,切忌陶醉于玩玩乐乐、无所事事、一身轻松的日子中;切忌追名逐利,为金钱、享受、安逸而活着。一个人一旦把个人享受和安逸作为惟一目标,那么青春也将随即离去,失掉活力和光彩。“青春阿!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语)。绚丽的青春只属于那些为共产主义献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
青春是和时代连在一起的。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朝气蓬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记录青春的歌。没有歌的青年时代的生活,如同没有绿色的沙漠,没有流水的荒原。为中华强盛大献身手,努力奋斗,这是当今的青春之歌。青春的旋律只有汇入时代的主旋律,才能演奏出宏伟非凡、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年轻人的青春是美好的,但也是易逝的,年华如水流,人总是要老去。然而,精神是不会老的,正如歌曲所唱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相比较而言,年轻虽具优势,但人的精神势力无穷。殊不知,那些虽然年轻,而心无大志、不学无术、精神萎靡的年轻人,徒有青春之年,浪费美好岁月,碌碌无为者大有人在。所以,不是只要年轻就拥有青春、具有活力。精神与志向是最为重要的,切莫忽视。
青春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激情焕发、活力四射,不论年龄多大,都可以拥有青春活力,这就是所谓的老当益壮!君不见,诸多科研人员、院士博士、功勋卓著者,哪个不是终身奋斗、踔厉前行的青春永驻的人?青春啊!青春属于每一个永不言老、信仰坚定、意志坚强、追求不息、乐于奉献的人。老年人啊!别顾虑耆年古稀耄耋,切莫悲观、懈怠,只要你精神不老、勇于搏击,同样具有青春的气势,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伟大时代的弓弦正等着我们去拉开。肩负历史重托的青少年朋友们,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趁风华正茂时节,刻苦学习、开拓前进吧!广大中老年朋友们,同样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攀登知识的高峰,去创造壮丽的业绩,让不老的青春、旺盛的活力,发出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