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芒种】“叮当”人家(小小说)
时过境迁,曾经远近闻名的“打铁第一屯”的打铁产业,似乎有了夕阳产业的趋势。屯里打铁人寥寥无几,偶有的也都是年老者,皆为传统的手工操作。年轻人参与的少之又少。
这时父母给梁小浩打来了电话:你是“打铁第一屯”特别的一员,该你出手的时候了。
随着在家日子的累叠,梁小浩与父母的矛盾还真是有。
鸡鸣二遍后,梁小浩便被连续不断的“叮叮当当”声吵醒了。这无孔不入的“叮叮当当”,让梁小浩备受煎熬。
昨天傍晚,梁小浩正在直播卖铁器的时候,也是这“叮叮当当”的锤击声搞得梁小浩的直播无法正常进行。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梁小浩干脆翻身起床,在窗口那探出半个身子,朝对面一楼那间旧作坊高喊:“阿爸阿妈,你们稍停下行不行啊?”然梁小浩的喊声,早被“叮叮当当”掩盖了,对方毫无回音。不得已,梁小浩转身下楼,直奔那间小作坊。一盏白炽灯下,阿爸赤裸上身,阿妈短袖薄衫,一人一把锤子,俩人正抡得忘乎所以。梁小浩哀叹一声。梁小浩认为,父母的这一身汗本可以避免的,可是已过花甲之年的两人偏偏脑筋不开窍。
夫妻俩时常跟儿子说:不抡铁锤就浑身不自在,饭吃不香觉睡不踏实。
梁小浩:怎么会呢?你们可以去跳广场舞呀,村文化活动中心不是有健身器材吗?随便你们去玩的。
父母说:那些怎能跟打铁相提并论呢?
梁小浩:就你们穷讲究。
正因为时不时受到父母如此这般的干扰,儿子有跟父母提过搬出去搞机械化打铁的,就想来个惹不起躲得起。可父母总是哀求儿子,家里本就有各种打铁的必备工具了,又何必出去花钱租地重新起家呢?父母还保证往后绝不干扰儿子的生活了。说得儿子不忍心了。毕竟之前梁小浩进城学技术,也是为了家里的这一份产业。其实梁小浩也是吓唬吓唬父母罢了,现在的梁小浩哪能一走了之呢?
有商贩到家收购铁器,父母手工打的铁器得的价钱高一些。梁小浩疑惑了,怎么会这样?商贩说:手工的我们会适当抬高价格,因为慢工出细活且耐用嘛。
父亲说:你这机械化操作的,你以为别人不知道?手工的货有种厚实沉甸感。人家当然给的价高嘛。
梁小浩问:你怎么辨得出手工或机械做的货呢?
商贩自信满满:这个我们一看成品就辨出来了。手工的货摸起来有点粗糙但沉甸甸,机械做出的货虽精细但把玩起来有轻飘感。
我就不信,通过我的研发,机械化的活还比不过你这慢效率的手工?
那就看你怎么去实现的了。
梁小浩想把旧作坊里手工操作的那些辅助工具都拆了扔了。父母极力阻止,问:为什么要拆了扔了?梁小浩说把不用了的工具都拆除了,说它们占着地碍事儿,得腾地方。
这可千万使不得啊。
为什么使不得呢?
这是你祖上流传给我们的,我们怎么能拆除了呢?
与时俱进嘛,我们不把祖传的工艺丢了不就行了?
不不不,万万使不得。
梁小浩不得已在小作坊的旁边建起一间小厂房,添置机械化的设备。
那天父母第一次进小厂房去瞧瞧。面对“嘟哒叮当”的机械声,夫妻俩高度怀疑这机械能造出什么铁具来?然而看到儿子熟练地开动那些机械,经捶、打、锻、削、割等工序后,一件件精致的铁具便可出世了。令夫妇俩面面相觑。儿子则一脸自豪。
机械弄出的那些“嘟哒叮当”声,令夫妇俩摩拳擦掌,继而转身离去。儿子一脸疑惑。
不一会,隐隐约约地,好像隔壁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儿子恍然大悟。便跑过隔壁来,看到父母又开始手工作业了。
阿爸阿妈,你们干什么呢?
呵呵,手痒了,想过过打铁的瘾罢了。
让你们歇歇,你们倒还喜欢挥汗如雨呀?
嗨,没事儿的,你忙你的,我们忙我们的,互不干扰。
儿子摇摇头,说:哎,真不知道说你们什么好了,不可救药哦。
梁小浩的前辈就是打铁能手,手工制作的铁器成了抢手货。
看到梁小浩机械化操作的小厂儿,父母总是有股惴惴不安,就怕年轻人把祖传的手艺都抛弃了,有愧于“打铁第一屯”的称号嘛。
梁小浩呢?不疾不徐的样,觉得能出成品能赚钱就是好活。再说梁小浩的目的不仅于此。梁小浩专注于机械化打铁与直播带货自己打的铁器。他微信朋友圈都是与打铁有关的视频。
知道梁小浩搞了机械化打铁,看到梁小浩开了直播带货,“打铁第一屯”在外漂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回家来了。
每次直播带货,复退军人梁小浩都这样开场白:我祖辈是打铁的,我现在也还是打铁的,我是一名党员,我保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