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认真奠定成功(随笔)
所谓“认真”,就是信以为真,当真;严肃对待,不马虎。认真是奠定成功、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
古人曰:“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这就是说,大凡一切事情的成功,都在于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它;之所以失败,一定是因为轻视与怠慢了它。
认真,实际上是一个人观察与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首先要从“认”字上循规蹈矩、找观点、想办法、炼慧眼,提升知别能力。接着要从“真”字上多付出,真诚对待,真心诚意,看准了就铆着劲儿真抓实干,务真求实出效果。认真,还要守恒心,在“恒”字上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始终不渝、点水穿石,强作风、树形象、见精神,出成效。认真是一种观念、一种素质、一种作风,是做人处世、成就人生的必需具备的修养与素质。实践一再证明,不论干什么,不论面对什么情况,都得认真处置,丝毫不能马虎。
认真,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所在,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亦是勤劳纯朴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我们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说:“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自古以来,在对待事业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刻意要求自己,从而造诣高超、成就斐然者,不乏其人。就以著名作家钱钟书来说吧,他为掌握语史语用,就精心研读字典(不是查而是读)。对大字典、辞典、辞海、词源、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阅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这种认真的执著追求和精研细抠的精神,夯实了他的语言、文字功底,他的作品可以说达到了言妥句适、出神入化的程度。这从《围城》就可见一斑。
在创业史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认真扎实而业绩辉煌者,不胜枚举。认真出奇迹,认真成楷模。名扬神州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就是典范。朱彦夫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14岁参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顽强不屈的斗士,24岁任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成为先进村,一干就是25年,49岁离休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成为当代中国的保尔。他认真做人,认真处世,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担当,虽是身体残缺,却成为无比健全高大的人,书写出类拔萃的精彩人生!
认真,它的对立面是马虎从事、漫不经心、随心所欲、敷衍塞责。在有些人看来,“认真”似乎并不那么紧要,在他们的眼里,“认真”是“傻帽”、“迂腐”、“假正经”、“不合时宜”,他们要的是工作轻松,自由自在,处世“潇洒”。这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漫不经意的思想与行为,其结果必然导致自尝恶果,酿成悲剧。在此不妨列举两例:1989年6月,浙江浦江县6岁农村幼童胡康康右胫骨患骨髓炎决定动手术,医生填写手术报告单时,随意将“右”字写成“左”字,结果造成病童双腿致残。1993年12月22日,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将一个需做心脏手术的男孩,摘除了扁桃体;而另一个需摘除扁桃体的男孩,竟被施行了在体外循环情况下的大型心脏手术。在实施这两例手术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漏洞百出,但都因粗心大意、漫不经心,一错再错。当然,这种“错位的手术刀”,这种触目惊心的马虎,虽属个别,但类似的,由于工作不认真负责而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事故,则时有所闻,屡见不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万分警觉。
认真,它的实质与内涵是一种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一种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一种严谨不苟的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与优秀的意志品质的反映。古语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革命前辈任弼时说:“谚云,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认真,它是做好工作的起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与基础。应该说,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不可一日无“认真”,不可一事无“认真”。
一个人怎样造就自己认真负责的素质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懂得“认真”二字的分量,从观念上确立“认真”二字的地位。一定要明确,凡事少不得“认真”,只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严肃对待,总是可以办好的。我们的理想、抱负、学业、品德以及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决心,都要通过“认真”的行动去体现,去完成。少了“认真”二字,马虎从事,那么干什么都会落空,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损失。
其次,要从小养成,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如今还年轻,毛糙点没什么,今后长大了,经事多了就沉稳了。要知道,认真处世的作风,虽有个实践锻炼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靠从孩童时代、青少年时期起就注意养成。循规蹈矩、细致入微的习性,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造就,从小打牢基础。有人以为,只要大事上认真些、清楚点就行,“小事”上马虎点、糊涂些没什么。殊不知“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何况一个在所谓的小事上马虎、糊涂的人,那么他在大事上也不会是认真和清醒的。
三是,要勤检查常思考,以“认真”为镜照自己。在人生这一漫长的历程中,一时疏忽麻痹,发生这样那样的差错,总是难免的,但对自己来说,不应迁就与原谅,应该多加思考,吃一堑长一智,极力避免一错再错。应固守人生的责任,要努力地又讲究地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从点点滴滴的处事中,养成认真的习惯。
说实在的,我认为从小时候起,在父辈的教导下,就养成了认真处事的习惯,认真成了我的个性、本真,可以说事事时时处处都注意认真,几乎从不轻视我所要做应该做好的事,而且注意细节不马虎、不应付,不达理想目的不罢休,终身坚持不松懈。这一特点被老战友、军旅作家陈惠方知道后,经专访写了一篇万言通讯《一个“最讲认真”的人——朱炳初同志印象记》。认真惠及事业,认真成就人生。当然,也正由于太较真,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但只要认定是正义正道,仍无怨无悔,照常坚守。我曾对后辈说,“认真”二字就是传给你们的精神遗产,一定要赓续弘扬,认认真真处世、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严谨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朋友们,“认真”二字看似简单,但有丰富的内涵,能否做到做好,将会影响你的一生。愿你把毛泽东同志“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记心间,努力实践,做个认真务实的人,严肃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惟有如此,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2023年9月1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