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穿上婚纱嫁给你(散文)
九三年,农历九月初三,大刘雇了一辆小客车,一辆红色夏利来迎娶我过门。当初,我是想过,人这辈子就结一次婚,说什么也得风光风光,起码要有一套婚纱。我喜欢白色的婚纱,雪一样纯洁,干净。我俩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还谈不上。我三舅妈牵的线,搭的桥。我二十二了,说起来也没啥主见,三舅妈说公鸡,我没随声附和,不过,也深信不疑。因为什么?三舅妈有一张尿壶镶金边的巧嘴,她能把乌鸡说成凤凰,黑马说成大象,死人到她那里,也会复活。当年吧,也不都怪父亲母亲,他们但凡拦着一点,我怎会二十二就嫁人?不不不,还没到二十二岁生日,充其量也就是二十一岁,我像嫁不出去似的,把自己从一个村子,嫁到另一个村子。大刘有钱也行,要钱没钱,要人,比我高一厘米。我一米六六,他一米六七。站在一起,像极了一双竹筷子。手搭在他肩膀上,称兄道弟最合适。这还不算,脾气也臭,三句话不到,火了。我说,三舅妈我不干。大刘倒霉脾气不好,进门后家暴咋办?三舅妈熊掌般的肥手一拍胸脯,说,借他一百个胆也不敢碰你一根手指头,没事,有我在,泰山塌了,我顶着。父亲不吭声,母亲慢吞吞地说,那就处一段时间吧。
这一处,大刘来得勤了,隔三差五骑着自行车来我家,看到什么活,二话不说,下地就干。也不计较吃啥,玉米粥就着咸菜,造饱肚子就中。遇到屯里放电影,他索性不走了。我家距离他家六里地,骑自行车三十分钟到家。有电影,他不走,有心思。吃了晚饭,他悄悄拉着我的手,出了门,到屯里看电影。趁着看电影的空隙,他的咸猪手不闲着。我使劲掐他,他也不好叫出声。从相亲到结婚,我们总共看了三场电影《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地雷战》,大刘注意力不在电影内容上,他一门心思研究如何收拾我,他想吃六月鲜,提前将大婚那夜的事儿办了。我才不肯呢,那阵儿,我压根不想嫁给他。走在屯子大街上,怕大伙笑话我,找了个有缸粗,没缸高的男人。看大侠,春梅,她们的对象,一个是镇里开粮店的,一个是县城教书的,看哪个都比大刘强,比他帅。三舅妈知道我看不上大刘,就给大刘支招,怂恿大刘赶紧把我那个了,生米煮成熟饭。我气呼呼地质问三舅妈,我可是你外甥闺女,你为什么胳膊肘往外拐?大刘家给你啥好处?三舅妈说,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大刘不就是个子矮一点吗?其他方面不孬!有瓦工手艺,走哪饿不死你。再说了,大刘是你对象,扯扯手,亲亲嘴不犯法啊?你是大姑娘要饭,死心眼。想嫁给大刘的女孩站一排,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不同意是不?那好,你以后臭家里,烂家里不要找我!三舅妈放出狠话来,父亲得罪不起,在我们屯子,谁不清楚我三舅妈为人,一张嘴能损死人,损起来六亲不认。
母亲和我谈话,说,嫁就嫁呗,别到头来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你三舅,三舅妈这门亲戚也断了,不好!大刘脾气是爆了点,活不错,干什么像什么,手也巧。家里的小板凳,小马扎,猪圈墙,修房子,没有大刘拿不下的,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仔细想想,人这辈子,也就那么回事。母亲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看开了,看淡了,一顺百顺。为了家和万事兴,我和大刘闪电般定亲,又闪电般结婚。中间不到九十天。也不叫闪婚,闪婚是几天,甚至上午认识下午领证。我俩不是,历时三个月,九十天。考验一个人,也考验得差不多了。
三舅妈这货,自始至终偏袒大刘那边,彩礼,从一万,一撸到底,撸到五千。我提出结婚订两套婚纱,一套红色,一套白色的。没三金不要紧,婚纱必不可少。大刘口头答应了,谁知,睡了一晚觉,变卦了。不订婚纱,上县城商场买一套红衣裤,红皮鞋一穿,即可。我气得呜呜哭,我说,结婚就一回,我要求不高,穿套婚纱何错之有?大刘说,穿红衣裳不能结婚吗?我说,我不要金项链,不要金耳环,不要金戒指,还不够体谅你?租婚纱的钱,我自己出总可以了?三舅妈翻了翻白眼球说,你看,婚纱有一百个人穿过,不新了,还有细菌。哪赶上自己买一套新衣裤,来得实惠,也省一笔钱,过了门,不就是过日子?大刘能吃苦,往后哇,一般人不如你们家。三舅妈这么一说,我想想也对。婚纱的确被许多许多身子穿过,陈旧,不吉利,结婚图个新鲜,喜气洋洋。我没吱声,第二天,一早,大刘和我挤上去县城的客车,到商场选了一套红棉麻布裙子,红皮鞋,红袜子。心里老有一根刺卡在那,不痛不痒,难受。
我穿着红色套裙,头上扎一条粉色纱巾,被大刘懒腰抱着,钻进轿车的。大刘穿着灰色西服,配一条红花领带,白衬衫。头发喷得摩丝,像牛舔了似的。大刘很兴奋,喜悦。我瞥一眼坐在我旁边的大刘,想着一辈子和这么个有缸粗,没缸高的人在一个被窝,一只碗里生活,那个憋闷啊!
在那一年,屯里嫁出去五个姑娘,她们全穿着漂亮的婚纱,唯独我没穿。多年以后,结婚那天没穿婚纱成了我人生的一个遗憾。我想起来就埋怨大刘一番。大刘嘿嘿笑,说,咋的?你不穿婚纱少一块肉?那些穿婚纱的,不一定过得就好。我对你不好吗?别人家有的,我也一样不少,给你挣回来了。想修盖五间大瓦房,带太阳能的,房间建了洗澡池子。我做到了,你稀罕摩托车,我买了。你在农村待久了,呆够了,要迁徙到城市,我全款给你买了,虽然不到八十平米,足够我们一家三口居住。就差天上的星星没摘下来送你。
大刘实话实说,这些年从乡村到城市,一步一个脚窝走来。其中的辛酸,当事人深有体会。大刘的确能干,勤俭持家,碎嘴子,洁癖。一边打扫房间,一边嘟嘟囔囔,活干完了,他也嘟囔完了,人也被他气得晕头转向。久而久之,他碎嘴子的毛病,我了如指掌,常常是他叨磨他的,我该做啥做啥。他从一个小力工,成长为建筑工地代工的,过程很复杂,很曲折,离不开大刘个人的努力。
现在,来城市十年。生活和工作基本稳定,每每被邀请参加新人婚礼宴席,望着一对对新人,含情脉脉的表白与互换戒指。新娘一套一套,换婚纱的情景,内心波澜壮阔,隐匿在灵魂深处的,很多年前的一个想法,又紧锣密鼓,刮着,旋着,扭着五六级风,在我的城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鼓足勇气,对老刘说出了我的梦想,我想穿上婚纱嫁给你。
老刘摸着没有几根毛的脑壳,说,你真像个孩子,穿婚纱可以,重新举办婚礼就免了。留着钱给儿子讨媳妇!
老刘既然表态了,我也就无后顾之忧。休息日,我和老刘步行,到市里的十几家婚纱店,看婚纱,选婚纱。我计划好了,等到今年我们结婚三十年纪念日,我请小城最好的摄影师来,为我和老刘拍一场婚纱照。弥补三十年前,那一场婚礼留下的缺憾。
作品语言风趣幽默诙谐,结构线索清晰明了。
祝作者与大刘生活幸福美满,白头到老,日子越来越红火。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