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稻草(散文)

精品 【东篱】稻草(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23-10-16 02:49:53
摘要:稻草有香,我爱稻草。曾经的日子里,少不了稻草。我的老家并非江南,水稻很少,于是就成了宝贝,甚至几把稻草都显得那么珍贵。在稻草上做功夫,不亚于在狮螺里做道场。


   我在胶东半岛,地理上还是划为北方。可老家有水稻田,我又以为自己是南方人,尽管不以稻米为主食。
   老家门口有个高中生,说话挺新鲜的,我喜欢凑近他,听他“拽”,(大家这样认为,意思是闲扯)分了“稻草”,他背负着说,再多了就压倒了骆驼。他解释,压倒骆驼的,总是最后一根稻草。这话很诗意,一匹体型巨大的骆驼,一根轻柔绵软的稻草,突然放在一起,到了承载的极限,哪怕很轻很轻的一根稻草,都可以压倒庞大的骆驼。高中生叫林强,他是想表达分得了稻草这么多,已经很满足了。我觉得他的说法很有创意,“压倒”的是他热爱稻谷的情感。
   有人接茬说,你要是怕压倒,就放在我身上驮着吧。
   不要以为稻草就是稻草。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倒”自己是太情愿的事。
   我们队上分稻子,叫分稻草。队上四五十户,半绕着北山南坡住,北山之北有“北沟”,北沟很宽,是从北山北涧堵出几块水稻田,涧底之南留出流水的渠道,一年没有洪水,铁定会收获金灿灿的水稻。在粮食不流通的日子里,我们是无法吃到大米的,有了水稻田,吃上大米,不再是奢望了。
   那时,主粮就是小麦玉米地瓜。这点稻子,分到各户,每人也就是两三斤,占了口粮的份额,于是,队上就有了一种“分稻草制”。金秋十月,稻子收割上场,留下稻种,队上就“抓堆”,一人堆,二人堆,各户均分,采取的不是“按劳分配”的策略,而是“按人分配”,一视同仁。这种奇数偶数分堆的办法,非常方便。一户偶数的人口就拿偶数堆,人口多的农户就用乘法计算。大家心知肚明,并不说透是分稻米,只称“分稻草”,和分配山草一样,但心中却是甜滋滋香喷喷。所以,林强说喜欢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
   后来村里推广了我们生产队的经验,号召各队利用沟壑开辟水稻田,增加土地耕种面积,村上的沟壑被充分利用起来,成为一个典型,在全公社推广,我们队也成为水稻的“拓荒队”,从此分稻草制就变成了“分稻米制”。每一种所有制走过的路都是坎坷的,中国人就是在摸索中前进,才逐步完善了社会生活方式。这段历史并不因为“稻草”而变得无足轻重,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稻草入户,各家撸下稻粒,再上石臼子脱皮,晶莹雪白的稻米也就飞进了各家的稻米斗里了。这是过年过节犒劳家人的最美礼物,所以,能吃上白米饭。我就很怀念那段时光,就像在地瓜粥里撒上几粒糖精,在山菜里放上点蒜蓉,粗饭素食,一下子变了。这是天天吃白米饭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美。这是那些纨绔子弟所不能感受到的生活之美,稻香,在不同人心中的香韵是完全不同的,对一把稻草的情感也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家的白米饭几乎都给我吃了,小时候多病,动不动就发烧生病,母亲说,熥一碗白米饭就好了。的确,白米饭如同药物,稻香医病啊。
  
   二
   而稻草,都不舍得当柴草烧掉。
   农人是会从稻草上做精细的文章,就像在狮螺里做道场,确切地说,就是不断汲取稻草的香,让稻草成为生活的一个角色。
   稻草是要回收的。队上按照每堆给5个工分收取。那时整壮劳力每日挣10个工分,劳动日价值是五六角钱,价值不菲啊。当然,稻草也可以自留,绝不强求。
   上高中的两年,我家的稻草被父亲留下了。
   他每年冬天,都要腌制朝鲜酸白菜,他是内行,邻居吃了他的酸白菜,爱不释口,总说“明年还想吃”,这话是绵软的,却让父亲仁慈度再提高。每年都有邻居送来白菜和稻草,父亲觉得这种交换很难为情。一棵白菜切开,夹进馅儿后要用稻草捆上。什么草不行,非稻草不能。父亲说,稻草的稻香就像人做了一个梦,梦放在夜里,睡得就有了滋味。
   父亲还是一个农民吗?简直是诗人。我说酸白菜吃不出“稻香”。父亲戏谑我“猪八戒吃人参果”——知其美不知其味。农人是最懂得丰收的味道,甚至秋阳的味儿都闻得出,这是独特的嗅觉味觉吗?并不是,而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哪怕再卑微窘迫的日子,都要过出味道来。所以,我生在这样的家庭,总受熏染,不求奢华,但求味道,再苦的日子,也不能人为地去败味。
   现在想来,我从来不把创作不出好作品推给“不是那块料”的开脱说法,别说自己的文学才华不足,应该说,对生活的味道的品味是迟钝了。
   我总以为,父亲留下稻草不挣那几个工分,就是为了扎稻草人。我家北山北根有块月牙儿地,父亲多年观察,发现种植黍子最好,可架不住麻雀为害。可能是要用稻草扎小人,其实父亲哪舍得,一般是用山上收割来的野草扎小人。他说,稻草扎小人,麻雀更喜欢。因为稻香就把麻雀给勾来了。
   一草一木,在父亲心中,并非是禅意,也成不了菩提。一草一木,是有着实用意义的。那两年的冬天,我学会了搓稻草绳。
   拿出稻草,淋些水润湿,再用棒槌将稻草根部和节骨处敲软,父亲说这是让稻草不使性子。搓稻草绳的夜里,不点煤油灯,要搓出漂亮的绳子,挺难的,父亲说这就是练功夫,绳子的“胖瘦”(粗细)要用手去感觉。那两个冬天,手冻不着,总是保持着温度,摩擦产生热。但掉皮,手是肉长的,怎么能扛得住稻草在摩擦呢。皮肉不受苦,哪里做得了庄稼把子!不是父亲无远见,因为他的经历就是从受苦中一点一滴拾起了养家的担子。他有责任把生活的技能传给我,就像老鸟总有带着幼鸟飞出巢穴。父亲说,懂得“皮实”这个词吗?一双老农的手,皮实而灵活。留心自己写字,是不是撇捺写得更好了?功夫是苦练的,搓稻草绳是不断重复一个动作,但这样的动作在双手的后面却是给功夫的回报,看着缠绕起来的绳圈越来越大,心中便有了成就感。
   两个冬天,生出了几个绳球。终于在春天被父亲搬到了门前的场子上,我们拉起了“绳阵”,经线三四十米,纬线在木梭上。熟能生巧,梭子纷飞,经纬勾连,拉板咣当,声音和韵,我和父亲终于织出了稻草绳布。再用“绳布”剪裁制成米包。这是胶东特有的农用容器,除了不能盛小麦小米,其他的农作物都可以盛。米包上要“留字”,就像一张宣纸画上画儿,写上字,都要有个落款,表示作品所出。
   父亲不允许我留他的字,其实都简单,父亲名字里有“义”字,我名字里有“才”字,都是三划,不费事。我说,我未成家立门户,不能留字。父亲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那时流行样板戏里的台词。
   当家,懂得一份责任。我明白,把舵的不慌,乘船的才稳当。那时,我便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尽管我还未到十八岁,数字并非一个坎儿,当家吧,肩负其养家糊口的担子,这是父亲的期望。
  
   三
   稻草,没有压倒我这匹初入社会的小骆驼。
   1974年夏天毕业,队长就知道我是一把搓稻草绳的好手了。每逢下雨天,我就被安排到饲养室,加入搓稻草绳能手的队伍里;冬天的夜晚,很长,在那时并未有什么农闲的观念,也要组织搓稻草绳,每晚两个点。最后要称重算工分的,滥竽充数根本不可能。那时,我挣工分就名列前茅,甚至一晚可以挣4个工分,队上的女人有的还进屋参观,看看我的手艺。那份羞涩,加上内心的自豪,简直就是登台演出,我成了主角。
   我没有学会用稻草编织草鞋,生活里总有遗憾,但我用过稻草做鞋垫。那时干活,穿不起布做的鞋垫,其实也不实用,主要是放进鞋子里,摩擦力不足,打滑,而往鞋子里填塞上一些柔软的稻草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秋冬时节,那一把稻草,温和着脚板,别说有多么舒服了。我赶上穿“乌拉绑子”的年代,我们驾着手推车往山上运土肥,就穿“乌拉绑子”,是用生猪皮在四边穿上麻绳,里面就垫着稻草,然后把绳子拉紧系上。那段日子,再也回不来了,也最好不能回来,但那时的记忆却刻在了我这代人的脑海里。说起这些,现代年轻人觉得就像神话一般的存在,享受过的福,可能时过境迁,就忘记了。但走过的艰难之路,过了穷日子,一定会铭记。所以感恩当下的心就越发浓烈。于是,看到一朵棉花,目睹一树柳絮飞扬,真的想抓住,暖一暖自己。
  
   四
   1978年我考学,到烟台读书,身上还背负着“草褥子”,母亲从邻居家借来稻草,装填在粗布缝制的褥子套里,我一点没觉得难为情。在床上铺草褥子的时候,龙口的同学问我,什么做的,这么好?他准备放假回家,做上一条。我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因为他特别喜欢安慰人,生怕我为“草囊”感到羞愧。
   睡在稻草褥子上,翻个身会沙沙作响,我的动作幅度不敢太大,总怕影响了同学睡眠。同学志水是很诗意的一个人,我住在他的上铺,他说,喜欢听你草褥子里的稻草声音,就像催眠曲。那段时光,没有奢华,草木有声,也是悦耳。
   毕业了,我一直为这条稻草褥子的去留而纠结。因为是母亲为我缝制的,带着母亲的温度。那时,市面上已经兴起用各色破烂棉絮做成的精致床垫,用现在的眼光看,属于“黑心棉”的那种。我到了乡下中学,学校已经准备了床垫。
   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我的稻草褥子,未必就“破弊”,因为寄存着一份淳朴的感情,有着本色的温暖,我还是很珍惜的。好在稻草褥子的细节,还是没有走出我的记忆,我的时光里,还盈着稻草的香。
   一束稻草,永远饱含着热量。它曾经翠绿过,在它的身上开过花,结出稻籽,散发出香口香心的韵味。它是我老家农人生活的年谱,一代和稻草有着亲密感情的农人已经离世了,他们带着稻香离开,赶得上纸花白绫。
   稻草,可能在所有柴草里,火力最差,其用处也不被人们看好。不然,怎么会有一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说法呢。这句话是意思是,即使一个机会再怎么不入眼,看不上,也不要放弃。人生有时候是很残酷的,命运多舛,可能是一个常态,而稻草给我们的哲理却是那么清晰,一根稻草,可以架起从绝望到希望的桥梁。机会,永远不会是那么靓丽显现,抓住吧,即使一根稻草,也有着反转人生的可能。
   一根稻草,会最终压倒一匹骆驼。但不会压倒一个带着生活勇气前行的人,因为一根稻草,也是一个微妙的希望,希望会给人力量,负重前行,卑微者,更要如此。
  
   2023年10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稻草,携带着浓郁的稻香,在过去农人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者对稻草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曾经的日子里,充盈着稻草的香和温暖。作者居住在胶东半岛,虽然属于北方,但却有水稻田,每年稻谷成熟的季节,队上会给每家每户分稻子,人们称“分稻草”,村里有个高中生叫林强,说话幽默又风趣,他背负着稻草说,再多了就压倒了骆驼,可以感受到他很满足,懂得知足。稻谷归仓之后,晶莹雪白的稻米被做成白米饭,但父母却舍不得吃,几乎都给作者吃了,作者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说,熥一碗白米饭就好了,原来稻香还有医病的良效呢。稻草被父亲留下来,舍不得烧火,在稻草上做精细的文章。父亲腌制酸白菜时,会用稻草捆绑,这样酸菜也带着稻草的香,可见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父亲教作者搓稻草绳、用稻草绳编织绳布裁做米包等,把生活的技能传授给作者的同时,也磨练了作者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并对作者寄予了担负起养家糊口的热切期望。稻草,没有压倒作者这个初入社会的小骆驼,作者成为了队里搓稻草绳的好手,让作者充满了自豪感。作者用过稻草做的鞋垫,在秋冬之季,柔软的稻草,温暖了脚板,作者赶上穿“乌拉帮子”的时代,鞋里垫着稻草,回忆过去艰难的日子,让作者不禁感慨万千,也更懂得感恩当下的幸福生活。作者在烟台读书时,在床上铺的是母亲用稻草做的草褥子,带着母亲的温度,有着本色的温暖,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作者就“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这句话,做出了深邃透彻的解读,一根稻草,可以架起从绝望到希望的桥梁,哪怕一根稻草,也是微妙的希望,希望会给人以力量。这篇文章内容厚重,情感真挚,语言精美精粹,作者饱蘸着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稻草的深厚情感,稻草融合了父亲的深情、母亲的慈爱和温暖、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同学之间的关爱等,字里行间漫溢着浓浓的亲情、乡情、同学情,读来非常温馨。稻草在过去苦难的岁月里,带给人们的是温情和暖意,让苦难的日子有了温暖的底色,文中的一个个与稻草有关的故事感人至深,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经历过艰难的岁月,所以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该文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富含生活智慧,发人深思,启人心智,读完受益匪浅,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深度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1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10-16 02:52:42
  这篇文章内容厚重,情感真挚,语言精美精粹,怀才老师饱蘸着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稻草的深厚情感,稻草融合了父亲的深情、母亲的慈爱和温暖、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同学之间的关爱等,字里行间漫溢着浓浓的亲情、乡情、同学情,读来非常温馨。稻草在过去苦难的岁月里,带给人们的是温情和暖意,让苦难的日子有了温暖的底色,文中的一个个与稻草有关的故事感人至深,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怀才老师经历过艰难的岁月,所以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该文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富含生活智慧,发人深思,启人心智,读完受益匪浅,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深度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32:30
  谢谢如菊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怀才昨天晚上回家,没有及时回复,很抱歉。稻草,地位应该是十分卑微的,但有温暖,有故事,所以就拉杂地写出我的认识吧。遥握,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0-16 06:42:47
  读完全篇,感叹老师的功夫,一根稻草写得如此动情、深刻,叫人佩服。老师说得对,在我的记忆中,稻草好像排不上什么用场,只记得生产队里有些稻草做的草帘,用于盖在菜窖口上、门窗上,防寒防冻防西北风,没想到老师在稻草上发生了那么多故事,真是生活的赐予。最欣赏的是老师在两个俗语上“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和“一根稻草压死骆驼”上的拓展,非常精准和哲理,真棒!拜读学习老师大作,祝旅途顺利,万事如意!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34:26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和“一根稻草压死骆驼”,是人们对稻草的真理性理解吧,我们再谈可能都是画蛇添足,所以只能写点与之有关的生活了。昨天晚上很晚回来,未及时回复,见谅。遥握,问候秋祺,辛苦了,谨祝编创快乐,期待你的佳作。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0-16 07:22:21
  稻草,很不起眼的东西,但在怀才老师的笔下摇曳生辉,一根一株,根根株株系着乡情、友情、亲情,系着生活的智慧与希望。此时,我还觉得稻草不起眼吗?很想钻进稻草垛,狠狠地闻一把稻草香。感谢怀才老师为我们带来美文佳作,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一切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35:30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算是一篇关于稻草的故事吧,拉杂地写了一些卑微的事而已。昨天晚上回家,没有即使回复,见谅。遥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10-16 07:33:26
  今朝清晴可喜,一觉醒来,连日阴天,晨曦初露,被子抱到阳台上晒,买了爱吃的杂粮煎饼,坐下来静静地读怀才老师的文,都让我高兴。简简单单的生活中感受一草一木的诗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稻草散发的草香,是父亲母亲的智慧、家乡人纯朴的折射,是老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谓大道至简,不过如此。草原因为老师一游,定添色不少,遥祝怀才老师旅途愉快,日日安好!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37:30
  谢谢花开老师的美评。的确大道至简,稻草岁卑微,看似没有用,但人们对稻草有着真理性的认识,卑微的生活,可能也离不开稻草。外出回来晚,没有及时回复,见谅。遥握,期待花开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0-16 08:37:39
  一根稻草会最终压倒一匹骆驼,但压不到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老师的这篇字字珠玑的稻草文,满满的回忆,深深的情谊。搓稻草绳,许多人都搓不好的,要么粗,要么细,不会择草,很容易散,老师真能耐。好文章,点赞学习!祝老师旅途愉快,万事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38:40
  稻草搓绳子,是个技术活,如果现在让我搓绳子,可能也搓不好了。外出回复晚了,见谅。遥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岚亮        2023-10-16 09:07:52
  稻草,虽然普通,却也有神奇的故事,比如救命的稻草。我是一个从南方乡下长大的人,与稻草打过了太多的交道,在我的印象里,与稻草有关的有草草籽、稻草垛、稻草垫、稻草鞋、稻草绳、稻草人等等。按理说,我该有一篇稻草才是。但想不到的让身在山东的兄长捷足先登了。细忖亦可理解,如果年少时,有一棵苹果树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故事肯定是很多很多的。兄长之作,篇篇皆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又是一篇温暖的时光佳作,学习拜读。小弟在大上海问好远在科尔泌大草原的兄长了!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41:02
  谢谢岚亮老师的美评美誉。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是音乐,我写了稻草与生活的小故事而已。过奖了,谢谢鼓励。外出了,一直四五天,没有及时回复,见谅。遥握,期待岚亮老师 的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夕泠        2023-10-16 12:25:32
  记得我们小时候会用到稻草绳,最喜欢看的是稻草人。怀才老师的稻草情结与众不同, 有着对至亲的怀恋,有着思想的光环,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字如珠,光亮闪烁。拜读问好老师,一切平安!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7:43:08
  谢谢夕泠老师的美评。的确,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稻草情结吧,关于稻草的温暖,可能都有一些,我只是把曾经的记忆写出来而已,谢谢留墨。这几天外出了,没有及时回复,见谅,遥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10-16 14:06:42
  怀才老师以“稻草”为题,写出一篇锦绣之作,令人叹为观止!稻草,是农人田地里的宝贝,作用很大,不可小觑。本文,以稻草为线索,串起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串起作者对亲情的怀念,串起缕缕乡愁。串起与同学之间深厚的友情,串起浓郁的乡情乡韵。作者心灵手巧,学会了用稻草编织不少农具,漂亮韧性又实用,满满的自豪啊!此文,用词灵动,富有诗意,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旧时岁月的难以忘怀。深情的文字,缤纷闪烁,感人动人,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谨祝一切向好,吉祥相伴!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8:41:58
  罗老师好,谢谢你的美评!去了一趟科尔沁草原,匆匆的,四五天。没有及时回复罗老师的美评,见谅啊。稻草的角色可能是最卑微的,和人,和人的某段时光很相似,所以就写点卑微的事情吧,懂得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谢谢美誉。遥握,期待你的佳作,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简柔        2023-10-16 14:54:55
  记得年少,稻草横亘在生活之间。外婆冬天爱用稻草铺床,天晴时,一把一把抱出去晒,下午收回,可嗅到阳光的香和稻草的香;买鱼肉,老板会在上面系上一根稻草,拎着稻草,鱼肉在稻草之下一晃一晃,仿佛鱼肉都有了稻草的香;稻草人,更像一个童话,伫立在田野之上;草绳,捆东西,很耐用,如今稻草寂寥了。怀才老师的稻草,写得素朴而鲜亮。佳作欣赏。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8:43:43
  谢谢简柔老师的美评。的确,我们这里过去买肉,就是用稻草穿着的,肉透着稻香。那段时光仿佛也透着香。怀才去科尔沁草原四五天,未及时回复老师的美评,见谅。遥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0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0-16 15:17:31
  我是纯粹的江南人,以稻谷为生,稻草再熟悉不过了。稻草与稻谷分离后,稻草就是稻草,和稻谷再也找不到交汇点了。两者的作用也不一样,稻谷成了江南人的主食,白花花的大米可以做成不同形式食品,不少脚粮用来喂猪喂鸡等,稻草的用处可大着呢:打草鞋、编坐垫、做床草、扎秧把、捆柴火、霉腐乳、作草肥、盖屋顶、垫猪牛栏、夏天稻草把还能熏蚊子。老师总会捕捉到诗意的东西,老师的笔下,稻草有情、有景、有温度,在哪艰难的岁月里,稻草给人以精神、以勇气、以力量。教会人们在生活中、在绝望中,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思想深邃,深受启发。好文,拜读学习,祝老师旅途愉快,包揽诗意!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7 09:19:22
  谢谢吴老师的美评。稻草可能在南方 的用途更为广泛,我们这里是要当作宝贝的,尤其是不能分稻米,就变成了分稻草,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还有精致的稻米,真的是点亮了日子啊。怀才抱器去往内蒙古,没有及时回复吴老师的留墨,见谅。遥握,问候秋祺,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