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下放户史达海(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下放户史达海(小说)


作者:修成国 童生,988.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78发表时间:2023-10-22 15:15:04

【菊韵】下放户史达海(小说)
   史达海既感谢又不好意思地洗了几把脸,他没有用所葆元递过来的那条白毛巾,而是自己从裤兜里掏出一条手绢擦了擦手和脸。
   所葆元给史达海拎过来一个板凳,面带微笑地招呼着史达海:你坐下,你坐下,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葆元这几年对城里的下放户安排照顾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这也是他政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成为县、市典型的原因之一。所葆元对贯彻上级指示一向比较坚决,绝不含糊,并且一定要比别的地方做得更好。这点在兰花甸是有传统的,从第一任书记闪子化,到第二任书记祥钧谊,都是没得说的。不过闪子化和祥钧谊因为对上级指示理解的不够准确或根本没有正确理解,常常犯“方向不明决心大,思路不对办法多”的错误。闪子化因简单从事而造成错误杀人,祥钧谊因脱离实际追求高标准而脱离群众。所葆元既很好地继承了前两任坚决与上级保持一致贯彻上级指示不走样的优点,又认真吸取了前两任书记盲目简单而犯错误的教训,把坚决贯彻上级指示与从实际出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几年来多次受收到上级的赞扬,也没有遭到群众的非议,可谓两全其美。
   对于下放户的安排,所葆元一方面注重对全大队社员进行团结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面予以他们尽可能周到的帮助,由于生怕出问题,他经常在召开党支部会议和小队队长会议时,专门听取下面关于下放户情况的汇报,而且还经常亲自去各个生产队检查落实情况。从汇报的情况看,其它队的下放户都很平静,只是五队队长汪运浒汇报时,说下放户史达海生产劳动表现一般,且整天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还瞧不起坐地户。一次大队开会散会后,五队队长汪运浒个别向所葆元汇报说:史达海不仅瞧不起普通社员群众,连大小队干部也不放在眼里,经常炫耀自己是市里的干部,官并不比公社书记小多少,大小队干部算个什么。史达海有一次公开当着小队一些社员的面说,他见过新春市赵市长,他跟赵市长熟悉,他还说他要是想当兰花甸大队的书记,也就是赵市长一句话的事。还说,他要是当上书记,肯定比所葆元当的好。他还说,他要是到市里去一趟,我们大队要啥有啥。
   对于五队队长汪运浒几次汇报的关于史达海好嘞嘞的情况,所葆元并未在意,只是这一次所葆元不得不引起注意了。虽然史达海说的有些玄乎,他想当兰花甸大队的书记不是赵市长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再者,他是否真的认识赵市长也未必。可史达海想当大队书记,想对他取而代之的想法可能是真的。所葆元已经听说,在相邻的柴店公社顺山大队已经有了先例了,那个大队原来的书记就是在去年被一个新春市的下放户干部给取代了。
   听了汪运浒的汇报后,所葆元一直密切关注着五队史达海的任何动静。果不其然,事情很快就出来了,邢长生打史达海这件事如果不压服住不处理好,说小也小说大就大。说小就是个村民间的纠纷斗殴,下放户也已经是村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村民之间哪有舌头碰不着腮的,这些事过去也有,这些年所葆元当书记后少多了,若谁家没事找事惹是生非被所葆元知道了,那就不会轻饶了你,轻者在生产队社员大会上作检讨,重者去大队办班学习,还要被罚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工分,声誉上钱财上都要受损失,可谓既丢人又现眼。要说大,也就会很大,此事若上升到当地村民打击迫害城里下放户的高度,那就是被坏党的政策,制造城乡矛盾,甚至会被上升到阶级斗争新动向的纲上线上去。那样不仅打人者要负法律责任,大队小队领导要受到追究,连公社和县里都会跟着沾帘子,兰花甸这个安排下放户的典型也自然就会吹灯拔蜡毁于一旦。
   所葆元听了史达海的诉说后,一点也没有怠慢,他立刻给他沏上一杯茶水,端到史达海的跟前。这是所葆元对来他这里客人的最高待遇。所葆元以前根本不喝茶,是从前几年他开始当了典型之后,经常去上边开会,在会议上和宾馆宴会时,喝到茶叶水,而且还有人给他讲解和传授茶道,他才知道喝茶的好处,并渐渐地喝出瘾来了。不过在大队部只有他一个人喝茶,别人都不喝茶,会计余本好甚至还认为那玩艺儿苦拉巴几的,跟喝中药差不多,没什么意思。所葆元平时就自己喝,只是来了他认为重要和尊贵的客人时,才给泡上一杯茶。今天,他给史达海泡上一杯茶,并不是把他当作什么尊贵客人,而是为了把史达海安抚住,让他消消气,这杯茶所葆元确实是把它当作消炎药来用的,目的是说啥也不能让史达海发起高烧来。所葆元把茶水杯放在史达海的跟前,温和而亲切地说:老史呀,别上火,坐下喝点茶水,消消气。
   史达海在市里的时候,也是几乎每天都喝茶叶,什么福建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黄山的毛峰、江苏的碧螺春等,他都喝过。自从下放到兰花甸农村以来,就再也没有条件喝茶了,已经有好几年没尝到茶叶的味道了。见所葆元书记给自己沏上一杯茶,被打造成的沮丧心情立马被茶叶的清香冲淡了。于是立马破涕为笑了:谢谢书记!您这茶叶香味挺浓呀,我闻着像是太湖的碧螺春吧?
   所葆元一听史达海不说挨打的事情而说起茶叶来了,情绪也自然放松了下来。虽然他沏的茶叶不是碧螺春而是福建的正山小种,此刻便也应和着说:对,你说的对,是江苏太湖边上产的碧螺春。接着,所葆元又故意夸奖了史达海一番:看来你老史还是个茶叶专家呢,对茶叶很有研究啊,一闻味道就知道是什么茶,是什么地方产的。厉害!厉害!
   被所葆元这么一表扬,史达海心里立马飘飘然了,他端起茶杯,连续喝了两小口,然后吧嗒吧嗒嘴:书记呀,你这是正宗的碧螺春呀,好茶呀!
   所葆元心中讲话:你个史达海呀,不怪人家说你三吹六炮,今天我是亲自领教了,你真是个泡将。不懂就是不懂,还硬着头皮装懂,还装得跟真的似的。这茶明明是闽南茶系列,硬说是江苏的碧螺春。不知道的一定会被你蒙得一愣一愣的。
   所葆元这时心平气和地说:老史呀,你挨打的事情嘛,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大队马上安排人进行调查,调查清楚后,立即处理,绝不会冤枉你,你放心。
   史达海见所葆元非常客气,又是给打水,又是倒茶,感到自己已经成了大队书记的座上宾了一般,心中的气已经消了下去。喝完了那杯茶水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所书记,给你添麻烦了,这件事你就别当回事了,反正他也没打坏我,我回去了,你忙吧。
   所葆元严肃地说:不行!必须得调查处理,哪能随便打人呢。你放心,老史,大队一定会严肃处理的。
  
   四
  
   史达海走后,所葆元马上叫来民兵营长班长厚,让他安排人通知五队,叫队长汪运浒带领邢长生,一起到大队部来,他要亲自听一下情况汇报,然后根据情况再作处理。先前当所葆元听到五队政治队长汪运浒汇报史达海在社员群众中散步“大小队干部算个什么!”“我要是当上兰花甸大队书记……肯定比所葆元干得好!”之类的言论后,就已经对史达海有所警觉,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很强的戒备心理,觉得在全大队13户下放户中,只有他是最不安分的。可是所葆元似乎还没有掂对出什么合适的应对办法来。这次史达海被邢长生给收拾教训了一番,所葆元倒是有点些正中下怀的感觉。邢长生既没有打断他的胳膊也没有打折他的腿,又刹了一下这小子的威风。同时也让他知道一下,大队书记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可以在城里当一个或科长或处长或局长,可让你当大队书记你可能当不好,就像有些人成天爬大山越大岭没问题,在溜平道上却会崴了脚。虽然史达海已经被他一杯茶水给滋润得差不多了,眼目前看来是不会再闹什么大事了,但是这件事必须处理好,一是他不能让史达海在这件事情上抓住把柄,要防止他节外生枝继续闹。二是绝不能在全大队再出现打骂下放户的现象,因为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他在听了邢长生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之后,讲了三条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政治队长汪运浒回去逐条落实好,要求这件事绝不允许再节外生枝。三条办法是:一是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让邢长生和史达海分别在会上做检讨。邢长生检讨随便打人的错误,但不要把这事与“下放户”三个字瞎联系。史达海检讨自己不应该骂邢长生“乡巴佬”,这不仅是对邢长生的侮辱,也是对全体社员全体农民的不尊重,伤害大家的感情。这一点所葆元要求汪运浒主持会议时要尽量上纲上线,以增加对史达海的压力。二是对二人进行一定的处罚。罚邢长生两个工的工分20分,罚史达海一个工的工分10分,等于是一个打50大板,一个打30大板。三是如果谁不服从处理,可以直接到大队来找他。邢长生当场表示服从处理。
   当汪运浒把大队的处理意见传达给史达海时,史达海不同意了,他立刻表示将上公社去告状。
   史达海为了获得同情和支持,便来找同是下放户的讲道里,希望得到讲道里的支持。谁知历来胆小怕事的讲道里根本就不赞成不支持他的行为,讲老蔫子这回也不蔫了,他劝史达海说:达海兄弟,差不离见好就收吧。你虽然挨打了,可你也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不是先骂人家乡巴佬,人家能打你呀。他也检讨了,也挨罚了,你还想咋的。咱一个下放户,在人屋檐下,还能不低头。你没听那戏里唱的吗?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再说了,你骂人家乡巴佬,这个村子,除了咱们两户人家,全村都叫你给骂了,你这不是炮弹炸厕所——惹起民愤吗?咱们在乡下的日子还长着呢,你这样折腾下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吗?
   讲老蔫子是县城的下放户,比史达海大5岁,人是相当的稳当,虽然平时话语不多,可对什么事都是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之前讲老蔫子就劝过史达海:你呀,还是少说点话,话多有失呀。你老这么一天破马张飞舞马长枪喳喳呼呼呼口无遮拦的,早晚得吃亏。可史达海就是不信。并说:就你那样一天像个哑巴似的,说个话都吭哧瘪肚的,就不吃亏了,就占着便宜了。讲老蔫子见史达海不服,就说:你不信是吧?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咱们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果然,这回史达海挨了揍,又来找讲老蔫子。讲老蔫子这回说他,他再也不犟嘴了,他同意暂时放弃上访告状,服从了处理。这场风波就此平息了。
   所葆元既然怕史达海闹事,可为什么又要这样处理他呢,又让他检讨还罚他的工分呢,原来所葆元有自己的考虑,他想,一味地怕他闹事也不成,那样他会给鼻子抓脸,会越闹越凶。要使这个大队什么事都闹不起来,光把坐地户社员管好还不行,也必须把这些下放户管住。否则,不仅下放户会胆大妄为无法无天,还会让坐地户不满,那样坐地户会认为所葆元就会欺负自家人,对自己大队惹事的社员又骂又打又罚又办班的,对下放户却像耗子见了猫一样,大气不敢出一声,响屁不敢放一个。一旦形成这样的看法和形势,那就糟糕了,不但下放户管不了,坐地户也会起哄闹事。常言道,墙倒众人推,按下葫芦起个瓢,真要是那样可就舞弄不住了。
   为了防止史达海一旦心血来潮跑上边去告状,所葆元又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在一次公社召开的关于下放户工作会议上,所葆元在汇报工作时,就把长春市下放户史达海劳动表现不好,骂农民是乡巴佬,炫耀自己认识市里和省里的大领导等等,以及嚷嚷要夺大小队领导权的事在会上讲了,参加会议的公社书记钟光明以及县里下放干部办公室的领导,都了解和掌握了史达海的情况,所葆元的目的就是希望上边把史达海作为重点人物记录在案,他想,我来个先入为主,看你史达海还能掀起什么大浪来。你若再去告状也不好使了,我就不信上边相信你一个下放户史达海而不相信我这当支部书记的。
   果然,县里下放干部办公室领导当场指示说:对史达海这样表现不好的个别下放户人员,一要加强教育。二要加强管理。三要随时汇报其表现。有了上级的这个意见,所葆元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共 960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描写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故事,为响应国家政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当年物质匮乏,以抓农业为根本,许多大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锻炼,支援农村建设。下放户史达海来到农村,他有知识,认为自己比农村人优越,瞧不起农村人,他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里,也让人佩服,可爱吹牛说大话就让人厌恶。邢长生看不惯,几句话把他兑得哑口无言,一言不和两人便打起来了。村书记所葆元老谋深算,既打压了史达海的威风,又妥善处理了此事,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隐患。小说语言朴实,人物个性鲜明,细节描写具体生动,人物性格描写合情合理。一篇不错的小说,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3-10-22 19:37:02
  修老师兰花甸系列小说,篇篇精品,有着浓郁的东北黑土地乡土气息,年代感画面感特别强,读起来就放不下,佳作,欣赏。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3-11-05 16:58:00
  谢谢编辑老师的辛苦编辑和热心推荐!敬茶!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3-11-05 17:02:03
  谢谢乐歌老师的的鼓励!已经是年代久远的事情了,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