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篱】月牙(中篇小说)

精品 【东篱】月牙(中篇小说)


作者:灌园痴叟 童生,81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48发表时间:2024-01-09 16:12:07
摘要:1944年,伪满洲国反动统治即将分崩离析的至暗时刻,东北边城牡丹江有这样一对伴侣,演绎了一个终其一生,颇具革命浪漫情怀的爱情故事……


   骨血之缘,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母女之间的那种心有灵犀,或许根本不需要再那么一点,就能自通。锦官城饭店的这一晚,对于杨氏儿孙们注定都是不平凡、难平静的一夜,可有一个人的反应更为突出,这个人就是杨旭。
   当年她第一次来蓉,见到小乙叔叔,听他零零散散地说过爸妈是如何相识相知相爱时,就曾经有过构想,萌生过想写一部父母爱情小说的念头,而这一晚,这个念头突然又从深深的记忆底层浮了上来,还是那么强烈地难以抑制。不过,听妈妈亲口,也是第一回说起那段往事,她却又联系到当年文革中妈妈挨斗,霹雳支队虾米腰编织的那些莫须有罪状,脑子里突然生出一丝疑惑,是哪儿不对呢?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哦!明白了,自己的身世怕是另有隐情。她又仔细地捋了捋,以妈妈的性格,不可能与爸爸相识的当晚,就向爸爸投怀送抱,二人就云雨巫山。被抓了劳工的丈夫吴玉珪毕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她自己也才是新婚不过百天的妻子,就能红杏出墙?刚与妈妈相识的爸爸,就能英雄气短地匍匐石榴裙下?这也太不符合逻辑情理啦!不对,妈妈没说实话!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可我已经是知天命之年,竟然连自己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不是太具有讽刺意义了吗!对,必须要搞清楚,弄明白。她当即跟丈夫说,你先跟升弟回去吧,妈岁数大了,今晚又这么激动,一个人长夜漫漫,寝卧难安,我不放心,想过去陪陪她。
  
   四十三
   温馨温暖的灯光下,母女二人膀膀相依,靠着床头,搭盖着同一条毛巾被,说着女人之间的贴心话。
   “妈,这么多年,你讳莫如深,对于以往总是只字不提,把当年积攒下的这么多的事情和感情经历,都埋在心里,你过得太苦了。我们也是才明白,为什么小乙叔叔从二十年前你刚到成都,就不停地给你找老伴儿,你都不搭茬儿,就是因为爸爸这棵大杨树,一直生长在你心里,对不对?”
   岳月无语,叹了口气。
   “旭,老话说,不从那块地走,就不知道那块地泞。没有经历过,就很难理解那种,人生最孤苦无助的时刻,迸发出的最刻骨铭心的爱呀!”岳月微微地晃了晃头。
   “满堂儿女诚好看,不及半路夫妻知冷暖。妈何尝不想有一个伴儿守着,陪着说说话,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啥话都不说,我就是那么默默地看着他也好……可我还是做不到,咱不能欺骗人家,也不能欺骗自己。我过不了你爸爸这道坎儿啊!你小乙叔叔给我介绍的有老红军,还有老八路,都是值得敬重的老革命,可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像看到了你爸爸那一身军装,一个标准军礼,那印在脑海里的最后的身影。我脑子里的焦点,聚不到人家身上,心给不了人家呀!”
   岳月又老泪横溢了,杨旭赶紧从床头柜上的手纸抽里,扯出一张面巾纸,扭头给妈妈擦着。
   “你们不知道,这个小箱子,从你姥爷告诉我,我把它从炕洞里刨出来,看了那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敢打开了。我几次想要打开,可又怕打开了,睹物思人,感情受不了,想跟你爸爸去呀……”
   随着妈妈的哭诉,杨旭的泪滴也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妈,你和爸爸的爱情,真是感天动地!太忠贞,太忠诚,太伟大了!杨旭不由地伸出手把妈妈紧紧抱住。
   “妈,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我正在构思一篇你和爸爸爱情题材的小说,可思去想来,算了又算,就觉得是不是你把我的生日记错了?”杨旭的话刚出口,她就感觉到妈妈的身体动了一下,有点儿像条件反射似的。她智商也随了母亲,冰雪聪明,更觉得自己的疑惑是对的,妈妈肯定有话没说。她的眼眸聚焦凝视,看着妈妈一动不动。
   岳月茫然失色了,泪水不再似涓涓溪流,而是如冲毁了堤坝的山洪,夺眶涌出,她一把把杨旭抱过来,趴在她的肩头放声大哭,如同地壳之下被压抑太久的岩浆,一下子从火山口喷发出来。
   “旭,你这是在逼妈呀!妈这一辈子的清白,就是在五十一年前的那个夜里,染上了污点,被彻底毁掉的呀!”
   平静了一会儿,岳月擦着泪,翻开了她这半个世纪以来,她整个人生最不堪回首,也最难以启齿的黑暗的一页………
   “……他就是给了你生命的那个男人,一个用强权和暴力,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硬塞给我的男人!”
   杨旭虽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她还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和那个衣冠禽兽,反动透顶的伪警察署长黄鼠狼真的扯上了亲缘关系。还是经由他欺辱强暴女性来到这个世上的。
   “妈,他不是我爸、我不可能有这样的爸,妈,你弄错了吧!我的爸爸是杨树,一个白杨树一样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大英雄!”她晃着妈妈的肩膀,反应十分强烈,泪如倾盆雨下。
   “旭,我的好女儿,杨树虽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可他短短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却与你有斩不断,分不开的亲缘。是他的博大胸怀,是他的男子汉的担当,他的大丈夫的格局,他充满了父爱之心的劝慰,妈才没有把你扼杀在妊娠当中。你知道吗?你刚才说的话,就是当年他在给你起名的时候,留下的铿锵之语,叫她杨旭,就是要让她一生一世阳光灿烂,永远远离像黄鼠狼那样的黑暗!临走前撂下的话,这是一个多有承担、有责任的胸襟和气度!月月,这孩子一半的骨血是你的,另一半就记在我大杨树身上!记住,她的爸爸叫杨树!这样的胸怀,任何一个男人都是比不了的!”
   “妈呀,我,我好想我的大杨树爸爸呀!老天爷,你为什么如此冷酷无情,不让我见见杨树爸爸呀……”杨旭哭得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四十四
   “旭儿,妈原本想把这些话带走,留着我跟你杨树爸爸在九泉下,见面时提个醒儿,别喝了那个什么孟婆汤,忘了我是他的女人,还有杨旭这个女儿……
   “妈——”杨旭恸彻肝胆,更不能自已了。突然,她翻身下床,从桌子上抱过小箱子,从里面拿出爸爸的那一件经历过严寒凛冽,枪林弹雨的贴身夹襖,紧紧贴在脸上,用力吮吸着那依然还在的,一点点的,淡淡的爸爸的体味,扑通——双膝跪地,面对着妈妈说,
   “爸,我的亲爸,你的女儿想你呀!我的生命是你给的,你要是今天还能陪伴着,呵护着你的旭儿,该有多好啊,不公平的老天,你还我的大杨爸呵……”滂沱的泪雨又打湿了夹襖,和爸爸的汗,爸爸的血,还有妈妈的泪,交融在了一起。
   “旭儿,你听话,痛大伤身哪,你也不年轻了,你大杨爸爸肯定听到了咱母女的心里话。不哭啦,再哭,你大杨爸听了会心疼的!”
   岳月下床把杨旭扶了起来。
   几乎还是像儿童时期一样,她趴在妈妈怀里,眼睛向上看着妈妈,哑着声音说,
   “妈,旭儿也谢谢你,十月怀胎,准许我来到这个世界,更谢谢你忍辱负重,一辈子没有嫌弃旭儿,让我和弟弟共同拥有了一样的幸福童年和少年。”
   她对着手中的夹袄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爸、妈,你们的旭儿会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虽然也年到半百了,但余年尚长,一定再多努力,救死扶伤,报答你们,也为那个黄鼠狼的狗爹,对人民犯下的罪做一份救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为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平安顺遂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最美好的祝福,但大自然却我行我素,仍然充满了无法预测的变数。
   锦官城聚会的第二年,1996年的春天正跃跃欲试,急着粉墨登场。立春的头一天,不甘退出大自然舞台的冬魔,勾动了地鬼。2月3日,滇西北的人们正在农历大年初二的温馨气氛中,迎接丙子年立春即将到来的时候,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生了一场7级大地震。万幸的是,上天竟网开了一面,地震是在当地傍晚7点多钟发生的,多数人家还没有就寝。这次地震,波及了4个少数民族地区,受灾人口约100万,重灾民就达30多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仅房屋就倒塌、损坏了几十万间。灾情最严重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已经死亡200多人。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云南省、昆明市党政军派出的一支支救援队立即出发了!军队和老百姓从来是一家人。与地震灾区最近,毗邻的成都军区,来自军区和下面各军分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正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
   断壁残垣,瓦砾遍地,震后的丽江遍体鳞伤,惨不忍睹。早春的云贵高原,白天的骄阳虽然很有温度,但晨昏却是余寒料峭。
   先一步赶到震中部位的昆明市救援队,忙碌了一天,已近黄昏了,正在稍微开阔一点儿的空地上搭建着帐篷,恰与风尘仆仆,刚刚赶来的成都军区救援队相遇了。队伍中有一位作训服上佩戴大校肩章的中年军人。他高大魁伟,除了脸上是一双英俊漂亮的大眼睛之外、相貌和虎虎生风的行为气场,都似曾相识。他就是大杨树的儿子杨升,也是这支队伍的副领队。
   本来,部队领导拟定的人员名单中,并没有杨升,主要考虑到他毕竟半百之年,担心救援工作的艰巨与繁重,身体会承受不了。队伍出发之前,他正在做着一个外科手术。手术室门刚一打开,他边跑边脱下手术服,进了院长室,坚持请缨受命。
   院长见说服不了他,就搬出了他的老母亲已经年高体弱,身边不能没有儿子守护的理由。可谁想,他紧回了一句,灾区人民正在遭难,国家正当用人之际,此时不去,母亲一定会责怪我才是真的!就这样,他到底还是夹进了“楔子”,还当了副领队。
  
   四十五
   天光已有些暗淡,苍茫的暮色中,他扫了一眼身边正在搭建帐篷的人,突然发现,那正在弯腰系帐篷边角绳子的女同志的身影,咋那么像他的姐姐杨旭呀!他犹犹豫豫,冒冒失失地喊了一声,“姐!是你吗?”
   女同志回头一愣,“啊呀,杨升!你怎么来啦?”
   “我怎么就不能来,你这当姐姐的都来了,我再不跟着还像话吗?”杨升故作正经。
   “妈知道吗?”
   “我怕她担心我,没告诉她,也怕她扯我的后腿。”
   “你可真是门缝里看人,把妈给看扁了,你这个普外的大拿,这个时候不出山,她还不得拿拐棍儿轰你出来呀!”杨旭走到弟弟面前,给他正了正头上已经歪斜了的作训帽。
   “姐,你们有安放手术台的地方吗?”
   “喏——”杨旭指了指左前方,断垣残壁中,仅存的一幢白墙黛瓦的老宅子说,
   “那个老屋听说是一个晚清举人老爷家的宅院,盖得真结实,周围的房子都倒了,他家的堂屋用的是榫卯结构,却只裂了几条缝儿。”
   “姐,那你也不能大意,覆巢之下无完卵,咋说也一百多年了,早都酥了,可得多加小心哪!”杨升嘱咐着。
   “别光嘱咐我,谁不知道,你们当兵的那股子虎劲儿,这个时候就更不要命了!你还得往外扒人,又要上台做手术,更得加小心才行!别忘了,更得提醒那些小生荒子的年轻人,别像初生的牛犊子一样,可不能不注意安全哪!”
   锦官城饭店的那次聚会,在杨旭心里产生的震撼力,同样不亚于这场七级大地震。她的心底也如同海底火山喷发,拱起了万丈波澜。她无时无刻都在思索着,咀嚼着老妈的话,总是在脑海中构画着大杨爸爸的形象。
   她同情妈妈的遭遇,更佩服妈妈的眼力,发现、发掘、把握住了,当时还只是一个洋车夫,人们眼里就是臭苦力的大杨爸爸。更佩服和赞叹大杨爸爸那质朴醇厚的情,和博大无私的爱,更有那一般男人根本不能理解,也不可能具有的宽广格局和胸怀。这样的心胸,能装得下整个世界,这样的气度,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都难以准确诠释表达和描述。自己的命运中,沾染了邪恶的毒菌,这是与生俱来的悲催和不幸,但遇上了大杨爸爸,是他用阳光引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成长为一个白衣天使,无疑,她又是不幸中的万幸!
   出发前,她的事业又传佳音,院里呈报的,她的正高级职称,也就是主任医师已经正式批下来了。这个在春城卫生界,几乎无人不知的脑外科女专家,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大学教授,女儿是中学教师,巧得很,女婿也是一个警察,但却是为了社会安定,岁月静好,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
   杨旭能成为救援队领队,也遭遇了与弟弟杨升一样的情形。那个睿智博学,总是四平八稳,还担任着博士生导师的老院长,也试图阻拦她。
   “杨旭呀,你可真够自私的,你义无反顾去了灾区,留下这么一大摊子让我老家伙扛,于心何忍哪,你不知道你们外科的门诊量居全院之首啊!哎呀,好悲催呀,人老堪怜,谁都不乐守着,不招人待见喽……”
   杨旭哄着他说:“我的好老大哥,百岁修得同船渡,能在你手下当兵,那可是几辈子的修行。你不知道啊,这次的地震,就发生在咱家门口,我这个外科主任要是不去,家里的那位老虎妈知道了肯定会不依不饶的!”杨旭费了不少口舌,老院长才点了头。他可不糊涂、抗震救灾,这可是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派出杨旭这样的精兵强将领衔出征是必须的,是不能讲任何条件的!
  
   四十六
   杨旭是在第一时间就下了决心,一定要争取到这次机会。如果说,工作这么多年,有时候,也多多少少产生过,年龄不小了,资历也够了,也快要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固步自封,不求进取的念头,可锦官城那一聚,妈妈家的那一夜,却像是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给她的人生注入了无限的动力。她虽没有感到自卑,但却从来都没有如此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她再没有权利有一丝丝懈怠。因为她的生命,她的一切,都紧紧与大杨爸爸,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连在一起。自己必须倾尽热血来报答报效,大杨爸和无数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祖国与人民。

共 66255 字 14 页 首页上一页1...9101112131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有49个章节的中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岳月,于2004年夏,回忆起非常时期的一段人生往事。在一个傍晚,新婚不久的丈夫未归,车夫大老杨带信告诉岳月,可能丈夫吴玉珪被警察署抓了做劳工,岳月凭着署长是父亲的学生的关系,前往警察署要人,不料被这个丧尽天良的署长强暴了。晚上,岳月含恨上吊,被细心的大老杨救下,并用车送往岳月的娘家。返回时,被黄署长抓住拷打,大老杨的徒弟张小乙组织车夫舆论示威,救下大老杨。大老杨在牢房里遇到那个“世外高人”,受到启发,加上车帮帮主的仗义,便有了干一场的冲动。想到“高人”被枪毙,想到周围的人被欺负,一股怒火中烧。大老杨告别的徒弟张小乙,踏上了追求革命的道路。他把拉车作为身份,暗中从事革命活动。他的活动不被徒弟理解,被暗中盯梢。张小乙出手斗叛徒,大老杨狠狠补上一拳,结果了叛徒的性命。锄奸的事迹受到党组织表扬,大老杨从此和徒弟有了革命劲头。岳月怀孕了,正想弄掉身孕,遇到了前来探望的大老杨,得知岳月怀着的孩子可能是黄鼠狼署长的,面对一个大难题。岳月和大老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而岳月的新婚丈夫在劳工营里受尽折磨,最终丧命。日久生情,岳月和大老杨跌进爱情的漩涡了。由于大老杨的工作出色,加入了党组织。日本投降,大老杨和张小乙双双加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大老杨在战争中成长,成为革命队伍里的“活地图”,在战斗中,与黄鼠狼交锋,亲刃其性命,结束其罪恶的一生。在一次战斗中,身为排长的大老杨,英勇牺牲。大老杨的孩子出生了,但大老杨却牺牲了,岳月得知消息,不胜悲恸。接到张小乙的来信,岳月激动不已。大老杨和岳月的孩子都有了出息,考取了大学。而岳月受到文革的冲击,成了“坏分子”,原来是曾经那个恶人虾米腰暗中作祟。岳月受到冲击,陷入无休无止的批斗之中。是尚在军中的张小乙的一份证明信让岳月获得了清白。1995年,岳月才向孩子们讲述了她和大老杨的人生故事,也让女儿杨旭真正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值得欣慰的是,杨旭和杨升姐弟俩一起出现的抗震救灾的一线,做了领导,不幸的是杨旭是一次手术中遇到了余震,不幸牺牲,骨灰被葬在父亲杨树的身边。乡愁难断,岳月还是被儿子送回了牡丹江老家。烈士陵园,哀风徐徐,母子站在杨树和杨旭的墓前,默哀沉思。这个故事,写得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读感。内容很厚重,还原了一代人的苦难生活和爱情故事。尤其是塑造了大老杨、岳月、张小乙以及金水木火土五星的革命故事和经历。塑造了革命者的伟大形象,人物个个饱满,事迹惊天动地。这个故事,历史跨度很长,写出了人物的酸甜苦辣,还有悲喜交加的人生变迁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杨树这个人物的成长,一步步,从一个拉车夫到解放军排长,他经受住了革命烈火的考验和洗礼,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可以说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缩影,具有普遍的意义。同时,读完小说,我还有一个体会,应该人物,在历史的长河和风浪里,是无法选择自己的苦难的,只能默默忍受,但不等于她的屈辱就是历史的全部。如今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审慎地观察他们的历史,给历史以最客观最温暖的评价和待遇。作品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再现了故事的脉络和毫毛,细致入微,人物对话生动再现,有如闻其声的阅读效果。这是东篱社团自建社以来,第一篇具有史学价值的中篇小说,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佳作。篇幅很长,无法在编按叙述故事的情节大概,只能蜻蜓点水,具体情节,还需读者走进去。力荐精彩小说,读懂一代人的革命故事。【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1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9 16:17:03
  这是东篱社团的资深作者痴叟先生,耗数年时间,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写成的一篇小说佳作。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我们可以跟踪这个故事,走进曾经的革命历程,理解一个时代的革命者是怎样参加革命,经历那些血雨腥风。不多言吧,我想最重要的,让我们读完,对“不忘初心”这几个字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痴叟老师注意身体,创作有节度。辛苦了,怀才抱器隔屏问候。遥握,问候冬祺!编按无法详述,只能简述简略,见谅。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9 16:26:18
  这个中篇小说表现的内容,包括血统论,包括怎样对待那场文革风暴,作者表现出良好的历史观,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血统论,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用人物的成长,予以否定,显示出正确的价值观。我同时觉得,一个人人物成长为革命者,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从一个车夫成长为解放军战士,是革命拯救了人物的灵魂,拯救了我们的中国。这一点,在作品里表现更鲜明,更有底气!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0 06:30:27
  先谢怀才老师辛苦编辑此文。此文中的素材积累,不论深浅层次,零零散散应该说已经有几十年了。真正动笔的时候,模模糊糊的故事情节,朦朦胧胧的主人公形象却一下子清晰起来。而这个时候,却又感觉力不从心了,害怕自己笔拙词穷,写不好这个故事了!怀才老师推出了精彩编按和悉心评语,觉得誉高过赞了。但就洋洋洒洒的六万字,或许每一个点开或读下去的人,一定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实事求是,满满正能量,这一点一定不负众望。拜祈诸位东篱老师指点,诚谢文友读者喜欢,能够读得下去,痴叟当知足矣。
4 楼        文友:周丽纯        2024-01-10 07:36:09
  小说写得生动有气魄,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拜读学习了!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5 楼        文友:斯潜        2024-01-10 09:00:08
  祝贺痴叟兄弟中篇小说《月牙》发表!故事精彩,笔法娴熟。期待下回分解。祝健康!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1-10 09:30:59
  昨晚读到现在,终于读完。小说写得太精彩了,我被里面的人物故事一次次惹得咬牙切齿,一次次惹得想流泪!此小说值得反复品读!痴叟老师辛苦了!大赞才情!遥握问侯,谨祝冬暖笔丰!
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1-10 10:37:11
  小说写得非常精彩,情节曲折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逼真,文笔娴熟老道,文学功底深厚,洋洋大篇,花费了老师多少心血,我们认真阅读,就是对老师创作的最好的尊重。辛苦啦!敬茶!祝冬日吉祥!
8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0 12:21:54
  斯潜老大姐,不好意思又叫你劳神动手码字点赞啦!米寿之年,写稿又投稿已叫人佩服不已。不忘鼓励老弟创作,非常感动。有你的榜样,痴叟只能继续努力啦!
9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0 12:34:04
  周丽纯老师,每每看到你的跟帖,就会想起你人如其名,文亦如其名。更钦佩你孜孜以求,勤奋耕耘的热情和精神。谢谢你能阅读这篇小说。
10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1-10 12:49:17
  湘莉、孟友老师,感谢你们对老叟的理解。原本这篇小说没想写这么多文字,谁知一开头写着写着就又有了新的构思,和想要表达出来的新的情节,于是就刹不住了。不过说实话,还没有感觉太累,就是觉得匆忙结尾,好像对人物不负责任,会如鲠在喉,留下遗憾。完稿了才觉得长了,担心读者读不下去了。不过牙一咬,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诚望老师能够看得下去,窃以为,还不至于太过不堪,谢谢老师啦!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