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塞北的野菊花(散文·外一篇)
《塞北的野菊花》
在我朦朦胧胧的睡梦中,似乎看见内蒙古大草原上那一丛丛的野菊花,那好像是我最喜欢的是深秋季节,塞北的风吼叫着略过茫茫的草原,原野上荒草已经失去生命原色。远处望去整个大地好像披了一件金黄色的大氅。可你仔细看看,在那件金黄色的大氅上绣着斑斑点点的小黄花,这花朵好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阳光下放着异彩。这就是塞外的野菊花了。
野菊花是菊科植物,有降血压和抗病毒、抗菌的作用,《本草纲目》和《本草求真》中都提到它,说它性微寒、味甘苦、无毒,有避暑清热、清心明目、消肿解毒、治疗失眠的作用。当你仔细观察野菊花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外层为十几个舌状花片,淡黄色,有的皱缩卷曲;有的舒展开放。中央为管状花蕊,大概有3——4毫米,黄色,顶端5裂,子房棕黄色,底部有总苞,大概有二十多个苞片组成。最底下是半球状的花托。你可能没想到这么一朵小小的野菊花竟然长得如此复杂和精细,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我平躺在草地上,感觉到这时候,初升的太阳从东方的山坡上爬上来了,照得野菊花花瓣儿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对着太阳一看还有彩色的光环。我们班上有七个女战士,星期天的时候一起来草原深处探访野菊花。最年轻的张小莉是我们公认的诗人,她说:“姐妹们,记得陈毅写秋菊的诗吗?”我们都说不记得了,你给我们背诵一下吧,于是张小莉就朗诵起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大家听了,兴致更高了。郝玉梅说:“再来一首”。张小莉又很沉醉的朗诵道:“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风劲幽香怯,露曦寒艳滋。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欲待群芳歇,专荣占一时。”郝玉梅说:“我记得这是宋代李廌的诗。”于是引得我们哈哈大笑,不一会儿都沉浸在这漫山遍野的秋色中了。
忽然,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给寂寞的原野上增添了活跃的气氛。这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少女时代,许多美好的诗句不由自主地从脑子里冒出来。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里也有一首写秋菊的诗。于是我说:“我也想起一首诗,背出来大家猜一猜是谁写的?”朋友们都很赞同。于是我朗诵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秀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我刚背完,郝玉梅就抢着说:“知道知道,就是那个唐代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的诗”。我说:“那个领袖叫什么名字呀?”她一着急说:“鸟巢。”逗的姐妹们哈哈大笑。她赶紧纠正说:“啊,不对,是黄巢。”
这时候叶雨涵很感概地说:“姐妹们,你们说野菊花都具备哪些高贵的品质呢?它除了能当中药保护我们的身体以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我赶紧接着说:“有啊,有啊,它不惧风霜严寒,不怕孤独寂寞,傲然挺立在这烈烈秋风之中。不正为我们树立了无所畏惧的榜样吗?”
叶雨涵说:“是呀,姐妹们,野菊花就像一个倔强的女子,他无所畏惧傲立秋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你们看,它在这青草枯黄、树叶败落的深秋季节里独自在霜天开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不是那种沽名钓誉的花儿,不愿意和其他花儿争芳斗艳,而是独自守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郝玉梅惋惜地说:“只可惜,菊花只有一种黄色,显得有些单调。”
叶雨涵大笑道:“姐姐,差亦,差亦,你往远看……”我们举起手里的望远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往山坳里看,原来那里有各种颜色的野菊花,有洁白的,紫红的,蓝色的……一片片,一层层,一簇簇,星罗棋布,美不胜收。我感叹:难怪伟人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呢!它们真的和春天的百花盛开一样美丽。这么美丽高雅的灵魂,我们就不要打搅她了,让她们自由的盛开吧!
那一天,我深深地被野菊花打动了,她端庄秀丽而不娇柔,富有个性而不冷傲,刚强中透着温柔,美丽中含着豁达,让我们看到她的快乐、开心、幸福和自信。这不正是中华女子应该有的品格吗?
回到营地,吃完饭我翻开日记本,在年月日的底下第一行,写着:我赞美你,崇拜你,你是秋天的精灵!你是中华女子的精神象征……
《狼毒花》
在我的少年时代,很常见的一种花是草原上的狼毒花。这种花朵只有塞北才有,内地没见过。狼毒花为瑞香科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内蒙古草原上,当地牧民都说它是有毒的,它的根系很大,吸水性很强,最适应在干旱的地区生长,生命力及其强大,是具有竞争力的、顽强生长于高原上的花朵。
在乌兰察布市有一座铁路桥,铁路桥凌驾于霸王河上,霸王河边上就生长这许多狼毒花。小时候,我经常去那儿割草,父亲说:“小心点,不要混进去狼毒花,那种花有毒,牲口不能吃。”
长大以后,我在内地的很多地方旅游过,从没有见过那么妖艳的狼毒花。有一年春节,老伴儿送我一本书,上面赫然写着《狼毒花》三个字,原来是内蒙古作协副主席路远的小说,于是,我就认真的读起来了,不为别的,就因为;狼毒花是我少年时代一直陪伴我的花啊。它生长在霸王河边,霸王河是乌兰察布市的母亲河。于是乎,狼毒花也是我不能忘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