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赵家沟里的一条龙(散文)

精品 【齐鲁】赵家沟里的一条龙(散文)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24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7发表时间:2024-02-21 21:54:21
摘要:后来修石头房的少了,龙娃就做起了农药、化肥生意,后来做起了建材生意,主要向农户提供沙石和水泥。逐步成了绵竹汉旺水泥的提供商,后来成为了都江堰的拉法基水泥厂的独家经销商。覆盖竹林一带和简阳乐至中江的乡镇,成了著名的水泥大王,人们都叫他“龙水泥。”

又到了假期,身体逐渐长高的远斌,挑着水桶,来到全队共用的一口老井担水。十七岁的远斌只能担起半桶水,走起路来都两腿发软。以前,远斌半桶水都挑不动,还经常将水桶摔坏,气得老父亲赵东祥一句话也吐不出来。
   远斌挑水的这口老井,倚在赵家沟中央的大堰塘边,井口不大,只容一个人打水,周边是用石条砌成,呈六边形,便于打水的人站立。井边用石板铺成的路就像血管一样,通往赵家沟的家家户户。井口的石条和路上的石板上都被时光磨成了深深的脚印。
   听老年人讲,这口井泉水不断,从未干枯过。井底有条暗河,通往大海,有人从里面钓起过有盐巴味道的鱼,像海里的鱼一样。远斌和队里的小伙伴不相信,就经常拿着一根竹竿,勾一坨螺蛳肉,放到井里,结果没有钓到过鱼,反倒经常吊起大大的黄鳝。
   然后光光和龙娃就用小刀,将黄鳝切割成几节,用堰塘里的荷叶包裹起来,在田边生火,将黄鳝烧起来吃。当大家吃得正香的时候,三爷爷突然出现,呵斥道;“你们几个鬼崽崽,胆大包天,居然敢吃龙肉!”接着几个人的头上就被三爷爷的烟头“奖励”一餐。
   远斌痛得眼泪花冒了出来,辩解道:“三爷爷,我们就是钓了一根黄鳝吃,哪里有啥子龙肉?”
   “几个鬼崽崽,给我听到。你们从这井里钓起来的黄鳝是长了几百年的,她已经成了小龙,我从小就见到过,队上的社员再困难都不会弄来吃的。吃了龙肉,就断了龙脉,我们赵家沟就要出大事,都是你们惹的祸,赶紧给龙王谢罪!”三爷爷拿烟杆的手颤抖着,一只手顺理着那雪白的胡须,不断地叹息。
   年龄最大的叫赵远龙,大家都叫他龙娃,吓得赶紧带头跪在地上,远斌、光光和二娃也跟着跪下。因为自己属龙,名字里面也有龙,所以龙娃不断地磕头。嘴里念道:“龙王啊,都是我们的错,不该吃小龙,请原谅我们,保佑赵家沟,不要有天灾人祸,以后我们不会再来钓了。”
   “滚!滚!滚!”三爷大吼几声,几个小娃娃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
   一个月后,当荷叶覆盖堰塘后,气温已经非常高了。热得人们到处找地方洗澡,降温。堰塘对面有一块黄瓜地,黄瓜长得非常好,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人敢去偷黄瓜,但是那清甜翠香的黄瓜始终吊着光光和几个小伙伴的胃口。习惯捣蛋的光光,心生一计,约上几个人在井边的塘里佯装洗澡,潜水技术很高的光光从塘这端潜到黄瓜地边,麻利地将黄瓜摘了回来。
   小伙伴们分享黄瓜美味的事情在赵家沟悄悄地流传开来。隔别杨家两弟兄,也是效仿光光去摘黄瓜,可是那堰塘里面的藤蔓就像锁链一样,将他们缠住了,用力挣扎后,两弟兄很快就无力爬起来了。最后双双淹死在这个堰塘里。龙娃知道后,吓出一身冷汗。三爷爷说得真准啊!果然,赵家沟出事了。于是,后来村里的小孩子就更加相信大人的话了。
   吃一堑,长一智。龙娃得罪了龙王,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精打细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连中专师范都无缘,作为赵家沟里第一个高中生回到队上,和父母一起种自家的包产地。过起了背太阳过山的日子,开始修理地球。在老队长眼中,龙娃喜欢琢磨,喜欢倒腾,就是一个混账。
   心有不甘的龙娃,做完农活,经常跑到大队学校里去看书,久了和人称仲校长的学校负责人混熟了。仲校长见龙娃踏实,人也机灵,文化也不错,遇到自己有事,就叫龙娃去帮到看管学生,聪明的龙娃,才不只是看管学生,还给大家讲作业,搞得好多学生都以为他是新调来的老师,都叫他龙老师。很实在的龙娃,看到老师很清苦,就把家里的南瓜、蔬菜给老师送去。半学期后,学校一个知青老师遇到招工机会,背起背包就离开了赵家沟。教师缺了,学生无法上课,急得仲校长向村里的书记报告,需要增加老师。书记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把皮球推给校长,让他自己想办法,大队照样补助粮食。仲校长灵机一动把龙娃叫到操坝角边,轻轻地拍了一下龙娃,说道:“龙娃,学校现在缺一个老师,你是高中生,愿意来当民办教师不?待遇就是每月8元钱,20斤谷子。学校后面有块地,可以自己去种蔬菜,维持生活,你看要得不?”
   龙娃很想当教师,这不,机会来了,让他激动不已。但是也装作不惊不岔的样子说道:“我还是想当老师,就是以后有没有转公办教师的机会?”
   “转公办教师?有点难。学校进老师都是师范校毕业的,不过我在竹林区教办听说过,以后特别优秀的民办教师逐步会转为公办教师。龙老师,你好好干,以后有机会我帮你争取。”仲校长就像大哥哥一样,拍着龙娃的肩膀说。
   当上了民办教师,龙娃在赵家沟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很快媒婆带着姑娘上门,成就了姻缘,龙娃在父亲修建的泥土墙老房子里结婚了,惹得远斌、光光、二娃等伙伴羡慕不已。龙娃一边教书,一边做农活,遇到学校老师紧缺的时候,就叫自己的爱人顶替自己给低年级的上课,从来没有上过讲台的她,也是高中生,也能淡然应对。夫妇二人希望有一天双双转公办教师,即使能够转一个,也算光宗耀祖了。
   最高兴的是要算龙娃的父亲,心中一直对东祥的大儿远斌吃国家粮带着羡慕嫉妒还有点无名的恨意。自己的龙娃又没有考上,如今也当老师了,心中当然惬意,在赵家沟走路,无论多远,遇到人就要打招呼,还要显摆,自己的崽是村里的老师,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而龙娃却不以为然,知道民办教师意味着什么,万一哪天回村里了还是要去担粪桶。
   世事难料啊,大队学校的公办教师一个一个走了,只剩下仲校长一个光杆司令,加上龙娃这个民办教师,学校越办越艰难。后来龙虎中心校的校长钟光华向乡政府报告后,将赵家沟学校拆并到中心校,这样赵家沟大队小学就此消失,那几间破瓦房,也在风雨中逐渐坍塌下来,成为一堆废墟。龙娃也曾提着老母鸡去公社找过有关领导,希望到公社教书,可是,有关领导一句硬邦邦的话“村里的民办教师一录解聘”就让龙娃死了心,龙娃自然就失业了,只好回到村里。后来知道公社也缺教师,但是被干部的亲戚顶替了,气得龙娃只好认命。
   经过包产到户的三年时间,赵家沟很多农户都有了余粮。加之,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住房就开始紧张了。有些农户开始在自留地修建新房,主要是条石基础,泥墙,灰瓦。条件好的人家,全部用条石修建,这样显得气派。不甘寂寞的龙娃发现商机,组建一支修房队伍,有瓦匠、木匠、石匠和泥水匠等样样都有的能人。能吃苦的龙娃,成了最初的包工头,也当石匠。
   红花梁子半山腰有大量的红沙石,颜色暗红,坚硬无比。农户人家修房造屋,修路架桥,都要开采红花梁子上的石头。质地好的石头还要被用作房屋的门柱、门槛、门神等。也曾经作为赵家沟水库的基石,撑起了一座水库大坝。赵家沟的老一辈都会石匠活。赵东祥、赵东广、赵东青和赵东河等就是一个个优秀的打石匠。龙娃从二十岁起,便组织赵家沟的壮劳力干起这开山劈石的营生。打石头,抬石头,为了节省体力,使用巧力,当过老师的龙娃还发明了采石山歌。《打石山歌》,是石匠用手锤敲打錾子发出的“叮当”声,就像一种乐器发出的悠扬声音。
   《拉石山歌》是在石匠们用泥土做成沟状,搅拌成泥浆,石头就压在木板上,用绳子拉,在轻松愉快之中凸显协调一致,干劲满满之态,一唱一和,舒快婉转。石匠们使用巧力,将一条条石头从半山腰放下来,然后再运到农户的修建工地。《撬石山歌》因施展力度不大,只需动作协调,节奏清晰,对应式的唱法柔美欢畅。《抬石山歌》需统一步伐,石压肩上,唱出的号子与山歌稳健有力,气沉胸间。如果哪一个人脚步不一致,就会出现斜垮,几百斤中的石头,就会压到弱的一方,甚至砸断腿或者压死人的事故。
   从此,“嘿咗!嘿咗!打石头哟,抬石头哟,脚站稳哟,腰杆直哟。向前看哟,不要乱哟。嘿咗!嘿咗!”的山歌声响切赵家沟,一栋栋农家新房在赵家沟大地冒了出来,这个寂静的山村,被龙娃这条龙搅得热火朝天。
   后来修石头房的少了,龙娃就做起了农药、化肥生意,后来做起了建材生意,主要向农户提供沙石和水泥。逐步成了绵竹汉旺水泥的提供商,后来成为了都江堰的拉法基水泥厂的独家经销商。覆盖竹林一带和简阳乐至中江的乡镇,成了著名的水泥大王,人们都叫他“龙水泥。”
  
   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于赵家沟竹韵书院之耕庐

共 32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着墨在赵家沟的赵远龙这个人身上,但是,对于这个人的讲述,作者通篇没有采用人物特写那种刻板的介绍,而是巧妙通过叙事来铺展开的,所以,龙娃的人生故事与命运,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赵家沟里的远斌、二娃等玩伴紧密相连的,与赵家沟那个年代特殊的历史大背景紧密相连的。在文章前半部分,吃黄鳝肉偷黄瓜等故事,都非常形象逼真写出来了那个时候孩子们调皮捣蛋的童趣,令人特别入情入境。龙娃虽然姓名带龙,可是他终究没有越出“农门”,但作为高中生的他,在农村已经不甘心像父母那样一辈子修地球了。所以,龙娃做完农活经常跑到大队学校里去看书,一来二去跟人称仲校长的学校负责人混熟了,最后还弄得了一个民办教师当,由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再后来,龙娃还组建一支修房队伍,当过石匠,做了农药、化肥生意,后来做起了建材生意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龙娃总能在时代的变化中把握住自己的命脉,给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找到准确的定位,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龙娃的一生是折腾的一生,可是就是这些“折腾”,可以看出一个赵家沟农民的励志人生。也许,龙娃到今天都没有大富大贵,可是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直在散发着生命的温暖之光,充满正能量。透过龙娃的人生,小编真切能感受到一个时代一个农民演绎出来的厚重历史。纵观全文,题材丰盈饱满,叙述流畅生动细腻,值得一品的美文佳作。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2-21 22:19:18
  越来越感觉刘老师的文写出一个新台阶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很有代入感,润泽着小编的心扉。刘老师总是通过小人物的刻画通过小故事的叙述,让小编真切感受到您对家乡和人民那份纯朴的情怀。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2-22 07:47:11
  文章通过农村孩子龙娃的一生,突出了拼搏学习的精神,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活出了别样的人生。正能量,好文章,推荐阅读!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2-22 20:38:18
  刘老师的文章风格独特,文笔流畅,语言生动诙谐,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与人生轨迹,反映了一个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和正能量。情感丰富,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好文章拜读学习!给刘老师拜个晚年!祝新年吉祥!龙年好运安康,佳作丰硕!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2-23 16:50:02
  作品详尽细致地叙述了龙娃坎坷不平、励志向上的一生。龙娃虽然大学没有考上,虽然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机会让关系户顶替,但是,他仍然对人生没有失去信心。不管从事民办教师职业,还是从事水泥生意,他都忠实于自己做人的良知。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坚信,东方不亮西方亮;他坚信,凭自己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作品故事性强。作品充满正能量。
   作品语言流畅精炼,结构清晰明了。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5 楼        文友:张忠福        2024-02-28 09:17:36
  一段令人心酸心醉的故事,看到了自已当年的一些片段。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有过努力、有过挣扎,却从没放弃,尽管今天仍不尽人意,但那何尝又不是努力的动力。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